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時天,正是春日裏最舒服的時候。
流風褪下冬日的陰濕肅穆,一轉身就成了蒔花弄草的手。
蟄伏了一冬,大輿鎮的百姓早已耐不住家中枯寂,三三兩兩結伴而出。
疊羊巷裏攤販灰竹梆子的響,孝文街上馬蹄踩踏青石板的聲,池上弄裏孩童嬉笑的鬧,俱都敞開了懷。
但這都不算是最熱鬧的,今日大輿鎮最熱鬧的莫過於阮家要搬出大輿鎮了。這不,阮家門口停了兩架小馬車,後麵跟著一串兒的牛板車,上麵已經妥善放好了數個大木箱,壓得車轅往下沉了又沉。
“阮家這是要換大房子了?”有不明所以的人問道。
在他眼裏,阮家這些年經營有方,一手白瓷純淨如雪,成了皇商整個鎮子都與有榮焉,隻有越做越好的份兒。
有個婦女嗤笑一聲,為他解釋道:“這卻不是。阮家這宅子如今易主了,阮鈞要帶著女兒從咱們大輿鎮搬出去了。”
“易主?”那人十分驚訝:“怎得好端端的易主?”
“還能為何?”婦女撇了下嘴,嚼道:“沒銀子了唄。齊家聽過嗎?也是咱們大輿鎮上的。”
“似曾聽過。”那人答道:“吾離家多年,少時好似聽人說起齊家也是造瓷的。”
婦女一拍手:“對!就是那個齊家!如今咱們這兒的皇商可是換人了,聖人看上了齊家的黑瓷,自然就沒阮家白瓷什麽事兒了。”
那人皺了下眉,說道:“可這也不至於搬出大輿鎮,畢竟還有家底在。”
邊上有人聽了,也跟著過嘴癮,將自己知道的事兒說了個幹淨:“嘿!哪兒能不至於呢?不是皇商,入賬自然就少了,加上前些日子阮家窯一場大火,撲了幾天幾夜才滅下。邊上的房子,枉死的工匠,造孽啊,難不成就不用賠銀子了嗎?這便將這宅子都賣了才填了空。”
“那……阮老爺不是還有位弟弟,承了家中的租田,這時接濟一下也好。”
婦女嗤笑道:“造了這麽大的孽,沒問罪阮家便是開恩了,人都躲不盡的躲,還要往上貼不成?當時分家就說的清楚,阮鈞承瓷窯,阮婁承祖田,怎得老老實實種地的還得給人擔罪?而且,你可知阮鈞為何要搬走?”
“為何?”
“還不是為了他那獨女阮瀾?”婦女低下頭,聲音卻並未壓低,反而有些張揚之意,說道:“據說,這阮瀾命格不好,一出生便將娘親克死了,說不準這火就又是她克出來的?別的咱們暫且不說,單說日後誰敢娶這麽個喪門星?不搬離大輿鎮,難不成做一輩子的老姑娘?若是我這般拖累父母,我就不活了,即刻找根繩子吊死罷了。就是不知道哪家那麽倒黴,日後不知情的娶了。”
婦女說到一半,見路不遠處一架馬車駛來,即刻理了理衣裳:“哎!齊家人來了!這宅子被說風水不寧,沒人願意買,還是齊家宅心仁厚解了阮鈞的愁,買下來了。聽聞他們如今還招長工呢。”
“大嬸,您今日穿的這麽利索,莫不是為了能去當工?”有人笑道。
婦女撇著嘴側昂著頭,眉飛色舞:“可不就是,壓箱底兒的好衣裳就今天拿出來了……哎喲!我呸!呸呸呸!誰啊?看不見這裏有人嗎?潑什麽水?!哎喲我的衣服!”
