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緣現在的身份也是大宛的王爺,若論官職是與高恕平起平坐的,但他和李竹因畢竟根基淺,高恕在大宛經營多年,與朝堂眾臣之間的關係盤根錯節,鍾緣若想跟高恕對立,顯然還沒有資本,因此他想極力安撫高恕。
無奈高恕不買賬,他話裏話外的意思,就是暗示眾臣,李竹因初來乍到,想要通過血洗朝堂來站穩腳跟,蕭鵬不過是前車之鑒,若此事不了了之,下一個倒黴的人,還不知道會是誰。
鍾緣最害怕這一招,高恕此舉就是把李竹因孤立起來。鍾緣現在還不清楚高恕的用意何在,他究竟是想取而代之,還是誤會了李竹因,害怕李竹因的下一個目標就是他,因此才不依不饒呢?
不管怎樣,先要穩住眾臣。蕭鵬是想要用秋兒丫頭來冒充夏宛兒,將李竹因趕走的,因此他下手不留情,將祜王以及和他沾親帶故的人全部斬盡殺絕,如今宛君一門,隻剩下李竹因這一個後人了,鍾緣也隻能利用這一點,來喚醒眾臣的忠君之心了。
鍾緣不敢輕易說話,害怕被高恕抓到疏漏之處,正在打腹稿,反複推敲,李竹因不知鍾緣所想,還以為他被高恕說得無言以對,便對高恕說:“蕭鵬不是我們殺的,他是死在雲中逸和夏宛兒手中。”
高恕道:“那麽,殺死大宛王爺的這兩個元兇,可緝拿歸案了嗎?”
李竹因道:“夏宛兒已經被蕭鵬殺了,雲中逸也殉情而死。”
高恕道:“他們的屍體在何處?”
李竹因道:“在山洞中。”
高恕又問:“殿下為什麽不派人把他們的屍體押送迴來,還要留在山洞中呢?”
李竹因道:“山洞坍塌了,來不及……”
高恕沒等李竹因說完,從鼻子裏悶“哼”一聲,輕蔑的說道:“殿下說的好啊,山洞坍塌了,元兇的屍體無處可尋,你們隻帶了攝政王的人頭,因為他的人頭可以震懾王府的人,對你們有用,是不是?”
李竹因沒有聽懂高恕話裏隱含的意思,她所說的都是實情,因此理直氣壯,絲毫沒有考慮過她說的實情會不會有人相信。
鍾緣意識到事情不妙,最好的結果就是先擱置爭議,給李竹因爭取時間,於是對高恕說:“祜王一案,還沒有結果,如今又多了攝政王一案。想必國師也是清楚的,眾位大臣自然也都知曉,祜王一直是支持公主殿下的,殿下自然不可能害他……”
“那可未必。”高恕朗聲說道:“祜王支持李竹因有什麽打算,我們還不能確定,但夏宛兒在大宛朝堂經營許久,頗有根基,祜王想取而代之,不那麽容易。他支持李竹因就是另一番局麵了,李竹因孤身一人,祜王才有取而代之的機會啊。祜王的心思,其實也不難猜,就算祜王沒有此意,隻怕也有人想防患未然吧。”
李竹因一聽,高恕這是想把祜王的死栽贓給她,氣憤的說道:“你血口噴人!”
鍾緣聽到高恕特意變換語調,強調了一下“防患未然”幾個字,顯然是在提醒群臣,李竹因要起用她的心腹之人,若他們現在不團結一致,反抗到底,把李竹因趕走,很可能都將被她“防患未然”了,祜王和攝政王都不能幸免於難,群臣自然人心惶惶。
高恕又繼續說道:“我們都知道,馮煥一直在保護祜王,為什麽突然要送連陽公主迴中原去?誰不知道,連陽公主一直追隨殿下的兄長李殊瓊,支開馮煥,難道是攝政王的意思嗎?馮煥離開之後,雲中逸一直在保護祜王,這也是眾所周知的事情,為什麽夏宛兒突然動了胎氣?隻怕要問問神醫鍾緣是怎麽迴事了,攝政王怕也沒有這個本事吧。”
鍾緣越聽越覺得心驚肉跳,高恕這是定要置李竹因於死地啊,若稍有不慎,他和李竹因很可能連大殿都出不去,就被眾人剁成肉醬了,要怎麽破這個局才好呢?
