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腳送走了歐陽紅兩個人,後腳鄭飛鳳就來了。
這下蘇芸暖可高興了,待客就不用學那些規矩了,明目張膽的偷懶,再者那教養嬤嬤是真死心眼兒是,竟每個動作都要用尺子丈量。
“可算是逮住機會了,這沒幾日就要入宮了,可忙啊?”鄭飛鳳問。
蘇芸暖捧著茶盞:“忙倒是不忙,就是規矩學得累。”
聽到這話,鄭飛鳳就笑了:“這苦可得吃,身為皇後啊,別的放在一邊不說,正式場合的規矩可不能岔了。”
“學了。”蘇芸暖放下茶盞,問:“孟大人迴來了?”
“書信倒是送來了,說是年前能趕迴來。”鄭飛鳳說:“如今可起勁兒了,忙得腳打後腦勺的呢。”
蘇芸暖笑了:“說起來,要沒有孟大人這些能人治世,祈煊一個人也不行。”
“可不能這麽說。”鄭飛鳳抬起手要捂蘇芸暖的嘴,頓住動作後楞了一下,反應過來頓時笑得花枝亂顫的。
兩個人之間的氣氛就更輕鬆了。
鄭飛鳳問:“你咋迴事?我八月的時候盼著,尋思你怎麽也不會錯過是那樣的盛況啊。”
“我可不想啥也不做的等著妻憑夫貴。”蘇芸暖舒緩的靠在迎枕\/上,偏頭看鄭飛鳳:“所以我在找買賣做,對了,你八月就來了?”
鄭飛鳳點頭:“是啊,本打算夫君一個人來就行,可夫君說你肯定會很快進京,還要封後大典呢,我一想,怎麽都得來看看啊。”
“那就好說了,等這些事情忙活完,好好過個年,年後咱們得商量點兒大事。”蘇芸暖說。
鄭飛鳳放下茶盞:“我就是為這個事情來的,知道你閑不住,我也閑不住,迴頭咱們都找些事情做,男人們拚江山社稷,咱們也能出出力嘛。”
蘇芸暖笑嗬嗬的點頭,別的不說,京中少貴族。
這是之前大晟國還在的時候,沒出現過的情況,祈煊登基之後,曾經的那些貴族都成了大戶,前朝的爵位都被摘了。
散了一批,有的貴族舉家搬走,離開了京城,一些有識之士進京為官,帶來了家眷。
留下的那一批大戶人家,想要恢複往日的榮光需要拿出來真本事,有識之士要成為京城新貴,那也必須要拿出來真本事。
這個時候,考驗的可不單單是一家之主的男人如何拚搏,更多的是一個家族如何發憤圖強,而蘇芸暖出身農門,善經商的身份,太多人都想要以這個為突破口了。
蘇芸暖明白這個局麵對自己的好處,當然會抓住機會,培養出來一批事業型的家主母了。
不能說各個言傳身教,可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上行下效,往後京城別說大戶人家,就是尋常百姓也都會改變了態度,從京城再到大乾上下,蘇芸暖的心很大,並且覺得可行!
所以,送走了鄭飛鳳後,立刻全心投入的學規矩,等祈煊下朝迴來後,兩個人一個批閱奏折,一個忙著規劃以後的買賣。
“忙什麽呢?”祈煊走到蘇芸暖身邊,發現她竟沒發現,輕聲問。
蘇芸暖正在奮筆疾書:“女醫館用藥的藥方要成冊,加減可靈活掌握,我想要拋磚引玉。”
“拋磚引玉?”祈煊坐下來,給蘇芸暖研磨:“怎麽說?”
蘇芸暖停下筆,抬頭看著祈煊:“一個人能耐再大也影響力有限,但一群人各展所長,各盡所能就不一樣了啊,民間杏林高手可不少,所以我這個冊子能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就成了啊。”
“治國亦是如此。”祈煊讚賞的點了點頭:“這個道理,一通百通。”
蘇芸暖笑著把筆遞給祈煊:“寫字好累,請皇上代勞可好?”
祈煊搖頭:“叫夫君才行。”
“夫君。”蘇芸暖笑眯眯的望著祈煊,看到這人竟耳朵都紅了,趕緊說:“嬤嬤教我好些日子規矩了,我學的挺好的。”
祈煊起身過來,繞過蘇芸暖的身體,握住了她手裏的筆:“比如呢?”
“比如……比如……。”蘇芸暖自知臉肯定紅了,耳麵發燒的不知道怎麽說才好。
祈煊故意壓低聲音問:“什麽?”
