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恕恨得咬牙切齒,這員副將,跟他多年,他不比蕭鵬,擅於結黨營私,死黨無數,高恕喜歡獨來獨往,身邊之人少之又少,自是格外珍惜,視如手足,如今眼見副將慘死,早已經失去了理智,狂叫道:“乳臭未幹的小娃娃,我好心留你一條狗命,你卻如此冥頑不化,那就不要怪我心狠手辣,斬盡殺絕!”
張念夫朗聲說道:“高賊,死在你眼前的,可不止他一人,你來看!”他話音未落,城牆上早推過來一人,那人見了高恕,連忙大聲喊道:“國師救我啊,他們都是被困在這裏的亡命之徒,說得出,做得到,國師若不審時度勢,死在國師眼前的,可真就不止愛將一人了!”
說話之人,正是楊顯明,這些台詞,自然是早就演練好的,表麵上是說楊顯明將成下一個斷魂鬼,其實暗示的卻是:如果高恕不下定決心講和,小王子必將死於非命。
高恕本就聰明絕頂,聽了這句話,頓時冷靜下來,隻聽楊顯明又說道:“你們在這裏拚個你死我活,兩敗俱傷,就算哪一方僥幸全勝,也不過是條喪家之犬,無處容身!如今,你們二人是同病相憐,本應英雄相惜,互相讓一步,先解決了各自身後之事,方為各取所需,兩全齊美的上策。千萬不可相煎太急,讓他人坐收漁翁之利啊。”
楊顯明早就把兩邊的人都說服了,隻是都顧全臉麵,要個台階,也好討價還價。因此,他這一開口,雙方都沒有聲音,四周立即靜了下來,楊顯明見雙方都沒表態,也不能冷場,又接著說道:“國師救我啊,國師既然提了條件,自然就是想要和解的,他們既然也已經派人去了,也是認可講和的,兩邊不過都是條件上的事,既然都有言和之意,那條件上的事兒,有何不能坐下來好好談的呢?千萬不要意氣用事,釀成惡果,悔之晚矣。”
楊顯明大聲疾唿:“國師,人死不能複生,我可不想死得不明不白,不清不楚,毫無價值,毫無意義,還望國師千萬不要衝動,有事好商量。”
楊顯明說了半天,也無人理他,這正是他想要的結果,他卻假裝絕望,聲音顫抖,問道:“張小王爺,但不知我家國師提了哪些條件,你說說我聽,讓我勸勸他。”
張念夫用手一指燕無意,沒好氣的說道:“你問他,我不知道。”
燕無意便將高恕的條件說了一遍,楊顯明試探著問道:“但不知哪一條太子殿下不滿?”
張念夫怒道:“這也是你配打聽的嗎?”
楊顯明連忙認錯,又解釋說:“我隻是想知道你們哪些條件不能接受,也好勸我家國師修改,沒有別的意思。”
張念夫道:“你這個奸賊,這是想套我們的底吧。”
楊顯明道:“哎喲,張小王爺也高看我這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呆書生了,我都快被你嚇尿了,一心隻想活命,哪裏還有這些個心思。要不,這樣,咱們一條一條的議,如何?”
這些話,楊顯明都說給張念夫知道了,張念夫不過是裝作事情突然,假意思索,楊顯明借機說道:“這第一條,割讓北方五郡,你們可認可嗎?”
燕無意道:“這條是萬萬不可的,殿下最多能接受以此城為界,互不侵犯。”
楊顯明連忙大聲問道:“國師,他們想將此城獻出,並以此城為界,用此城和城北沃土換取太子性命,國師可願意?”
高恕道:“不行!城北我已經得了,此城也是囊中之物。”
與此同時,燕無意說道:“你怎麽擅自更改我的條件,我何說過獻城了?”
他二人剛才想繼續爭執,楊顯明連忙勸道:“國師,燕大俠,你們各讓一步嘛,我這可是一碗水端平,不偏不向的呀,是不是?”
二人一時都沒了言語,楊顯明趁機說道:“你們這是都默許了吧,那這一條就通過了啊,我們再來說下一條,好吧?”
