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你不愛當和尚,但既然已經還俗,去去寺廟又能怎樣?如果總是躲避這些,反倒顯得放不下,久而久之,必成心結,引來外魔。”
江芷薇沉吟了一下,正色道:
對於心性淬煉,洗劍閣向來看重,故而江芷微提醒了孟奇一句。
孟奇苦笑道:
“我尼姑庵都去過了,還怕和尚廟不成?隻是太子住在普賢齋,我之前又與晉王有所牽扯,若貿然過去,說不得會卷入皇室之爭,惹來麻煩。”
他之前隻是給江芷微講了趙毅之事,提了太子也來到郢城,並未詳說居於何處。
江芷微這才釋然,腦袋微揚,臉相薄紅,眼望蒼天,“坦然”道:
“我想太多,誤會你了。”
她毫不矯揉造作。
孟奇嘿嘿一笑,明智地轉移了話題,兩人言笑晏晏,向著北山而去。
攀了一陣石階,半山腰平坦處出現一座亭子,裏麵站著一群人。
為首者負手眺望隱有雲霞纏繞的遠山深穀,身著明黃之袍,頭戴高冠,姿態挺拔。
他身後站著一名黑袍黑帽的陰柔中年男子,光是望到他,便有冷意泛起。
中年男子旁邊是位披著紅色袈裟的和尚,肥頭大耳,笑容滿麵,讓人一見便覺得親近。
而在周圍,分別立著五個黃袍僧人,四十左右,麵容枯瘦,雖形貌不同,卻給人諸相一體的感覺。
亭外散布著身穿暗紅勁裝的侍衛,皆氣質彪悍,身手不凡。
孟奇目光一凜,苦笑道:“該來的避不過,我不去就山,山來就我了。”
光從這番聲勢,孟奇就能判斷為首者正是太晉太子,梁王趙謙。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既然找上門來,那就見上一見吧。”
江芷微提議道。
“當然,他們都堵在路中間了,總得聽聽有什麽目的,免得日後被堵在危險之地還沒有警覺。”
孟奇恢複了平靜,腰跨長刀,負手登階,姿態悠然。
江芷微手提長劍,衣裙隨著山風飄蕩,如仙子臨凡。
“太子請兩位入亭一見。”
孟奇和江芷微前行沒多久,一名侍衛迎了上來。
“還請帶路。”孟奇禮貌道。
侍衛領著兩人,穿過嚴密的看守,入了半山亭。
太子趙謙緩緩轉身,五官與趙毅、趙恆頗有相似之處,但眉毛沒他們那麽濃,而是顯得淺淡,鼻子前端微勾,如刀似劍,給人果斷決絕之感。
“有緣千裏能相會,與兩位恰逢山道,孤不勝心喜。”
趙謙聲音醇和,若是講經說法,怕是別有一番魅力。
孟奇微笑行禮:
“山野鄙夫見過太子。”
“每時每日,在下都能碰到陌生之人,此乃千裏相會的緣分,但幾乎所有人,都隻是擦身而過,未有相識,緣淺之故。”
他用較為直接的比喻告訴太子,咱們緣淺,有事就不要找我了。
趙謙狀如老僧,波瀾不驚,指著旁邊的胖大和尚道:
“此乃普賢齋主持,華嚴神僧。”
“阿彌陀佛,兩位施主人中龍鳳,名不虛傳。”
華嚴笑眯眯雙手合十,像是那種貪圖香油錢的管事和尚,但孟奇和江芷微不敢有絲毫小看,這可是外景高僧,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尤其蘇施主,出身佛門,身懷破戒刀法,行事雖然狠辣,但堂堂正正,除惡救困,不違佛意,當真與我佛有緣。”
華嚴笑看著孟奇。
一旁的江芷薇嘴角微抽,心中暗歎這是踩到了孟奇的尾巴了,平常若是還能聊上幾句,但是此話一出,豈不是惹得孟奇心裏不痛快嘛,要知道孟奇從始至終都不怎麽喜歡當和尚。
你才與佛有緣,你全家都與佛有緣!孟奇肚裏暗罵,不過旋即失笑,華嚴都是高僧了,說他與佛沒緣都沒人信,至於全家,以他的年齡,父母當已亡故,又沒有妻兒……
見孟奇不說話,趙謙泛起一絲微笑:
“孤常聞蘇少俠之事,頗有感慨,以佛心,持殺刀,不正是護法金剛嗎?”