蘇芸暖深吸了一口氣:“比如,青天白日,需克製。”
這下,祈煊沒忍住,暢快的大笑出聲,笑過之後在蘇芸暖的耳邊說:“阿暖放心,為夫無比期待大婚,絕不會越雷池半步的。”
蘇芸暖恨不得找個地縫兒鑽進去。
下半晌,兩個人一個念叨著各種草藥方子,一個奮筆疾書,累了就去後麵花園裏品茶賞花。
轉眼到了十二月初八這一日。
按照規矩,祈煊和蘇芸暖在大婚之前不能再見麵了。
蘇芸暖也學好了規矩,想到花園裏盛開的百花,提著籃子往後花園來,這些花卉品種名貴,花色豔麗,有一些適合提煉精油,有一些適合做胭脂,當然也有純觀賞的花兒,但若是做手工皂的話,這些嬌豔的花瓣兒就派上用場了。
侍弄花草的婆子看到蘇芸暖挑挑揀揀的摘了不少盛開的花兒,心疼的都快站不住了,可主子想要這麽做,自己也不敢吭聲啊。
“婆婆。”蘇芸暖注意到婆子的表情,心裏就明白了,走過來笑著問:“這裏的花花草草都是您在打理嗎?”
婆子趕緊跪下來:“是。”
“起來說話吧。”蘇芸暖坐在旁邊的小板凳上:“若是讓您去宮裏種花,可願意?”
婆子起身站在一旁,恭敬的說:“老奴願意。”
“那就再帶一些徒弟,迴頭這些花花草草都能排上大用場。”蘇芸暖抬頭看著婆子:“您姓什麽?”
婆子又要跪下。
蘇芸暖抬起手虛扶了一下。
“別人都叫老奴花婆子。”花婆子說。
蘇芸暖點了點頭,起身:“行,那就等春天的時候,我讓人來帶你入宮。”
“皇後娘娘。”花婆子跪下了,顫巍巍的說:“老奴曾見過前朝大公主,她是個可憐人,老奴想去給她上個墳,皇後娘娘能不能讓老奴知道阿寶的下落,我想她一定想知道。”
蘇芸暖迴頭看著花婆子,點了點頭:“阿寶去了崔家軍當軍醫官,她的孩子也有人照料服侍,讓她安心吧。”
花婆子磕頭:“是,皇後娘娘仁善。”
往迴走的蘇芸暖微微的抿緊了唇角,趙玉娘的死,一點兒也不意外,可還是會忍不住唏噓啊。
這下蘇芸暖可高興了,待客就不用學那些規矩了,明目張膽的偷懶,再者那教養嬤嬤是真死心眼兒是,竟每個動作都要用尺子丈量。
“可算是逮住機會了,這沒幾日就要入宮了,可忙啊?”鄭飛鳳問。
蘇芸暖捧著茶盞:“忙倒是不忙,就是規矩學得累。”
聽到這話,鄭飛鳳就笑了:“這苦可得吃,身為皇後啊,別的放在一邊不說,正式場合的規矩可不能岔了。”
“學了。”蘇芸暖放下茶盞,問:“孟大人迴來了?”
“書信倒是送來了,說是年前能趕迴來。”鄭飛鳳說:“如今可起勁兒了,忙得腳打後腦勺的呢。”
蘇芸暖笑了:“說起來,要沒有孟大人這些能人治世,祈煊一個人也不行。”
“可不能這麽說。”鄭飛鳳抬起手要捂蘇芸暖的嘴,頓住動作後楞了一下,反應過來頓時笑得花枝亂顫的。
兩個人之間的氣氛就更輕鬆了。
鄭飛鳳問:“你咋迴事?我八月的時候盼著,尋思你怎麽也不會錯過是那樣的盛況啊。”
“我可不想啥也不做的等著妻憑夫貴。”蘇芸暖舒緩的靠在迎枕\/上,偏頭看鄭飛鳳:“所以我在找買賣做,對了,你八月就來了?”
鄭飛鳳點頭:“是啊,本打算夫君一個人來就行,可夫君說你肯定會很快進京,還要封後大典呢,我一想,怎麽都得來看看啊。”
“那就好說了,等這些事情忙活完,好好過個年,年後咱們得商量點兒大事。”蘇芸暖說。
鄭飛鳳放下茶盞:“我就是為這個事情來的,知道你閑不住,我也閑不住,迴頭咱們都找些事情做,男人們拚江山社稷,咱們也能出出力嘛。”
蘇芸暖笑嗬嗬的點頭,別的不說,京中少貴族。
這是之前大晟國還在的時候,沒出現過的情況,祈煊登基之後,曾經的那些貴族都成了大戶,前朝的爵位都被摘了。
散了一批,有的貴族舉家搬走,離開了京城,一些有識之士進京為官,帶來了家眷。
留下的那一批大戶人家,想要恢複往日的榮光需要拿出來真本事,有識之士要成為京城新貴,那也必須要拿出來真本事。
這個時候,考驗的可不單單是一家之主的男人如何拚搏,更多的是一個家族如何發憤圖強,而蘇芸暖出身農門,善經商的身份,太多人都想要以這個為突破口了。
蘇芸暖明白這個局麵對自己的好處,當然會抓住機會,培養出來一批事業型的家主母了。
不能說各個言傳身教,可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上行下效,往後京城別說大戶人家,就是尋常百姓也都會改變了態度,從京城再到大乾上下,蘇芸暖的心很大,並且覺得可行!
