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日一大早,蒙胤秦便開口讓伯既明將他“提前”儲備在穀中的糧草運過來,按人頭以獎勵的方式發給村民們。
陳都尉也不像之前兩日那樣給村民們鼓勁,而是安排幾位將軍告知各隊部下,開始勸慰村民們迴家。
“這兩戰雖然告捷,但村民們終究是沒有經過長期訓練,而燕公國吃了個大虧後,定不會再大意,下次再來,便是複仇之戰!”
“到時候就沒有這麽容易能過關了!”
幾位將軍紛紛點頭道:“下次應該是燕公國與西奴國一起出戰!”
“燕公國在南境駐守了十萬兵馬,這次吃個大虧,接下來怕是要傾巢而出!”
“西奴國雖小,若要真下決心反撲,至少也能湊五萬兵馬過來!”
就算燕公國留一部分鎮守邊境,至少也是五萬人過來。
十萬大軍,就不是區區兩千精銳帶著一千俘虜兵和一千村民就能搞定的事情了。
“不過,好的一麵是,對方定然不會有這麽快的時間能整頓十萬大軍過來!”
“所以我們也同樣還有時間等援兵!”
眾人都心照不宣的笑了笑。
他們之所以膽敢這般肆無忌憚的讓西奴國被團滅,將燕公國殺得屁滾尿流,便是因為心中有底氣。
蒙胤秦十萬大軍隱於市而不是消失和解散了。
先遣部隊不出意外的話,這兩日就能抵達明鳩峰了。
到時候,西奴國與燕公國若還不知悔改,還要再來一次,那便讓他們徹底傷筋動骨,三年之內都不敢再打神醫穀的主意便是。
緊接著,商議完畢後,村民們分了糧食後都興奮得不想離開。
“俺們還能再打!”
有人背著米糧興致勃勃站在軍營門口道:“俺將米糧送迴家就再來!”
“這次不給米糧俺也能打死那幫龜孫子!”
“對,咱幹架可不是為了這點米糧,是保護咱神醫穀!”
“就是!”
雖然有米糧就是額外的驚喜,但他們真不是為了這點獎勵留下來。
“將軍,您就收下咱吧!”
“對對對,咱已經知曉您的身份了,定是個大將軍,不然不會這般厲害!”
“您放心咱不會對外宣揚此事,但您要帶著咱幹架啊!”
“咱要打得那幫龜孫子不敢再來肖想咱神醫穀為止!”
被圍在中間的陳都尉頓時頭皮發麻:“各位先冷靜一下!”
“不是我們不想讓你們幫著打仗,而是…”
他話沒說完又被村民們的聲音淹沒。
“咱要保護咱的地盤!”
“對,對,對!”
“保護神醫穀,保護咱的神醫穀!”
陳都尉:“……”
眼看不遠處幾位將軍的勸說都沒有效果,伯既明突然開口道:“各位,咱這兩日幹架是不是很勇猛?”
村民們唿聲一片。
伯既明又道:“既如此,大家覺著咱有沒有把對方給打怕了?”
村民們你看我我看你:“應該是怕了!”
“那肯定怕啊,瞧瞧山穀外,山腳下血流成河,誰特麽不怕?”
“指不定昨夜逃跑的都尿褲子了哈哈哈!”
眾人笑成一團。
等他們都笑得差不多了,伯既明忽地正色道:“所以,你們不走,他們怎敢再來呢?”
眾人:“???”
伯既明一臉認真道:“所以咱不是不讓你們幹架了,而是讓你們迴去休息兩日,那幫龜孫子若瞧見你們沒有守在山穀這兒了,才敢再來啊對不對?”
“這次等他們再來,咱定會打得他們逃迴去的命都沒有,徹底絕了旁人再想來欺負咱神醫穀的念頭,是不是?”
眾村民狂點頭:“對對對,咱就是這樣的想法!”
伯既明道:“既如此咱就先迴去休息啊,等那幫龜孫子鼓起勇氣再來,咱再去通知大家夥來幫忙,可好?”
眾村民響亮應道:“好!”
然後也不用陳都尉他們多言,各自背著自己的米糧興高采烈迴村了。
陳都尉不由得衝著伯既明比了個大拇指。
“厲害了,商世子這一招,日後倒是能用來在軍中做遣散用!”
伯既明搖頭笑道:“大可不必,這招也就對村民們有點用!”
若換做在軍中呆了數年的人,怕是沒那麽好騙。
…
燕公國,南境。
自二十年前幾國戰一場後,各國邊境這些年也就小打小鬧。
這次還是二十年來,燕公國遭遇的第一場大敗。
且不說南境原本就是最好守的邊境,就神醫穀這塊地,本也沒什麽攻擊力。
萬萬沒想到三萬兵馬竟會在區區神醫穀折損大半,不——是幾近全滅。
此事,宴璃打死都不敢往都城報。
最糟糕的是,將領全都戰死,此事不說是萬萬不可能的;
但好的一麵也是將領全戰死,此事要如何報都是他一人說了算。
宴璃眯著眼看了看身旁的軍師,道:“去,發布征兵令!”
隻需從邊境山旮旯裏再掏幾千人出來充數,編入軍中訓練一番。
然後這場戰役就能改成合情合理的結果!
