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了這件事情之後,方樸看向了龍麟。
“殿下,這件事情,我明白了,那另外一件呢?關於學堂,我們又該怎麽做?”
龍麟想了想後,將他的想法說了出來。
“方大人,你認為咱們朝廷的求學,到底對不對?”
一句話,方樸立刻驚呆在了當場,這可不是他所能夠談論的事情。
“殿下,朝廷所做,自然是對。”
龍麟卻是果斷搖頭,他可不這樣認同。
“方大人,這裏沒有外人,別那麽多的顧慮。”
“朝廷裏麵都是一些人,可不是神,是人就會有做錯的時候,人無完人,怎麽可能就一定對?”
龍麟自個說著,方樸卻是無動於衷。
那神情,就像是完全沒有聽到他的話一般,沒有一點反應。
龍麟看在眼中,自然能懂,方大人畢竟與他不同,方樸的顧慮一定非常之多。
有些話他可以話,但方大人肯定不敢多言。
“好了,方大人,我換個說法,你覺得求學,到底是為了什麽?”
求學?這一點方樸自然明白。
“迴殿下,求學自然是為了能夠高中,然後能夠謀得一官半職,為朝廷效力。”
龍麟卻是不以為然,立刻就露出一聲嗤笑之聲。
“方大人,話雖然如此,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一句話,方樸陷入了沉默。
他自然是明白,所謂的為朝廷效力,根本就很假。
但麵對一位殿下,他還是隻能這樣說,他可不想因為口誤,給自己招惹來天大的麻煩。
“方大人,這裏沒有外人,沒必要那般拘束,我隻不過是與你討論一番。”
“所謂的高中,對於天下學子來說,已經是非常艱難的一件事情。”
“朝廷的官位,就隻有那麽一些,世代為官的家族,早已經將大部分官位霸攬在了手中。”
“真正能夠依靠科舉考中的人,少之又少。”
龍麟這話一出口,方樸直接楞在了當場。
他在禮部為官,對這一點自然是比誰都清楚。
很多的官位,大部分都是世襲罔替,父輩卸任,兒子一輩直接就會頂上。
連續數年,朝廷都沒有過科舉,可想而知,這件事情是多麽的嚴重。
龍麟殿下修繕學堂,在他看來,這根本就無法實現。
也就是殿下挑頭,換一個人,還真的不一定能夠做到。
“殿下,您看的非常明白,我就不多言了。”
龍麟看著方樸,笑了笑。
看來這話,他是說到了方樸心中。
“方大人,你覺得一個人,求學到底是為了什麽?”
如果不是高中的話,方樸想了想,並沒有多大的感覺,再好的文采,也不能當飯吃。
於是乎,方樸搖了搖頭。
龍麟看在眼中,隻能是繼續說道。
“方大人,我覺得,求學這件事情,有兩方麵非常重要。”
方樸立刻來了興趣。
“殿下,您請說。”
龍麟笑了笑,點了點頭。
“初學與求生。”
方樸完全沒有聽懂,這啥玩意。
“殿下,啥是初學?啥又是求生?”
“哦,殿下,求生我懂一點,初學就不明白了。”
龍麟露出一絲怪笑。
“初學在先,求生在後。”
“初學為何?識字,認字,懂理,懂義,會做人。”
“如果一個人,出賣國家,不仁不義,不忠不孝,欺善怕惡,搶占他人之物,恃強淩弱,欺壓百姓,等等這些人,其實都是初學沒過之人。”
“初學是什麽,就是要懂得這些,至於日後是否做人,那不是朝廷能夠控製的事情。”
“不教,這件事情可以責怪朝廷,但教了之後不做人,那朝廷有法,天下有義,惡人自然會被朝廷收拾。”
方樸聽了之後,點了點頭。
如果僅僅隻是這樣,那這初學並不困難,甚至感覺還十分的簡單。
“殿下,你所講的初學,方樸明白了。”
龍麟點了點頭。
“初學之後,就要學會求生,如果求學隻是為了高中,那對於龍朝的學子來說,就是一種悲哀。”
“高中隻不過就是其中一種謀生之道,高中也並不一定就能善終,不幹好事,說不定哪天就被朝廷砍了頭。”
龍麟一句話,方樸聽了差點直接笑出口。
“殿下,您繼續。”
方樸嘴角抽搐了一下,他自然是看在了眼中,但心中並沒有責怪。
“求生之道,有很多,種田,養畜,為師,為技,為兵,為商,這些都是求生。”
“這些求生之法,其中也有著非常多的門道,不學的話,還真不一定能會。”
“所以,朝廷要普及初學,拓寬求生之學,讓更多的普通大眾,能夠選一個可以謀生的技能。”
龍麟這些話落下,方樸陷入了沉思。
猛然間,他好像是明白了龍麟殿下的想法。
“殿下,你的意思是,那些學子,在學習了初學之後,可以選擇在學其餘那些技能?”
