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三年,黃台吉派濟爾哈朗、多鐸二人率軍在義州築城屯田。[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
義州處於廣寧與錦州之間的大淩河畔,地勢開闊,土地肥沃,在此築城屯田,實際上是建立了攻錦的前哨陣地。同時,一旦開始圍攻錦州,這裏也馬上能成為一個絕佳的後勤補給基地。
清軍屯田義州的舉動,很清楚的暴露了他們下階段的戰略意圖,那就是圍攻錦州。駐守錦州城的是大明掛前鋒將軍印的錦州總兵祖大壽。遼西第一將門,祖家的當家人。曾經向清軍投降過一次,後來借機迴到錦州,立即又開始跟清軍敵對作戰,但祖家有不少人已經投降清軍,為清軍效力。
麵對清軍的義州駐軍屯田,祖大壽不停的向薊遼總督洪承疇請援,說建虜屯駐義州,意在寧錦。而寧錦氣脈中斷,則鬆、杏、錦三城勢已岌岌,朝不逾夕矣。祖大壽請求洪承疇和朝廷發兵來援,打掉義州這根插進錦州眼中的釘子,力保錦州的安全。
寧錦防線在此時早已經成了一個相當尷尬的存在,因為自林丹汗西走後,燕山北的蒙古人已經從天啟和崇禎早期的明軍盟軍,變成了清軍的先鋒。遼西成了一條孤單而又薄弱的突出點,一條狹長的走廊,深入敵境數百裏中。
從戰略作用上來說,寧錦對於關內的屏障作用已經極微,在此之前,清軍已經數次繞過遼西的關寧錦防線,自燕山北的薊鎮一線突破長城關口攻入關內。
堅守寧錦防線不但起不到原有的屏障京師的作用,甚至還大大拉長了明軍的補給錢,另外還讓明軍這支花費最多的精銳兵馬,駐紮在遠離京畿的地方。每次清軍入寇,寧錦軍既無法禦敵於外,又無法及時增援京師。
雖說寧錦可以防禦山海關,可實際上,山海關獨特的地形,使得這裏極為險要,曆史上山海關也曾被攻破,但都是自關內攻取的,還沒有從關外正麵攻破過,明軍完全可以把寧錦守軍撤到關內。
可惜,文官的不知變通,不懂戰略,加上遼西將門在遼西的利益,使得朝廷居然還一直在死守著寧錦一線。
尤其是到了如今,當清軍要次發起錦州之圍的時候,朝廷沒有既沒有選擇最正確的撤迴山海關,牢牢把守薊鎮山海一線,也沒有一麵穩守錦州,一麵派兵襲擾義州城的築城屯田。[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
朝廷和薊遼的將帥們選擇了最下下的一個應對之策,從中原抽調大軍前往錦州,去摧毀義州城。而這必然引發明清的決戰,他們也毫不在意。
率主力遠赴關外四百裏,與敵人進行戰略決戰,劉鈞根本想不明白這朝中上下和薊遼將帥們究竟是怎麽想的?腦袋全被門夾了?還是因為朝廷剿滅了流匪而空前的自信心大增,全都膨脹了?
就算大明想與清軍決戰,什麽地方不能進行,什麽時候不能進行,非要選擇這樣一個被動的時間和地點呢?
尤其在劉鈞看來,如果僅隻錦州守軍堅守城池,再派一支機動力量對義州一帶清軍屯田和補給路線進行襲擾破壞,那麽還好些。而集結大量兵馬到錦州,這卻是加速自殺的做法。兵越多,消耗越大,補給壓力越大。而明軍有著四百多裏的補給線,補給全靠關內運輸,這是極其危險的。
不作不會死啊。
劉鈞感歎之餘,也別無他法。連梅之煥都勸不住崇禎,別提他了。好在崇禎最後並沒有接受梅之煥的上奏,調他去錦州,要不然劉鈞都不知道要如何應旨。
五月初一,北洋艦隊搭載著三萬餘九頭鳥,浩浩蕩蕩的離開黃州,駛向東方。
江邊送行的百姓之中,一名商人遠遠望著艦隊順江駛遠後,慢慢擠過還在興奮交談稱讚九頭鳥威武的百姓,一路迴到了城中。
他走進了城東大街的一家北貨鋪。
“你這裏可有遼東人參,百年的老山參?”