阮瀾趴在牆頭,看著那婦女氣急敗壞的模樣,她嘴角一勾,“嗖”的一聲就順著梯子滑下來了。
她把小盆一扔,拍了拍手——這老媽子,來一個人說一個,都一早上了。嗓子幹不幹?正好給你澆點水潤潤。
這樣的狀況從早上就開始了,隔著牆,阮瀾都能感覺到外麵的那股熱乎勁兒。
春天到了,出門踏踏青看看花不好嗎?非要嚼爛別人家裏的事兒。
伴著一串虛浮的腳步,遠處傳來了陣陣咳嗽聲。那咳嗽似是要將五髒六腑都攪在一起似的,翻江倒海。
阮瀾聽見,一個閃身,鑽迴了自己房裏。
“阮阮。馬車已經在門外了,你若是理好了,便叫他們進來搬了東西。時辰也差不多了,再晚些路上便要耽擱。”來人正是阮瀾的爹——阮鈞,他站在阮瀾的門外說道。
阮瀾拍了拍早已收拾好的箱子,後退兩步,將這房間環視了一遍——才住了四天的小姐閨房,就要揮揮手告別了。說實話,要說不舍……
那是真的一點都沒有!
太好了!終於要搬走了!
去他的叔父!去他的齊家!去他的封建迷信!
阮瀾想到這裏,都忍不住想要高歌一曲。
隻可惜,她現在盡職盡責的扮演著一個小啞巴,無法如此抒發心中的喜悅。
她如今用的身體,原主與她名字相同,都叫阮瀾,是個十二歲的小姑娘。模樣算是中上,倒生了一身白瓷似的肌膚,便將這中上又往上提了提。家境殷實,後院也沒什麽姨娘作祟,就她一個孩子好生養著。若說不足,便是這姑娘是個啞巴。
原主家家中代代以造瓷為生,尤其是一手白瓷,經數代經營傳承,雖不算一門望族,但也是富庶人家。
到了這一代,阮瀾的爹——阮鈞,便是阮家窯的當家。他憑借自己的手藝改進白瓷,將原本上麵的那些青花印兒褪去,造的瓷麵如雪山初露,純淨瑰麗。
白瓷被聖人看上,作為貢品年年送進宮中,阮家成了半個皇商,加上他操持得當,家底愈發殷實,日子越過越好,由一戶小小手藝人家成了當地的富家。
阮瀾是本家嫡女,按理說日後的路也是一帆順遂,至少比起她的幾個堂姐妹要好上許多。
可家中千好萬好,就缺了一樣東西——兒子。
按著阮家窯的祖上規矩,造瓷的手藝傳男不傳女,尤其是阮家白瓷,隻傳嫡子。
阮瀾有位親叔叔,名叫阮婁,當年分家時阮鈞身為長子繼承瓷窯,而阮婁便分得了祖田,請了長工打理,在這一片兒地界也算過得不錯。但人心不足蛇吞象,阮婁眼睜睜的看著自家大哥成了皇商,看著大哥家中愈發富庶,難免動心思——都是同根血脈,怎得他就是皇商?怎得他就能有好名望?
阮婁全然忘了阮鈞為了幫襯他,每年還給這位鮮來瓷窯的弟弟分些紅利。
他看不見阮鈞的付出,更看不見如今的白瓷乃是阮鈞改良後才入了聖人眼的,隻是覺得如此不公,眼紅的滴血。
一開始還他隻是同阮鈞商量,讓阮鈞過繼個兒子,都是同根血脈知根知底,也免得阮家白瓷斷了手藝。
阮鈞也知道自己沒兒子,便讓他送家中的兩個男孩來窯裏學工,想從中尋個天賦好的,日後將阮家窯交托於他。
可未曾想這兩個孩子一嫡一庶,來前聽了各自娘親的囑咐——互相下絆子、偷偷摸摸想學配方、阿諛討好,窯裏的事情一件做不好,倒是弄得雞飛狗跳家宅不寧,最嚴重的一次險些耽擱年貢交工。
阮鈞氣的冒火,這就將兩個孩子退了迴去,先讓他們在家中習禮。
可這兩個孩子迴去說的是什麽?
報謊叫冤說阮鈞偏心阮瀾,明明是個啞巴丫頭,卻捧在心窩子上。她就能進瓷窯,她就能跟著做白瓷,瓷窯的工人見了她的態度都與他們幾個有別。那阿諛奉承的模樣,好像阮家瓷窯當家言語的是這小丫頭似的。虧的她不會說話,這要是會說話了還能得了?
