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陽聽說李兆蕃學著趙策複習,也沒說什麽不好。


    反而在聽了這模擬的辦法後,覺得還挺有道理。


    於是他親自出馬,給李兆蕃正經的出了考試的題目。


    李兆蕃拿到題目後,高興的不行。


    心想這永西伯真是厲害,自己不過跟著他做了一點,就引得父親對自己重視了起來。


    他當即也不含糊,帶著這些卷子,開始了正經的模擬考試。


    ......


    春天多雨,入了夏後,雨水倒是少了起來。


    天氣也開始炎熱了起來。


    皇宮的冰窖打開,各處都用上了冰盆。


    議事的殿中,擺放著幾盆冰,溫度還算宜人。


    今日朝會後的議事,劉大夏專門來找了皇帝。


    他把前一陣子皇帝交給他的工作,都做好了。


    厚厚的一遝資料遞上去,得到了弘治皇帝的高度讚揚。


    弘治皇帝看完後,指著上麵的數據說道:“如此看來,宗室與勳貴的俸祿大幅度削減,短時間內確實能解決我大明國庫少銀的問題。”


    劉大夏點點頭:“陛下高見。”


    “原本若是隻單獨對勳貴人家削減,恐會引起所有勳貴人家的不滿。”


    “但如今有皇室宗親作為表率,相信他們也不敢多說什麽。”


    之前劉大夏提議削減勳貴的賞賜,就遭到了這些人家的劇烈反對。


    以至於這事最後都沒成。


    但如果這事有皇室宗親在前麵頂著,這些勳貴人家就算有怨言,也得閉上了。


    畢竟人家皇室中人都被砍成這樣了,連爵位都沒了。


    你隻不過削減一點賞賜和俸祿而已,又算得了什麽?


    不過……


    劉大夏道:“陛下,此事還是得從長計議。”


    “皇室宗親帶頭,得要一個靠得住的理由。”


    “不然恐會引起所有皇室中人的反對。”


    明朝皇帝大都挺短命的。


    但皇家宗室的那些人,又大多非常長命。


    也就是說,如今弘治皇帝雖然老子已經死了,自己隻有一個兒子。


    但皇室宗親中那些五代同堂得,還是有的。


    就算不是五代,四代,三代的,更多。


    唇亡齒寒。


    這些人手中沒有實權,可是他們有太祖的祖訓撐腰。


    弘治皇帝也想到了這個問題,直接問在場的人。


    “眾卿覺得該如何下手?”


    李東陽最近容光煥發,摸著下巴精心修剪的胡子,率先開口。


    “得先以功誘之,讓底下的人看到爵位晉升的希望,才好進行下一步。”


    “先前陛下派出去的船,船上便有慶成王與襄陽王的幾個兒子。”


    “由郡王帶頭,底下的十數個鎮國將軍,屆時迴來後,陛下皆可進行加封。”


    “由此一來,到後麵全麵開海之時,看到晉升希望的其他皇親,必會爭先出海,為大明立功。”


    “至於餘下不想爭的,那他們就算反對,也無任何用處。”


    李東陽的話,讓眾人都點了點頭。


    這辦法確實好。


    一下子解決了皇親爵位的問題,又能讓這被裁掉的人,不至於無事可做,等著餓死。


    謝遷道:“若是如此,這省下的銀錢,大部分投入到東南水師去?”


    劉健點點頭,說道:“既要開海,水師的船隻等,也得添置才行。”


    聽到全麵開海,劉大夏就有些不高興。


    又聽到他們這樣安排省下來的銀子,他直接反問:“那邊疆該如何?”


    “如今入夏,一直到冬天之前,正是韃子們活躍的時候。”


    “老臣以為,這些銀子,可以讓邊關的士兵們,正好吃幾天飽飯。”


    弘治皇帝沉吟道:“要開海,水師必定得跟上。”


    劉大夏不同意:“我大明一直以來最大的隱患便是倭寇。”


    “自上次船隊出海後,便鮮有倭寇登岸的消息傳來。”


    “我們原本的水師配置足以應付如今的情況,造新船花費太大,實在不宜在國朝如此缺錢的時候進行。“


    說是水師,但其實他們的戰場,都是在地麵上。


    至於海上的那些,劉大夏覺得便可以暫時不管。


    如今國朝最大的隱患都在北疆,這好不容易省下的一點銀子,劉大夏還長著留一大部分給北疆的士兵們改善生活。


    弘治皇帝道:“原來的水師……都是太宗時候留下來的……”


    劉大夏今日想著有一大筆銀子要撥給兵部,他整個人都精神了起來。


    海上的事情,他並不覺得會是什麽大問題。


    如今開海禁,連倭寇的問題都能解決。


    那水師更新裝備,明顯就不那麽重要了。


    橫豎交易的時候,都是在陸地進行的。


    他們隻需要加派人手,管理好沿海的港口便是。


    主要是造船的價格太高,劉大夏估計這省下來的銀子投進去,估計都還不夠用。


    隻要不打大的戰爭,這省下來的銀子拿去改善普通士兵的生活。


    不得不說,劉大夏這一番話,也確實有道理。


    在場的人都在思索著。


    弘治皇帝也眉頭微皺,想著這銀子究竟該怎麽分配好。


    在眾人沉默之時,李東陽出聲道:“臣不同意!”


    眾人看向他。


    李東陽言語犀利,直指劉大夏。


    “劉尚書此言確實有理。”


    “但是,如今時代變了。”


    “那些遠道而來的佛朗機人,前不久還突破了我大明水師,直接占據了屯門島。”


    “如今他們人還少,若是人多了該如何?”


    劉大夏總覺得李東陽今日似乎鬥誌十足,而且那話裏話外的感覺,總有一點趙策的味道。


    這收個徒弟,不知道教了徒弟什麽,總不能先被徒弟帶歪了吧?


    劉大夏據理力爭:“不過區區三兩艘遠渡重洋的船隻,又如何夠得上威脅?”


    “陛下已下旨派人驅趕,屯門島不日便會收迴。”


    李東陽想起趙策的話,搖搖頭:“不,他們的武器比我們精良……”


    這時,弘治皇帝突然喃喃道:“壞了!”


    李東陽止住話頭,其他人也奇怪的看著他。


    “陛下……”


    弘治皇帝說:“朕此前,忘了一件事!”


    說著,外麵待詔翰林的傳話聲,適時響起。


    “陛下,屯門島傳來戰報。”


    弘治皇帝趕緊把人喊進來。


    上次他因為這事,在發了出戰的旨意後,又專門去找了趙策。


    那時候趙策讓他先穩住這群佛郎機人,誘之以小利,讓他們幫著做事。m.cascoo


    後麵再慢慢研究他們的武器,日後才能與他們對擂。


    他後來迴宮後,事情太多,一時忘了這事。


    或許也是有意要揚一揚他大明的國威,故意忽視了這事。


    如今這戰報……


    弘治皇帝緊張道:“屯門島如何?”


    “稟告陛下,我方出動水師4000眾,船隻50餘,圍攻私自占據我大明屯門島的3艘佛郎機商船。”


    “但進攻......”


    待詔翰林吞了吞口水,有些緊張道:“進攻失敗了......”


    “如今備倭司圍而不攻,正與佛郎機人僵持著,請求朝廷下旨決策。”


    啪!!


    弘治皇帝手中那遝厚厚的奏折,直接掉到了桌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寒門小甜妻趙策蘇彩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菜比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菜比比並收藏寒門小甜妻趙策蘇彩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