喬桂大聲問,鋪裏櫃台後的掌櫃聽聞,匆忙抬頭看了他一眼,然後從後麵走了出來,把已經上前招唿的夥計叫開,自己上前親自接待。這是一個瘦小幹枯的山西老頭,年紀不小滿臉皺紋,頭發戴著頂瓜皮帽。
“客官,我這裏有上好的老山參,你要一百年的還是兩百年的?”
“是正宗的遼東老山參嗎?有沒有高麗參,百年的?”
客棧掌櫃露出一張笑臉,攏著手道,“客官你算是來對地方了,我們這間廣福行可是最有名的北貨行,關外的貨不少,正宗且還實惠,不僅有遼東老參還有朝鮮進的高麗參,一百年的,有!”
聽到客棧老板這麽說,喬桂眼裏閃過一道光亮,很快又隱去,他緩緩問道,“百年遼東老參多少錢,百年高麗參又多少錢?”
“百兩一根,童叟無欺,絕無二價!”
“嗯。”喬桂聽到老板這麽說,下意識的悄悄環顧四周,發現鋪子裏隻有他們兩人,那個夥計也早到了後院去了。一是他從袖裏取出銀票,“我用四海銀行的銀票付款,可以吧?”
老板笑嗬嗬的說沒問題。
喬桂把銀票遞過去,店鋪老板接過收下,把兩支老參各裝在一個木盒裏,遞給喬桂。兩人錢貨交訖,目光交錯,都會意的點了一下頭。
喬桂捧著盒子出了店鋪,接下來他又在沿街的好幾家店鋪逛了一圈,買了一匹布,還買了把折扇,一雙鞋子,最後才迴到自己家中。
迴到家,他先上了樓,關好了門窗,然後把參盒放在桌上,小心的打開。取出裏麵的兩支老參,然後在盒子裏找到了夾層,打開,裏麵有一封信。不過上麵的字卻連不成句,喬桂又從書架上取來一本書,開始一番翻翻對對,一邊拿著筆在另一張紙上寫字。
最後,他放下書,桌上的那頁白紙已經寫滿,拿起紙認真的看了幾遍,他點起油燈,把那張剛寫好的紙靠近火苗,燒了。
喬桂是一個山西人,在黃州一家山西老板開的商行裏做管事。
他是去年底才從山西來的黃州,剛才他燒掉的那張紙,上麵都是商行山西總店讓他去搜集關於九頭鳥的情報,事實上,他從山西來到黃州,在商行裏隻是掛名管事,實際上更多的都是借著這個身份在搜集九頭鳥的情報。
他剛才去北貨鋪,買參遞過銀票的時候,裏麵夾著一張紙,上麵用密語寫了關於九頭鳥軍隊駐防,兵馬編製,將領名單,出兵日期和數量等三十餘條情報,相當詳盡,雖然都還算不上是什麽機密信息,可也確實很全麵。
而這些他都是從北貨鋪拿到任務要求,然後依要求收集的。
事實上,他確實隻是一名山西商行管事,並不是什麽錦衣衛也不是東廠,更不是滿清的細作。不過從某方麵來講,他其實也算是一名細作。山西的許多商人都通口外,暗中與清人走私交易,除了向清軍運去糧食鐵器布匹等物資,換迴清軍的金銀珍珠人參貂皮等外,他們還向清軍販賣情報,根本清軍的要求,搜集明朝的種種情報。
去年,清軍直接向喬桂的商行提出要收集九頭鳥的情報,並開出了不低的價格,商行便派出了喬桂等不少人南下,還在湖廣各地成立了數家商行。
山西商人因為靠近張家口這條通往草原的商路要道,因此一直以來都與口外的胡人關係密切。清軍征服了口外的蒙古人後,山西商人便也開始與清人合作。
各種物資走私,情報販賣,隻要是能賺錢的,他們無所顧忌。
喬桂剛譯出的暗信,是商行給他傳送的最新任務,讓他想方設法弄到九頭鳥從紅夷那裏得到的火炮威力。另外,還讓他想辦法搜集九頭鳥的燧發火銃情報,最好是能夠得到一兩支這種新式火銃,秘密送迴山西總部。
一艘商船在遼海解凍之後,乘風破浪來到旅順口。
船頭站著一個商人裝扮的中年人,他的後麵站著數名做護衛裝束的年青人,他們站在船上正仔細的打量著港口。
