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玄女二號的三種設計方案
太陽衰變,我被迫開啟星際文明 作者:陳二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12:30。
會議室內。
呂永昌神色嚴肅地坐在主座上,沉聲將火星上的情況簡單介紹了一番。
“各位,情況緊急,玄女二號的方案,必須在今晚定下來!”
說著,呂永昌朝一旁的曹良才使了個眼色。
曹良才迅速將三種設計方案呈現在了眾人麵前。
……
一個小時後。
呂永昌放下了手中的文件,長長地舒了口氣。
“老曹,第三個方案直接剔除吧。”
曹良才臉色微微一變:“為……為什麽?”
“嗯?”
從曹良才的表情中,呂永昌察覺到了一點異常:“老曹,這第三個方案,不會是你設計的吧?”
呂永昌輕輕晃了晃手中的文件,一臉詫異地望著身邊的曹良才。
聽到呂永昌的問話,曹良才麵色有些漲紅,輕輕點了點頭:“沒錯……這確實是我設計的方案。”
說著,曹良才深深地吸了口氣,平複了一下內心複雜的心情。
“呂教授,能告訴我原因嗎?”
說實話,他有些不甘心。
作為一名院士,他對於玄女二號的設計,可謂是仔細到了方方麵麵。
大氣層內起降,大氣層內巡航,以及宇宙空間飛行……
毫不誇張的說,憑借著這套設計方案,即便是同樣的動力係統,玄女二號的性能也要比玄女一號高出50%以上!
呂永昌苦笑著搖了搖頭。
“曹院士,你是不是忘了我們給玄女二號安排的任務?”
曹良才不由愣在了原地。
呂永昌輕輕歎了口氣,低聲說道:“玄女二號係列空天飛機,主要負責太陽係內物資運輸。”
“也就是說,玄女二號的主戰場並不在地球。”
“月球,火星,或者說遙遠的柯伊伯帶,都是它未來的目的地。”
“在這種情況下,你覺的原先那種飛機的造型,還適合嗎?”
“不說月球,單單說火星。”
“火星大氣密度大約為地球的1%,你覺得這樣的機翼可以為它提供多少升力?”
“太浪費空間了!”
曹良才猛地愣在了原地。
呂永昌一邊搖頭歎息,一邊拿過了另一份方案。
“這三份方案中,我比較偏向於這一份。”
曹良才朝呂永昌麵前的方案望去。
是他手下一名教授提出的方案。
圖紙中可以明顯看出,為了追求更大的容量,其完全摒棄了傳統的飛機造型。
在去除了機翼,拓寬了機頭,加厚了機身之後,整個玄女二號,大致呈現為一個長方體的模樣。
曹良才眼角猛地抽搐了一下,這是他第一個否決的方案。
他輕聲提出了自己的質疑:“呂教授,這樣的造型,它真的能在地球上起飛嗎?”
這種違背常識的造型,徹底顛覆了曹良才那略微有些古板的思維。
呂永昌仔細地翻看了一下手中的這份圖紙,眼中透出幾分滿意:“當然可以!”
“隻要它的動力足夠大!”
“有了第二代核聚變和第二代霍爾推進器,我相信,動力方麵絕對不會是什麽大問題!”
“這樣的設計,它才可以肩負起太陽係內物資運輸的重任!”
曹良才陷入了沉默。
作為一名院士,他怎麽也沒想到,自己的設計圖竟然會比不上手下的一名教授!
呂永昌第一時間注意到了曹良才臉上的失落之色,他站起身,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
“老曹,你就是思維被限製住了。”
“既然我們覺得走出地球,有的時候,就必須要學會打破常識!”
曹良才深深地吸了口氣,目光投向桌子上的另一幅設計圖:“呂教授,那還有一幅設計圖呢?”
“您怎麽看?”
聽到這個問題的呂永昌,也陷入了沉默。
良久,他扯了扯嘴角,苦笑著搖了搖頭。
“說實話,我也不是很清楚。”
“這個圖紙……是誰想出來的?”
聽到呂永昌的問話,曹良才將詢問的目光投向麵前眾人。
一眾教授和院士紛紛挪開了自己的目光,示意其和自己無關。
幾秒鍾後,一個年輕的聲音在角落中響起。
“呂教授……這個方案,是我做的。”
眾人的目光一同朝聲音傳來的方向投去。
隻見一名三十多歲的的研究員站在角落,小心翼翼地舉起了自己的右手。
呂永昌眼中閃過一絲異色。
“你叫什麽名字?”
