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老夫人把所有對蘇芸暖的愛都傾注到了箬儀和箬寧姐妹倆身上了,兩個粉雕玉琢的孩子緩解了蘇芸暖心裏頭的痛。
“進屋吧。”崔織娘扶著蘇芸暖起身,彎腰又抱起來箬儀放在蘇芸暖的懷裏,自己抱著箬寧。
屋子裏已經燒上了地龍,蘇芸暖畏寒,親近的人都知道。
等蘇芸暖坐下來後,崔織娘把鍾老夫人的書信拿過來地給她:“阿暖,看過書信好好吃點兒飯,再好好睡一覺,外麵來的人不會少,這邊讓阮嬤嬤迴來照顧著,千萬要聽話。”
蘇芸暖點頭,捧著厚厚的書信,看了眼箬儀姐妹倆。
“娘親,我和妹妹就在那邊屋子裏,霞姑姑會照顧的很好。”箬儀拉住妹妹的手:“娘親,不哭。”
蘇芸暖伸手摸了摸兩個女兒的小臉蛋,柔聲說:“娘親記住了,你們要乖乖的。”
箬儀和箬寧出門去,有點兒擔心的扒著門口迴頭看,箬寧揚聲,奶聲奶氣的說:“不哭哦。”
蘇芸暖努力的點了點頭。
一個二十多歲的小婦人過來把兩位小公主帶到了旁邊的屋子裏去。
蘇芸暖用力的揉了揉臉,打開了信,開頭第一句話就是:阿暖,莫哭。
“怎麽能不哭呢?”蘇芸暖喃喃自語,一字一句的往下看著,信很長,還沒看到一半,阮嬤嬤就過來了。
不用她勸,蘇芸暖坐下來認真的吃了一大碗白粥,一小碟鹹菜。
靠在軟枕\/上看著鍾老夫人的書信,眼淚順著眼角滾下來也不擦,這封信很長,從墨跡的顏色上看,並不是一氣嗬成寫完的,在書信裏,鍾老夫人如同就坐在蘇芸暖身邊一般,迴憶著從相見到如此生死離別之前的點點滴滴。
最後一頁,鍾老夫人隻留下了一句話:此生當阿暖的奶奶,足矣。
滿篇,沒有提到鍾家一個字,沒有為鍾家的未來打算,隻有她波瀾起伏的一生和兩個人初見的情份。
放下書信,蘇芸暖擦了擦眼淚,躺下來閉上雙眼,很神奇的睡著了,她在迷迷糊糊的時候滿心期待,期待能夢中相見。
但直到她醒來,無夢。
阮嬤嬤一直都在床邊守著,看著蘇芸暖睜開眼睛,輕聲說:“皇後娘娘,剛剛皇上來過了,說已經飛鴿傳書去明珠城接人了,讓皇後娘娘不要多思多慮,事事都準備的十分妥帖。”
蘇芸暖偏過頭來看著阮嬤嬤:“當年奶奶把你們送入宮裏,算準了我會舍不得讓抱夏幾個姑娘終身不嫁的,對不對?”
“是。”阮嬤嬤似紅了眼圈:“老夫人一直都念叨,說皇後娘娘的心啊,太仁善了,皇上疼惜著萬般都好,宮中清淨更是好福氣,可若是身邊沒有一些心腹,還是會擔憂,我們便是她老人家留給皇後娘娘的一道遮風擋雨的牆。”
蘇芸暖嘴角揚起,淚水再落。
這世上啊,還有誰會比奶奶更為自己打算的長遠周全呢?
阮嬤嬤拿著帕子過來給蘇芸暖擦淚:“前段日子老奴見過老夫人,老夫人說了,若是無緣再見,便讓老奴看著皇後娘娘,若是哭壞了眼睛,老奴的這條命也就不用留著了。”
“奶奶就知道拿捏我。”蘇芸暖輕聲說。
阮嬤嬤柔聲:“皇後娘娘,這人的福分全了,人間走一遭就值,老夫人一輩子酸甜苦辣嚐遍,最讓她知足的遇到了您,您也是如此,人生一世,終究是免不了生死離別,若生時彼此疼著對方,到了這個時候啊,該放下和釋然,大道理老奴不會說,隻能勸皇後娘娘想一想,老夫人若看到您這麽哭,得多難過?”