阮婁聽了心裏一驚,平日裏就聽說這阮瀾丫頭喜歡往瓷窯裏湊,當時未放在心上,隻覺得清閨小姐哪兒能和這群工匠火夫往一處去,讓人聽了笑掉大牙不說,日後還要不要嫁人了?
如今想來莫不是阮鈞想要將手藝傳給阮瀾?那可是個丫頭片子啊!日後總是要嫁出去的,阮鈞疼孩子歸疼,難不成要將阮家的白瓷當了嫁妝,白白送了別家?
加上原本內宅話多,沒得了便宜的正妻和小妾廳前枕邊的翻弄,這就狠狠的埋了根刺。
也是恰巧,與阮家同在大輿鎮、且是多年敵手的齊家造的黑瓷入了聖人的眼,內府這便削了許多白瓷的貢量。
白瓷製作工藝繁複,消耗頗多,阮家為了年貢能按時交上,早早就動了手。突然裁量,送往宮裏的瓷器亦不能賣於普通百姓,隻好囤在庫裏。
去年尚能周轉,今年下麵的人因齊家能給更多好處,便直接將白瓷從皇貢單子上剔了出去。如此一來,阮鈞甚至要倒貼銀子給工匠。
正因如此,這兩年他給阮婁的紅利變少了許多,實則形勢所迫,不得不如此。
阮鈞想的是都為一家人,同氣連枝,也計劃著度過這一波便將手頭上的兩家瓷器路子交由阮婁打理,而自己則趁著年關前多造些民間用的瓷件兒,闔家過個安穩年,日後再試試能不能造出新的瓷品來,說不準就能趟出一條新路。
阮鈞君子,卻未曾想此舉讓這個弟弟對他的不滿攀上了頂峰。
阮婁吃慣紅利鋪張慣了,近些年又不知怎的沾上了賭的惡習。一開始手氣還算紅火,結果越輸越多,眼看著年關將至,去年就沒什麽入賬,今年更少,連賭債都要還不上了,日日被人堵門。
阮鈞一開始幫他還了許多,可到了最後因著幾年生意不景氣,更要為開年之後上工存料,便也拿不出了。
恰巧這時候齊家家主齊楓銘為阮婁“解憂”,賭債他可以幫著還,但條件就是他一直對阮家的瓷窯有興趣,可兩家畢竟是對手,便想讓阮婁幫著帶幾個人進阮家瓷窯見識見識。
阮婁急於用錢,又不敢讓阮鈞知道,趁著夜深帶人偷溜進阮家窯。齊楓銘讓他在外麵放風,自己則帶人進去將火牆給敲了,為了不讓人看出來,又抹了些混著硫磺和油脂的糯米漿重砌了一遍。這還不夠,齊楓銘心狠,又將多備的硫磺等物混在土裏,沿著路灑將出去。
未出幾日阮家開窯燒瓷,火焰從裏麵轟隆一聲衝了出來,像隻殘虐暴起的野獸張著獠牙撲向毫無防備的眾人。
阮鈞因這場火傷了肺腑,命倒是救迴來了,隻是落了病根,身子骨大大不如從前,方才四十多歲的壯年,精神體力甚至不如六十歲。
有人告了官,官府說是阮家窯自戒不力,是人禍。一時間周圍被毀的房屋主人,死在大火中的工匠家人蜂擁而至,逼著阮鈞賠命。
賠命不難。
難的是阮鈞想到阮瀾一個啞女就要在這世上孤苦無依,原已萬念俱灰的他又拖著病軀走動,將所有的東西都變賣,甚至將自家住的宅子都賣了,這才使所有的人堪堪滿意。
而阮婁一開始以為齊楓銘真的隻是看看,誰知後來出了這檔子事兒,嚇得家門都不敢出,更別提去看看自家大哥了。
如今阮鈞便要帶著阮瀾搬去劉家村,迴到阮家最初發跡的老宅去。
作者有話要說: 為防止誤會,說明一下啊,原主和重生前的陸追有交集,但沒有男女之情。日後會交代。
流風褪下冬日的陰濕肅穆,一轉身就成了蒔花弄草的手。
蟄伏了一冬,大輿鎮的百姓早已耐不住家中枯寂,三三兩兩結伴而出。
疊羊巷裏攤販灰竹梆子的響,孝文街上馬蹄踩踏青石板的聲,池上弄裏孩童嬉笑的鬧,俱都敞開了懷。
但這都不算是最熱鬧的,今日大輿鎮最熱鬧的莫過於阮家要搬出大輿鎮了。這不,阮家門口停了兩架小馬車,後麵跟著一串兒的牛板車,上麵已經妥善放好了數個大木箱,壓得車轅往下沉了又沉。
“阮家這是要換大房子了?”有不明所以的人問道。
在他眼裏,阮家這些年經營有方,一手白瓷純淨如雪,成了皇商整個鎮子都與有榮焉,隻有越做越好的份兒。
有個婦女嗤笑一聲,為他解釋道:“這卻不是。阮家這宅子如今易主了,阮鈞要帶著女兒從咱們大輿鎮搬出去了。”
“易主?”那人十分驚訝:“怎得好端端的易主?”