“陶宇達。”
聽到這個名字的瞬間,呂永昌猛地愣在了原地。
“陶宇達……那個聲致發光和可控核聚變的論文,是你寫的嗎?”
陶宇達愣了愣神,隨後訕笑著點了點頭道:“呂教授您看過那篇論文?”
“那是我在研究生的時候瞎寫的……”
呂永昌眼中異色更濃。
研究生階段就可以察覺到兩者之間的關係……這科研直覺可不得了啊!
怪不得可以提出這麽“離譜”的方案!
沒錯,就是離譜!
呂永昌伸手拿起桌子上的另一份文件,細細查看起來。
根據陶宇達的設計,玄女二號為一個標準的球體。
不得不說,這樣的設計,既可以減少大氣層內的阻力,又可以做到容積最大化。
但……
呂永昌嘴角輕輕抽搐了一下。
“目前我們的技術水平,應該還做不出這樣的飛行器吧?”
陶宇達一臉尷尬地撓了撓頭:“呂教授,這隻是我的一個靈感,您不必在意!”
呂永昌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陶宇達。
靈感。
又是靈感。
不得不說,進入太空以後,球形星艦,或許是未來最終的發展方向。
這陶宇達的靈感,起碼已經正確兩次了!
“零!”
“幫我驗證一下這兩份方案。”
“暫停其餘不必要計算項目,全力運算它們!”呂永昌輕聲補充道,“我要在最短時間內得到結果。”
話音剛剛落下,一個電子合成音在會議室中響起。
“是,教授!”
得到了零的答複後,呂永昌輕輕拉了一把身邊的曹良才,低聲說道:“老曹,跟我出來一趟!”
……
曹良才一臉疑惑地望著麵前的呂永昌。
他有些沒搞懂呂永昌突然把他從會議室中拉出來的舉動。
呂永昌目光越過曹良才,看向會議室緊閉的大門,仿佛能將其穿透一般。
“老曹,接下來著重培養一下陶宇達。”
曹良才唿吸微微一窒:“你的意思是……”
呂永昌語氣淡淡地說道:“這小子……是個搞科研的材料!”
會議室內。
呂永昌神色嚴肅地坐在主座上,沉聲將火星上的情況簡單介紹了一番。
“各位,情況緊急,玄女二號的方案,必須在今晚定下來!”
說著,呂永昌朝一旁的曹良才使了個眼色。
曹良才迅速將三種設計方案呈現在了眾人麵前。
……
一個小時後。
呂永昌放下了手中的文件,長長地舒了口氣。
“老曹,第三個方案直接剔除吧。”
曹良才臉色微微一變:“為……為什麽?”
“嗯?”
從曹良才的表情中,呂永昌察覺到了一點異常:“老曹,這第三個方案,不會是你設計的吧?”
呂永昌輕輕晃了晃手中的文件,一臉詫異地望著身邊的曹良才。
聽到呂永昌的問話,曹良才麵色有些漲紅,輕輕點了點頭:“沒錯……這確實是我設計的方案。”
說著,曹良才深深地吸了口氣,平複了一下內心複雜的心情。
“呂教授,能告訴我原因嗎?”
說實話,他有些不甘心。
作為一名院士,他對於玄女二號的設計,可謂是仔細到了方方麵麵。
大氣層內起降,大氣層內巡航,以及宇宙空間飛行……
毫不誇張的說,憑借著這套設計方案,即便是同樣的動力係統,玄女二號的性能也要比玄女一號高出50%以上!
呂永昌苦笑著搖了搖頭。
“曹院士,你是不是忘了我們給玄女二號安排的任務?”
曹良才不由愣在了原地。
呂永昌輕輕歎了口氣,低聲說道:“玄女二號係列空天飛機,主要負責太陽係內物資運輸。”
“也就是說,玄女二號的主戰場並不在地球。”
“月球,火星,或者說遙遠的柯伊伯帶,都是它未來的目的地。”
“在這種情況下,你覺的原先那種飛機的造型,還適合嗎?”
“不說月球,單單說火星。”
“火星大氣密度大約為地球的1%,你覺得這樣的機翼可以為它提供多少升力?”
“太浪費空間了!”