蘇芸暖深吸一口氣:“嬤嬤,讓我哭一哭吧,我心裏都懂,也不是想不開,隻是這樣會好受一些。”
“是。”阮嬤嬤也不再勸了,讓人準備了煮雞蛋過來,仔仔細細的給蘇芸暖的眼睛消\/腫,如今都進了十一月,隻等嫡孫鍾景浩迴來,鍾老夫人就會出殯。
概因已經十一月了,若停靈四十九天的話,就跟年關碰頭了,鍾西澤深知停靈幾日,皇後娘娘的性子就會守靈幾日,如此是萬萬不行的。
不恃寵而驕的鍾家,讓許多人都欽佩不已。
事實上也是如此,蘇芸暖守靈、茹素,孫女該做的一樣不落,更是安排花婆婆從蘇府的花園裏專門用黃白菊這樣的花做成花束,靈堂裏擺滿了鮮花,每天都會查看,但凡有露出凋零狀的花朵就會被替換掉。
迴京的快馬上,鍾景浩、祁政璽、潘君安和潘俊澤,幾個小孩子策馬狂奔,日夜兼程。
潘玉雙帶著蘇芸暖身邊的白芷四人一路守護著,歸京奔喪。
當潘玉雙幾個人抱著四個孩子下了戰馬,鍾景浩跑到靈堂前跪倒在地:“祖母,不孝孫兒景浩迴來了!”
在他身後,當朝太子祁政璽跪下:“曾外祖母,長平迴來送您了。”
潘君安和潘君澤跪在祁政璽身後,磕頭。
四個孩子被扶起來送到後麵換上了孝服,因祁政璽是重孫輩,白孝帶紅,兩個妹妹亦是如此。
滿朝文武百官和家眷都來祭拜。
祈煊和鍾西澤把欽天監的人叫過來,定下來七日後出殯,主要是孩子們太小,這一路可真是不輕鬆。
帝後在鍾家守靈至今,天子殿下一句曾外祖母,鍾家就是皇後娘娘的娘家人,這事兒大家私下裏都知道,可擺在台麵上是頭一迴。
七日後。
京城百姓紛紛路祭,雪花飄灑,在民間這是有大德行的人才會出現的百草戴孝。
沒有封賜,鍾老夫人已經是超一品誥命在身的人。
榮光無二,帝後親自送靈。
鍾家子孫謙卑至極,百姓路祭也都叩首以禮。
出殯後的第二日。
瘦了一圈,憔悴不堪的蘇芸暖辭別鍾家人迴宮,身邊跟著阮嬤嬤和四大宮女,兒子長平隨父上朝,兩位公主陪伴在母後身邊。
坐在輦駕之中,蘇芸暖閉目養神,懷裏抱著的是鍾老夫人最後的一封書信。
她在想,或許鍾老夫人會重生,重生到鍾無籌以死明誌,追隨祁侯爺而去的時候,不會讓鍾家那些不要臉的人欺負,更不會顛沛流離十幾年,那樣一個有本身的人,憑什麽被小人欺負呢?
“娘親。”箬儀握著蘇芸暖的手,輕聲說:“到家了。”
“進屋吧。”崔織娘扶著蘇芸暖起身,彎腰又抱起來箬儀放在蘇芸暖的懷裏,自己抱著箬寧。
屋子裏已經燒上了地龍,蘇芸暖畏寒,親近的人都知道。
等蘇芸暖坐下來後,崔織娘把鍾老夫人的書信拿過來地給她:“阿暖,看過書信好好吃點兒飯,再好好睡一覺,外麵來的人不會少,這邊讓阮嬤嬤迴來照顧著,千萬要聽話。”
蘇芸暖點頭,捧著厚厚的書信,看了眼箬儀姐妹倆。
“娘親,我和妹妹就在那邊屋子裏,霞姑姑會照顧的很好。”箬儀拉住妹妹的手:“娘親,不哭。”
蘇芸暖伸手摸了摸兩個女兒的小臉蛋,柔聲說:“娘親記住了,你們要乖乖的。”
箬儀和箬寧出門去,有點兒擔心的扒著門口迴頭看,箬寧揚聲,奶聲奶氣的說:“不哭哦。”
蘇芸暖努力的點了點頭。
一個二十多歲的小婦人過來把兩位小公主帶到了旁邊的屋子裏去。
蘇芸暖用力的揉了揉臉,打開了信,開頭第一句話就是:阿暖,莫哭。
“怎麽能不哭呢?”蘇芸暖喃喃自語,一字一句的往下看著,信很長,還沒看到一半,阮嬤嬤就過來了。
不用她勸,蘇芸暖坐下來認真的吃了一大碗白粥,一小碟鹹菜。
靠在軟枕\/上看著鍾老夫人的書信,眼淚順著眼角滾下來也不擦,這封信很長,從墨跡的顏色上看,並不是一氣嗬成寫完的,在書信裏,鍾老夫人如同就坐在蘇芸暖身邊一般,迴憶著從相見到如此生死離別之前的點點滴滴。
最後一頁,鍾老夫人隻留下了一句話:此生當阿暖的奶奶,足矣。
滿篇,沒有提到鍾家一個字,沒有為鍾家的未來打算,隻有她波瀾起伏的一生和兩個人初見的情份。
放下書信,蘇芸暖擦了擦眼淚,躺下來閉上雙眼,很神奇的睡著了,她在迷迷糊糊的時候滿心期待,期待能夢中相見。
但直到她醒來,無夢。
阮嬤嬤一直都在床邊守著,看著蘇芸暖睜開眼睛,輕聲說:“皇後娘娘,剛剛皇上來過了,說已經飛鴿傳書去明珠城接人了,讓皇後娘娘不要多思多慮,事事都準備的十分妥帖。”
蘇芸暖偏過頭來看著阮嬤嬤:“當年奶奶把你們送入宮裏,算準了我會舍不得讓抱夏幾個姑娘終身不嫁的,對不對?”