旅順口,一個優良的港口,哪怕這些年冬天奇冷,可旅順口結凍的時間也極短,甚至據說在早些年天氣不這麽冷的時候,旅順口的海港甚至終年不凍。
加之這裏隱蔽險要,是一座天然良港。旅順口與廟島列島以及山東半島蓬萊角共扼渤海海峽,構成了京津與渤海海岸的天然屏障,對於定都北京的大明來說,這裏向來是個極為重要的地方。
可惜,這樣重要的地方,大明卻已經丟失數年了。
崇禎二年,東江總兵毛文龍被袁崇煥所殺後,東江鎮內部矛盾日益激化,其舊部先後在皮島和登州等地作亂,雖朝廷先後平定東江和登州之亂,可隨著孔有德投靠清軍,在其協助下,清軍於崇禎六年發兵猛攻旅順,駐守明軍雖奮勇抵抗,可最終寡不敵眾敗下陣來,旅順丟失。
旅順丟失後,明軍也很快喪失廣鹿等海上諸島。崇禎十年,東江鎮最後一任總兵沈世魁兵敗皮島,敗走石城島,最後被俘而死,大明徹底失去遼海及諸島的控製。
“就裏就是旅順口了!”站在船頭的中年商人長歎一聲道。
“馬上就是我們的旅順口了。”他身後的年輕人迴道。
義州處於廣寧與錦州之間的大淩河畔,地勢開闊,土地肥沃,在此築城屯田,實際上是建立了攻錦的前哨陣地。同時,一旦開始圍攻錦州,這裏也馬上能成為一個絕佳的後勤補給基地。
清軍屯田義州的舉動,很清楚的暴露了他們下階段的戰略意圖,那就是圍攻錦州。駐守錦州城的是大明掛前鋒將軍印的錦州總兵祖大壽。遼西第一將門,祖家的當家人。曾經向清軍投降過一次,後來借機迴到錦州,立即又開始跟清軍敵對作戰,但祖家有不少人已經投降清軍,為清軍效力。
麵對清軍的義州駐軍屯田,祖大壽不停的向薊遼總督洪承疇請援,說建虜屯駐義州,意在寧錦。而寧錦氣脈中斷,則鬆、杏、錦三城勢已岌岌,朝不逾夕矣。祖大壽請求洪承疇和朝廷發兵來援,打掉義州這根插進錦州眼中的釘子,力保錦州的安全。
寧錦防線在此時早已經成了一個相當尷尬的存在,因為自林丹汗西走後,燕山北的蒙古人已經從天啟和崇禎早期的明軍盟軍,變成了清軍的先鋒。遼西成了一條孤單而又薄弱的突出點,一條狹長的走廊,深入敵境數百裏中。
從戰略作用上來說,寧錦對於關內的屏障作用已經極微,在此之前,清軍已經數次繞過遼西的關寧錦防線,自燕山北的薊鎮一線突破長城關口攻入關內。
堅守寧錦防線不但起不到原有的屏障京師的作用,甚至還大大拉長了明軍的補給錢,另外還讓明軍這支花費最多的精銳兵馬,駐紮在遠離京畿的地方。每次清軍入寇,寧錦軍既無法禦敵於外,又無法及時增援京師。
雖說寧錦可以防禦山海關,可實際上,山海關獨特的地形,使得這裏極為險要,曆史上山海關也曾被攻破,但都是自關內攻取的,還沒有從關外正麵攻破過,明軍完全可以把寧錦守軍撤到關內。
可惜,文官的不知變通,不懂戰略,加上遼西將門在遼西的利益,使得朝廷居然還一直在死守著寧錦一線。
尤其是到了如今,當清軍要次發起錦州之圍的時候,朝廷沒有既沒有選擇最正確的撤迴山海關,牢牢把守薊鎮山海一線,也沒有一麵穩守錦州,一麵派兵襲擾義州城的築城屯田。[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
朝廷和薊遼的將帥們選擇了最下下的一個應對之策,從中原抽調大軍前往錦州,去摧毀義州城。而這必然引發明清的決戰,他們也毫不在意。
率主力遠赴關外四百裏,與敵人進行戰略決戰,劉鈞根本想不明白這朝中上下和薊遼將帥們究竟是怎麽想的?腦袋全被門夾了?還是因為朝廷剿滅了流匪而空前的自信心大增,全都膨脹了?
