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夜求見。
祈煊聽到稟報的時候緩緩起身,就一身便服的到了延福宮的書房。
崔老爺子帶著二子五孫跪在祈煊麵前:“老臣雖不知到底發生了什麽,但皇上要納崔家女,讓老臣一家都惶恐不安,不敢請皇上收迴成命,隻想交出兵權,解甲歸田。”
“崔家功勳卓著,乃大乾柱石啊。”祈煊親手扶著崔老爺子起身:“您老帶領崔家為祁家和大乾做的事情,非尋常人能做得到的,祈煊莫敢忘懷。”
崔老爺子滿頭華發,抬起袖子拭淚:“老臣知道崔家裏子必是爛了一塊,可真真是不知道到底是那一塊,治家無方是老臣的錯,縱然到了現在也絕不是一句不知情就可以推卸責任的,老臣知道。”
祈煊握著崔老爺子的手:“您老便順勢而為可好?”
“臣……。”崔老爺子抬頭看著祈煊,他知道皇上不肯讓步了,這讓他從來沒有過的恐懼。
祈煊也想過和盤托出,但絕對不是現在。
女學的醜事牽扯太多人在裏麵了,誠如崔老爺子所說這般,那也不能說,身為帝王怎可輕信人言?若非看到水落石出的真相,僅憑一句解甲歸田,就不了了之?
那自己就算不是昏君,也是個糊塗蟲。
“皇上,臣等無詔而歸,私自離營,有罪。”崔玉璋跪倒請罪。
祈煊擺手:“我不曾看到崔將軍和幾位少\/將軍,今日隻是跟老爺子喝酒下棋。”
崔玉璋叩頭謝恩:“謝主隆恩,臣等即刻離京。”
“可。”祈煊淡淡的說。#@$&
崔老爺子留在宮中,崔玉璋帶著二弟和五個孩子連夜離京,都不曾二番再進家門。
“父親,就這麽走了?”崔元寧是崔家五虎中最小的一個,輕聲問崔玉琢。
崔玉琢點頭:“聖意已決,崔家已無轉圜餘地,若想要盡可能的減少危險,我等必須立刻迴營。”
崔元寧磨牙:“真要是如此,我迴去殺了他們!”
“放肆!”崔玉琢冷哼一聲:“家事輪不到你做主!”%&(&
崔元寧不再說話了。
崔玉琢策馬上前,跟大哥並駕齊驅,壓低聲音:“大哥,元寧說的未必不是個法子。”
“不可。”崔玉璋放緩了速度:“當初在龍門關,我見過皇後娘娘幾次,那是個很特別的女子,善良也聰慧,每每提出來的法子都是無跡可尋的神來之筆,你看如今龍門關的玉屏府如何?”
崔玉琢沒說話。
玉屏府的牧民有家,不再是跟著水草一路遷徙的遊牧人,玉屏府的牧民有田地,都以為隻能長草的草原上,有了足夠溫飽的糧食,也有了冬日大雪封山後,家裏牛羊可以活命的草料,玉屏府有買賣鋪子和作坊,牛奶一滴都不可以浪費,送去作坊變成奶粉,能送到大乾的每一個府城和縣村。
但就是這一塊,前無古人提過隻言片語,當世也無智囊鑽研琢磨幾載,隻是皇後娘娘到了這裏,在這裏住了一段日子後,就有了玉屏府的今天。
別得地方如何評價皇後娘娘,他不知道,但在玉屏府,提到皇後娘娘的時候,連三歲稚童都會虔誠的雙手合十,認真的說:“皇後是草原的神。”
“如果不是她入宮當了皇後,她會成為這世間最了不起的女子。”崔玉璋歎了口氣:“崔家女兒一共三人,就算是擰到一起啊,也不行,麵對皇後娘娘那樣的人,她們拿什麽比?”
崔玉琢拉緊韁繩:“今日入宮?”
“崔家正該如此走一步,站出來,你我二人忠心耿耿,父親戰功赫赫,元安兄弟幾個人也不墮崔家的名頭,一片赤誠擺在皇上麵前,如皇上所說,順其自然吧,他想要看個明白,那崔家就敞開了給皇上看。”崔玉璋說這,拍了拍戰馬,跟著他多年的戰馬心領神會,長嘶一聲疾馳而去。
潘玉琢看著大哥的背影,喃喃的說:“若到最後該如何?”
“二叔,誰犯錯就治罪誰,想要拉著全家陪葬是沒機會的,因為皇上要的不是崔家全族的命,要的是一個明白,我別的沒聽說,倒是聽說京城女學裏,有個姑娘在迎冬日攔了皇後的輦駕,隻怕一切都是從這裏開始的。”崔元安壓低聲音說。
崔玉琢心就一沉,崔家三女都在女學,如今隻選了三房的靜姝,那令儀和望舒呢?
