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麟聽了眾人七嘴八舌的話,瞬間露出一絲詫異。
他隻想了幾率可以增加一半的可能,但沒有想到,這些人早就想到了這些事情。
更加沒有想到,這一半的幾率對於他們來說,完全就無所謂,也根本就不需要。
瞬間,龍麟突然懂了。
他們所想的人才,與他所想的人才,是兩迴事,完全就不是代表的同一類人。
想明白了,龍麟瞬間笑了。
“諸位大人,你們覺得,什麽樣的人才,才能算是人才?”
哈哈哈......
一句話引得眾人立刻發笑,就連皇上聽了,也都露出了一絲的笑意。
“殿下,你從小也跟著大學士一路求學,難道連人才是什麽?竟然都不知道?”
“殿下,人才就是通過科舉挑選,然後能夠清正廉潔為官的人。”
“殿下,朝廷從天下選拔人才,就是通過科舉的製度,然後讓一眾學子求學,成為朝廷的棟梁之才。”
......
龍麟點了點頭,他已經想到了,這些人眼裏,科舉就等於選拔人才,人才就是能夠為官之人。
而他所想的人才,卻並不是這樣。
所以,他才一出宮,就修繕學堂,然後立刻就成立了研究院,研究院中出了成果的人,這些人才叫做人才。
至於他的腦海之中,壓根就沒有想過要讓更多的人去為官,而那些為官的人,他也並沒有覺得他們就是人才。
這一點,可能也與他自己有著莫大的關係。
他一出生就是皇子,對於當官,並沒有一點多餘的想法,他隻要年齡夠了,直接就能夠為官。
所以,他也就沒有將人才,與科舉真正的聯係在一起。
“諸位大人,你們所講,並沒有錯,但有些局限。”
“科舉選拔的學識之士,的確也屬於天下為數不多的人才,但這隻不過就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我所想的人才,是能夠為天下出力,能夠在天下起到巨大作用的人,都可以稱之為人才。”
龍麟話落,眾人立刻就露出輕視之色。
“為天下出力?那不還是朝廷派往天下的官員。”
“說來說去,還不是科舉之後朝廷選拔出來的人才?”
“你所說的這些,又有什麽區別?”
......
眾人話落,龍麟立刻便搖了搖頭。
“有區別,朝廷的人才,不過就是一方麵。”
“而天下的人才,涉及到各行各業,各種出類拔萃之人,都可以稱之為人才。”
“對於這些人,朝廷就應該去鼓勵,去支持,而不是一味的去打壓,讓他們隻能是泯為普通人。”
看到眾人依舊保持原來的神色,龍麟準備換個說法。
“這樣吧,我給諸位大人舉幾個例子,你們聽聽。”
“你們不是說女子就應該以生育後代為主嗎?生育後代,能夠讓天下的人數變多,這沒有錯。”
“但你們想過沒有,這天下如此之大,穩婆接生的能力,又參差不齊,有多少女子,是喪命在難產的噩夢之下。”
“可如果穩婆的人數變多,穩婆的能力又能夠變強,那在孩子出生之時,是不是就能減少這種問題。”
“這種情況下,是不是就可以保住大多數的難產女子,是不是天下的人數就會變多。”
“這種事情,是不是隻有女子才更加適合去做?為什麽不大力的支持讓這樣一類的女子變多?”
龍麟話落,眾人陷入了沉默,關於這一點,眾人好像並不是特別的反對。
但張宰相這個時候再次開口。
“殿下,你說的這一點固然有理,穩婆在各地都有,朝廷也很重視,但有一些就足夠了。”
“是啊是啊,殿下,朝廷還是應該製止女子求學這件事情。”
......
龍麟立刻開口。
“既然朝廷重視,那就應該支持,為何要製止?”
“女子不能參加科舉,但卻可以去做更多的一些事情。”
“比如成為一名大夫,再比如,可以成為一名很好的服裝製造師,甚至,女子還可以成為一名很好的教書先生。這些都可以有,為何要製止?”