護法金剛……金剛……孟奇對趙謙的印象直線下降,比趙毅還不如。
他皮笑肉不笑道:“傳聞太子殿下篤行佛道,參四大皆空,為何不拋棄王位,避世出家,得大清淨,求大解脫?”
江芷微也插言道:“如今戀棧不去,追逐權勢,似乎與佛意相背?”
兩人明裏暗裏都在指趙謙虛偽,信佛而流連紅塵權勢。
“你們!竟然大不敬!”那名陰柔中年男子跨前一步,指責兩人。
他沒有直接氣勢壓製,或者動手教訓,蘇無名慣來護短,若是動手,以大欺小,這輩子就不要奢望離開神都了,否則必挨一劍。
趙謙壓了壓手,示意中年男子冷靜,淡笑道:
“佛有拈花一笑,亦有金剛怒目,若都沉迷修己,不理世事,誰人來渡眾生?”
“若能手握大寶,一令而天下從,讓凡人不受壓榨之苦,讓武道修士不憂殺戮之惡,人人皆能得到解脫,登臨彼岸,孤寧願放棄清修,蠅營狗苟,追逐權勢,以求更大之力!”
他笑容淺淡,語氣卻斬釘截鐵,頗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概。
……孟奇略有震動,太子與自己想象的有點不同。
“中古年間,彌勒佛座下的黃眉都會放任手下妖龍吃人,太子手握大寶,便能夠管束手下,不搜刮百姓民脂民膏,不為了佛門利益送了人族天下嗎?”
商毅不知何時出現在了孟奇的身後,深深的看了一眼太子趙謙說道。
陰柔男子和華嚴神僧頓時麵色凝重,他們的實力不弱,但是商毅卻突兀的出現在這裏,他們卻沒有一絲一毫的感知,若是對趙謙有殺心,無人能夠阻擋。
太子也是神色微變,旋即開口道:
“原來是傳說中的自在佛子,佛子也是佛門中人,怎麽對佛門有如此大的成見?”
商毅笑吟吟的說道:
“我與佛門同樣大有淵源,怎麽會對佛門有成見?我不過先是人族,之後才是佛子,太子以為如何?
難道太子不這麽認為嗎?”
趙謙頓時神色一變,他哪怕更加看重自己彌勒轉世的身份,以此獲得佛門支持,但這樣的事情是不能說的,不然哪怕他已經是太子,也會失去陛下的信賴,同時道門以及世家也會出手阻止自己成功。
但是他又不能夠直接說佛門的不是,畢竟如今他靠著彌勒轉世這個身份,得到了真實界大多數佛門的支持,如今說佛門不是,豈不是沒有絲毫擔當!
此刻,趙謙對突然出現的商毅有著切齒的恨意,明明沒有商毅什麽事兒,卻突然出現在這裏影響自己。
商毅卻是繼續開口說道:
“中古年間,彌勒一脈諸多寺廟都有縱容妖物坐騎血屠人族,或走蛟、或食人。每當有人族高手斬妖時,這些妖物坐騎便紛紛表明自己的背景,隨後認個錯便被那些和尚領迴寺廟之中,名為監禁鎮壓,實則包庇。
我真的對佛門沒有成見,但是我對彌勒一脈、對黃眉有很深的成見,若是真讓他們成為了人族王朝皇帝的幕後支持者,豈不是對人族的背叛,對人皇的褻瀆!”
趙謙的麵色徹底沉了下來,商毅這番言論是要讓他徹底失去繼承大統的可能啊,這是誅心之言。
“大膽,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說此誅心之言,你是想要造反嗎?”
陰柔男子怒喝道,華嚴同樣麵色有些不好看,雖然說是對佛門沒有成見,但是此言一出,對佛門也是打擊。
商毅神色平靜,沒有理會陰柔男子,而是看向趙謙說道:
“我並沒有散布謠言誅心的意思,剛才那本就是我真實的想法。
而且,真皇璽即將現世,人皇劍將出,我來見你,是想提醒你,以你的身份,真皇璽和人皇劍跟你沒有絲毫的關係,沒有必要在這郢城搞風搞雨了!”
