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初八,白蔻上午照例巡查,在嚴伯那裏交了功課,領了新的功課,然後就往冰窖和東廚房去了。


    關秀梅四人昨天在鍾鳴院撒野和不敬世子兩項罪名,被二夫人罰了五板子的事情,白蔻當八卦一樣講給了聶三嬸和東廚房的所有人聽。


    眾人都說她們活該,同時也對那五板子的懲罰感到不屑,新人才剛到手一天,規矩都沒學就放出去亂走,惹出禍來也就輕輕打幾下,這偏袒得太明顯了,擺明了是二夫人另有所圖,才不打算讓新買的丫頭在床上趴半個月。


    曾珠聽到大家議論,有些高興又有些擔憂。


    高興是因為關秀梅她們四人挨打養傷,幾日內不會再來東廚房,讓曾珠心頭得以鬆口氣,不至於就要立時決定站隊。


    擔憂的是她本該效忠二夫人,可她的月例都是公中支出,哪怕那條各房私仆不得兼任公中差事的規矩在頭頂上懸著,她也不想失去現有的一切,隻是不知道該怎麽從中取得平衡。


    作為廚子都知道私房菜譜的重要性,每個廚子都以有自己獨一無二的私房菜而自豪和驕傲,就因為白蔻廚藝超群出眾,就想偷學她的菜譜,還做出如此明顯的布置,這怎麽看都不該是一位出身良好的夫人應有的行為。


    曾珠覺得二夫人真是有點瘋了。


    明天就是慶祝府裏兩位少爺榜上有名的慶祝宴了,白蔻可沒工夫去關心曾珠心裏想什麽,她拿出謄抄好的燒菜步驟安排,男廚女廚各一份,該做的準備要動手了。


    當天下午,區家長子區雙陸夫妻,如約帶著浩浩蕩蕩的大車隊,滿載著自己妹妹當年的嫁妝來到天水坊,大管家早就安排了人手在坊門口迎接,見人來了,直接領著走西側門,同時派人往府裏傳信。


    大車隊排成一字縱隊,緩慢卻有序地從西側門進入,沿八步巷到己誠堂門口,早已等候在那裏的家丁和仆婦,上前解開繩子,將車上東西搬進院中。


    搬空一輛車,車夫就駕車直走,從東側門出去,將車停放好,另有茶水點心招待。


    區雙陸站在己誠堂的院門口,拿著長長的清單核對車上物件,確保不錯一件,不漏一件。


    他的妻子張氏則被丫頭領著,徑直往後罩樓去,姑嫂之間一句話都來不及說,就先與蓉嬸一塊照著門上貼紙所寫,將不同的箱子和櫥櫃有條不紊地搬入各個房間。


    最占地兒的拔步床是最後搬進來的,拆成了床零件,填滿了一間半的屋子,幸好白蔻昨天預留了兩個房間專用來放床。


    幾十人忙了一下午,等東西都搬完了,天色也暗了,區家這麽多人自然是趕不迴家了,大夫人也早就安排好了客房安頓他們。


    到這時,區雙陸夫妻才有空洗手淨麵,去給大夫人磕頭問安,感謝她對顧繪的照顧,以後這孩子就全權托付給這邊了。


    大夫人力邀他們明日留下吃席,一塊沾沾喜氣,他們夫妻倆個不敢推辭,歡喜地應了,然後告辭出來,再轉去後罩樓,與外甥女好好坐一坐。


    其實自然是與蓉嬸會麵。


    此時收納嫁妝物資的各房間都已經鎖閉,外人走光,正是一家人說些體己話的時候。


    蓉嬸把白蔻畫的草圖交給哥嫂,以商人的眼光來看都覺得這構思獨特有趣,爽快地接下這事,等明天迴了家就尋相熟的木匠先做個樣品。


    稍晚些時候,國公爺退衙到家,區氏夫妻倆又連忙出來拜見國公爺,當天晚飯,國公爺在己誠堂與區雙陸一同飲酒,夫人則在後罩樓招待區張氏,區家人向國公夫妻坦誠了自家的想法,雙方愉快地達成一致意見。


    飯後,家下人將區雙陸領去前院的客房,他妻子就不再動彈,直接宿在後罩樓裏,姑嫂倆個講了半宿的話,一會兒哭,一會兒笑,直到精神熬不住才沉沉睡去。


    白蔻在小廚房裏忙活明日鍾鳴院待客的點心零食,直到半夜才睡下。


    次日大清早,白蔻給顧昀做完了早飯,她吞了兩個包子墊墊肚子,就往東廚房跑,眾人準備就緒,為中午的宴席動起手來。


    黃彬如他所說,吃了早飯就一早過來,依序先見過了老太君等眾長輩,才去鍾鳴院休息,正廳裏一大桌的吃食,喜得他眉開眼笑,嘴巴就沒停過。


    巳午之交,客人們紛至遝來,因為隻是慶祝兩個年輕人榜上有名,所以賓客人數控製在親族眷屬的範圍裏,夫子自然是坐上席,另外就是國公爺的同僚和眷屬們。


    男賓照舊在校場擺席,女賓則坐在己誠堂的正院裏,兩邊都搭了彩棚,加上陽光正好,倒也不冷。


    今日正好還是九九重陽,菜單裏有不少節慶日必吃的傳統名菜,美味的菜肴以一個行雲流水的節奏陸續上桌,節節高升這道菜一呈上來,就得到了客人們的一致稱讚,人人都愉快地伸出筷子沾沾喜氣。


    最後的兩盤甜點上桌時,一盤是傳統京城麵點,一盤是白蔻從來沒有在府裏做過的三不粘,不粘盤子、不粘筷子、不粘牙,謂之三不粘,色澤金黃,重油重糖全蛋黃,高脂高熱量,原料簡單,卻要求廚師技巧高超,在白蔻的前世,這道甜點早已難得一見,唯有在這個時代才能重現而不會被嫌棄不健康。


    兩道甜點是同時端上的,那道傳統麵點幾乎沒人動,直接就淪落成了看盤,三不粘吃得幹幹淨淨,盤子裏什麽都沒剩下。


    本該食相優雅的夫人小姐們拿著手帕掩嘴偷笑,哪怕肚子再撐,好吃的東西總會讓人停不下筷子。


    擅長廚藝的女賓中立刻有人向侍桌的丫頭打聽這菜的來曆和廚子是誰,但不管誰問,侍桌的丫頭一律隻迴答是廚子的私房菜,其餘的皆是一問三不知。


    飯後散席,至親女眷們坐在己誠堂的正廳,與老太君和三位夫人閑話家常,隨父母來吃席的各家小姐們也都在座,童明俐和葉君婷都是親眷,自然在場。


    顧府三位夫人膝下的嫡長子皆未訂親,而且如今都是舉人功名,榜單一公布就有人說曄國公府出了三位神童,大少爺顧旭當年考中舉子時也是如今顧昀這般年紀的少年。


    這飯後閑談自然就有了一股子相看的意味。


    (作者的話:算了,今天上架,不定時更新了,三章一口氣放出。這是第二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美味小廚娘:世子嚐一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打瞌睡的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打瞌睡的蟲並收藏美味小廚娘:世子嚐一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