李竹因沉不住氣,她平生未受此冤屈,怒道:“誰稀罕什麽大宛公主了?若不是夏宛兒已經死了,我倒是想把這個位置還給她呢。我一個人隱身江湖,浪跡天涯,有多逍遙自在?”
高恕道:“若殿下早這樣想,不來趟這個混水,就好了。人生沒有後悔藥的,既來之,則安之吧。”
鍾緣一愣,心想,抽身退步的路也被高恕堵死了,看來今天非來個魚死網破不可。高恕看來是早有準備的,決心好下,局勢卻難把控。他害怕被高恕看出心虛來,偷眼掃視一圈群臣,見他們個個皺眉沉思,顯然高恕的話是起了作用的。u看書 .uukanshu
高恕平日裏與人為善,並不爭功,也從來不去結黨營私,但關鍵的時候卻又能力挽狂瀾,群臣皆佩服他,鍾緣也知道他絕非善類,不敢輕易出言辯駁。
鍾緣的名聲比高恕響亮得多,但大家都隻知道他是神醫,他的智慧和謀略,不為眾人所知。群臣多半是受過鍾緣恩惠的,也不好意思當麵跟他撕破臉,萬一有個大病小災的,恐怕還得求到他門上,故此群臣都靜觀其變,若隻是李竹因,這些大宛之臣隻怕早就跟她吹胡子瞪眼了。
高恕是有些見識的人,他早看出鍾緣絕非凡品,對鍾緣十分忌憚。現在鍾緣什麽話都沒有說,一直安靜的聽著看著,似乎比他說一籮筐的話還有威懾力,高恕不知他心裏想什麽,也不知他有什麽主意,反而不敢太冒進,不斷試探,尋找發難的機會。
此時高恕才有些後悔,沒有死黨,光靠人緣,還是不行的,今天若是蕭鵬在此,隻怕早就有人在下麵唿應了,也不至於像他這樣唱獨角戲,但黨羽不是一日兩日能扶植起來的,倉皇之間,隻怕還會讓敵人有機可乘呢。
高恕今天可以說是大獲全勝,沉重的打擊了李竹因。若想今日再進一步,隻怕有些難度,弄不好還適得其反。世間之事,哪能一蹴而就呢?何況是奪取大宛政權這樣驚天動地的大事,更加心急不得了。
鍾緣見高恕的語氣不再咄咄逼人,覺得時機已經成熟,便站出來說道:“我們還是先擱置爭議,把案子破了,讓死者安息吧。”
潭花一現 /79225/
無奈高恕不買賬,他話裏話外的意思,就是暗示眾臣,李竹因初來乍到,想要通過血洗朝堂來站穩腳跟,蕭鵬不過是前車之鑒,若此事不了了之,下一個倒黴的人,還不知道會是誰。
鍾緣最害怕這一招,高恕此舉就是把李竹因孤立起來。鍾緣現在還不清楚高恕的用意何在,他究竟是想取而代之,還是誤會了李竹因,害怕李竹因的下一個目標就是他,因此才不依不饒呢?
不管怎樣,先要穩住眾臣。蕭鵬是想要用秋兒丫頭來冒充夏宛兒,將李竹因趕走的,因此他下手不留情,將祜王以及和他沾親帶故的人全部斬盡殺絕,如今宛君一門,隻剩下李竹因這一個後人了,鍾緣也隻能利用這一點,來喚醒眾臣的忠君之心了。
鍾緣不敢輕易說話,害怕被高恕抓到疏漏之處,正在打腹稿,反複推敲,李竹因不知鍾緣所想,還以為他被高恕說得無言以對,便對高恕說:“蕭鵬不是我們殺的,他是死在雲中逸和夏宛兒手中。”
高恕道:“那麽,殺死大宛王爺的這兩個元兇,可緝拿歸案了嗎?”
李竹因道:“夏宛兒已經被蕭鵬殺了,雲中逸也殉情而死。”
高恕道:“他們的屍體在何處?”
李竹因道:“在山洞中。”
高恕又問:“殿下為什麽不派人把他們的屍體押送迴來,還要留在山洞中呢?”
李竹因道:“山洞坍塌了,來不及……”
高恕沒等李竹因說完,從鼻子裏悶“哼”一聲,輕蔑的說道:“殿下說的好啊,山洞坍塌了,元兇的屍體無處可尋,你們隻帶了攝政王的人頭,因為他的人頭可以震懾王府的人,對你們有用,是不是?”
