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芸暖笑著說:“煜城,你一直都想要跟著大哥出去對吧?”


    祈煜城立刻點頭:“母後,兒臣打從見到太子大哥那天開始就發誓一定要跟在他身邊!”


    “好,父皇和母後也最希望你們兄弟二人能齊心協力,互為仰仗,有道是上陣親兄弟,打虎父子兵,如今母後離宮,把宮中瑣碎事物交給你的兩位姐姐掌管,你父皇身邊就隻剩下煜城一人了,當年政璽做的事情,打從今兒起,你來做,早晨陪著父皇上朝,下朝後陪著父皇在禦書房處理公務,閑暇的時候就學兵法,咱們祁家兒郎雖未必都能各個用兵如神,決勝千裏,但兵法策略,必修之課。”蘇芸暖說。


    祈煜城愣住了,看著母後緩緩地站起來:“母後,兒臣不學行嗎?”


    “為何不學?”蘇芸暖微微挑眉,問道。


    祈煜城提著袍子跪倒在地上,垂著頭:“兒臣雖沒有出門曆練過,但這些年讀書學史並沒有不用心,朝廷之上有父皇,朝廷將來有太子,兒臣身為皇子當恪守本分,不讓朝臣有非分之想,如此才能朝野安寧,自古以來多有權臣輔佐皇子,讓天家子如養蠱一般做殊死之爭,兒臣不能跟太子大哥有如此嫌隙,更不能給朝臣可乘之機,我們是一家人。”


    這話聽在蘇芸暖的耳中,心裏隻覺得無比的溫暖,大兒子出生就是太子,小兒子百日就封了王爺,如此做的深意也恰恰就在這裏,名份早定,朝廷安穩。


    最可貴的是煜城年紀不大,但深知其中利害,足以見得是個聰慧的孩子。


    偏頭看祈煊。


    祈煊也是一臉感動的樣子,竟抬起手摸了摸唇上的短須,清了清嗓子說道:“阿城起來,父皇告訴你,你和政璽是親兄弟,這天下是咱們家的天下,讓你學習處理朝政,是應該的。”


    祈煜城還想拒絕,蘇芸暖說:“行軍打仗,刀劍無眼,如你父皇所說,這天下是咱們家的天下,父皇和母後隻有你們兩個兒子,若……。”


    “母後!”祈煜城臉都漲紅了,上前一步抓住了蘇芸暖的衣袖:“兒臣寧願出征,換大哥迴朝!”


    蘇芸暖拍了拍祈煜城的手:“你還小,在父皇麵前苦心學習三載,海外十島需大乾一位絕對強悍的王爺鎮守,我兒要有真本事才行。”


    祈煜城總算是明白了,立刻點頭:“兒臣遵命,必會認真學習治理之策,排兵布陣,為大乾鎮守十島。”#@$&


    說起來,到底是人太少了。


    蘇芸暖笑著點了點頭,壓下心裏突然冒出來的想法,真要說作為女子,自己兩子兩女已經是好命了,可在天家,這四個孩子還真是不夠看,雖然說天家子嗣太多,利弊共存,可若像是兩個兒子這般的感情,多幾個又何妨呢?


    家裏的事情安排妥當,大乾二十一年八月初一,蘇芸暖帶著抱夏,身邊還有一些追隨的人,離開了京城。


    追隨的人裏,廖紅和歐陽紅首當其衝,身為商賈中的女翹楚,兩個人在得知皇後娘娘要出海經商的時候,就立刻請命了。


    除了這兩個人外,還有祁紅鳶帶領著五百鳳翎軍精銳,這些都是提前從東寧府調過來的行伍之花。%&(&


    馬車離開京城,浩浩蕩蕩往太溪府駐兵的港口去,路過常春府的時候,一輛馬車停在了路邊,馬車旁邊站著的女子,讓蘇芸暖又驚又喜,親自下了馬車。


    東方瑜快步過來就被蘇芸暖扶住了。


    “沒想到在這裏遇到了咱們大乾的女聖人,真是好兆頭啊。”蘇芸暖笑嗬嗬的說。


    東方瑜也笑了:“皇後娘娘,這話讓微臣不敢接,身為大乾子民,能為百姓做事是福分,瑜有今日之成就,全賴皇後娘娘鼎力相助,而瑜偏得了這樣的聲譽,心裏有愧啊。”


    “不說這個,在這裏等我,是要與我同行?”蘇芸暖問。


    東方瑜立刻點頭:“正是,微臣想要為大乾教化那些化外之民。”


    “好!”蘇芸暖挑起大拇指:“這正合我意,與我同車可好?”


    東方瑜指了指自己的馬車:“我還帶了兩個學生,路上也好與她們且切磋學問,跟在皇後娘娘的車後就好。”


    “如此也好。”蘇芸暖轉身上了自己的馬車,車隊往前,東方瑜的馬車跟在後麵。


    馬車裏,兩個十五六歲的小姑娘興奮之情難以掩飾,嘰嘰喳喳的是拉著東方瑜的衣袖:“老師,皇後娘娘好美啊。”


    “老師,咱們這些書都是皇後娘娘主持編撰的?”另一個小姑娘眼睛裏都要冒出來小星星了。


    東方瑜緩緩點頭:“若非有皇後娘娘這樣的人在,我沒有今日這一番作為,大乾女子也沒有如此明朗的未來,所以,世人皆知東方家出了一位女聖人,卻不知這聖人的背後有這麽一位母儀天下的皇後娘娘。”


    “我們以後都在海外嗎?”粉衣服的小姑娘認真的問:“化外之民難道不該讓她們一直都蒙昧無知下去才好管理嗎?”


    東方瑜微微撩起眼皮兒,目光沉靜的看著自己的學生,淡淡的說:“畢芳,大乾朝廷為何要開民智?”


    “為了讓百姓能過上更好的日子。”畢芳趕緊說:“可聖賢書也說過,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啊。”


    “天下人沒什麽不同,都是為了過上好日子,大乾雖從不說天下大同之格局,可做的是天下大同的事,我帶你們去過昌邑府,如今的昌邑府是曾經的長夷國,你覺得哪裏的人如何?”東方瑜問。


    畢芳羞愧的低下了頭:“老師,學生知錯了。”


    “學而知之,而非生而知之,錯了就改。”東方瑜隨手拿過來一本書,垂眸看書去了。


    藍衣小姑娘遞過來熱茶:“老師,畢芳的擔憂難道您就一點兒也不擔憂嗎?”


    東方瑜勾了勾唇角:“瑤溪,你們兩個人是悟性最好的苗子,這個問題你們記在心裏,跟在皇後身邊慢慢看,我想你們會自己找到答案的。”


    擔憂?


    東方瑜笑著搖了搖頭,皇後娘娘定也有擔憂,不過隻要是有人的地方,隻要人希望日子過的安穩富足,該擔憂的是那些有異心的人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蘇芸暖陸懷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含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含香並收藏蘇芸暖陸懷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