一旁的江芷薇和孟奇神色微變,沒有想到太子此時來江東,是真皇璽出世。
趙謙同樣麵色一變,他雖然通過佛門的特殊渠道知道真皇璽出現在這裏,想要獲得真皇璽增加自己繼位的可能,但是卻沒想到居然就這麽被商毅點破了,不愧是如今威懾力天下第一的存在。
隨即他開口道:
“自在佛子對人皇傳承也有想法嗎?”
商毅搖了搖頭道:
“你放心,對人皇劍有想法的不是我,而是人皇劍將出,世間有資格的皇者都會在人道的引導下出現在江東,而真正能夠得到人皇劍承認的人方才能夠得到人皇傳承。
你雖然是太子,但是你也身具彌勒一脈的傳承,當年黃眉他們幹的好事,如今自然也就應在了你的身上,你不可能得到人皇劍承認的!”
趙謙臉色陰沉的仿佛能夠滴出水來一般,正因為他能夠看出商毅不是故意懟他,而是在闡述一個事實,這才讓他更加的生氣。
但是,麵對這樣一個能夠釋放出法身地仙之力的弓箭手,沒有人敢說自己完全不怕,尤其是像趙謙這樣的人,君子不立危牆之下,自然不願意開口激怒商毅。
倒是華嚴沒有顧慮,雙手合十道:
“阿彌陀佛,自在佛子同為佛門中人,卻對未來佛一脈敵意深重,未免心胸狹隘了!”
商毅翻了個白眼道:
“無恥,真相無法辯駁便要講道理,道理說不清楚便要講心胸,那心胸說不對豈不是又要講武力了?
武力比不過,是不是要說我心懷惡意要造反啊?”
說到後麵,商毅卻是笑眯眯的看著華嚴,讓他心中一寒,頓時想起了商毅的戰績,驚出一身冷汗。
商毅頓感無趣,他來此除了刺激刺激彌勒轉世,也是想要確認一下這個時候彌勒有沒有覺醒。
不過他也看清楚了,彌勒是真的愛惜羽毛,不敢真的轉世放棄身為彌勒的一切,故而這個趙謙不過是彌勒的一個化身,對於本尊根本沒有什麽影響。
隨即他便搖了搖頭道:
“無趣,我又不會對你動手,你們怕什麽,真是沒意思!”
說著一步踏出便消失在了原地。
孟奇和江芷薇兩人對視一眼,微聯袂過亭,繼續登臨,趙謙等人卻不敢阻止,他們都知道孟奇、江芷薇和商毅三人關係匪淺,趙謙來此招攬孟奇,不僅僅是他有潛力,更是與孟奇的人脈有大關聯。
行了一陣,孟奇迴首望去,隻見半山亭內,趙謙依然負手而立,眺望雲起之處,不知為何看得那麽出神。
“梁王為何要將心中誌向坦然相告?不怕惹來無窮麻煩嗎?”孟奇微微皺眉,下意識出聲詢問。
信佛也好,崇道也罷,隻要不出格,對太子而言,都算不得什麽大事,可聯絡佛門各派,想要建立一個地上佛國,蕩滅不平,渡盡世人,那就等同自絕於其他門派和大部分世家,若暴露出去,敵多友少,想要繼承大寶,幾乎沒有可能。
即使心懷此誌,也該低調謹慎,不流露真實目的,拉一派打一派,等到大勢已成,再氣吞萬裏如虎。
剛才趙謙所言,本該是秘密中的秘密,可他坦然說出,似乎毫不在意自己兩人外泄。
江芷微沉吟道:
“也許太子趙謙彌勒轉世的消息早就已經弄得神都人盡皆知,否則他好好地跑郢城來做什麽……”
孟奇也點了點頭道:
“也有可能有佛門傾力支持,有恃無恐!”
江芷薇眼中閃過異色道:
“彌勒在傳說中乃是未來佛,如今佛祖不現世,西遊世界靈山眾佛陀更是身死,如今獨留一個彌勒轉世,或許真的要成就未來佛!?”
孟奇頓時瞪大了雙眼,剛才他隻顧著思索太子借佛門之勢,倒是忽略了這個可能。
隨即他便沉聲道:
“商毅大哥不會無緣無故出現,更不會無故針對趙謙,他真的有可能是彌勒轉世,以佛門的性子,怕不是要在真實界建立地上佛國吧?”