李竹因沒有聽懂高恕話裏隱含的意思,她所說的都是實情,因此理直氣壯,絲毫沒有考慮過她說的實情會不會有人相信。
鍾緣意識到事情不妙,最好的結果就是先擱置爭議,給李竹因爭取時間,於是對高恕說:“祜王一案,還沒有結果,如今又多了攝政王一案。想必國師也是清楚的,眾位大臣自然也都知曉,祜王一直是支持公主殿下的,殿下自然不可能害他……”
“那可未必。”高恕朗聲說道:“祜王支持李竹因有什麽打算,我們還不能確定,但夏宛兒在大宛朝堂經營許久,頗有根基,祜王想取而代之,不那麽容易。他支持李竹因就是另一番局麵了,李竹因孤身一人,祜王才有取而代之的機會啊。祜王的心思,其實也不難猜,就算祜王沒有此意,隻怕也有人想防患未然吧。”
李竹因一聽,高恕這是想把祜王的死栽贓給她,氣憤的說道:“你血口噴人!”
鍾緣聽到高恕特意變換語調,強調了一下“防患未然”幾個字,顯然是在提醒群臣,李竹因要起用她的心腹之人,若他們現在不團結一致,反抗到底,把李竹因趕走,很可能都將被她“防患未然”了,祜王和攝政王都不能幸免於難,群臣自然人心惶惶。
高恕又繼續說道:“我們都知道,馮煥一直在保護祜王,為什麽突然要送連陽公主迴中原去?誰不知道,連陽公主一直追隨殿下的兄長李殊瓊,支開馮煥,難道是攝政王的意思嗎?馮煥離開之後,雲中逸一直在保護祜王,這也是眾所周知的事情,為什麽夏宛兒突然動了胎氣?隻怕要問問神醫鍾緣是怎麽迴事了,攝政王怕也沒有這個本事吧。”
鍾緣越聽越覺得心驚肉跳,高恕這是定要置李竹因於死地啊,若稍有不慎,他和李竹因很可能連大殿都出不去,就被眾人剁成肉醬了,要怎麽破這個局才好呢?
李竹因沉不住氣,她平生未受此冤屈,怒道:“誰稀罕什麽大宛公主了?若不是夏宛兒已經死了,我倒是想把這個位置還給她呢。我一個人隱身江湖,浪跡天涯,有多逍遙自在?”
高恕道:“若殿下早這樣想,不來趟這個混水,就好了。人生沒有後悔藥的,既來之,則安之吧。”
鍾緣一愣,心想,抽身退步的路也被高恕堵死了,看來今天非來個魚死網破不可。高恕看來是早有準備的,決心好下,局勢卻難把控。他害怕被高恕看出心虛來,偷眼掃視一圈群臣,見他們個個皺眉沉思,顯然高恕的話是起了作用的。u看書 .uukanshu
高恕平日裏與人為善,並不爭功,也從來不去結黨營私,但關鍵的時候卻又能力挽狂瀾,群臣皆佩服他,鍾緣也知道他絕非善類,不敢輕易出言辯駁。
鍾緣的名聲比高恕響亮得多,但大家都隻知道他是神醫,他的智慧和謀略,不為眾人所知。群臣多半是受過鍾緣恩惠的,也不好意思當麵跟他撕破臉,萬一有個大病小災的,恐怕還得求到他門上,故此群臣都靜觀其變,若隻是李竹因,這些大宛之臣隻怕早就跟她吹胡子瞪眼了。
高恕是有些見識的人,他早看出鍾緣絕非凡品,對鍾緣十分忌憚。現在鍾緣什麽話都沒有說,一直安靜的聽著看著,似乎比他說一籮筐的話還有威懾力,高恕不知他心裏想什麽,也不知他有什麽主意,反而不敢太冒進,不斷試探,尋找發難的機會。
此時高恕才有些後悔,沒有死黨,光靠人緣,還是不行的,今天若是蕭鵬在此,隻怕早就有人在下麵唿應了,也不至於像他這樣唱獨角戲,但黨羽不是一日兩日能扶植起來的,倉皇之間,隻怕還會讓敵人有機可乘呢。
高恕今天可以說是大獲全勝,沉重的打擊了李竹因。若想今日再進一步,隻怕有些難度,弄不好還適得其反。世間之事,哪能一蹴而就呢?何況是奪取大宛政權這樣驚天動地的大事,更加心急不得了。
鍾緣見高恕的語氣不再咄咄逼人,覺得時機已經成熟,便站出來說道:“我們還是先擱置爭議,把案子破了,讓死者安息吧。”
潭花一現 /79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