“還能為何?”婦女撇了下嘴,嚼道:“沒銀子了唄。齊家聽過嗎?也是咱們大輿鎮上的。”
“似曾聽過。”那人答道:“吾離家多年,少時好似聽人說起齊家也是造瓷的。”
婦女一拍手:“對!就是那個齊家!如今咱們這兒的皇商可是換人了,聖人看上了齊家的黑瓷,自然就沒阮家白瓷什麽事兒了。”
那人皺了下眉,說道:“可這也不至於搬出大輿鎮,畢竟還有家底在。”
邊上有人聽了,也跟著過嘴癮,將自己知道的事兒說了個幹淨:“嘿!哪兒能不至於呢?不是皇商,入賬自然就少了,加上前些日子阮家窯一場大火,撲了幾天幾夜才滅下。邊上的房子,枉死的工匠,造孽啊,難不成就不用賠銀子了嗎?這便將這宅子都賣了才填了空。”
“那……阮老爺不是還有位弟弟,承了家中的租田,這時接濟一下也好。”
婦女嗤笑道:“造了這麽大的孽,沒問罪阮家便是開恩了,人都躲不盡的躲,還要往上貼不成?當時分家就說的清楚,阮鈞承瓷窯,阮婁承祖田,怎得老老實實種地的還得給人擔罪?而且,你可知阮鈞為何要搬走?”
“為何?”
“還不是為了他那獨女阮瀾?”婦女低下頭,聲音卻並未壓低,反而有些張揚之意,說道:“據說,這阮瀾命格不好,一出生便將娘親克死了,說不準這火就又是她克出來的?別的咱們暫且不說,單說日後誰敢娶這麽個喪門星?不搬離大輿鎮,難不成做一輩子的老姑娘?若是我這般拖累父母,我就不活了,即刻找根繩子吊死罷了。就是不知道哪家那麽倒黴,日後不知情的娶了。”
婦女說到一半,見路不遠處一架馬車駛來,即刻理了理衣裳:“哎!齊家人來了!這宅子被說風水不寧,沒人願意買,還是齊家宅心仁厚解了阮鈞的愁,買下來了。聽聞他們如今還招長工呢。”
“大嬸,您今日穿的這麽利索,莫不是為了能去當工?”有人笑道。
婦女撇著嘴側昂著頭,眉飛色舞:“可不就是,壓箱底兒的好衣裳就今天拿出來了……哎喲!我呸!呸呸呸!誰啊?看不見這裏有人嗎?潑什麽水?!哎喲我的衣服!”
