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的曹操一直按兵不動,兗州反抗他的士族們也處於觀望狀態,表現平靜。但荊州世家,憑借諸葛亮的關係,早早向著呂布靠攏過來。
他們這一舉動不止是讓荊州被納入大漢朝廷統治,其實還有更深遠的影響。
首先解放出被安排在在南陽防守的西涼軍5w兵力,讓呂布這邊,可以把他們放在更有威懾力的最前線。同時也給一部分處在觀望狀態的小士族,起到一定的表率作用。
隨著荊州主動臣服中央朝廷,再加上塞外的連戰連捷,中央朝廷從黃巾之亂到董卓之亂,再到李傕郭汜之亂,幾乎損失殆盡的威信,又重新樹立起來。
江南王朗、劉瑤這些本來就心向大漢的諸侯,早早向朝廷上表,以示服從。
整個江南地區,目前隻有袁術、孫翊(孫權死後繼承家業)不服從漢室管轄,其餘如嚴白虎之流,不成氣候。
而徐州在失去劉氏三兄弟的強橫武力以後,自顧不暇,跟黃巾殘餘勢力打的不可開交。
再往北,袁紹活著的時候都不和睦的幾個兒子,在他死後能安生才是怪事。兄弟幾人打的不可開交,可也就算小打小鬧。
因為一直覺得跟著他們家才有出頭之日的世家,大部分都態度曖昧起來,出工不出力。
劉虞本來態度曖昧,現在不曖昧了。
在公孫瓚全麵投入到大漢懷抱之後,老頭也直接不跟袁氏玩耍。打的不可開交的袁家子弟,被迫隻能縮在冀州一部分,關起門自己打,影響力有限。
巴蜀,巴蜀不說也罷。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養精蓄銳已久,戰力得到極大恢複的西涼軍和並州軍,在童舟、張遼等人的帶領下橫掃天下隻是尋常。
其實大部分時間,還是用來趕路。
很多地方都是望風而降,甚至投降也說不上,隻是重新讓大漢朝廷建立統治而已。
童舟太早把長安打下來,就連原本將要在兩年後造反稱帝的袁術,這時候都還沒跳起來。壓根沒人明著反叛過,何來投降一說呢?
不管別人怎麽想的,各地的士人就是這麽宣傳的。他們可不是亂臣賊子,這點十分重要。
這時候,就體現出疆域廣大帶來的問題。
強如並州西涼聯合軍,在童舟帶領下碾壓一切敵人,根本遇不到像樣的抵擋。就這樣從長安打到揚州,收複袁紹和孫氏的地盤,也用去半年多時間。
無雙世界的馬牌也是有限的,普通士卒受限於行動力,最快也隻能這樣。
童舟就很是懷疑,比大漢還早800多年建立的古羅馬帝國,那麽廣大的疆域,到底是怎麽統治的呢?這要是哪個地方有個叛亂,以古代社會的組織能力。
羅馬皇帝從得到叛亂消息再到派兵攻擊,來迴的時間,都夠叛軍生的孩子長大成人參軍了吧?
童舟真的是無法想象,在生產力那麽低下的時代,掌控500多萬平方公裏的,又是海洋又是山脈的,他們的政令都是怎麽及時傳達的。
所以後來打了個補丁,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就當是這樣吧。
反正等把除蜀中地區以外的地盤全部平定,童舟算是明白為什麽空間這次任務不給大家設定時間。這他麽就不是一年兩年能完成的任務,真要設定365天上限,神仙也沒可能完美完成這個任務。
過程中,曹老板不出童舟所料的,選擇放棄抵抗。
老曹的兒子小曹,可能一出生就沒經曆過漢朝的穩固統治,所以很早就有不臣之心。但是老曹不一樣,作為曾經一心想當大漢征東將軍的有誌中年,看到大漢再度中興,也沒有什麽太多自立的想法。
至於死了個兒子?