所以,送走了鄭飛鳳後,立刻全心投入的學規矩,等祈煊下朝迴來後,兩個人一個批閱奏折,一個忙著規劃以後的買賣。
“忙什麽呢?”祈煊走到蘇芸暖身邊,發現她竟沒發現,輕聲問。
蘇芸暖正在奮筆疾書:“女醫館用藥的藥方要成冊,加減可靈活掌握,我想要拋磚引玉。”
“拋磚引玉?”祈煊坐下來,給蘇芸暖研磨:“怎麽說?”
蘇芸暖停下筆,抬頭看著祈煊:“一個人能耐再大也影響力有限,但一群人各展所長,各盡所能就不一樣了啊,民間杏林高手可不少,所以我這個冊子能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就成了啊。”
“治國亦是如此。”祈煊讚賞的點了點頭:“這個道理,一通百通。”
蘇芸暖笑著把筆遞給祈煊:“寫字好累,請皇上代勞可好?”
祈煊搖頭:“叫夫君才行。”
“夫君。”蘇芸暖笑眯眯的望著祈煊,看到這人竟耳朵都紅了,趕緊說:“嬤嬤教我好些日子規矩了,我學的挺好的。”
祈煊起身過來,繞過蘇芸暖的身體,握住了她手裏的筆:“比如呢?”
“比如……比如……。”蘇芸暖自知臉肯定紅了,耳麵發燒的不知道怎麽說才好。
祈煊故意壓低聲音問:“什麽?”
蘇芸暖深吸了一口氣:“比如,青天白日,需克製。”
這下,祈煊沒忍住,暢快的大笑出聲,笑過之後在蘇芸暖的耳邊說:“阿暖放心,為夫無比期待大婚,絕不會越雷池半步的。”
蘇芸暖恨不得找個地縫兒鑽進去。
下半晌,兩個人一個念叨著各種草藥方子,一個奮筆疾書,累了就去後麵花園裏品茶賞花。
轉眼到了十二月初八這一日。
按照規矩,祈煊和蘇芸暖在大婚之前不能再見麵了。
蘇芸暖也學好了規矩,想到花園裏盛開的百花,提著籃子往後花園來,這些花卉品種名貴,花色豔麗,有一些適合提煉精油,有一些適合做胭脂,當然也有純觀賞的花兒,但若是做手工皂的話,這些嬌豔的花瓣兒就派上用場了。
侍弄花草的婆子看到蘇芸暖挑挑揀揀的摘了不少盛開的花兒,心疼的都快站不住了,可主子想要這麽做,自己也不敢吭聲啊。
“婆婆。”蘇芸暖注意到婆子的表情,心裏就明白了,走過來笑著問:“這裏的花花草草都是您在打理嗎?”
婆子趕緊跪下來:“是。”
“起來說話吧。”蘇芸暖坐在旁邊的小板凳上:“若是讓您去宮裏種花,可願意?”
婆子起身站在一旁,恭敬的說:“老奴願意。”
“那就再帶一些徒弟,迴頭這些花花草草都能排上大用場。”蘇芸暖抬頭看著婆子:“您姓什麽?”
婆子又要跪下。
蘇芸暖抬起手虛扶了一下。
“別人都叫老奴花婆子。”花婆子說。
蘇芸暖點了點頭,起身:“行,那就等春天的時候,我讓人來帶你入宮。”
“皇後娘娘。”花婆子跪下了,顫巍巍的說:“老奴曾見過前朝大公主,她是個可憐人,老奴想去給她上個墳,皇後娘娘能不能讓老奴知道阿寶的下落,我想她一定想知道。”
蘇芸暖迴頭看著花婆子,點了點頭:“阿寶去了崔家軍當軍醫官,她的孩子也有人照料服侍,讓她安心吧。”
花婆子磕頭:“是,皇後娘娘仁善。”
往迴走的蘇芸暖微微的抿緊了唇角,趙玉娘的死,一點兒也不意外,可還是會忍不住唏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