“比如,初學通過的人,可以到國醫藥堂中學習治病救人之術?”
“那殿下您成立的研究院,然後是不是都會有相應的學堂?然後供那些學子,可以去學?”
龍麟點了點頭,他就是這樣的想法。
“方大人,我所想也並不完善,隨著以後的發展,肯定會湧現出各種各樣的學堂。”
“這些學堂,就可以讓更多的人,有了選擇的機會,然後其中擅長的一些人,就會主動去選擇適合他的求生之術。”
方樸點了點頭,這一下,他是徹底的明白了。
可是,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殿下,如果大量的人,都去做了這些,那哪還有百姓願意重地?缺了糧食,那可是會動搖朝廷的根本。”
龍麟自然明白這件事情的重要性。
這就是最要命的一件事情,也是曆來朝廷被困死的一個核心問題。
為了能夠有更多的糧食,就拚命的打壓一切,然後讓更多的人,全部撲在土地之中。
這是朝廷權貴之人的一場陰謀,也是他們的目的,讓大量的人,根本就沒有脫離土地的機會。
這是一場被迫,完全就不是主動。
可如此核心的問題,根本就從來都無法解決。
難道,隻有更多的人去種地,糧食才能變多?
工具的提升,種子的優化,耕地畝數的變多,畝產的提升,這些才是真正改變問題的辦法。
“殿下,這件事情,我明白了,那另外一件呢?關於學堂,我們又該怎麽做?”
龍麟想了想後,將他的想法說了出來。
“方大人,你認為咱們朝廷的求學,到底對不對?”
一句話,方樸立刻驚呆在了當場,這可不是他所能夠談論的事情。
“殿下,朝廷所做,自然是對。”
龍麟卻是果斷搖頭,他可不這樣認同。
“方大人,這裏沒有外人,別那麽多的顧慮。”
“朝廷裏麵都是一些人,可不是神,是人就會有做錯的時候,人無完人,怎麽可能就一定對?”
龍麟自個說著,方樸卻是無動於衷。
那神情,就像是完全沒有聽到他的話一般,沒有一點反應。
龍麟看在眼中,自然能懂,方大人畢竟與他不同,方樸的顧慮一定非常之多。
有些話他可以話,但方大人肯定不敢多言。
“好了,方大人,我換個說法,你覺得求學,到底是為了什麽?”
求學?這一點方樸自然明白。
“迴殿下,求學自然是為了能夠高中,然後能夠謀得一官半職,為朝廷效力。”
龍麟卻是不以為然,立刻就露出一聲嗤笑之聲。
“方大人,話雖然如此,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一句話,方樸陷入了沉默。
他自然是明白,所謂的為朝廷效力,根本就很假。
但麵對一位殿下,他還是隻能這樣說,他可不想因為口誤,給自己招惹來天大的麻煩。
“方大人,這裏沒有外人,沒必要那般拘束,我隻不過是與你討論一番。”
“所謂的高中,對於天下學子來說,已經是非常艱難的一件事情。”
“朝廷的官位,就隻有那麽一些,世代為官的家族,早已經將大部分官位霸攬在了手中。”
“真正能夠依靠科舉考中的人,少之又少。”
龍麟這話一出口,方樸直接楞在了當場。
他在禮部為官,對這一點自然是比誰都清楚。
很多的官位,大部分都是世襲罔替,父輩卸任,兒子一輩直接就會頂上。
連續數年,朝廷都沒有過科舉,可想而知,這件事情是多麽的嚴重。
龍麟殿下修繕學堂,在他看來,這根本就無法實現。
也就是殿下挑頭,換一個人,還真的不一定能夠做到。
“殿下,您看的非常明白,我就不多言了。”
龍麟看著方樸,笑了笑。
看來這話,他是說到了方樸心中。
“方大人,你覺得一個人,求學到底是為了什麽?”
