在別的船員還在甲板上工作時,白漁哥倆搬著筐子就去了廚房。


    說實話,就以他們哥倆的這個工作態度,他們在甲板上不給別人添麻煩就算不錯了。


    畢竟哪有人幹活幹一半就跑的,而且還是直接跑去了廚房,咋的,剛吃完晚飯這又餓了?


    不過這也不能怪白漁和王海,誰讓他們哥倆是第一次坐著漁船出海呢,同樣也是第一次當船員,


    再加上他們的另外一層身份,一個是公司股東,一個更是公司的老板,就算他們在漁船上什麽事情都不幹,那也不會有人會多說什麽的。


    很快,白漁哥倆就拿著魚獲筐來到了廚房,此時廚房裏的三位廚師正在收拾衛生呢。


    “李叔,你看我們這一網抓到什麽了,這麽多的真鯛魚,這個品質是真的不錯啊。”


    白漁一來到廚房,他就喊起了廚房的負責人李叔。


    這個人是白爸介紹過來的,是他的師弟,兩人跟的同一個師傅學的廚藝,另外兩人是這位李叔的徒弟。


    所以白漁一進到廚房,他喊對方李叔那是一點毛病都沒有,對方真的是他叔。


    “喲,這些真鯛魚還真的不錯啊,別的先不說,光是這些魚夠大夠新鮮這兩點,就比市麵上大多數真鯛魚要強的多了。”


    “那必須的,都是剛從大海裏撈出來的。李叔,你看這些真鯛魚怎麽做才能好吃,是要紅燒呢,還是做成生魚片?”


    白漁拿著這些魚獲來廚房,主要目的那肯定是要吃的,要不然他就不是來廚房了,而是將這些魚獲送進冷凍艙了。


    “小漁,咱們這才剛吃過晚飯,現在就把這些真鯛魚給做了,咱們這也沒有肚子去吃了啊。”


    “李叔,不是現在吃,今晚的,十二點你們不是還要做一頓宵夜嘛,到時候把這些真鯛魚也給做了,做兩種口味,紅燒和生魚片怎麽樣?”


    “行啊,你要是想吃那我就做唄,不過用不了這麽多的,你留四條大的就行了,剩下的送去魚艙吧。”


    在和李叔聊完之後,白漁給廚房留了四條真鯛魚,差不多有六十斤的樣子,其他的則是送去了內部船艙。


    不過在把這些真鯛魚給送去冷凍艙之前,還有一個步驟是需要去處理的,那就是放血和去魚鰓內髒。


    在白漁哥倆拿著魚獲筐來到冷凍艙前麵時,這裏的情況還是風平浪靜,完全沒有任何忙碌的意思。


    這就讓白漁非常的疑惑了,一層的甲板都已經在往卸魚口裏卸貨了,怎麽冷凍艙這裏還是一點動靜都沒有的呢,放進卸魚口的魚獲都去哪了。


    在把魚獲遞給負責管理冷凍艙的船員時,他們哥倆又去內部的分揀工廠轉了轉。


    此時內部工廠則是另一番景象,在甲板上這忙忙碌碌卸貨時,內部的分揀工廠雖然大家都在幹活,但是大家一點忙碌的意思都沒有。


    此時的分揀工廠共有四位船員,坐在四條分揀流水線的工位上,麵對著流水線所傳送來的魚獲,他們對其進行了分門別類的分揀。


    按照魚種的不同,分別裝在不同的箱子裏,然後裝滿一箱以後,就將其往旁邊的貨架上一放,稍後會有另外的船員來將這些貨物全都給送到冷凍艙裏冷藏。


    有人可能會提出問題了,如何確保這些魚獲都是有價值的,要是有些不值錢的魚獲,或者是魚苗又該如何處理呢?


    這一點就要從源頭上去杜絕了,首先就是通過拖網的網眼大小來控製。


    白漁他們這次所使用的拖網,那是兩張大拖網,這種漁網的網眼是非常大的,基本上都是在五到六指之間。


    這麽大的網眼,基本上半斤以下的海魚都是抓不到的,可以順著網眼逃出去的,而逃不出去的魚獲嘛,那也基本上和魚苗是沒什麽關係的了。


    看著這些員工的工作流程,白漁那是完全不知道該說什麽的好,說是現在科技發達了,漁船上都已經安裝流水線了?


    還是說科技發達了,漁船內部都可以跑叉車了?


    沒錯,運送裝滿魚獲的箱子那可不是純人力的,而是有船員開著叉車過來,將貨架上的箱子都給叉走,送進冷凍艙。


    這要是放在以前,那可是白漁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漁船內部都可以跑車了。


    怪不得他的漁雪號這艘船這麽高呢,從船底到漁船最高處得位置,足有近三十米的高度。


    這船艙內部的空間如此之大,那也是因為這艘漁船足夠高,可以給它提供足夠的空間來安裝這些機械化的設備。


    在參觀完分揀工廠以後,白漁又和王海來到了一層甲板,在這裏幫著船員一塊撿起了魚獲。


    在一號漁網的所有魚獲都被清理完後,其他的船員準備往迴收二號漁網時,白漁重新迴到了船長室。


    經過這一次的嚐試,白漁發現甲板上有沒有他倆問題並不大,隻要是沒有發現魚群,憑借著甲板上現在的六名船員,他們是完全可以忙的過來的。


    而且他們隻需要忙八個小時,就可以休息了,到時候會有另一批船員來和他們交接班的。


    與其在甲板上幹著一些有他們沒他們都可以的活,白漁更想到船長室,和大舅學一學如何開船呢。


    身為漁雪船務公司的老板,白漁那可是非常希望在未來的某一天,他自己也可以開著一艘漁船,帶著一批船員在大海上馳騁,捕撈屬於大自然的財產。


    說海魚是大自然的財產,這一點沒毛病吧。


    隨著時間一點點的過去,白漁在大舅的指點之下,他現在已經站在了船舵的前麵,開始充當一位掌舵手,控製著漁船的方向了。


    也就在這個時候,白漁將自己的心神沉入到係統麵板,看了一眼自己的幸運值,然後又看了一眼搜索功能。


    不過在使用搜索功能之前,白漁還有一個問題要問一下大舅:


    “大舅,你說咱們在南海能遇到魚群都有哪些啊?哪些魚群的價值比較高啊?


    “啥?你說什麽魚群的價值高?小漁,以後這種問題你可不要問別人哈,你這個問題都離譜,對於我們這些漁船來說,隻要能遇到一個魚群,不論它的品種,那都是走大運了,你現在竟然問什麽魚群價值高?


    你當時幾十年前,海洋資源還沒被破壞的時候呢?那個時候據說就連大黃魚,那都是可以一船一船捕撈的,


    至於現在的話,能有個馬鮫魚群,或者鰹魚群,鯖魚群啥的都可以,就算是馬麵魚那也不是不行,反正是魚群就可以了。”


    對於白漁的問題,大舅聽後那是一臉無奈的說道。


    就像大舅所說的那樣,由於以前的濫捕,現在的海洋漁業資源被破壞的不成樣子,即便現在已經恢複了不少,但是已經無法和以前的巔峰時期相比的。


    白漁在聽到大舅說的幾個魚群後,他默默的在內心吐槽了一句,大舅這說的都是啥啊,這裏麵也就一種魚的價格要稍微高一點,那就是馬鮫魚了。


    既然如此的話,那白漁就準備搜索馬鮫魚魚群了,


    沒辦法,誰讓它的價值最高呢。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海洋:趕海是要運氣的,剛好我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牽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牽線並收藏海洋:趕海是要運氣的,剛好我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