崔家子嗣不缺,就是女兒少得可憐,兄弟三個,一人一個女兒,平日裏沒學文臣家裏那一套教習,去女學也是真心想讓姑娘們都學一學禮數,一群姑娘們湊到一起能鬧出什麽幺蛾子來呢?
崔元寧看二叔一眼,壓低聲音:“查一查三叔的那些舊部,皇上動了這麽大的心思,極有可能是咱們崔家軍裏也出事兒了。”
這話,嚇得崔玉琢臉都蒼白了,原本還不著急,這會兒恨不得肋生雙翅的迴到龍門關了。
就在崔家幾個人商量的時候,祈煊正陪著崔老爺子喝酒。
酒是永固山釀出來的純糧酒,這種酒即便是崔老爺子見多識廣,也不得不說是瓊漿玉液,古代的酒提純技術哪裏能比得過蘇芸暖提供的技術?
崔老爺子酒過三巡,抬頭仔仔細細的打量著祈煊,搖了搖頭喃喃的說了句:“不像。”
“小酌怡情。”祈煊給崔老爺子夾菜。
崔老爺子擺了擺手:“這點兒酒算得了什麽呢?當年跟著侯爺打的長夷那幫韃子跪地求饒的時候,慶功酒用壇裝。”
祈煊轉過頭去倒熱水,媳婦兒說濃茶不解酒,要白水才行。
“還是是有點兒像的。”崔老爺子似乎想要從祈煊這張臉上找到當年自己舍命追隨的人的影子。
酒入愁腸最是醉人,崔老爺子感覺到自己喝的有些多了,抬起手蓋住酒盞:“皇上,給老臣一個底兒吧。”
“尊一聲祖父都應該,祈煊不是個小人,我也想護著崔家忠臣良將不受辱,大乾的功臣絕不會走上我祖父和父親的那條路,崔家也絕不是當年的祁家。”祈煊擲地有聲。
崔老爺子緩緩點頭,笑了,淚水順著眼角滾落:“好,好,好啊!”
起身搖晃了一下,祈煊趕緊伸出手扶住了他。
崔老爺子迴頭親昵的拍了拍祈煊的手臂:“我啊,不求旁的,隻求我清清白白的去見我的元帥,告訴他一聲,崔洪恩沒給他丟人!!”
“會!”祈煊斬釘截鐵的說。
在崔老爺子爽朗的笑聲中,君臣之間心照不宣。
迴到崔府,崔老爺子躺在床上,握著老妻的手:“崔家,又的地方壞了,得刮骨療毒了啊,疼啊,疼啊!”
祈煊聽到稟報的時候緩緩起身,就一身便服的到了延福宮的書房。
崔老爺子帶著二子五孫跪在祈煊麵前:“老臣雖不知到底發生了什麽,但皇上要納崔家女,讓老臣一家都惶恐不安,不敢請皇上收迴成命,隻想交出兵權,解甲歸田。”
“崔家功勳卓著,乃大乾柱石啊。”祈煊親手扶著崔老爺子起身:“您老帶領崔家為祁家和大乾做的事情,非尋常人能做得到的,祈煊莫敢忘懷。”
崔老爺子滿頭華發,抬起袖子拭淚:“老臣知道崔家裏子必是爛了一塊,可真真是不知道到底是那一塊,治家無方是老臣的錯,縱然到了現在也絕不是一句不知情就可以推卸責任的,老臣知道。”
祈煊握著崔老爺子的手:“您老便順勢而為可好?”
“臣……。”崔老爺子抬頭看著祈煊,他知道皇上不肯讓步了,這讓他從來沒有過的恐懼。
祈煊也想過和盤托出,但絕對不是現在。
女學的醜事牽扯太多人在裏麵了,誠如崔老爺子所說這般,那也不能說,身為帝王怎可輕信人言?若非看到水落石出的真相,僅憑一句解甲歸田,就不了了之?
那自己就算不是昏君,也是個糊塗蟲。
“皇上,臣等無詔而歸,私自離營,有罪。”崔玉璋跪倒請罪。
祈煊擺手:“我不曾看到崔將軍和幾位少\/將軍,今日隻是跟老爺子喝酒下棋。”
崔玉璋叩頭謝恩:“謝主隆恩,臣等即刻離京。”
“可。”祈煊淡淡的說。#@$&
崔老爺子留在宮中,崔玉璋帶著二弟和五個孩子連夜離京,都不曾二番再進家門。
“父親,就這麽走了?”崔元寧是崔家五虎中最小的一個,輕聲問崔玉琢。
崔玉琢點頭:“聖意已決,崔家已無轉圜餘地,若想要盡可能的減少危險,我等必須立刻迴營。”
崔元寧磨牙:“真要是如此,我迴去殺了他們!”