兩邊都一臉怒容,楊顯明就裝作沒看見,繼續說道:“這第二條是中原要年年向大宛進供,這個我看還是可以的嘛,中原如此富饒,大宛缺衣少糧的,就當是幫幫他們吧。”
張念夫道:“這可不行,東西事小,關鍵是臉麵,隻有你們大宛進供稱臣的道理。”
楊顯明道:“哎呀,你這個娃娃,到底年紀輕,再聰明,也還是缺少曆練。你換一個思維嘛,就當作是天子對臣民的救濟,不就完了嘛,大宛為什麽要侵犯中原啊?還不是缺少必需的生活用品嘛,uu看書 ww.ushu.cm一個個都像餓狼一樣,打紅了眼嗎。若豐衣足食的,你讓他來打,他的士兵也是不願意的嘛,誰放著好日子不過,要來戰場上送命的喲,你們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楊顯明又對城下的高恕說道:“國師,他們主要是顧及天子的顏麵,我看這樣吧,我們改個詞匯,不叫‘進供’,就說是天子賞賜糧食布匹,反正東西一樣不少,國師也不吃虧,這樣靈活處理,豈不是皆大歡喜嗎?另外,中原誰做皇帝,對國師來說,也沒有區別,不如讓國師留下一隊人馬,幫助太子登基,天子的賞賜也就有了口實嘛。”
高恕沒有說話,楊顯明對轉頭對張念夫和燕無意說道:“這樣吧,我再替國師表個態,大宛承認太子的儲君地位,聲討小皇子,至少這輿論上是幫了太子的忙,讓中原群臣都倒向太子這邊,將來太子登基,賞賜有功之臣,也就順理成章了。是不是呢?”
條件自然也是楊顯明事先與雙方商議過的,既然知道雙方的底牌,自然不過就是表麵上的唇槍舌劍,最終的結果還是達成了協議。
對於太子和高恕來說,時間都是最關鍵的籌碼,因此,一旦簽訂好條約,高恕立即履行,給太子讓出一條道路來。為了防止太子食言,賴在城中不走,借機派人送信,請示增援,高恕派人嚴密監控,並在沿途設下埋伏,以防萬一。
太子率領眾臣連夜出城,為了避免被高恕暗算,防患未然,太子將城中人馬分成三批,先出城一批,埋伏在附近,即便高恕有詐,也可以裏應外合,突圍出去。
張念夫朗聲說道:“高賊,死在你眼前的,可不止他一人,你來看!”他話音未落,城牆上早推過來一人,那人見了高恕,連忙大聲喊道:“國師救我啊,他們都是被困在這裏的亡命之徒,說得出,做得到,國師若不審時度勢,死在國師眼前的,可真就不止愛將一人了!”
說話之人,正是楊顯明,這些台詞,自然是早就演練好的,表麵上是說楊顯明將成下一個斷魂鬼,其實暗示的卻是:如果高恕不下定決心講和,小王子必將死於非命。
高恕本就聰明絕頂,聽了這句話,頓時冷靜下來,隻聽楊顯明又說道:“你們在這裏拚個你死我活,兩敗俱傷,就算哪一方僥幸全勝,也不過是條喪家之犬,無處容身!如今,你們二人是同病相憐,本應英雄相惜,互相讓一步,先解決了各自身後之事,方為各取所需,兩全齊美的上策。千萬不可相煎太急,讓他人坐收漁翁之利啊。”
楊顯明早就把兩邊的人都說服了,隻是都顧全臉麵,要個台階,也好討價還價。因此,他這一開口,雙方都沒有聲音,四周立即靜了下來,楊顯明見雙方都沒表態,也不能冷場,又接著說道:“國師救我啊,國師既然提了條件,自然就是想要和解的,他們既然也已經派人去了,也是認可講和的,兩邊不過都是條件上的事,既然都有言和之意,那條件上的事兒,有何不能坐下來好好談的呢?千萬不要意氣用事,釀成惡果,悔之晚矣。”
楊顯明大聲疾唿:“國師,人死不能複生,我可不想死得不明不白,不清不楚,毫無價值,毫無意義,還望國師千萬不要衝動,有事好商量。”
楊顯明說了半天,也無人理他,這正是他想要的結果,他卻假裝絕望,聲音顫抖,問道:“張小王爺,但不知我家國師提了哪些條件,你說說我聽,讓我勸勸他。”
張念夫用手一指燕無意,沒好氣的說道:“你問他,我不知道。”
燕無意便將高恕的條件說了一遍,楊顯明試探著問道:“但不知哪一條太子殿下不滿?”