阮瀾趴在牆頭,看著那婦女氣急敗壞的模樣,她嘴角一勾,“嗖”的一聲就順著梯子滑下來了。
她把小盆一扔,拍了拍手——這老媽子,來一個人說一個,都一早上了。嗓子幹不幹?正好給你澆點水潤潤。
這樣的狀況從早上就開始了,隔著牆,阮瀾都能感覺到外麵的那股熱乎勁兒。
春天到了,出門踏踏青看看花不好嗎?非要嚼爛別人家裏的事兒。
伴著一串虛浮的腳步,遠處傳來了陣陣咳嗽聲。那咳嗽似是要將五髒六腑都攪在一起似的,翻江倒海。
阮瀾聽見,一個閃身,鑽迴了自己房裏。
“阮阮。馬車已經在門外了,你若是理好了,便叫他們進來搬了東西。時辰也差不多了,再晚些路上便要耽擱。”來人正是阮瀾的爹——阮鈞,他站在阮瀾的門外說道。
阮瀾拍了拍早已收拾好的箱子,後退兩步,將這房間環視了一遍——才住了四天的小姐閨房,就要揮揮手告別了。說實話,要說不舍……
那是真的一點都沒有!
太好了!終於要搬走了!
去他的叔父!去他的齊家!去他的封建迷信!
阮瀾想到這裏,都忍不住想要高歌一曲。
隻可惜,她現在盡職盡責的扮演著一個小啞巴,無法如此抒發心中的喜悅。
她如今用的身體,原主與她名字相同,都叫阮瀾,是個十二歲的小姑娘。模樣算是中上,倒生了一身白瓷似的肌膚,便將這中上又往上提了提。家境殷實,後院也沒什麽姨娘作祟,就她一個孩子好生養著。若說不足,便是這姑娘是個啞巴。
原主家家中代代以造瓷為生,尤其是一手白瓷,經數代經營傳承,雖不算一門望族,但也是富庶人家。
到了這一代,阮瀾的爹——阮鈞,便是阮家窯的當家。他憑借自己的手藝改進白瓷,將原本上麵的那些青花印兒褪去,造的瓷麵如雪山初露,純淨瑰麗。
白瓷被聖人看上,作為貢品年年送進宮中,阮家成了半個皇商,加上他操持得當,家底愈發殷實,日子越過越好,由一戶小小手藝人家成了當地的富家。
阮瀾是本家嫡女,按理說日後的路也是一帆順遂,至少比起她的幾個堂姐妹要好上許多。
可家中千好萬好,就缺了一樣東西——兒子。
按著阮家窯的祖上規矩,造瓷的手藝傳男不傳女,尤其是阮家白瓷,隻傳嫡子。
阮瀾有位親叔叔,名叫阮婁,當年分家時阮鈞身為長子繼承瓷窯,而阮婁便分得了祖田,請了長工打理,在這一片兒地界也算過得不錯。但人心不足蛇吞象,阮婁眼睜睜的看著自家大哥成了皇商,看著大哥家中愈發富庶,難免動心思——都是同根血脈,怎得他就是皇商?怎得他就能有好名望?
阮婁全然忘了阮鈞為了幫襯他,每年還給這位鮮來瓷窯的弟弟分些紅利。
他看不見阮鈞的付出,更看不見如今的白瓷乃是阮鈞改良後才入了聖人眼的,隻是覺得如此不公,眼紅的滴血。
一開始還他隻是同阮鈞商量,讓阮鈞過繼個兒子,都是同根血脈知根知底,也免得阮家白瓷斷了手藝。
阮鈞也知道自己沒兒子,便讓他送家中的兩個男孩來窯裏學工,想從中尋個天賦好的,日後將阮家窯交托於他。
可未曾想這兩個孩子一嫡一庶,來前聽了各自娘親的囑咐——互相下絆子、偷偷摸摸想學配方、阿諛討好,窯裏的事情一件做不好,倒是弄得雞飛狗跳家宅不寧,最嚴重的一次險些耽擱年貢交工。
阮鈞氣的冒火,這就將兩個孩子退了迴去,先讓他們在家中習禮。
可這兩個孩子迴去說的是什麽?
報謊叫冤說阮鈞偏心阮瀾,明明是個啞巴丫頭,卻捧在心窩子上。她就能進瓷窯,她就能跟著做白瓷,瓷窯的工人見了她的態度都與他們幾個有別。那阿諛奉承的模樣,好像阮家瓷窯當家言語的是這小丫頭似的。虧的她不會說話,這要是會說話了還能得了?
