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時候,崇正在幹嘛?
借錢。
美名其曰,納捐。
就是崇正向京城的文武百官、王侯勳貴借錢。
不白要,打欠條。
然而曆史最無語的一幕出現了。
偌大的京城,官員千數,王侯勳貴過百,總共納得白銀十八萬兩。
其中有八萬還是宮裏的太監捐的,一萬是周皇後捐的。
這烏央烏央一大片大黎王朝最有財富的狗大戶,一共就捐了九萬兩。
這已經不能稱之為少了,分明就是在打崇正的臉。
最極品的是崇正的老丈人周奎。
納捐這種事,成與不成,有沒有人帶頭很重要。
作為賢內助的周皇後第一時間自然想到了自己的老爹,想讓老爹捐個二十萬兩。
自家人知自家事,周皇後敢開這個口,自然是知道自己老爹有錢,二十萬兩就是毛毛雨。
結果周奎這守財奴咬死了沒錢。
還派人去買破衣爛衫讓家人穿上,買發黴的米放進米缸。
宮裏隻要來人,他就哭窮,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講述他窮的隻能吃黴米度日的慘事。
要銀子也行,就五十兩,再沒有了。
周皇後知曉老爹脾性,捐二十萬兩是萬萬沒可能的,說這個數無非就是等著老爹砍價,哪怕砍到一成呢,也有個兩萬兩,夠了。
結果,二十萬變五十。
周皇後直接就給氣哭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百般勸說,結果周奎就是死不鬆口。
無奈,周皇後隻能把壓箱底的嫁妝首飾賣了,湊了一萬兩偷偷派人送給周奎,讓周奎以自己的名義捐這一萬兩。
結果周奎捐是捐了,卻隻捐了五千兩。
自己哭著賺了五千兩!
周皇後一聽說,氣的直接要和老爹斷絕關係。
但不管周皇後如何氣惱,崇正臉色如何難看。
錢就這麽多,十八萬兩。
撒出去經過各級官員、將領層層貪贓,落在普通兵士頭上,十個人湊起來大概能買一個發黴的雜麵饅頭。
崇正拿著這十八萬兩,交給了鎮國將軍曹文詔。
要說這曹文詔,雖然從沒獲得過朝廷的信任,被處處提防,但作為一名將軍,他是真的合格了。
戰九邊平魯地,鎮國將軍雖輸過,但到底還是立下了大功。
揣著崇正給的十八萬兩銀子,曹文詔率領精兵一萬,出潼關迎戰李闖主力。
這時候的崇正,還妄想著曹文詔能再創天功勞。
好家夥,一萬打四十萬。
一個敢想,一個敢做。
至於結果,很骨感。
曹文詔被李闖一頓胖揍,打的滿頭都是包,隻帶著兩千殘兵狼狽逃迴了邊城,再也不應詔了。篳趣閣
詔就是受了內傷,要養傷。
曹文詔一敗,潼關守將象征性的撐了一天,投降了。
自此,京城門戶洞開,失去了最後一道屏障。
崇正驚慌失措,急令飛魚衛指揮使沈煉率領飛魚衛和京營三萬人迎戰闖賊。
沈煉奏請皇帝南巡,不準。
奏請太子巡視江南,不準。
奏請固守京城待援,不準。
無奈,沈煉隻能領軍出征。
然而此時李闖前鋒已經抵達京畿附近,沈煉率軍固守霸州,一邊策應京城,一邊固守運河,以圖時局變化。
沈煉心中其實也挺絕望的,但還是存了一絲僥幸,就是那個睡了三個月還不醒的家夥。
然而……這一次沈煉失算了。
那個家夥擺爛,真的什麽都不管了。
李闖五十萬大軍壓向霸州。
沈煉頓時壓力山大,正準備硬著頭皮開打呢,李闖大軍忽然留下二十萬大軍圍城,剩餘三十萬竟繞城而過,直撲京城。
兩天後,飛鴿傳來消息。
京城守城太監高起潛開城投降,闖軍前鋒已占領京城。