老曹根本不缺那玩意。
因為西涼軍團根本沒散,所以繡兒和他嬸嬸還都好好的給呂布賣命呢,他的長子曹昂活得好好的,次子就當他夭折好了。至於說無雙武將與眾不同,那不是還有曹休在嘛,後繼有人。
連番征戰,兵疲民乏,哪怕童舟他們如此強橫,也還是敵不過物理距離廣博所帶來的問題。蜀中依然關起門來自己玩自己的。
陳宮、賈詡、諸葛亮幾人已經不再支持出兵討伐他們,看上去統一的事業,還要拖延很久。
已經在這世界耽誤許久的童舟,很難表示認同。
“劉璋小兒,這都是你逼我的哈,可不是我沒給你好好活著的機會。”
忍無可忍的童舟,再次祭出爆頭戰法。
劉璋也是倒黴催的,主要是他老祖宗劉邦開了個壞頭。他也覺得躲在蜀中,深挖洞廣積糧一定能有出頭之日。另外就是被蜀地豪強給綁架,沒有別的辦法。
巴人蜀人老傳統,根本不服天朝慣,有自立的機會,他們絕不願意放棄。
然後可憐的劉璋,最終成為童舟的斧下亡魂。
為此,也算是跟不少選擇劉璋陣營的代行者,結了點不大不小的仇怨。收複天下的過程中,哪怕是反賊勢力的老大,他都沒殺幾個,就是為給代行者爭取更多發育時間,但是誰讓劉璋自己非要作死呢。
如果跟他利益不衝突,童舟願意給大家行個方便。但是利益嚴重衝突,他隻能說不好意思了。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童舟又不是軟妹幣,不可能讓所有人喜歡。就算是軟妹幣,也有被有些視金錢如糞土的家夥討厭的時候,他自然難免。
已經盡量交好更多代行者,但是對於自己做個知交滿天下的社交達人這件事,從來不在他計劃之內。他不是那性格,更不是那塊料。
爆頭劉璋之後,他又在巴蜀待了半個多月,這才算是勉強把這裏收迴朝廷統治。
這裏的豪族特別軸,一點也不像荊州世家那麽懂變通。童舟隻好送他們去下邊,跟蒯氏兄弟,好好交流一下死硬到底的經驗。來生投胎的時候,可能用得上。
等再迴到長安時,就到了最後要離開的時候。
在蔡文姬的請求下,馬日磾難得的做了迴突破自己三觀的決定。跟呂布一起,說服小皇帝,給包括阿娜爾在內的許多女性冊封官職。
童舟他們自然是為了任務,但是指不定自這一日起,提前一千幾百年,提前開啟龍國解放婦女同誌的事業。
【任務完成,是否迴歸】
“迴歸。”
他們這一舉動不止是讓荊州被納入大漢朝廷統治,其實還有更深遠的影響。
首先解放出被安排在在南陽防守的西涼軍5w兵力,讓呂布這邊,可以把他們放在更有威懾力的最前線。同時也給一部分處在觀望狀態的小士族,起到一定的表率作用。
隨著荊州主動臣服中央朝廷,再加上塞外的連戰連捷,中央朝廷從黃巾之亂到董卓之亂,再到李傕郭汜之亂,幾乎損失殆盡的威信,又重新樹立起來。
江南王朗、劉瑤這些本來就心向大漢的諸侯,早早向朝廷上表,以示服從。
整個江南地區,目前隻有袁術、孫翊(孫權死後繼承家業)不服從漢室管轄,其餘如嚴白虎之流,不成氣候。
而徐州在失去劉氏三兄弟的強橫武力以後,自顧不暇,跟黃巾殘餘勢力打的不可開交。
再往北,袁紹活著的時候都不和睦的幾個兒子,在他死後能安生才是怪事。兄弟幾人打的不可開交,可也就算小打小鬧。
因為一直覺得跟著他們家才有出頭之日的世家,大部分都態度曖昧起來,出工不出力。
劉虞本來態度曖昧,現在不曖昧了。
在公孫瓚全麵投入到大漢懷抱之後,老頭也直接不跟袁氏玩耍。打的不可開交的袁家子弟,被迫隻能縮在冀州一部分,關起門自己打,影響力有限。
巴蜀,巴蜀不說也罷。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養精蓄銳已久,戰力得到極大恢複的西涼軍和並州軍,在童舟、張遼等人的帶領下橫掃天下隻是尋常。
其實大部分時間,還是用來趕路。
很多地方都是望風而降,甚至投降也說不上,隻是重新讓大漢朝廷建立統治而已。
童舟太早把長安打下來,就連原本將要在兩年後造反稱帝的袁術,這時候都還沒跳起來。壓根沒人明著反叛過,何來投降一說呢?