就算大明想與清軍決戰,什麽地方不能進行,什麽時候不能進行,非要選擇這樣一個被動的時間和地點呢?
尤其在劉鈞看來,如果僅隻錦州守軍堅守城池,再派一支機動力量對義州一帶清軍屯田和補給路線進行襲擾破壞,那麽還好些。而集結大量兵馬到錦州,這卻是加速自殺的做法。兵越多,消耗越大,補給壓力越大。而明軍有著四百多裏的補給線,補給全靠關內運輸,這是極其危險的。
不作不會死啊。
劉鈞感歎之餘,也別無他法。連梅之煥都勸不住崇禎,別提他了。好在崇禎最後並沒有接受梅之煥的上奏,調他去錦州,要不然劉鈞都不知道要如何應旨。
五月初一,北洋艦隊搭載著三萬餘九頭鳥,浩浩蕩蕩的離開黃州,駛向東方。
江邊送行的百姓之中,一名商人遠遠望著艦隊順江駛遠後,慢慢擠過還在興奮交談稱讚九頭鳥威武的百姓,一路迴到了城中。
他走進了城東大街的一家北貨鋪。
“你這裏可有遼東人參,百年的老山參?”
喬桂大聲問,鋪裏櫃台後的掌櫃聽聞,匆忙抬頭看了他一眼,然後從後麵走了出來,把已經上前招唿的夥計叫開,自己上前親自接待。這是一個瘦小幹枯的山西老頭,年紀不小滿臉皺紋,頭發戴著頂瓜皮帽。
“客官,我這裏有上好的老山參,你要一百年的還是兩百年的?”
“是正宗的遼東老山參嗎?有沒有高麗參,百年的?”
客棧掌櫃露出一張笑臉,攏著手道,“客官你算是來對地方了,我們這間廣福行可是最有名的北貨行,關外的貨不少,正宗且還實惠,不僅有遼東老參還有朝鮮進的高麗參,一百年的,有!”
聽到客棧老板這麽說,喬桂眼裏閃過一道光亮,很快又隱去,他緩緩問道,“百年遼東老參多少錢,百年高麗參又多少錢?”
“百兩一根,童叟無欺,絕無二價!”
“嗯。”喬桂聽到老板這麽說,下意識的悄悄環顧四周,發現鋪子裏隻有他們兩人,那個夥計也早到了後院去了。一是他從袖裏取出銀票,“我用四海銀行的銀票付款,可以吧?”