說著他心中更是一寒,地上佛國牽扯的可不僅僅是王朝之爭,更有人族與佛門之爭,道佛之爭,佛門就不怕······
他沒有敢繼續往下想,以慧劍斬去關於這件事的雜念,繼續登高,抵達臥心觀,但孟奇和江芷微沒有停步,依然往上,打算到了山頂,眺望郢城一番,再下山於臥心觀叨擾一頓。
煙雨山並不算高,比起窮山峻嶺處處的桓州,隻能算較高的山丘,但風景秀美,即使冬日,亦非滿山孤寂,綠色點綴著枯黃,淺溪緩緩流淌,到了峰頂,遙望下方,郢城如畫卷展開,三縱四橫,水道密布,帆影化點,石橋如線,山脈蔓延成龍,越湖幽深似瞳。
不知為什麽,看到這樣的布局,孟奇心中忽地冒出四個字:“虎踞龍盤”。
江芷微仿佛也有這樣的感受,輕吐了口氣:“不愧是昔年帝王所在?”
“帝王所在?”孟奇表情茫然地看向江芷微。
江芷微噗嗤一笑:“你難道不知郢城是前朝故都?”
“啊……”孟奇老臉微紅,很想表示自己本世界曆史不及格。
他都是需要的時候才翻找和詢問相關曆史,沒有係統地學習過,對上古的了解都勝過前幾朝。
江芷微知道孟奇在少林沒待多久,頂多把梵文學會,還沒到粗略了解曆史的時候,滿含笑意道:“人族自江東而興,昔日人皇鑄劍的龍台便在江東,為承此氣運,好幾代皇朝都將國都定在江東。”
“前朝國號為‘康’,定鼎郢城,曾經連出幾代法身,壓得江東王氏都韜光養晦,但天道輪迴,有運盛便有勢衰,到了末年,韓氏兩代皇帝皆倒行逆施,激惡了大部分世家,烽煙遍地。”
“當時神都趙氏底蘊深厚,強手眾多,幾經暗流洶湧,終於有人證得法身,從世家裏脫穎而出,成為伐康盟主,後來,他們不願離開故地,定鼎神都,廢掉了郢城大部分布置。”
“原來如此……怪不得真皇璽和人皇劍會在這裏出世!”
孟奇總算弄明白了是怎麽迴事,再望郢城,便感覺到了幾分厚重滄桑。
江芷薇沉吟了一下,正色道:
對於心性淬煉,洗劍閣向來看重,故而江芷微提醒了孟奇一句。
孟奇苦笑道:
“我尼姑庵都去過了,還怕和尚廟不成?隻是太子住在普賢齋,我之前又與晉王有所牽扯,若貿然過去,說不得會卷入皇室之爭,惹來麻煩。”
他之前隻是給江芷微講了趙毅之事,提了太子也來到郢城,並未詳說居於何處。
江芷微這才釋然,腦袋微揚,臉相薄紅,眼望蒼天,“坦然”道:
“我想太多,誤會你了。”
她毫不矯揉造作。
孟奇嘿嘿一笑,明智地轉移了話題,兩人言笑晏晏,向著北山而去。
攀了一陣石階,半山腰平坦處出現一座亭子,裏麵站著一群人。
為首者負手眺望隱有雲霞纏繞的遠山深穀,身著明黃之袍,頭戴高冠,姿態挺拔。
他身後站著一名黑袍黑帽的陰柔中年男子,光是望到他,便有冷意泛起。
中年男子旁邊是位披著紅色袈裟的和尚,肥頭大耳,笑容滿麵,讓人一見便覺得親近。
而在周圍,分別立著五個黃袍僧人,四十左右,麵容枯瘦,雖形貌不同,卻給人諸相一體的感覺。
亭外散布著身穿暗紅勁裝的侍衛,皆氣質彪悍,身手不凡。
孟奇目光一凜,苦笑道:“該來的避不過,我不去就山,山來就我了。”
光從這番聲勢,孟奇就能判斷為首者正是太晉太子,梁王趙謙。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既然找上門來,那就見上一見吧。”
江芷微提議道。
“當然,他們都堵在路中間了,總得聽聽有什麽目的,免得日後被堵在危險之地還沒有警覺。”
孟奇恢複了平靜,腰跨長刀,負手登階,姿態悠然。
江芷微手提長劍,衣裙隨著山風飄蕩,如仙子臨凡。
“太子請兩位入亭一見。”
