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曠的宇宙之中,一個黑洞靜靜地運行著。


    龐大、明亮的吸積盤圍繞著它緩緩轉動,呈現出一種異樣的美感。


    更遠的地方,一支渺小的艦隊也圍繞著它做著圓周運動。


    可惜,無論是在地球上,還是在宇宙中,美麗的東西基本都是危險的。


    它也不例外。


    和銀河係中央區域的黑洞相比,它隻是一個小型黑洞。


    但它美麗的外表下,仍然潛藏著極端的危險性。


    不說其釋放出的各種危險輻射,單單說它那無比強大的引力。


    一旦和它的距離太過靠近,便會被其強大的引力所捕捉,縱然是擁有反物質引擎的人類艦隊,也無法輕易脫離。


    至於後果……


    自然是慢慢墜入這個黑洞的事件視界,那個連光都無法成功脫離的區域,最終墜入黑洞的中心——奇點。


    ……


    【地球號】。


    站在舷窗旁的呂永昌微微皺起了眉頭。


    經曆了最初的驚豔之後,他很快便開始了自己的思考。


    肉眼觀測到的黑洞畫麵,印證了不少以往人類對黑洞的猜想。


    但仍有一點疑惑在他的心頭緩緩飄過。


    正常情況下,這些小型黑洞並不會擁有如此龐大的吸積盤。


    甚至,大多數時候,它並不會擁有吸積盤這個結構。


    這也正是黑洞難以觀測的原因。


    一方麵,黑洞會吸收遠處傳來的星光,另一方麵,則是因為其龐大引力產生的引力透鏡效應。


    從遠處觀察,即便是被黑洞背後的光線,也可以在引力的作用下“繞”過黑洞傳向觀測源。.biqugetν


    簡單地來說,我們可以透過黑洞觀察到其側麵,甚至背麵的星光。


    因此,沒有吸積盤的小型黑洞,很難用常規觀察手段發現。


    那為什麽這個小型黑洞會產生如此龐大的吸積盤呢?


    呂永昌腦海中浮現了一個猜想。


    難道……它剛剛捕獲了一顆恆星?


    而這個龐大的吸積盤,便是那顆恆星的“屍體”——在黑洞強大的引力作用下,恆星被徹底撕碎。


    黑洞吞噬恆星,這可是千載難逢的觀察機會!


    說不定,他們就能依靠觀察這一過程,找到那個隱藏極深的常數!


    想到這邊,呂永昌便感覺自己剛舒緩幾分的心髒,再一次劇烈跳動起來!


    “走,去一號實驗室。”


    呂永昌有些激動地和方旭說道:“這可是大好的觀測機會!”


    方旭愣了愣神,但很快,他也想明白了其中的道道。


    他眼中也閃過一絲激動,沒有說任何廢話,直接跟在呂永昌身後,快步朝實驗室趕去。


    ……


    一號艦載實驗室。


    一個黑洞微縮全息模型靜靜地懸浮在實驗室的中央。


    “零,派出所有探測器,在黑洞周圍搭建全方位觀測網絡。”


    進入實驗室後,呂永昌臉上的神色愈發嚴肅。


    他抬起手,輕輕拖拽著全息模型,並伸手點擊了幾個區域:“這幾個區域,重點觀察。”


    方旭瞥了一眼,眼中露出恍然之色。


    根據目前的探查數據,眼前這個黑洞,除了黑洞獨有的霍金輻射之外,還向外散發著大量的x射線,γ射線以及可見光輻射。


    除了霍金輻射,其餘的輻射,主要存在於這個黑洞的吸積盤區域。


    產生的原因也很容易解釋。


    首先。


    在黑洞附近,被吸引來的恆星亦或者行星,會被強大的引力徹底撕碎,直至成為原子或者亞原子狀態的粒子。


    而這些粒子,會圍繞著黑洞高速旋轉,並形成一個盤狀結構。


    這就是黑洞吸積盤的由來。


    其次。


    由於吸積盤內物質運行速度的不一,它們之間勢必會發生碰撞、摩擦。


    這個過程,便產生了大量的光和熱。


    而極高的溫度又促使其中的粒子轉變成激發態,進而釋放出大量的射線。


    這便是黑洞吸積盤如此璀璨的原因。


    而被呂永昌重點畫出的區域,基本就是吸積盤中輻射較強的一些地方。


    “對了。”


    呂永昌的聲音再次響起:“改造一些探測器,給它們加裝足夠的防輻射外殼,然後讓它們進入吸積盤區域深入探查。”


    “等等。”


    何比鄰的聲音在一號實驗室的大門處響起。


    “教授,您想好這些探測器使用什麽通訊方式了嗎?”


    何比鄰的詢問讓呂永昌愣了愣神。


    他下意識開口迴應:“當然是量子超距通訊裝置。”


    “教授,您考慮過【事件形式】理論嗎?”何比鄰無比嚴肅地問道。


    所謂【事件形式】理論,簡單地來說,便是量子態在奇異時空和平直時空的演化是不同的,在引力的影響下,糾纏量子對之間會概率性地受到損失。


    聽到這話,呂永昌瞬間皺起了眉頭。


    “【事件形式】理論嗎……”


    “以前做過不少實驗,基本可以確定量子超距通訊並不會受到引力的影響。”


    “教授,以往的實驗都是在行星或者恆星周圍進行的。”何比鄰輕聲提醒道,“但這是黑洞。”


    “我們不能確定,黑洞產生的時空扭曲現象會不會影響到量子超距通訊。”


    呂永昌臉色逐漸變得凝重起來。


    何比鄰說的沒錯。


    和黑洞相比,恆星與行星造成的時空扭曲現象實在太不起眼了。


    他的指關節輕輕敲擊著身前的實驗台,猶豫了一會兒,開口說道:“如果是這樣,我們可能得迴歸原始的電磁波通訊。”


    “這樣一來,信息傳遞效率又會下降一個檔次。”


    呂永昌有些無奈地看向全息投影:“零,給那些探測器增加電磁波通訊模組。”


    “收到。”


    “還有一個問題。”何比鄰繼續說道,“黑洞周圍的時間流速問題。”


    “探測器距離黑洞越近,在引力影響下,它的時間流速越慢。”


    “無論是電磁波通訊還是量子超距通訊,都無法規避這一個問題。”


    “探測器一秒鍾傳遞的信息,但我們可能需要數十年乃至數百年才能完整地接收到它。”


    呂永昌眼中的無奈之色更重了。


    “這個問題,我也考慮過。”


    “目前,我們隻能消耗大量的時間來完成這次觀察實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陽衰變,我被迫開啟星際文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二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二懶並收藏太陽衰變,我被迫開啟星際文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