“是。”阮嬤嬤似紅了眼圈:“老夫人一直都念叨,說皇後娘娘的心啊,太仁善了,皇上疼惜著萬般都好,宮中清淨更是好福氣,可若是身邊沒有一些心腹,還是會擔憂,我們便是她老人家留給皇後娘娘的一道遮風擋雨的牆。”
蘇芸暖嘴角揚起,淚水再落。
這世上啊,還有誰會比奶奶更為自己打算的長遠周全呢?
阮嬤嬤拿著帕子過來給蘇芸暖擦淚:“前段日子老奴見過老夫人,老夫人說了,若是無緣再見,便讓老奴看著皇後娘娘,若是哭壞了眼睛,老奴的這條命也就不用留著了。”
“奶奶就知道拿捏我。”蘇芸暖輕聲說。
阮嬤嬤柔聲:“皇後娘娘,這人的福分全了,人間走一遭就值,老夫人一輩子酸甜苦辣嚐遍,最讓她知足的遇到了您,您也是如此,人生一世,終究是免不了生死離別,若生時彼此疼著對方,到了這個時候啊,該放下和釋然,大道理老奴不會說,隻能勸皇後娘娘想一想,老夫人若看到您這麽哭,得多難過?”
蘇芸暖深吸一口氣:“嬤嬤,讓我哭一哭吧,我心裏都懂,也不是想不開,隻是這樣會好受一些。”
“是。”阮嬤嬤也不再勸了,讓人準備了煮雞蛋過來,仔仔細細的給蘇芸暖的眼睛消\/腫,如今都進了十一月,隻等嫡孫鍾景浩迴來,鍾老夫人就會出殯。
概因已經十一月了,若停靈四十九天的話,就跟年關碰頭了,鍾西澤深知停靈幾日,皇後娘娘的性子就會守靈幾日,如此是萬萬不行的。
不恃寵而驕的鍾家,讓許多人都欽佩不已。
事實上也是如此,蘇芸暖守靈、茹素,孫女該做的一樣不落,更是安排花婆婆從蘇府的花園裏專門用黃白菊這樣的花做成花束,靈堂裏擺滿了鮮花,每天都會查看,但凡有露出凋零狀的花朵就會被替換掉。
迴京的快馬上,鍾景浩、祁政璽、潘君安和潘俊澤,幾個小孩子策馬狂奔,日夜兼程。
潘玉雙帶著蘇芸暖身邊的白芷四人一路守護著,歸京奔喪。
當潘玉雙幾個人抱著四個孩子下了戰馬,鍾景浩跑到靈堂前跪倒在地:“祖母,不孝孫兒景浩迴來了!”
在他身後,當朝太子祁政璽跪下:“曾外祖母,長平迴來送您了。”
潘君安和潘君澤跪在祁政璽身後,磕頭。
四個孩子被扶起來送到後麵換上了孝服,因祁政璽是重孫輩,白孝帶紅,兩個妹妹亦是如此。
滿朝文武百官和家眷都來祭拜。
祈煊和鍾西澤把欽天監的人叫過來,定下來七日後出殯,主要是孩子們太小,這一路可真是不輕鬆。
帝後在鍾家守靈至今,天子殿下一句曾外祖母,鍾家就是皇後娘娘的娘家人,這事兒大家私下裏都知道,可擺在台麵上是頭一迴。
七日後。
京城百姓紛紛路祭,雪花飄灑,在民間這是有大德行的人才會出現的百草戴孝。
沒有封賜,鍾老夫人已經是超一品誥命在身的人。
榮光無二,帝後親自送靈。
鍾家子孫謙卑至極,百姓路祭也都叩首以禮。
出殯後的第二日。
瘦了一圈,憔悴不堪的蘇芸暖辭別鍾家人迴宮,身邊跟著阮嬤嬤和四大宮女,兒子長平隨父上朝,兩位公主陪伴在母後身邊。
坐在輦駕之中,蘇芸暖閉目養神,懷裏抱著的是鍾老夫人最後的一封書信。
她在想,或許鍾老夫人會重生,重生到鍾無籌以死明誌,追隨祁侯爺而去的時候,不會讓鍾家那些不要臉的人欺負,更不會顛沛流離十幾年,那樣一個有本身的人,憑什麽被小人欺負呢?
“娘親。”箬儀握著蘇芸暖的手,輕聲說:“到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