老板笑嗬嗬的說沒問題。
喬桂把銀票遞過去,店鋪老板接過收下,把兩支老參各裝在一個木盒裏,遞給喬桂。兩人錢貨交訖,目光交錯,都會意的點了一下頭。
喬桂捧著盒子出了店鋪,接下來他又在沿街的好幾家店鋪逛了一圈,買了一匹布,還買了把折扇,一雙鞋子,最後才迴到自己家中。
迴到家,他先上了樓,關好了門窗,然後把參盒放在桌上,小心的打開。取出裏麵的兩支老參,然後在盒子裏找到了夾層,打開,裏麵有一封信。不過上麵的字卻連不成句,喬桂又從書架上取來一本書,開始一番翻翻對對,一邊拿著筆在另一張紙上寫字。
最後,他放下書,桌上的那頁白紙已經寫滿,拿起紙認真的看了幾遍,他點起油燈,把那張剛寫好的紙靠近火苗,燒了。
喬桂是一個山西人,在黃州一家山西老板開的商行裏做管事。
他是去年底才從山西來的黃州,剛才他燒掉的那張紙,上麵都是商行山西總店讓他去搜集關於九頭鳥的情報,事實上,他從山西來到黃州,在商行裏隻是掛名管事,實際上更多的都是借著這個身份在搜集九頭鳥的情報。
他剛才去北貨鋪,買參遞過銀票的時候,裏麵夾著一張紙,上麵用密語寫了關於九頭鳥軍隊駐防,兵馬編製,將領名單,出兵日期和數量等三十餘條情報,相當詳盡,雖然都還算不上是什麽機密信息,可也確實很全麵。
而這些他都是從北貨鋪拿到任務要求,然後依要求收集的。
事實上,他確實隻是一名山西商行管事,並不是什麽錦衣衛也不是東廠,更不是滿清的細作。不過從某方麵來講,他其實也算是一名細作。山西的許多商人都通口外,暗中與清人走私交易,除了向清軍運去糧食鐵器布匹等物資,換迴清軍的金銀珍珠人參貂皮等外,他們還向清軍販賣情報,根本清軍的要求,搜集明朝的種種情報。
去年,清軍直接向喬桂的商行提出要收集九頭鳥的情報,並開出了不低的價格,商行便派出了喬桂等不少人南下,還在湖廣各地成立了數家商行。
山西商人因為靠近張家口這條通往草原的商路要道,因此一直以來都與口外的胡人關係密切。清軍征服了口外的蒙古人後,山西商人便也開始與清人合作。
各種物資走私,情報販賣,隻要是能賺錢的,他們無所顧忌。
喬桂剛譯出的暗信,是商行給他傳送的最新任務,讓他想方設法弄到九頭鳥從紅夷那裏得到的火炮威力。另外,還讓他想辦法搜集九頭鳥的燧發火銃情報,最好是能夠得到一兩支這種新式火銃,秘密送迴山西總部。
一艘商船在遼海解凍之後,乘風破浪來到旅順口。
船頭站著一個商人裝扮的中年人,他的後麵站著數名做護衛裝束的年青人,他們站在船上正仔細的打量著港口。
旅順口,一個優良的港口,哪怕這些年冬天奇冷,可旅順口結凍的時間也極短,甚至據說在早些年天氣不這麽冷的時候,旅順口的海港甚至終年不凍。
加之這裏隱蔽險要,是一座天然良港。旅順口與廟島列島以及山東半島蓬萊角共扼渤海海峽,構成了京津與渤海海岸的天然屏障,對於定都北京的大明來說,這裏向來是個極為重要的地方。
可惜,這樣重要的地方,大明卻已經丟失數年了。
崇禎二年,東江總兵毛文龍被袁崇煥所殺後,東江鎮內部矛盾日益激化,其舊部先後在皮島和登州等地作亂,雖朝廷先後平定東江和登州之亂,可隨著孔有德投靠清軍,在其協助下,清軍於崇禎六年發兵猛攻旅順,駐守明軍雖奮勇抵抗,可最終寡不敵眾敗下陣來,旅順丟失。
旅順丟失後,明軍也很快喪失廣鹿等海上諸島。崇禎十年,東江鎮最後一任總兵沈世魁兵敗皮島,敗走石城島,最後被俘而死,大明徹底失去遼海及諸島的控製。
“就裏就是旅順口了!”站在船頭的中年商人長歎一聲道。
“馬上就是我們的旅順口了。”他身後的年輕人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