沈煉所占霸州,頓成孤城。
借錢。
美名其曰,納捐。
就是崇正向京城的文武百官、王侯勳貴借錢。
不白要,打欠條。
然而曆史最無語的一幕出現了。
偌大的京城,官員千數,王侯勳貴過百,總共納得白銀十八萬兩。
其中有八萬還是宮裏的太監捐的,一萬是周皇後捐的。
這烏央烏央一大片大黎王朝最有財富的狗大戶,一共就捐了九萬兩。
這已經不能稱之為少了,分明就是在打崇正的臉。
最極品的是崇正的老丈人周奎。
納捐這種事,成與不成,有沒有人帶頭很重要。
作為賢內助的周皇後第一時間自然想到了自己的老爹,想讓老爹捐個二十萬兩。
自家人知自家事,周皇後敢開這個口,自然是知道自己老爹有錢,二十萬兩就是毛毛雨。
結果周奎這守財奴咬死了沒錢。
還派人去買破衣爛衫讓家人穿上,買發黴的米放進米缸。
宮裏隻要來人,他就哭窮,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講述他窮的隻能吃黴米度日的慘事。
要銀子也行,就五十兩,再沒有了。
周皇後知曉老爹脾性,捐二十萬兩是萬萬沒可能的,說這個數無非就是等著老爹砍價,哪怕砍到一成呢,也有個兩萬兩,夠了。
結果,二十萬變五十。
周皇後直接就給氣哭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百般勸說,結果周奎就是死不鬆口。
無奈,周皇後隻能把壓箱底的嫁妝首飾賣了,湊了一萬兩偷偷派人送給周奎,讓周奎以自己的名義捐這一萬兩。
結果周奎捐是捐了,卻隻捐了五千兩。
自己哭著賺了五千兩!
周皇後一聽說,氣的直接要和老爹斷絕關係。
但不管周皇後如何氣惱,崇正臉色如何難看。
錢就這麽多,十八萬兩。
撒出去經過各級官員、將領層層貪贓,落在普通兵士頭上,十個人湊起來大概能買一個發黴的雜麵饅頭。
崇正拿著這十八萬兩,交給了鎮國將軍曹文詔。
要說這曹文詔,雖然從沒獲得過朝廷的信任,被處處提防,但作為一名將軍,他是真的合格了。
戰九邊平魯地,鎮國將軍雖輸過,但到底還是立下了大功。
揣著崇正給的十八萬兩銀子,曹文詔率領精兵一萬,出潼關迎戰李闖主力。
這時候的崇正,還妄想著曹文詔能再創天功勞。
好家夥,一萬打四十萬。
一個敢想,一個敢做。
至於結果,很骨感。
曹文詔被李闖一頓胖揍,打的滿頭都是包,隻帶著兩千殘兵狼狽逃迴了邊城,再也不應詔了。篳趣閣
詔就是受了內傷,要養傷。
曹文詔一敗,潼關守將象征性的撐了一天,投降了。
自此,京城門戶洞開,失去了最後一道屏障。
崇正驚慌失措,急令飛魚衛指揮使沈煉率領飛魚衛和京營三萬人迎戰闖賊。
沈煉奏請皇帝南巡,不準。
奏請太子巡視江南,不準。
奏請固守京城待援,不準。
無奈,沈煉隻能領軍出征。
然而此時李闖前鋒已經抵達京畿附近,沈煉率軍固守霸州,一邊策應京城,一邊固守運河,以圖時局變化。
沈煉心中其實也挺絕望的,但還是存了一絲僥幸,就是那個睡了三個月還不醒的家夥。
然而……這一次沈煉失算了。
那個家夥擺爛,真的什麽都不管了。
李闖五十萬大軍壓向霸州。
沈煉頓時壓力山大,正準備硬著頭皮開打呢,李闖大軍忽然留下二十萬大軍圍城,剩餘三十萬竟繞城而過,直撲京城。
兩天後,飛鴿傳來消息。
京城守城太監高起潛開城投降,闖軍前鋒已占領京城。
沈煉所占霸州,頓成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