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芸暖帶著錢婆子和海生在後院開荒。


    雖說是土山,但土質可不鬆軟,再者氣候關係,山上的樹木都算不得高大,並且土裏還會有大小不等的石頭塊。


    生地要種兩年才能肥沃,所以蘇芸暖想要先在錢婆子房前屋後都種上菜。


    三個人正忙得起勁兒,祈煊送走了白天澤,過來幫忙。


    這下,錢婆子可嚇壞了,趕緊跪下了。


    “您老是自己人,不用跪來跪去的,迴頭等開荒的人上山了,這邊還得您多照顧呢。”祈煊說的隨意。


    錢婆子信以為真,起身悶頭幹活。


    一小塊田翻好後,祈煊提水,蘇芸暖撒種,錢婆子和海生找來了木棍把田周圍架起來柵欄,這樣就不用擔心山裏的那些動物們過來糟蹋菜地了。


    忙完,祈煊和蘇芸暖就坐在草地上歇著。


    “白家是沉不住氣了?”蘇芸暖問。


    祈煊笑了:“嗯,迴頭太溪府衙門就在石頭城裏建起來,市舶司也在石頭城裏,白家把石頭城獻出來了。”


    “我還以為會很難,沒想到白家還挺識時務的。”蘇芸暖隨後摘下來一朵小花:“沒啥條件嗎?”


    祈煊壓低聲音:“白家想要造船。”


    “你答應了?”蘇芸暖立刻來了精神,因為這段日子祈煊在查白家,白家的石頭城是明麵上的東西,其實白家從三年前就開始從外麵收鐵木迴來。


    鐵木是什麽?


    那是建戰船最好的材料!


    祈煊看蘇芸暖亮晶晶的眸子,點頭:“我倒是有點兒好奇白鶴生。”


    “白鶴生是什麽人?”蘇芸暖問。


    祈煊起身,伸手拉著蘇芸暖站起來,兩個人往辣椒園去,這些辣椒長勢極好,已經有了不少紅辣椒。


    “白鶴生是白家下一代裏的當家人,從去年迴來石頭城後,大刀闊斧的整頓了白家子弟,那些平日裏作威作福的人都被收到了大宅裏去教化了。”祈煊接過來蘇芸暖手裏的籃子,開始摘紅辣椒:“這個人去了內陸遊曆,也是從去年開始的,太溪的珍珠被很多客商帶出了太溪。”


    蘇芸暖恍然:“怪不得白芷上次送迴去的珍珠少了,成色也略遜一些。”


    “白天澤這趟過來,處處都能切中要害,也就是說白家很清楚朝廷要做什麽,這個時候想要保全白家,必會對朝廷投其所好。”祈煊微微的眯起眼睛:“不怕白家厲害,隻要他們別以為在大乾朝廷麵前,財可通神就行。”


    從祈煊登基之初,蘇芸暖登上後位開始,兩個人從京城的官員開始就在以商養廉。


    而人性之中最可怕的一個特性是貪。


    所以,祈煊才會這麽說。


    蘇芸暖拿出來針線坐在地頭把辣椒穿成一串:“廉政是官員最低起碼的操守,如果有貪官,那就重拳出擊,我們不推崇窮為榮,但讀書人都知道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更何況他們是朝廷命官,若是一個朝廷治不住貪腐,那是沒希望的。”


    祈煊深以為然:“所以,玉虎要巡查百官,還需要一些幫手,你看到林少勝了嗎?”


    “林少勝不適合放在玉虎身邊。”蘇芸暖淡淡的說:“從民間選能人,玉虎身邊的人除了厲害之外,還得是孤臣,朝廷避免不了的是小圈子,無傷大雅的時候身為皇上也不能插手,錦衣衛不能與朝臣太親近。”


    祈煊過來坐在蘇芸暖旁邊:“阿暖是在哪裏學的治國之策?”


    “嗯?”蘇芸暖楞了一下,轉而笑了:“我說的可不是治國之策,是人心。”


    真要說治國,蘇芸暖不敢托大,再者兩夫妻私下裏說朝政還不礙事,若是被外人聽到,蘇芸暖就勢必會被扣上後宮幹政的大帽子。


    祈煊笑著勾起蘇芸暖鬢邊的一縷發絲到她耳後:“是啊,不外乎人心。”


    第二天,林少勝帶著將士們進山開荒,依山勢建梯田,修蓄水池和水渠。


    祈煊和蘇芸暖在這邊又住了半個月,整個山頭都變了樣子,錢婆子唿朋喚友過來耕種,蘇芸暖利用這段時間教這些人種植各種農作物和蔬菜,隻要這裏成功了,附近的山都能利用起來,至於果樹,蘇芸暖得空就學如何嫁接,並且選擇了幾種果樹嫁接,等到秋日裏就能初見成效了。


    這裏除了梯田外,還有果園,錢婆子把那些味道極好的果樹都挖過來栽種上。


    等蘇芸暖要離開這裏的時候,這邊已經有七戶人家了,都是錢婆子的親朋,彼此還有照應。


    兩個人下山的時候帶迴來了采摘的第一批辣椒,不得不說這裏的氣候簡直太好了,辣椒秧苗長得壯碩,產量也非常高。


    蘇芸暖想著迴去後讓潘玉寶再開個作坊,可以做各種醬,海鮮醬和辣椒醬,如果手藝傳開了,太溪會成為大乾百姓中最先富裕起來的人。


    迴到了鹽場。


    祈煊換上了龍袍,宣白天澤覲見。


    第二天,朝廷在石頭城貼出來告示,正式接管石頭城,改太溪府,設衙門和市舶司,建碼頭和港口。


    這消息傳開,太溪百姓都懵了。


    他們一直都沒有衙門,還以為朝廷很遠,在他們看來石頭城是一夜之間就變天了。


    吏部接到消息,調官員到太溪府赴任。


    市舶司指揮使的人選上沒有任何懸念,潘玉雙成為大乾王朝第一個走到人前的女指揮使。


    市舶司衙門督造港口和碼頭,管理漁船和采珠,張貼告示尋常民間造船匠人,就在海邊建造大乾第一個船廠。


    朝廷並沒有忘記白家,封一處山頭給白家,並且皇後娘娘賜下各種農具、糧種和善農耕的人到白家教習他們如何開荒耕種,安身立命。


    同時,太溪府城裏,白家的各種買賣都還在。


    白家再次獻出鐵木用來造船,為此皇上下了一道嘉獎的聖旨以示表彰。


    梅德爾帶著的人終於到了施展拳腳的時候,潘玉雙忙的腳不沾地,蘇芸暖也不閑著,跟潘玉寶研究各種買賣,一件件的落實下來,整個太溪府如充滿活力的少年,展現出來了勃勃生機。


    夜色漫上來的時候,蘇芸暖和祈煊牽著手在海邊漫步。


    “阿煊,你有沒有一種感覺,我們做什麽事情都特別順利。”蘇芸暖說。


    祈煊挑眉:“身在其位,才會如此,尋常百姓想要做成一件都很難。”


    “是啊。”蘇芸暖抬起手理了理額前的發絲:“不知道兒子如今怎麽樣了,快四個月不見了呢。”


    話音落下,就聽到身後有人喊:“小姐,小姐,我們來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蘇芸暖陸懷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含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含香並收藏蘇芸暖陸懷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