阮婁聽了心裏一驚,平日裏就聽說這阮瀾丫頭喜歡往瓷窯裏湊,當時未放在心上,隻覺得清閨小姐哪兒能和這群工匠火夫往一處去,讓人聽了笑掉大牙不說,日後還要不要嫁人了?
如今想來莫不是阮鈞想要將手藝傳給阮瀾?那可是個丫頭片子啊!日後總是要嫁出去的,阮鈞疼孩子歸疼,難不成要將阮家的白瓷當了嫁妝,白白送了別家?
加上原本內宅話多,沒得了便宜的正妻和小妾廳前枕邊的翻弄,這就狠狠的埋了根刺。
也是恰巧,與阮家同在大輿鎮、且是多年敵手的齊家造的黑瓷入了聖人的眼,內府這便削了許多白瓷的貢量。
白瓷製作工藝繁複,消耗頗多,阮家為了年貢能按時交上,早早就動了手。突然裁量,送往宮裏的瓷器亦不能賣於普通百姓,隻好囤在庫裏。
去年尚能周轉,今年下麵的人因齊家能給更多好處,便直接將白瓷從皇貢單子上剔了出去。如此一來,阮鈞甚至要倒貼銀子給工匠。
正因如此,這兩年他給阮婁的紅利變少了許多,實則形勢所迫,不得不如此。
阮鈞想的是都為一家人,同氣連枝,也計劃著度過這一波便將手頭上的兩家瓷器路子交由阮婁打理,而自己則趁著年關前多造些民間用的瓷件兒,闔家過個安穩年,日後再試試能不能造出新的瓷品來,說不準就能趟出一條新路。
阮鈞君子,卻未曾想此舉讓這個弟弟對他的不滿攀上了頂峰。
阮婁吃慣紅利鋪張慣了,近些年又不知怎的沾上了賭的惡習。一開始手氣還算紅火,結果越輸越多,眼看著年關將至,去年就沒什麽入賬,今年更少,連賭債都要還不上了,日日被人堵門。
阮鈞一開始幫他還了許多,可到了最後因著幾年生意不景氣,更要為開年之後上工存料,便也拿不出了。
恰巧這時候齊家家主齊楓銘為阮婁“解憂”,賭債他可以幫著還,但條件就是他一直對阮家的瓷窯有興趣,可兩家畢竟是對手,便想讓阮婁幫著帶幾個人進阮家瓷窯見識見識。
阮婁急於用錢,又不敢讓阮鈞知道,趁著夜深帶人偷溜進阮家窯。齊楓銘讓他在外麵放風,自己則帶人進去將火牆給敲了,為了不讓人看出來,又抹了些混著硫磺和油脂的糯米漿重砌了一遍。這還不夠,齊楓銘心狠,又將多備的硫磺等物混在土裏,沿著路灑將出去。
未出幾日阮家開窯燒瓷,火焰從裏麵轟隆一聲衝了出來,像隻殘虐暴起的野獸張著獠牙撲向毫無防備的眾人。
阮鈞因這場火傷了肺腑,命倒是救迴來了,隻是落了病根,身子骨大大不如從前,方才四十多歲的壯年,精神體力甚至不如六十歲。
有人告了官,官府說是阮家窯自戒不力,是人禍。一時間周圍被毀的房屋主人,死在大火中的工匠家人蜂擁而至,逼著阮鈞賠命。
賠命不難。
難的是阮鈞想到阮瀾一個啞女就要在這世上孤苦無依,原已萬念俱灰的他又拖著病軀走動,將所有的東西都變賣,甚至將自家住的宅子都賣了,這才使所有的人堪堪滿意。
而阮婁一開始以為齊楓銘真的隻是看看,誰知後來出了這檔子事兒,嚇得家門都不敢出,更別提去看看自家大哥了。
如今阮鈞便要帶著阮瀾搬去劉家村,迴到阮家最初發跡的老宅去。
作者有話要說: 為防止誤會,說明一下啊,原主和重生前的陸追有交集,但沒有男女之情。日後會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