張念夫怒道:“這也是你配打聽的嗎?”
楊顯明連忙認錯,又解釋說:“我隻是想知道你們哪些條件不能接受,也好勸我家國師修改,沒有別的意思。”
張念夫道:“你這個奸賊,這是想套我們的底吧。”
楊顯明道:“哎喲,張小王爺也高看我這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呆書生了,我都快被你嚇尿了,一心隻想活命,哪裏還有這些個心思。要不,這樣,咱們一條一條的議,如何?”
這些話,楊顯明都說給張念夫知道了,張念夫不過是裝作事情突然,假意思索,楊顯明借機說道:“這第一條,割讓北方五郡,你們可認可嗎?”
燕無意道:“這條是萬萬不可的,殿下最多能接受以此城為界,互不侵犯。”
楊顯明連忙大聲問道:“國師,他們想將此城獻出,並以此城為界,用此城和城北沃土換取太子性命,國師可願意?”
高恕道:“不行!城北我已經得了,此城也是囊中之物。”
與此同時,燕無意說道:“你怎麽擅自更改我的條件,我何說過獻城了?”
他二人剛才想繼續爭執,楊顯明連忙勸道:“國師,燕大俠,你們各讓一步嘛,我這可是一碗水端平,不偏不向的呀,是不是?”
二人一時都沒了言語,楊顯明趁機說道:“你們這是都默許了吧,那這一條就通過了啊,我們再來說下一條,好吧?”
兩邊都一臉怒容,楊顯明就裝作沒看見,繼續說道:“這第二條是中原要年年向大宛進供,這個我看還是可以的嘛,中原如此富饒,大宛缺衣少糧的,就當是幫幫他們吧。”
張念夫道:“這可不行,東西事小,關鍵是臉麵,隻有你們大宛進供稱臣的道理。”
楊顯明道:“哎呀,你這個娃娃,到底年紀輕,再聰明,也還是缺少曆練。你換一個思維嘛,就當作是天子對臣民的救濟,不就完了嘛,大宛為什麽要侵犯中原啊?還不是缺少必需的生活用品嘛,uu看書 ww.ushu.cm一個個都像餓狼一樣,打紅了眼嗎。若豐衣足食的,你讓他來打,他的士兵也是不願意的嘛,誰放著好日子不過,要來戰場上送命的喲,你們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楊顯明又對城下的高恕說道:“國師,他們主要是顧及天子的顏麵,我看這樣吧,我們改個詞匯,不叫‘進供’,就說是天子賞賜糧食布匹,反正東西一樣不少,國師也不吃虧,這樣靈活處理,豈不是皆大歡喜嗎?另外,中原誰做皇帝,對國師來說,也沒有區別,不如讓國師留下一隊人馬,幫助太子登基,天子的賞賜也就有了口實嘛。”
高恕沒有說話,楊顯明對轉頭對張念夫和燕無意說道:“這樣吧,我再替國師表個態,大宛承認太子的儲君地位,聲討小皇子,至少這輿論上是幫了太子的忙,讓中原群臣都倒向太子這邊,將來太子登基,賞賜有功之臣,也就順理成章了。是不是呢?”
條件自然也是楊顯明事先與雙方商議過的,既然知道雙方的底牌,自然不過就是表麵上的唇槍舌劍,最終的結果還是達成了協議。
對於太子和高恕來說,時間都是最關鍵的籌碼,因此,一旦簽訂好條約,高恕立即履行,給太子讓出一條道路來。為了防止太子食言,賴在城中不走,借機派人送信,請示增援,高恕派人嚴密監控,並在沿途設下埋伏,以防萬一。
太子率領眾臣連夜出城,為了避免被高恕暗算,防患未然,太子將城中人馬分成三批,先出城一批,埋伏在附近,即便高恕有詐,也可以裏應外合,突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