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緣抱著三藏現身在數裏開外,借著夜色沉默地走著。
九歲的三藏長高了許多,不如以前好帶了。以前他趕夜路,隻需將三藏背在身後,小小的三藏就會趴在他背上沉沉睡去。此時抱在懷裏,三藏沉了許多不說,高高的個子也並不如小時候好抱了。
一邊走著,隨緣在心中一邊盤算著接下來怎麽辦。
原著中,蕭峰、虛竹、段譽三人結拜序齒,虛竹排行老二,要比蕭峰小。
此時蕭峰還不到一歲,虛竹也還沒出生,而他的父親玄慈多半還不認識葉二娘呢。
鳩摩智是吐蕃國師,大輪寺住持,也要在三十年後才進入大宋。至於去大輪寺找鳩摩智,隨緣不是沒想過,隻是他覺得太麻煩了,而且此時的鳩摩智還不是國師,也不是住持,興許連出家都沒出,他去哪裏找?
至於玄慈,隨緣在剛剛破廟裏的一番試探後,總覺得他不像師父的轉世身。
剛開始時,隨緣覺得玄慈最像,但試探完後,玄慈被隨緣排除了。
師父那樣一個行事果決的人,怎麽可能一輪迴就變成了玄慈這樣優柔寡斷的樣子了?
除了玄慈,慕容博想複國想的發瘋,最後也跟發瘋了差不多,自然排除掉。
他師父沒有這麽深的執念,也不會看不透複國不過是鏡中花水中月,一片妄想罷了。
看透這些,是刻印在靈魂深處的智慧,也許轉世輪迴會蒙蔽靈智,但這種刻印在靈魂之上的智慧不會蒙蔽。
同理,段譽跟遊坦之也排除掉。
阿朱是女兒身,且會因一個簡單的誤會而甘願被蕭峰打死,也不符合情理,排除掉。
最後是蕭峰。
隨緣覺得蕭峰也不可能。
蕭峰表現出來對自我身份的極大不認同,也不像師父。
算來算去,似乎隻有一時被力量蒙蔽的鳩摩智、看似愚鈍實則有大智慧的虛竹有可能是師父的轉世身了。
無論是誰,都會在三十幾年後的祖庭大會上登場,那麽,他隻需要安頓在祖庭山下,就能見到這些人了。
不管現在怎麽算,八部眾未出生的未出生,未顯名的未顯名,他現在找也找不見,不如幹脆到祖庭去等。除了阿朱之外,其他人都會出現在祖庭大會之上。哪怕為了保險起見,在阿朱被蕭峰打死之前,他去一趟救下即可。其他人,在祖庭大會之前,還都活著。
至於三藏係統所說的將八部眾都救下來,隨緣並不打算這麽做。
現代還有一大攤子事兒,法癡不知在祖庭調理如何,公布魔氣帶來的影響不知如何,宏德方丈隨時可能圓寂,他在這裏,耽擱不得。兩相比較之下,他隻能選擇現代了。
想到這兒,隨緣辨別了一下方向,朝著祖庭走去。
初生的朝陽越上地平線,投射下一縷縷的陽光,為寒冷的世界帶來了絲絲的溫暖。
三藏一覺睡得很舒服,盡管餓著肚子,但至少暖和。
被朝陽晃了眼的三藏,揉著眼睛醒了過來,在師父懷裏伸了個懶腰,抱著師父的脖子不想起“床”。
“起來洗漱,做早課。”
師父的聲音傳入耳中,三藏癟了癟嘴,從師父懷裏爬起來,抓了把雪擦了擦臉跟手,又抹了抹牙齒,喝口水咕噥幾下吐出去,乖乖整理好袈裟坐下,跟著師父做早課。
做完早課,三藏摸了摸咕咕叫的肚子,剛剛做早課,他的肚子就在咕咕叫了,擾得他無法集中精神,誦念經文出錯好幾次,好在師父沒有注意。此時早課終於做完,三藏走到隨緣身邊,皺著臉叫道
“師父,我餓。”
隨緣摸了摸三藏光禿禿的小腦袋,從懷裏掏出一塊還帶著餘溫的餅子遞了過去。
“吃吧。”
三藏望著餅子的眼睛都在散發著光芒,一把接過餅子咬了一大口,美美地吃了起來。
吃到一半,總算緩解了饑餓的肚子,這才停下來。把餅子舉過去。
“師父,你吃了沒有?”
隨緣搖了搖頭,沒有接餅子。
“你吃吧。師父不餓。”
三藏點了點頭,繼續跟手裏的餅子作鬥爭。
隨緣看著吃的起勁兒的三藏,眉眼低垂。
這個世界比他想的要遭。他之前幾次穿越,從未為吃的發愁。而這一次,他轉了許久,才化到這麽一塊餅子。
三藏把餅子咬的剩了個月牙,摸了摸圓滾滾的小肚子,塞進了行囊裏。
“吃飽了?”