孟奇和江芷微前行沒多久,一名侍衛迎了上來。
“還請帶路。”孟奇禮貌道。
侍衛領著兩人,穿過嚴密的看守,入了半山亭。
太子趙謙緩緩轉身,五官與趙毅、趙恆頗有相似之處,但眉毛沒他們那麽濃,而是顯得淺淡,鼻子前端微勾,如刀似劍,給人果斷決絕之感。
“有緣千裏能相會,與兩位恰逢山道,孤不勝心喜。”
趙謙聲音醇和,若是講經說法,怕是別有一番魅力。
孟奇微笑行禮:
“山野鄙夫見過太子。”
“每時每日,在下都能碰到陌生之人,此乃千裏相會的緣分,但幾乎所有人,都隻是擦身而過,未有相識,緣淺之故。”
他用較為直接的比喻告訴太子,咱們緣淺,有事就不要找我了。
趙謙狀如老僧,波瀾不驚,指著旁邊的胖大和尚道:
“此乃普賢齋主持,華嚴神僧。”
“阿彌陀佛,兩位施主人中龍鳳,名不虛傳。”
華嚴笑眯眯雙手合十,像是那種貪圖香油錢的管事和尚,但孟奇和江芷微不敢有絲毫小看,這可是外景高僧,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尤其蘇施主,出身佛門,身懷破戒刀法,行事雖然狠辣,但堂堂正正,除惡救困,不違佛意,當真與我佛有緣。”
華嚴笑看著孟奇。
一旁的江芷薇嘴角微抽,心中暗歎這是踩到了孟奇的尾巴了,平常若是還能聊上幾句,但是此話一出,豈不是惹得孟奇心裏不痛快嘛,要知道孟奇從始至終都不怎麽喜歡當和尚。
你才與佛有緣,你全家都與佛有緣!孟奇肚裏暗罵,不過旋即失笑,華嚴都是高僧了,說他與佛沒緣都沒人信,至於全家,以他的年齡,父母當已亡故,又沒有妻兒……
見孟奇不說話,趙謙泛起一絲微笑:
“孤常聞蘇少俠之事,頗有感慨,以佛心,持殺刀,不正是護法金剛嗎?”
護法金剛……金剛……孟奇對趙謙的印象直線下降,比趙毅還不如。
他皮笑肉不笑道:“傳聞太子殿下篤行佛道,參四大皆空,為何不拋棄王位,避世出家,得大清淨,求大解脫?”
江芷微也插言道:“如今戀棧不去,追逐權勢,似乎與佛意相背?”
兩人明裏暗裏都在指趙謙虛偽,信佛而流連紅塵權勢。
“你們!竟然大不敬!”那名陰柔中年男子跨前一步,指責兩人。
他沒有直接氣勢壓製,或者動手教訓,蘇無名慣來護短,若是動手,以大欺小,這輩子就不要奢望離開神都了,否則必挨一劍。
趙謙壓了壓手,示意中年男子冷靜,淡笑道:
“佛有拈花一笑,亦有金剛怒目,若都沉迷修己,不理世事,誰人來渡眾生?”
“若能手握大寶,一令而天下從,讓凡人不受壓榨之苦,讓武道修士不憂殺戮之惡,人人皆能得到解脫,登臨彼岸,孤寧願放棄清修,蠅營狗苟,追逐權勢,以求更大之力!”
他笑容淺淡,語氣卻斬釘截鐵,頗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概。
……孟奇略有震動,太子與自己想象的有點不同。
“中古年間,彌勒佛座下的黃眉都會放任手下妖龍吃人,太子手握大寶,便能夠管束手下,不搜刮百姓民脂民膏,不為了佛門利益送了人族天下嗎?”
商毅不知何時出現在了孟奇的身後,深深的看了一眼太子趙謙說道。
陰柔男子和華嚴神僧頓時麵色凝重,他們的實力不弱,但是商毅卻突兀的出現在這裏,他們卻沒有一絲一毫的感知,若是對趙謙有殺心,無人能夠阻擋。
太子也是神色微變,旋即開口道:
“原來是傳說中的自在佛子,佛子也是佛門中人,怎麽對佛門有如此大的成見?”
商毅笑吟吟的說道:
“我與佛門同樣大有淵源,怎麽會對佛門有成見?我不過先是人族,之後才是佛子,太子以為如何?