不管別人怎麽想的,各地的士人就是這麽宣傳的。他們可不是亂臣賊子,這點十分重要。
這時候,就體現出疆域廣大帶來的問題。
強如並州西涼聯合軍,在童舟帶領下碾壓一切敵人,根本遇不到像樣的抵擋。就這樣從長安打到揚州,收複袁紹和孫氏的地盤,也用去半年多時間。
無雙世界的馬牌也是有限的,普通士卒受限於行動力,最快也隻能這樣。
童舟就很是懷疑,比大漢還早800多年建立的古羅馬帝國,那麽廣大的疆域,到底是怎麽統治的呢?這要是哪個地方有個叛亂,以古代社會的組織能力。
羅馬皇帝從得到叛亂消息再到派兵攻擊,來迴的時間,都夠叛軍生的孩子長大成人參軍了吧?
童舟真的是無法想象,在生產力那麽低下的時代,掌控500多萬平方公裏的,又是海洋又是山脈的,他們的政令都是怎麽及時傳達的。
所以後來打了個補丁,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就當是這樣吧。
反正等把除蜀中地區以外的地盤全部平定,童舟算是明白為什麽空間這次任務不給大家設定時間。這他麽就不是一年兩年能完成的任務,真要設定365天上限,神仙也沒可能完美完成這個任務。
過程中,曹老板不出童舟所料的,選擇放棄抵抗。
老曹的兒子小曹,可能一出生就沒經曆過漢朝的穩固統治,所以很早就有不臣之心。但是老曹不一樣,作為曾經一心想當大漢征東將軍的有誌中年,看到大漢再度中興,也沒有什麽太多自立的想法。
至於死了個兒子?
老曹根本不缺那玩意。
因為西涼軍團根本沒散,所以繡兒和他嬸嬸還都好好的給呂布賣命呢,他的長子曹昂活得好好的,次子就當他夭折好了。至於說無雙武將與眾不同,那不是還有曹休在嘛,後繼有人。
連番征戰,兵疲民乏,哪怕童舟他們如此強橫,也還是敵不過物理距離廣博所帶來的問題。蜀中依然關起門來自己玩自己的。
陳宮、賈詡、諸葛亮幾人已經不再支持出兵討伐他們,看上去統一的事業,還要拖延很久。
已經在這世界耽誤許久的童舟,很難表示認同。
“劉璋小兒,這都是你逼我的哈,可不是我沒給你好好活著的機會。”
忍無可忍的童舟,再次祭出爆頭戰法。
劉璋也是倒黴催的,主要是他老祖宗劉邦開了個壞頭。他也覺得躲在蜀中,深挖洞廣積糧一定能有出頭之日。另外就是被蜀地豪強給綁架,沒有別的辦法。
巴人蜀人老傳統,根本不服天朝慣,有自立的機會,他們絕不願意放棄。
然後可憐的劉璋,最終成為童舟的斧下亡魂。
為此,也算是跟不少選擇劉璋陣營的代行者,結了點不大不小的仇怨。收複天下的過程中,哪怕是反賊勢力的老大,他都沒殺幾個,就是為給代行者爭取更多發育時間,但是誰讓劉璋自己非要作死呢。
如果跟他利益不衝突,童舟願意給大家行個方便。但是利益嚴重衝突,他隻能說不好意思了。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童舟又不是軟妹幣,不可能讓所有人喜歡。就算是軟妹幣,也有被有些視金錢如糞土的家夥討厭的時候,他自然難免。
已經盡量交好更多代行者,但是對於自己做個知交滿天下的社交達人這件事,從來不在他計劃之內。他不是那性格,更不是那塊料。
爆頭劉璋之後,他又在巴蜀待了半個多月,這才算是勉強把這裏收迴朝廷統治。
這裏的豪族特別軸,一點也不像荊州世家那麽懂變通。童舟隻好送他們去下邊,跟蒯氏兄弟,好好交流一下死硬到底的經驗。來生投胎的時候,可能用得上。
等再迴到長安時,就到了最後要離開的時候。
在蔡文姬的請求下,馬日磾難得的做了迴突破自己三觀的決定。跟呂布一起,說服小皇帝,給包括阿娜爾在內的許多女性冊封官職。
童舟他們自然是為了任務,但是指不定自這一日起,提前一千幾百年,提前開啟龍國解放婦女同誌的事業。
【任務完成,是否迴歸】
“迴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