龍麟話落,眾人再次開口。
“殿下,你所說的這些事情,大部分男子都可以去很好的完成,而一些個女子,還是待在家裏生育就好。”
“這天下之間,大部分的男子都沒有求學的機會,更加不要說是一些女子。”
“殿下,你要明白,天下子民求學,就想著要獲得一條生路,朝廷根本就沒有那麽多的地方,去安排這些人。”
......
龍麟聽來聽去,感覺特別的無語。
說白了,這群人眼裏,大部分的人,就隻能是生活在天下的底層。
普通大眾除了種地之外,根本就沒有別的辦法。
更加可悲的是,怕是好多的百姓,根本就無地可種,大部分的土地,怕是都在權貴的手中。
這些人,不會想著去給那些人其餘的道路,隻希望普通的大眾,都待在土地之中。
可這些人從來就沒有想過,想要讓糧食變多,壓迫根本就無法實現,隻能是去改變。
這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靠說?完全就行不通,無論他說什麽,怕是這群人都絕對不會同意。
現在,他隻想要能夠讓女子求學就行,事情過猶不及,需要一點點的去改變。
女子參加不參加科舉,這並不重要,但卻可以做其餘很多的事情,這是他所想要的結果。
“諸位大人,你們也說了,天下學子求學,就是為了能夠獲得一個不錯的生路。”
“男子不也是一樣,天下學子何其之多,可真正踏入仕途的人,又才能有幾個?”
“這些沒有踏入仕途的人,他們興許不能在官路上麵為天下效力,但卻可以成為教書先生,也可以成為其餘行業的翹楚。”
“有學識的人變得越來越多,這天下才能夠進步。”
“而一味的限製女子求學,那隻能是走入到了死胡同之中,隻有女子的學識變多,那才能更好的相夫教子。”
“諸位大人,你們有什麽可著急的?這天下,窮苦大眾,怕是飯都吃不起,還哪有能力供子女求學?”
“我不過就在京城之中開放,讓一些有能力的人可以送他們的子女去往學堂。”
“你們在家中自己找教書先生教導子女,與放入學堂之中不也是一樣?”
他隻想了幾率可以增加一半的可能,但沒有想到,這些人早就想到了這些事情。
更加沒有想到,這一半的幾率對於他們來說,完全就無所謂,也根本就不需要。
瞬間,龍麟突然懂了。
他們所想的人才,與他所想的人才,是兩迴事,完全就不是代表的同一類人。
想明白了,龍麟瞬間笑了。
“諸位大人,你們覺得,什麽樣的人才,才能算是人才?”
哈哈哈......
一句話引得眾人立刻發笑,就連皇上聽了,也都露出了一絲的笑意。
“殿下,你從小也跟著大學士一路求學,難道連人才是什麽?竟然都不知道?”
“殿下,人才就是通過科舉挑選,然後能夠清正廉潔為官的人。”
“殿下,朝廷從天下選拔人才,就是通過科舉的製度,然後讓一眾學子求學,成為朝廷的棟梁之才。”
......
龍麟點了點頭,他已經想到了,這些人眼裏,科舉就等於選拔人才,人才就是能夠為官之人。
而他所想的人才,卻並不是這樣。
所以,他才一出宮,就修繕學堂,然後立刻就成立了研究院,研究院中出了成果的人,這些人才叫做人才。
至於他的腦海之中,壓根就沒有想過要讓更多的人去為官,而那些為官的人,他也並沒有覺得他們就是人才。
這一點,可能也與他自己有著莫大的關係。
他一出生就是皇子,對於當官,並沒有一點多餘的想法,他隻要年齡夠了,直接就能夠為官。
所以,他也就沒有將人才,與科舉真正的聯係在一起。
“諸位大人,你們所講,並沒有錯,但有些局限。”
“科舉選拔的學識之士,的確也屬於天下為數不多的人才,但這隻不過就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我所想的人才,是能夠為天下出力,能夠在天下起到巨大作用的人,都可以稱之為人才。”
龍麟話落,眾人立刻就露出輕視之色。
“為天下出力?那不還是朝廷派往天下的官員。”
“說來說去,還不是科舉之後朝廷選拔出來的人才?”
