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霖聰下了馬車,撫摸著地界石碑,“終於到古崗郡了。”


    “王爺,前方有個村落,我們今夜在村子裏歇息吧!”馬濤指了指不遠處的小村莊說道。


    “可以,走吧,”盛霖聰沒有上馬車,就這樣朝著村莊走去,李若初幾位女眷也跟著下了車,一起步行。


    “真是心曠神怡啊!”盛霖聰走在路上,吹著田地間的微風。


    “你們走快點,不然我不等你們了,”穆子靜一個人在前麵時不時停下來催促道。


    “不急,天黑前肯定能趕到,”盛霖聰也大聲地迴應道。


    “俗話說得好啊,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我們還沒走夠百裏呢,我就覺得古人說得沒毛病啊!”盛霖聰笑著感慨道。


    “這又是哪個古人說的?我怎麽又沒聽過呢?”李若初笑著問道。


    “沒聽過嗎?”盛霖聰望著李若初,又望望穆子怡。


    “表哥,我也沒聽過,”穆子怡也笑著搖了搖頭。


    “那現在不就聽過了嗎?”盛霖聰笑著反問道,大家都笑了。


    盛霖聰接著開口解釋道:“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這句話的意思是書讀得再多不如自己親自動手去做一下,要把書中所學知識用到生活中去。”


    “我這輩子估計是讀不完萬卷書了,”穆子怡自嘲道。


    “所以那就爭取行萬裏路,趁著年輕,多出來走走,是極好的,”盛霖聰微微一笑。


    眾人一邊聊一邊走,在太陽落山時趕到了村莊,穆子靜早已到達村頭,手裏撥弄著路邊剛長出的小草,不亦樂乎。


    “你們真慢啊!我等半天了,”穆子靜撅著小嘴說道。


    “走吧,找戶人家看看能不能借宿一晚,總不能有村莊了還繼續露宿外麵吧,”盛霖聰笑著說道。


    因為太陽已經落山了,村子裏的家家戶戶基本上都關上了門,所以一行人從村頭走到了村尾也沒發現一家開門的。


    “看來又要露宿外麵了,”盛霖聰苦笑道。


    正說話時,有一戶人家打開了門,一位老人從門縫裏麵探出頭來,警惕地說道:“你們是什麽人?這麽晚了在村子裏幹什麽呢?”


    見狀,盛霖聰連忙朝老人走了過去,解釋道:“老人家,我們是從外地來的,來雲州遊玩,天晚了想找個歇腳的地方,放心我們不是壞人,我們有官府的文書。”


    “哦,這樣啊,各位要是不嫌棄的話就來我家吧,”聽完了盛霖聰的話後,老人將大門打開了。


    “真是太謝謝了,”盛霖聰感激地說道,對著後麵的人揮了揮手,眾人跟著盛霖聰走進了老人的院子。


    “老婆子,家裏來客人了,”老人剛進院子就對著屋內喊道。


    然後盛霖聰就見到一位老婦人笑著走了出來。


    “屋裏請,屋裏請,”老婆婆熱情地說道,“你們還沒吃飯吧?我去給你們做點東西吃。”


    “婆婆,這麽晚了,就不麻煩您了,我們帶的有幹糧,”盛霖聰連忙說道。


    “不麻煩的,我做飯很快的,一會就好,”老婆婆笑著說道。


    “沒事,就由她去吧,”盛霖聰剛想說話,老伯就開口說道。


    “婆婆,隨便做點就行了,”盛霖聰對著老婆婆的背影喊道。


    老伯拉著盛霖聰眾人進了屋裏,本來馬濤等人是想候在外麵的,但是也被熱情的老伯拉了進來,笑著說道:“不用擔心,現在我們這裏很安全的,不會有什麽歹人,每天晚上都會有官府的巡兵巡邏的。”


    一間小小的正屋坐滿了人,老伯忙著給大家倒水。


    “屋裏有點擠了,”老伯有點不好意思地說道。


    “霖聰,我去幫婆婆做飯了,”李若初笑著開口說道。


    “我也和嫂子一起去,”穆子怡也說道。


    “不用,不用,”老伯連忙揮手說道,“老婆子一個人就足夠了,你們是不知道,年輕的時候村裏麵有什麽紅白喜事,都是我家老婆子主的勺,整整一個村子人的飯都是她一個人做的,”老伯說這些的時候臉上有些自豪。


