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帶著太子提前闖貢院的消息,很快便被朝中的人知道。


    弘治皇帝一直是個穩重的皇帝,卻不想突然會做出這等匪夷所思的動作來。


    除了少數幾個人外,大家都對這一做法感到奇怪。


    不過根據在場的人說,皇帝和太子隻是提前看了一眼正榜,便很快走了。


    期間也並沒有對名次或者考卷之類的說出什麽意見來。


    這事雖然引起了不少人的討論,弘治皇帝還收到了一些人的彈劾。


    不過隻是不痛不癢罷了。


    李東陽最近走路都覺得腳步輕快了不少。


    對著自己一同工作的兩個老同事,也時常是昂首挺胸的樣子。


    畢竟趙策去通州,解決了天花疫病一事,早已經傳了迴京。


    這種懸壺濟世、拯救萬民之大功,他這個做老師的,能不得意麽?


    哪個人收的徒弟,能有他徒弟這般的豐功偉績?


    在弘治皇帝帶著太子闖貢院後的隔日,一群人上早朝。


    一群官員一邊往上朝的殿裏走去,一邊三三兩兩的聊著天。


    “這幾日便會放出今年的桂榜了。”


    “應當差不多了,昨日正榜已出,桂榜也就這兩天的時間。”


    劉健和謝遷兩人討論了幾句,又看向李東陽。


    “李公一點都不著急?”


    他們家也有些世侄參加了科舉,心中還覺得有些緊張。


    這李東陽剛收的弟子,還有養子都參加了此次的秋闈。


    他怎麽看起來一點都不著急知道名次?


    李東陽捋了捋自己下巴的胡子,笑眯眯道:“桂榜要出了?”


    “哎,我這徒弟,讀書成績好就算了,人還博古通今。”


    “這治療天花之大功,再加上他摘得桂榜,也不知道會引起什麽樣的轟動。”


    言語之間的炫耀之意,已經不是低調、暗戳戳的來了。


    這是明擺著,高調的炫耀!


    劉健等人聽到這話,都一時不知道怎麽接好。


    又想起先前他們和弘治皇帝打賭過的,趙策如果能在此次的桂榜中奪得好名次,那就讓他給太子講學的事。


    兩人都覺得這事估計也沒什麽意外了?


    也有官職不算高的,笑嗬嗬的接口道:“李公的學生,自然成績是不會差的。”


    李東陽聽著眾人的恭維,也親切的迴應著。


    至於自己提前吹牛逼,到時候趙策不能考中的擔心,李東陽壓根就沒有。


    走在一旁的楊守隨聽到李東陽的話,心中暗暗歎了一口氣。


    誰能想到,自己就晚了一點,好好的徒弟就跑了呢?


    這時候也總不能讓人家欺師滅祖,重新拜過了。


    楊守隨輕輕搖了搖頭,一言不發的悶頭往前走。


    除了趙策的成績,其他人又討論了其他一些才子的成績。


    等到弘治皇帝來上朝的時候,這熱鬧的討論才算暫時停下來。


    今日上朝,弘治皇帝心情也不錯。


    內帑充實了一波,國庫也馬上有錢了。


    說話都有精神了不少。


    等到眾人啟奏完要緊事,弘治皇帝才說道:“如今雖然從邊疆的軍餉中挪了一筆銀子去賑災,但此次困境依然沒有解除。”


    “賑災的糧食隻能支撐一段時間,同時引起的瘟疫也需要大筆的銀子去購買藥物。”


    “邊疆的軍餉也得再次籌集。”


    “眾卿可還有別的法子,能籌集到足夠的銀兩?”


    又是搞錢的問題......


    上次增刊大明寶鈔的辦法,被弘治皇帝否定後,其他人也沒了辦法。


    這次大家也是同樣麵麵相覷,不知道該說什麽。


    看著底下一群治世能臣,卻連個搞錢的辦法都想不出。


    弘治皇帝心中也隻能輕歎一聲。


    見到眾人都沒說話,站在前麵的李東陽,率先出列。


    他直接行禮說道:“陛下,臣有一法子。”


    弘治皇帝點點頭:“李愛卿請說。”


    李東陽緩緩說道:“臣以為,可以抬高商稅。”


    太子迴來後,李東陽便知道了趙策策論中的事情,是成了。


    這是自己徒弟提出來的,他這個做師父的,自然得表示一點。


    弘治皇帝讚許的看著他:“卿此舉確實可行。”


    眾人看著君臣二人一唱一和,都意識到了這二人估計是目的一致的了。


    劉健二人先前就見過陛下與太子因為此事吵架,因此並沒有出麵說什麽。


    不過還是有人站出來,勸諫道:“陛下,朝廷的一舉一動,天下萬民都在看著。”


    “在桂榜張貼之際,抬高商稅,恐有不妥。”


    “是啊,朝廷此番動作,恐會引起天下士人的不滿。”


    又有人附和著。


    弘治皇帝聽了他們的話,直接淡淡的說道:“既然不妥,那諸位愛卿又有什麽法子能籌集到銀兩?”


    確實沒辦法......


    弘治皇帝見他們又不同意,又說不出辦法來,也懶得再廢話了。


    他直接一揮手。


    “既然沒辦法,那便依李愛卿所言。”


    “抬高商稅,是目前解決朝廷困境最合理的辦法。”


    “卿等若是實在沒別的辦法,那不如幫著完善此舉。”


    這個罕見的強硬態度,讓一群人都有些措手不及。


    李東陽適時說道:“陛下,永西伯發明預防天花之策,臣以為能利用此事,來合適推行抬高商稅之策。”


    “借此達到豐盈國庫的目的。”


    弘治皇帝滿意道:“此舉甚好。”


    “預防天花乃是天下萬民之事,就算是商賈也必須出力其中。”


    “不過此舉朝廷並非有意提高商人地位,不過恩賜他們也能與其餘百姓一般,接種預防天花之物。”


    弘治皇帝這話一出,剛剛有不同意的人,似乎也覺得可以接受了一些。


    師出有名,就好辦事。


    這事定好後,弘治皇帝才滿意的退了朝。


    李東陽喜滋滋的也跟著告退。


    ......


    正如眾人所預料。


    正榜排出後,桂榜也在四天後準備放出。


    這四天內,朝廷在北直隸的課稅司,也以預防天花為名,在北直隸範圍內抬高了一成商稅。


    趙策家的鋪子,也交了一筆大的商稅出去。


    聽說了這事後,趙策就知道,在大明抬高商稅一事,估計是成了。


    隻要朝廷嚐到了甜頭,那後麵的商稅隻會多不會少。


    等到商稅在國庫中占據主要地位之後,農稅自然就會被降下來。


    九月初,貢院就放出了張貼桂榜的消息。


    眾人翹首以盼的秋闈成績,終於要出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寒門小甜妻趙策蘇彩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菜比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菜比比並收藏寒門小甜妻趙策蘇彩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