“你所說的這些,又有什麽區別?”
......
眾人話落,龍麟立刻便搖了搖頭。
“有區別,朝廷的人才,不過就是一方麵。”
“而天下的人才,涉及到各行各業,各種出類拔萃之人,都可以稱之為人才。”
“對於這些人,朝廷就應該去鼓勵,去支持,而不是一味的去打壓,讓他們隻能是泯為普通人。”
看到眾人依舊保持原來的神色,龍麟準備換個說法。
“這樣吧,我給諸位大人舉幾個例子,你們聽聽。”
“你們不是說女子就應該以生育後代為主嗎?生育後代,能夠讓天下的人數變多,這沒有錯。”
“但你們想過沒有,這天下如此之大,穩婆接生的能力,又參差不齊,有多少女子,是喪命在難產的噩夢之下。”
“可如果穩婆的人數變多,穩婆的能力又能夠變強,那在孩子出生之時,是不是就能減少這種問題。”
“這種情況下,是不是就可以保住大多數的難產女子,是不是天下的人數就會變多。”
“這種事情,是不是隻有女子才更加適合去做?為什麽不大力的支持讓這樣一類的女子變多?”
龍麟話落,眾人陷入了沉默,關於這一點,眾人好像並不是特別的反對。
但張宰相這個時候再次開口。
“殿下,你說的這一點固然有理,穩婆在各地都有,朝廷也很重視,但有一些就足夠了。”
“是啊是啊,殿下,朝廷還是應該製止女子求學這件事情。”
......
龍麟立刻開口。
“既然朝廷重視,那就應該支持,為何要製止?”
“女子不能參加科舉,但卻可以去做更多的一些事情。”
“比如成為一名大夫,再比如,可以成為一名很好的服裝製造師,甚至,女子還可以成為一名很好的教書先生。這些都可以有,為何要製止?”
龍麟話落,眾人再次開口。
“殿下,你所說的這些事情,大部分男子都可以去很好的完成,而一些個女子,還是待在家裏生育就好。”
“這天下之間,大部分的男子都沒有求學的機會,更加不要說是一些女子。”
“殿下,你要明白,天下子民求學,就想著要獲得一條生路,朝廷根本就沒有那麽多的地方,去安排這些人。”
......
龍麟聽來聽去,感覺特別的無語。
說白了,這群人眼裏,大部分的人,就隻能是生活在天下的底層。
普通大眾除了種地之外,根本就沒有別的辦法。
更加可悲的是,怕是好多的百姓,根本就無地可種,大部分的土地,怕是都在權貴的手中。
這些人,不會想著去給那些人其餘的道路,隻希望普通的大眾,都待在土地之中。
可這些人從來就沒有想過,想要讓糧食變多,壓迫根本就無法實現,隻能是去改變。
這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靠說?完全就行不通,無論他說什麽,怕是這群人都絕對不會同意。
現在,他隻想要能夠讓女子求學就行,事情過猶不及,需要一點點的去改變。
女子參加不參加科舉,這並不重要,但卻可以做其餘很多的事情,這是他所想要的結果。
“諸位大人,你們也說了,天下學子求學,就是為了能夠獲得一個不錯的生路。”
“男子不也是一樣,天下學子何其之多,可真正踏入仕途的人,又才能有幾個?”
“這些沒有踏入仕途的人,他們興許不能在官路上麵為天下效力,但卻可以成為教書先生,也可以成為其餘行業的翹楚。”
“有學識的人變得越來越多,這天下才能夠進步。”
“而一味的限製女子求學,那隻能是走入到了死胡同之中,隻有女子的學識變多,那才能更好的相夫教子。”
“諸位大人,你們有什麽可著急的?這天下,窮苦大眾,怕是飯都吃不起,還哪有能力供子女求學?”
“我不過就在京城之中開放,讓一些有能力的人可以送他們的子女去往學堂。”
“你們在家中自己找教書先生教導子女,與放入學堂之中不也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