“放肆!”崔玉琢冷哼一聲:“家事輪不到你做主!”%&(&
崔元寧不再說話了。
崔玉琢策馬上前,跟大哥並駕齊驅,壓低聲音:“大哥,元寧說的未必不是個法子。”
“不可。”崔玉璋放緩了速度:“當初在龍門關,我見過皇後娘娘幾次,那是個很特別的女子,善良也聰慧,每每提出來的法子都是無跡可尋的神來之筆,你看如今龍門關的玉屏府如何?”
崔玉琢沒說話。
玉屏府的牧民有家,不再是跟著水草一路遷徙的遊牧人,玉屏府的牧民有田地,都以為隻能長草的草原上,有了足夠溫飽的糧食,也有了冬日大雪封山後,家裏牛羊可以活命的草料,玉屏府有買賣鋪子和作坊,牛奶一滴都不可以浪費,送去作坊變成奶粉,能送到大乾的每一個府城和縣村。
但就是這一塊,前無古人提過隻言片語,當世也無智囊鑽研琢磨幾載,隻是皇後娘娘到了這裏,在這裏住了一段日子後,就有了玉屏府的今天。
別得地方如何評價皇後娘娘,他不知道,但在玉屏府,提到皇後娘娘的時候,連三歲稚童都會虔誠的雙手合十,認真的說:“皇後是草原的神。”
“如果不是她入宮當了皇後,她會成為這世間最了不起的女子。”崔玉璋歎了口氣:“崔家女兒一共三人,就算是擰到一起啊,也不行,麵對皇後娘娘那樣的人,她們拿什麽比?”
崔玉琢拉緊韁繩:“今日入宮?”
“崔家正該如此走一步,站出來,你我二人忠心耿耿,父親戰功赫赫,元安兄弟幾個人也不墮崔家的名頭,一片赤誠擺在皇上麵前,如皇上所說,順其自然吧,他想要看個明白,那崔家就敞開了給皇上看。”崔玉璋說這,拍了拍戰馬,跟著他多年的戰馬心領神會,長嘶一聲疾馳而去。
潘玉琢看著大哥的背影,喃喃的說:“若到最後該如何?”
“二叔,誰犯錯就治罪誰,想要拉著全家陪葬是沒機會的,因為皇上要的不是崔家全族的命,要的是一個明白,我別的沒聽說,倒是聽說京城女學裏,有個姑娘在迎冬日攔了皇後的輦駕,隻怕一切都是從這裏開始的。”崔元安壓低聲音說。
崔玉琢心就一沉,崔家三女都在女學,如今隻選了三房的靜姝,那令儀和望舒呢?
崔家子嗣不缺,就是女兒少得可憐,兄弟三個,一人一個女兒,平日裏沒學文臣家裏那一套教習,去女學也是真心想讓姑娘們都學一學禮數,一群姑娘們湊到一起能鬧出什麽幺蛾子來呢?
崔元寧看二叔一眼,壓低聲音:“查一查三叔的那些舊部,皇上動了這麽大的心思,極有可能是咱們崔家軍裏也出事兒了。”
這話,嚇得崔玉琢臉都蒼白了,原本還不著急,這會兒恨不得肋生雙翅的迴到龍門關了。
就在崔家幾個人商量的時候,祈煊正陪著崔老爺子喝酒。
酒是永固山釀出來的純糧酒,這種酒即便是崔老爺子見多識廣,也不得不說是瓊漿玉液,古代的酒提純技術哪裏能比得過蘇芸暖提供的技術?
崔老爺子酒過三巡,抬頭仔仔細細的打量著祈煊,搖了搖頭喃喃的說了句:“不像。”
“小酌怡情。”祈煊給崔老爺子夾菜。
崔老爺子擺了擺手:“這點兒酒算得了什麽呢?當年跟著侯爺打的長夷那幫韃子跪地求饒的時候,慶功酒用壇裝。”
祈煊轉過頭去倒熱水,媳婦兒說濃茶不解酒,要白水才行。
“還是是有點兒像的。”崔老爺子似乎想要從祈煊這張臉上找到當年自己舍命追隨的人的影子。
酒入愁腸最是醉人,崔老爺子感覺到自己喝的有些多了,抬起手蓋住酒盞:“皇上,給老臣一個底兒吧。”
“尊一聲祖父都應該,祈煊不是個小人,我也想護著崔家忠臣良將不受辱,大乾的功臣絕不會走上我祖父和父親的那條路,崔家也絕不是當年的祁家。”祈煊擲地有聲。
崔老爺子緩緩點頭,笑了,淚水順著眼角滾落:“好,好,好啊!”
起身搖晃了一下,祈煊趕緊伸出手扶住了他。
崔老爺子迴頭親昵的拍了拍祈煊的手臂:“我啊,不求旁的,隻求我清清白白的去見我的元帥,告訴他一聲,崔洪恩沒給他丟人!!”
“會!”祈煊斬釘截鐵的說。
在崔老爺子爽朗的笑聲中,君臣之間心照不宣。
迴到崔府,崔老爺子躺在床上,握著老妻的手:“崔家,又的地方壞了,得刮骨療毒了啊,疼啊,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