曹良才猛地愣在了原地。
呂永昌一邊搖頭歎息,一邊拿過了另一份方案。
“這三份方案中,我比較偏向於這一份。”
曹良才朝呂永昌麵前的方案望去。
是他手下一名教授提出的方案。
圖紙中可以明顯看出,為了追求更大的容量,其完全摒棄了傳統的飛機造型。
在去除了機翼,拓寬了機頭,加厚了機身之後,整個玄女二號,大致呈現為一個長方體的模樣。
曹良才眼角猛地抽搐了一下,這是他第一個否決的方案。
他輕聲提出了自己的質疑:“呂教授,這樣的造型,它真的能在地球上起飛嗎?”
這種違背常識的造型,徹底顛覆了曹良才那略微有些古板的思維。
呂永昌仔細地翻看了一下手中的這份圖紙,眼中透出幾分滿意:“當然可以!”
“隻要它的動力足夠大!”
“有了第二代核聚變和第二代霍爾推進器,我相信,動力方麵絕對不會是什麽大問題!”
“這樣的設計,它才可以肩負起太陽係內物資運輸的重任!”
曹良才陷入了沉默。
作為一名院士,他怎麽也沒想到,自己的設計圖竟然會比不上手下的一名教授!
呂永昌第一時間注意到了曹良才臉上的失落之色,他站起身,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
“老曹,你就是思維被限製住了。”
“既然我們覺得走出地球,有的時候,就必須要學會打破常識!”
曹良才深深地吸了口氣,目光投向桌子上的另一幅設計圖:“呂教授,那還有一幅設計圖呢?”
“您怎麽看?”
聽到這個問題的呂永昌,也陷入了沉默。
良久,他扯了扯嘴角,苦笑著搖了搖頭。
“說實話,我也不是很清楚。”
“這個圖紙……是誰想出來的?”
聽到呂永昌的問話,曹良才將詢問的目光投向麵前眾人。
一眾教授和院士紛紛挪開了自己的目光,示意其和自己無關。
幾秒鍾後,一個年輕的聲音在角落中響起。
“呂教授……這個方案,是我做的。”
眾人的目光一同朝聲音傳來的方向投去。
隻見一名三十多歲的的研究員站在角落,小心翼翼地舉起了自己的右手。
呂永昌眼中閃過一絲異色。
“你叫什麽名字?”
“陶宇達。”
聽到這個名字的瞬間,呂永昌猛地愣在了原地。
“陶宇達……那個聲致發光和可控核聚變的論文,是你寫的嗎?”
陶宇達愣了愣神,隨後訕笑著點了點頭道:“呂教授您看過那篇論文?”
“那是我在研究生的時候瞎寫的……”
呂永昌眼中異色更濃。
研究生階段就可以察覺到兩者之間的關係……這科研直覺可不得了啊!
怪不得可以提出這麽“離譜”的方案!
沒錯,就是離譜!
呂永昌伸手拿起桌子上的另一份文件,細細查看起來。
根據陶宇達的設計,玄女二號為一個標準的球體。
不得不說,這樣的設計,既可以減少大氣層內的阻力,又可以做到容積最大化。
但……
呂永昌嘴角輕輕抽搐了一下。
“目前我們的技術水平,應該還做不出這樣的飛行器吧?”
陶宇達一臉尷尬地撓了撓頭:“呂教授,這隻是我的一個靈感,您不必在意!”
呂永昌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陶宇達。
靈感。
又是靈感。
不得不說,進入太空以後,球形星艦,或許是未來最終的發展方向。
這陶宇達的靈感,起碼已經正確兩次了!
“零!”
“幫我驗證一下這兩份方案。”
“暫停其餘不必要計算項目,全力運算它們!”呂永昌輕聲補充道,“我要在最短時間內得到結果。”
話音剛剛落下,一個電子合成音在會議室中響起。
“是,教授!”
得到了零的答複後,呂永昌輕輕拉了一把身邊的曹良才,低聲說道:“老曹,跟我出來一趟!”
……
曹良才一臉疑惑地望著麵前的呂永昌。
他有些沒搞懂呂永昌突然把他從會議室中拉出來的舉動。
呂永昌目光越過曹良才,看向會議室緊閉的大門,仿佛能將其穿透一般。
“老曹,接下來著重培養一下陶宇達。”
曹良才唿吸微微一窒:“你的意思是……”
呂永昌語氣淡淡地說道:“這小子……是個搞科研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