難道太子不這麽認為嗎?”
趙謙頓時神色一變,他哪怕更加看重自己彌勒轉世的身份,以此獲得佛門支持,但這樣的事情是不能說的,不然哪怕他已經是太子,也會失去陛下的信賴,同時道門以及世家也會出手阻止自己成功。
但是他又不能夠直接說佛門的不是,畢竟如今他靠著彌勒轉世這個身份,得到了真實界大多數佛門的支持,如今說佛門不是,豈不是沒有絲毫擔當!
此刻,趙謙對突然出現的商毅有著切齒的恨意,明明沒有商毅什麽事兒,卻突然出現在這裏影響自己。
商毅卻是繼續開口說道:
“中古年間,彌勒一脈諸多寺廟都有縱容妖物坐騎血屠人族,或走蛟、或食人。每當有人族高手斬妖時,這些妖物坐騎便紛紛表明自己的背景,隨後認個錯便被那些和尚領迴寺廟之中,名為監禁鎮壓,實則包庇。
我真的對佛門沒有成見,但是我對彌勒一脈、對黃眉有很深的成見,若是真讓他們成為了人族王朝皇帝的幕後支持者,豈不是對人族的背叛,對人皇的褻瀆!”
趙謙的麵色徹底沉了下來,商毅這番言論是要讓他徹底失去繼承大統的可能啊,這是誅心之言。
“大膽,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說此誅心之言,你是想要造反嗎?”
陰柔男子怒喝道,華嚴同樣麵色有些不好看,雖然說是對佛門沒有成見,但是此言一出,對佛門也是打擊。
商毅神色平靜,沒有理會陰柔男子,而是看向趙謙說道:
“我並沒有散布謠言誅心的意思,剛才那本就是我真實的想法。
而且,真皇璽即將現世,人皇劍將出,我來見你,是想提醒你,以你的身份,真皇璽和人皇劍跟你沒有絲毫的關係,沒有必要在這郢城搞風搞雨了!”
一旁的江芷薇和孟奇神色微變,沒有想到太子此時來江東,是真皇璽出世。
趙謙同樣麵色一變,他雖然通過佛門的特殊渠道知道真皇璽出現在這裏,想要獲得真皇璽增加自己繼位的可能,但是卻沒想到居然就這麽被商毅點破了,不愧是如今威懾力天下第一的存在。
隨即他開口道:
“自在佛子對人皇傳承也有想法嗎?”
商毅搖了搖頭道:
“你放心,對人皇劍有想法的不是我,而是人皇劍將出,世間有資格的皇者都會在人道的引導下出現在江東,而真正能夠得到人皇劍承認的人方才能夠得到人皇傳承。
你雖然是太子,但是你也身具彌勒一脈的傳承,當年黃眉他們幹的好事,如今自然也就應在了你的身上,你不可能得到人皇劍承認的!”
趙謙臉色陰沉的仿佛能夠滴出水來一般,正因為他能夠看出商毅不是故意懟他,而是在闡述一個事實,這才讓他更加的生氣。
但是,麵對這樣一個能夠釋放出法身地仙之力的弓箭手,沒有人敢說自己完全不怕,尤其是像趙謙這樣的人,君子不立危牆之下,自然不願意開口激怒商毅。
倒是華嚴沒有顧慮,雙手合十道:
“阿彌陀佛,自在佛子同為佛門中人,卻對未來佛一脈敵意深重,未免心胸狹隘了!”
商毅翻了個白眼道:
“無恥,真相無法辯駁便要講道理,道理說不清楚便要講心胸,那心胸說不對豈不是又要講武力了?
武力比不過,是不是要說我心懷惡意要造反啊?”
說到後麵,商毅卻是笑眯眯的看著華嚴,讓他心中一寒,頓時想起了商毅的戰績,驚出一身冷汗。
商毅頓感無趣,他來此除了刺激刺激彌勒轉世,也是想要確認一下這個時候彌勒有沒有覺醒。
不過他也看清楚了,彌勒是真的愛惜羽毛,不敢真的轉世放棄身為彌勒的一切,故而這個趙謙不過是彌勒的一個化身,對於本尊根本沒有什麽影響。
隨即他便搖了搖頭道:
“無趣,我又不會對你動手,你們怕什麽,真是沒意思!”