    “那婆婆真的挺厲害的,”盛霖聰誇讚道,李若初也就沒有起身了。


    “你們是從哪地方來的?離雲州遠不遠?看樣子你們是大戶人家吧,還有護衛,”老伯倒完了水,坐迴自己的凳子上,笑著開口問道。


    “老伯,我們幾個是從京都過來的,離雲州老遠了,這不路上害怕有什麽意外,所以隨身就帶了些刀劍,”盛霖聰笑著解釋道。


    “旁邊這位是我的夫人,緊挨著的是我的兩個妹妹,然後是小巧,馬濤……”盛霖聰一一為老伯介紹了眾人。


    “老伯,給你看一下我們的官府公文吧,”說著,馬濤就朝盛霖聰遞來了一個文本。


    “不用了,我相信你們,你們麵相看著就是好人,再說了老頭子我也不識字啊,給我也看不懂,”老伯豪爽地笑道。


    盛霖聰一行人也跟著笑起來了,將加蓋印章的官府公文又遞給了馬濤。


    “對了,老伯,咱們這個村子叫什麽名字?”盛霖聰笑著問道。


    “這個村子叫高廟村,不過村子裏可沒有姓高的人家,都是姓黃的,”老伯笑著說道。


    “那為什麽不叫黃廟村呢?”穆子靜好奇地問道。


    “因為村子南邊的一個高山上有座廟,所以就叫高廟村,說是一個高山也不對,其實一點也不高,就是個山坡,”老人笑著說道。


    “不過我小時候聽村子裏的老人說過,說村南的那座山本來很高的,但是有一天晚上村裏人剛要入睡,就感覺到地動山搖,嚇得立馬跑出屋子,發現山上不斷有大石滾下,前腳村民剛跑出屋子,後腳身後的房屋都倒塌了,不過所幸沒傷到啥人。”


    “第二天天亮時,村民們就發現山塌了不少,地上也有很多的裂隙,村民們覺得是山神發怒了,紛紛跪下朝著山上磕頭。”


    “事後,村民們就共同出力在山上修建了一座廟,用來供奉山神,以求庇護。”


    “原來這世上真的有山神啊!”老伯話音剛落,穆子靜就喃喃道。


    聞言,盛霖聰笑著搖了搖頭,也沒有開口解釋什麽,其實村子裏發生的震動不過就是一個小地震罷了。


    “山上的廟建成之後,村子裏在沒有出現過地動山搖的情況,所以上山燒香求願的人不少,村子也因此出名了,原來不知道叫什麽,反正後麵就改名叫高廟村了,”老人最後笑著說道。


    “那座廟現在香火還多嗎?”李若初輕聲問道。


    “早就不多了,估計現在已經荒廢了,前年還有幾個人去上香,去年開始就沒人上去了,因為大家都覺得拜山神不如拜我們周王殿下,拜了這麽多年的山神也沒保佑我們吃飽穿暖的,到最後還是周王殿下讓我們有田地種有飯糧食吃,”老人說起周王的時候一臉的驕傲。


    聽到老人說到周王殿下,大家都沒有出聲,因為出發之前盛霖聰就交代過盡量不要暴露身份,不利於以後的遊山玩水,所以大家才都默不作聲。


    “老伯,家裏都分到地了吧?今年的收成還行吧?”盛霖聰換個話題笑著開口問道。


    “分到地了,今年的收成格外的好,收的糧食除去交的稅收,也一年都吃不完啊!”老人臉上的皺紋都擠在一起,止不住的笑意。


    “村裏人認為這都是周王殿下的功勞,所以啊前些天村裏人還聚在一起商量決定要將廟給拆了,以後改拜周王殿下。”


    “噗呲,”老人話音剛落,盛霖聰剛喝下的一口茶水立馬噴了出來,難以置信地問道:“老伯,沒必要這樣做吧?”


    “哎,怎麽沒必要,你不是雲州人,更不是農民,所以你不懂的,村長已經和郡裏說了,等到郡裏的答複一到,我們立馬就動土,”老人認真地說道。


    盛霖聰迴過頭掃視一圈,發現大家臉上的表情各不相同,除了李若初是微笑,大家都很震驚,連平時最為跳脫的穆子靜也驚訝地張大了嘴巴,因為大家都明白這意味著什麽。


    “對了,你們既然是出來遊玩的,不妨去廟裏瞅瞅,以後就沒有機會看了,”老人說這句話的時候很輕鬆,仿佛老廟被拆已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哎,有機會一定去看看,”盛霖聰迴過神來點了點頭,又喝了一大口水,緩解一下心裏的震動。


    “老頭子,過來幫忙端飯,”這時,老婆婆出現在門前,笑著說道。


    “我們自己來,自己來,”然後盛霖聰一行人都站了起來。


    “我給你們打點水洗手吧!”老伯笑著說道,然後就拎了一個小水桶朝著院子裏麵的水井走去。


    賀焰小跑過去,接過了老人手中的水桶,笑著說道:“老伯,我來替你打水。”


    “哦?難不成你們京城過來的人也會打水?”老人笑著問道。


    “會,怎麽不會呢,其實我不是京城人,和你一樣,也是農民,王……老爺見我可憐就把我招到了府上做事,”本來脫口而出的王爺二字,硬生生地被賀焰憋了迴去。


    “哦,這樣啊,那你們家老爺一定也是個頂好的人,”老人點了點頭。


    “我家老爺是這個世上除了我爹娘外,對我最好的人了,”賀焰擲地有聲道。


    說話間,賀焰就打了滿滿一桶井水上來,“老伯,我沒騙你吧,”賀焰笑道。


    “沒有沒有,”老人笑著搖了搖頭,看著眼前的賀焰,老人眼眶微微濕潤。


    洗過了手,大家跟著去廚房端食物,見到一下子湧進來這麽多人,老婆婆笑道:“不用這麽多人,兩三人就夠了,也沒做多少飯菜。”


    最後,由馬濤賀焰盛霖聰三人端著食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賀餘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陋巷聽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陋巷聽風並收藏賀餘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