如果不是高中的話,方樸想了想,並沒有多大的感覺,再好的文采,也不能當飯吃。
於是乎,方樸搖了搖頭。
龍麟看在眼中,隻能是繼續說道。
“方大人,我覺得,求學這件事情,有兩方麵非常重要。”
方樸立刻來了興趣。
“殿下,您請說。”
龍麟笑了笑,點了點頭。
“初學與求生。”
方樸完全沒有聽懂,這啥玩意。
“殿下,啥是初學?啥又是求生?”
“哦,殿下,求生我懂一點,初學就不明白了。”
龍麟露出一絲怪笑。
“初學在先,求生在後。”
“初學為何?識字,認字,懂理,懂義,會做人。”
“如果一個人,出賣國家,不仁不義,不忠不孝,欺善怕惡,搶占他人之物,恃強淩弱,欺壓百姓,等等這些人,其實都是初學沒過之人。”
“初學是什麽,就是要懂得這些,至於日後是否做人,那不是朝廷能夠控製的事情。”
“不教,這件事情可以責怪朝廷,但教了之後不做人,那朝廷有法,天下有義,惡人自然會被朝廷收拾。”
方樸聽了之後,點了點頭。
如果僅僅隻是這樣,那這初學並不困難,甚至感覺還十分的簡單。
“殿下,你所講的初學,方樸明白了。”
龍麟點了點頭。
“初學之後,就要學會求生,如果求學隻是為了高中,那對於龍朝的學子來說,就是一種悲哀。”
“高中隻不過就是其中一種謀生之道,高中也並不一定就能善終,不幹好事,說不定哪天就被朝廷砍了頭。”
龍麟一句話,方樸聽了差點直接笑出口。
“殿下,您繼續。”
方樸嘴角抽搐了一下,他自然是看在了眼中,但心中並沒有責怪。
“求生之道,有很多,種田,養畜,為師,為技,為兵,為商,這些都是求生。”
“這些求生之法,其中也有著非常多的門道,不學的話,還真不一定能會。”
“所以,朝廷要普及初學,拓寬求生之學,讓更多的普通大眾,能夠選一個可以謀生的技能。”
龍麟這些話落下,方樸陷入了沉思。
猛然間,他好像是明白了龍麟殿下的想法。
“殿下,你的意思是,那些學子,在學習了初學之後,可以選擇在學其餘那些技能?”
“比如,初學通過的人,可以到國醫藥堂中學習治病救人之術?”
“那殿下您成立的研究院,然後是不是都會有相應的學堂?然後供那些學子,可以去學?”
龍麟點了點頭,他就是這樣的想法。
“方大人,我所想也並不完善,隨著以後的發展,肯定會湧現出各種各樣的學堂。”
“這些學堂,就可以讓更多的人,有了選擇的機會,然後其中擅長的一些人,就會主動去選擇適合他的求生之術。”
方樸點了點頭,這一下,他是徹底的明白了。
可是,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殿下,如果大量的人,都去做了這些,那哪還有百姓願意重地?缺了糧食,那可是會動搖朝廷的根本。”
龍麟自然明白這件事情的重要性。
這就是最要命的一件事情,也是曆來朝廷被困死的一個核心問題。
為了能夠有更多的糧食,就拚命的打壓一切,然後讓更多的人,全部撲在土地之中。
這是朝廷權貴之人的一場陰謀,也是他們的目的,讓大量的人,根本就沒有脫離土地的機會。
這是一場被迫,完全就不是主動。
可如此核心的問題,根本就從來都無法解決。
難道,隻有更多的人去種地,糧食才能變多?
工具的提升,種子的優化,耕地畝數的變多,畝產的提升,這些才是真正改變問題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