說著一步踏出便消失在了原地。
孟奇和江芷薇兩人對視一眼,微聯袂過亭,繼續登臨,趙謙等人卻不敢阻止,他們都知道孟奇、江芷薇和商毅三人關係匪淺,趙謙來此招攬孟奇,不僅僅是他有潛力,更是與孟奇的人脈有大關聯。
行了一陣,孟奇迴首望去,隻見半山亭內,趙謙依然負手而立,眺望雲起之處,不知為何看得那麽出神。
“梁王為何要將心中誌向坦然相告?不怕惹來無窮麻煩嗎?”孟奇微微皺眉,下意識出聲詢問。
信佛也好,崇道也罷,隻要不出格,對太子而言,都算不得什麽大事,可聯絡佛門各派,想要建立一個地上佛國,蕩滅不平,渡盡世人,那就等同自絕於其他門派和大部分世家,若暴露出去,敵多友少,想要繼承大寶,幾乎沒有可能。
即使心懷此誌,也該低調謹慎,不流露真實目的,拉一派打一派,等到大勢已成,再氣吞萬裏如虎。
剛才趙謙所言,本該是秘密中的秘密,可他坦然說出,似乎毫不在意自己兩人外泄。
江芷微沉吟道:
“也許太子趙謙彌勒轉世的消息早就已經弄得神都人盡皆知,否則他好好地跑郢城來做什麽……”
孟奇也點了點頭道:
“也有可能有佛門傾力支持,有恃無恐!”
江芷薇眼中閃過異色道:
“彌勒在傳說中乃是未來佛,如今佛祖不現世,西遊世界靈山眾佛陀更是身死,如今獨留一個彌勒轉世,或許真的要成就未來佛!?”
孟奇頓時瞪大了雙眼,剛才他隻顧著思索太子借佛門之勢,倒是忽略了這個可能。
隨即他便沉聲道:
“商毅大哥不會無緣無故出現,更不會無故針對趙謙,他真的有可能是彌勒轉世,以佛門的性子,怕不是要在真實界建立地上佛國吧?”
說著他心中更是一寒,地上佛國牽扯的可不僅僅是王朝之爭,更有人族與佛門之爭,道佛之爭,佛門就不怕······
他沒有敢繼續往下想,以慧劍斬去關於這件事的雜念,繼續登高,抵達臥心觀,但孟奇和江芷微沒有停步,依然往上,打算到了山頂,眺望郢城一番,再下山於臥心觀叨擾一頓。
煙雨山並不算高,比起窮山峻嶺處處的桓州,隻能算較高的山丘,但風景秀美,即使冬日,亦非滿山孤寂,綠色點綴著枯黃,淺溪緩緩流淌,到了峰頂,遙望下方,郢城如畫卷展開,三縱四橫,水道密布,帆影化點,石橋如線,山脈蔓延成龍,越湖幽深似瞳。
不知為什麽,看到這樣的布局,孟奇心中忽地冒出四個字:“虎踞龍盤”。
江芷微仿佛也有這樣的感受,輕吐了口氣:“不愧是昔年帝王所在?”
“帝王所在?”孟奇表情茫然地看向江芷微。
江芷微噗嗤一笑:“你難道不知郢城是前朝故都?”
“啊……”孟奇老臉微紅,很想表示自己本世界曆史不及格。
他都是需要的時候才翻找和詢問相關曆史,沒有係統地學習過,對上古的了解都勝過前幾朝。
江芷微知道孟奇在少林沒待多久,頂多把梵文學會,還沒到粗略了解曆史的時候,滿含笑意道:“人族自江東而興,昔日人皇鑄劍的龍台便在江東,為承此氣運,好幾代皇朝都將國都定在江東。”
“前朝國號為‘康’,定鼎郢城,曾經連出幾代法身,壓得江東王氏都韜光養晦,但天道輪迴,有運盛便有勢衰,到了末年,韓氏兩代皇帝皆倒行逆施,激惡了大部分世家,烽煙遍地。”
“當時神都趙氏底蘊深厚,強手眾多,幾經暗流洶湧,終於有人證得法身,從世家裏脫穎而出,成為伐康盟主,後來,他們不願離開故地,定鼎神都,廢掉了郢城大部分布置。”
“原來如此……怪不得真皇璽和人皇劍會在這裏出世!”
孟奇總算弄明白了是怎麽迴事,再望郢城,便感覺到了幾分厚重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