三藏點了點頭,隨緣起身。
“吃飽了就趕路吧。”
三藏背上自己的行囊,跟在隨緣的身後,迎著朝陽走去。
師徒二人一路走走停停花了一個月的時間,這才從雁門關趕到祖庭山腳下。
隨緣並沒有上祖庭,而是隨意選了個地方,搭起了茅屋。
作為連續參與修建蘭因寺三次的人,隨緣搭建屋子可以說是得心應手。隻幾天功夫,就建好了。
這時的祖庭周圍,已經有許多村落了,隻是村落規模並不大,星羅棋布,散在群山之間。
隨緣選的位置在祖庭邊上的一座山山頂,正好可以看到祖庭上山的路,以及遠處冒著嫋嫋炊煙的小村莊。
隨緣隻化了那麽一次緣,從那往後,便不在化緣,一直是用做法事換取的吃食。
這個時代的人還是很相信鬼神的,家裏有什麽事但凡有所富餘,都會請來僧道做法事。
結婚要做,生孩子要做,有人死了要做,過壽也要做。
和尚做法事,這是必修的本領,隨緣自然是會的。
他做法事要的不多,隻是夠師徒二人一天的吃食,因此,很容易找到活計。
此時安頓下來,時節正值冬末春初,青黃不接的時候,想要自己耕種,時間還未到,uu看書 uukashu 隻能重操舊業。
但這一次,隨緣遇到了點兒困難。
祖庭周圍的村子,自然與其他不同。他們平日裏找的都是祖庭裏的和尚,看得多了,眼界也就高了。平日裏需要做法事,都是去祖庭請來的,麵對隨緣這個主動送上門的年輕和尚,便抱了幾分輕視。
這種輕視在問及修行道場,得知隨緣不是祖庭的和尚之時,又加了幾分。
領著三藏轉了一天也沒找到活計,隨緣有些無奈。
師徒倆安頓下來的第一天,以餓肚子告終。
第二天,做完早課後,隨緣又一次下山,雖然遭到了一整天的拒絕,但隨緣不能停下來。
再沒有吃的,不光三藏,他自己都要餓出問題來。
倒不是沒有村民施舍,善良的村民住在祖庭山腳下,世代受著佛法的熏陶,對上和尚就要客氣幾分,有的見隨緣遠遠走來,不等開口,便已經迴屋裏拿了碗端出門。
碗裏或是粗糙的栗米粥,或是混了幹菜的饃饃,遞過來。
隨緣沒有要,從雁門關一路走來,他已經知道這個世界的百姓生活疾苦了。
https://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
九歲的三藏長高了許多,不如以前好帶了。以前他趕夜路,隻需將三藏背在身後,小小的三藏就會趴在他背上沉沉睡去。此時抱在懷裏,三藏沉了許多不說,高高的個子也並不如小時候好抱了。
一邊走著,隨緣在心中一邊盤算著接下來怎麽辦。
原著中,蕭峰、虛竹、段譽三人結拜序齒,虛竹排行老二,要比蕭峰小。
此時蕭峰還不到一歲,虛竹也還沒出生,而他的父親玄慈多半還不認識葉二娘呢。
鳩摩智是吐蕃國師,大輪寺住持,也要在三十年後才進入大宋。至於去大輪寺找鳩摩智,隨緣不是沒想過,隻是他覺得太麻煩了,而且此時的鳩摩智還不是國師,也不是住持,興許連出家都沒出,他去哪裏找?
至於玄慈,隨緣在剛剛破廟裏的一番試探後,總覺得他不像師父的轉世身。
剛開始時,隨緣覺得玄慈最像,但試探完後,玄慈被隨緣排除了。
師父那樣一個行事果決的人,怎麽可能一輪迴就變成了玄慈這樣優柔寡斷的樣子了?
除了玄慈,慕容博想複國想的發瘋,最後也跟發瘋了差不多,自然排除掉。
他師父沒有這麽深的執念,也不會看不透複國不過是鏡中花水中月,一片妄想罷了。
看透這些,是刻印在靈魂深處的智慧,也許轉世輪迴會蒙蔽靈智,但這種刻印在靈魂之上的智慧不會蒙蔽。
同理,段譽跟遊坦之也排除掉。
阿朱是女兒身,且會因一個簡單的誤會而甘願被蕭峰打死,也不符合情理,排除掉。
最後是蕭峰。
隨緣覺得蕭峰也不可能。
蕭峰表現出來對自我身份的極大不認同,也不像師父。
算來算去,似乎隻有一時被力量蒙蔽的鳩摩智、看似愚鈍實則有大智慧的虛竹有可能是師父的轉世身了。
無論是誰,都會在三十幾年後的祖庭大會上登場,那麽,他隻需要安頓在祖庭山下,就能見到這些人了。
不管現在怎麽算,八部眾未出生的未出生,未顯名的未顯名,他現在找也找不見,不如幹脆到祖庭去等。除了阿朱之外,其他人都會出現在祖庭大會之上。哪怕為了保險起見,在阿朱被蕭峰打死之前,他去一趟救下即可。其他人,在祖庭大會之前,還都活著。
至於三藏係統所說的將八部眾都救下來,隨緣並不打算這麽做。
現代還有一大攤子事兒,法癡不知在祖庭調理如何,公布魔氣帶來的影響不知如何,宏德方丈隨時可能圓寂,他在這裏,耽擱不得。兩相比較之下,他隻能選擇現代了。
想到這兒,隨緣辨別了一下方向,朝著祖庭走去。
初生的朝陽越上地平線,投射下一縷縷的陽光,為寒冷的世界帶來了絲絲的溫暖。
三藏一覺睡得很舒服,盡管餓著肚子,但至少暖和。
被朝陽晃了眼的三藏,揉著眼睛醒了過來,在師父懷裏伸了個懶腰,抱著師父的脖子不想起“床”。
“起來洗漱,做早課。”
師父的聲音傳入耳中,三藏癟了癟嘴,從師父懷裏爬起來,抓了把雪擦了擦臉跟手,又抹了抹牙齒,喝口水咕噥幾下吐出去,乖乖整理好袈裟坐下,跟著師父做早課。
做完早課,三藏摸了摸咕咕叫的肚子,剛剛做早課,他的肚子就在咕咕叫了,擾得他無法集中精神,誦念經文出錯好幾次,好在師父沒有注意。此時早課終於做完,三藏走到隨緣身邊,皺著臉叫道
“師父,我餓。”
隨緣摸了摸三藏光禿禿的小腦袋,從懷裏掏出一塊還帶著餘溫的餅子遞了過去。
“吃吧。”
三藏望著餅子的眼睛都在散發著光芒,一把接過餅子咬了一大口,美美地吃了起來。
吃到一半,總算緩解了饑餓的肚子,這才停下來。把餅子舉過去。
“師父,你吃了沒有?”
隨緣搖了搖頭,沒有接餅子。
“你吃吧。師父不餓。”
三藏點了點頭,繼續跟手裏的餅子作鬥爭。
隨緣看著吃的起勁兒的三藏,眉眼低垂。
這個世界比他想的要遭。他之前幾次穿越,從未為吃的發愁。而這一次,他轉了許久,才化到這麽一塊餅子。
三藏把餅子咬的剩了個月牙,摸了摸圓滾滾的小肚子,塞進了行囊裏。
“吃飽了?”
三藏點了點頭,隨緣起身。
“吃飽了就趕路吧。”
三藏背上自己的行囊,跟在隨緣的身後,迎著朝陽走去。
師徒二人一路走走停停花了一個月的時間,這才從雁門關趕到祖庭山腳下。
隨緣並沒有上祖庭,而是隨意選了個地方,搭起了茅屋。
作為連續參與修建蘭因寺三次的人,隨緣搭建屋子可以說是得心應手。隻幾天功夫,就建好了。
這時的祖庭周圍,已經有許多村落了,隻是村落規模並不大,星羅棋布,散在群山之間。
隨緣選的位置在祖庭邊上的一座山山頂,正好可以看到祖庭上山的路,以及遠處冒著嫋嫋炊煙的小村莊。
隨緣隻化了那麽一次緣,從那往後,便不在化緣,一直是用做法事換取的吃食。
這個時代的人還是很相信鬼神的,家裏有什麽事但凡有所富餘,都會請來僧道做法事。
結婚要做,生孩子要做,有人死了要做,過壽也要做。
和尚做法事,這是必修的本領,隨緣自然是會的。
他做法事要的不多,隻是夠師徒二人一天的吃食,因此,很容易找到活計。
此時安頓下來,時節正值冬末春初,青黃不接的時候,想要自己耕種,時間還未到,uu看書 uukashu 隻能重操舊業。
但這一次,隨緣遇到了點兒困難。
祖庭周圍的村子,自然與其他不同。他們平日裏找的都是祖庭裏的和尚,看得多了,眼界也就高了。平日裏需要做法事,都是去祖庭請來的,麵對隨緣這個主動送上門的年輕和尚,便抱了幾分輕視。
這種輕視在問及修行道場,得知隨緣不是祖庭的和尚之時,又加了幾分。
領著三藏轉了一天也沒找到活計,隨緣有些無奈。
師徒倆安頓下來的第一天,以餓肚子告終。
第二天,做完早課後,隨緣又一次下山,雖然遭到了一整天的拒絕,但隨緣不能停下來。
再沒有吃的,不光三藏,他自己都要餓出問題來。
倒不是沒有村民施舍,善良的村民住在祖庭山腳下,世代受著佛法的熏陶,對上和尚就要客氣幾分,有的見隨緣遠遠走來,不等開口,便已經迴屋裏拿了碗端出門。
碗裏或是粗糙的栗米粥,或是混了幹菜的饃饃,遞過來。
隨緣沒有要,從雁門關一路走來,他已經知道這個世界的百姓生活疾苦了。
https://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