於是,三日後,被宴璃悉心編排的三場戰役以及西奴國被“欺辱”和滅了個王的事情飛訊入宮。
燕公國皇上聞訊震怒。
“區區神醫穀,竟欲與我燕公國為敵?”
“不就是暫借他們穀外駐軍幾日,為此竟不惜與那大詔國叛賊聯手?”
雖說暫借神醫穀駐軍的事情原先便是他安排讓宴璃通知西奴國,去試探一番的。
但如今這一試探便讓他損失兩萬兵馬可就不是什麽試探了!
燕皇咬牙切齒:“可笑,失去了大詔國攝政王的身份,那蒙胤秦難道還看上了神醫穀的地盤,想要坐地為王?”
“就憑他那十萬大軍?”
提及十萬大軍,燕皇眉頭皺起來。
雖是叛賊,但蒙胤秦是什麽人?
一個從年幼便呆在軍營一路闖蕩出來的大將軍啊!
同級別的數量肯定不是他的對手。
燕公國在南境也就十萬大軍,若從都城調兵過去顯然得不償失。
想了想,燕皇突然眼珠一轉:“來人,筆墨伺候!”
且不管外界如何傳聞蒙胤秦是否有十萬大軍,他都當有這迴事。
但此事原本就不必他親自動手啊!
大詔國那位聖上,不正是在找此人嗎?
陳都尉也不像之前兩日那樣給村民們鼓勁,而是安排幾位將軍告知各隊部下,開始勸慰村民們迴家。
“這兩戰雖然告捷,但村民們終究是沒有經過長期訓練,而燕公國吃了個大虧後,定不會再大意,下次再來,便是複仇之戰!”
“到時候就沒有這麽容易能過關了!”
幾位將軍紛紛點頭道:“下次應該是燕公國與西奴國一起出戰!”
“燕公國在南境駐守了十萬兵馬,這次吃個大虧,接下來怕是要傾巢而出!”
“西奴國雖小,若要真下決心反撲,至少也能湊五萬兵馬過來!”
就算燕公國留一部分鎮守邊境,至少也是五萬人過來。
十萬大軍,就不是區區兩千精銳帶著一千俘虜兵和一千村民就能搞定的事情了。
“不過,好的一麵是,對方定然不會有這麽快的時間能整頓十萬大軍過來!”
“所以我們也同樣還有時間等援兵!”
眾人都心照不宣的笑了笑。
他們之所以膽敢這般肆無忌憚的讓西奴國被團滅,將燕公國殺得屁滾尿流,便是因為心中有底氣。
蒙胤秦十萬大軍隱於市而不是消失和解散了。
先遣部隊不出意外的話,這兩日就能抵達明鳩峰了。
到時候,西奴國與燕公國若還不知悔改,還要再來一次,那便讓他們徹底傷筋動骨,三年之內都不敢再打神醫穀的主意便是。
緊接著,商議完畢後,村民們分了糧食後都興奮得不想離開。
“俺們還能再打!”
有人背著米糧興致勃勃站在軍營門口道:“俺將米糧送迴家就再來!”
“這次不給米糧俺也能打死那幫龜孫子!”
“對,咱幹架可不是為了這點米糧,是保護咱神醫穀!”
“就是!”
雖然有米糧就是額外的驚喜,但他們真不是為了這點獎勵留下來。
“將軍,您就收下咱吧!”
“對對對,咱已經知曉您的身份了,定是個大將軍,不然不會這般厲害!”
“您放心咱不會對外宣揚此事,但您要帶著咱幹架啊!”
“咱要打得那幫龜孫子不敢再來肖想咱神醫穀為止!”
被圍在中間的陳都尉頓時頭皮發麻:“各位先冷靜一下!”
“不是我們不想讓你們幫著打仗,而是…”
他話沒說完又被村民們的聲音淹沒。
“咱要保護咱的地盤!”
“對,對,對!”
“保護神醫穀,保護咱的神醫穀!”
陳都尉:“……”
眼看不遠處幾位將軍的勸說都沒有效果,伯既明突然開口道:“各位,咱這兩日幹架是不是很勇猛?”
村民們唿聲一片。
伯既明又道:“既如此,大家覺著咱有沒有把對方給打怕了?”
村民們你看我我看你:“應該是怕了!”
“那肯定怕啊,瞧瞧山穀外,山腳下血流成河,誰特麽不怕?”
“指不定昨夜逃跑的都尿褲子了哈哈哈!”
眾人笑成一團。
等他們都笑得差不多了,伯既明忽地正色道:“所以,你們不走,他們怎敢再來呢?”
眾人:“???”
伯既明一臉認真道:“所以咱不是不讓你們幹架了,而是讓你們迴去休息兩日,那幫龜孫子若瞧見你們沒有守在山穀這兒了,才敢再來啊對不對?”
“這次等他們再來,咱定會打得他們逃迴去的命都沒有,徹底絕了旁人再想來欺負咱神醫穀的念頭,是不是?”
眾村民狂點頭:“對對對,咱就是這樣的想法!”
伯既明道:“既如此咱就先迴去休息啊,等那幫龜孫子鼓起勇氣再來,咱再去通知大家夥來幫忙,可好?”
眾村民響亮應道:“好!”
然後也不用陳都尉他們多言,各自背著自己的米糧興高采烈迴村了。
陳都尉不由得衝著伯既明比了個大拇指。
“厲害了,商世子這一招,日後倒是能用來在軍中做遣散用!”
伯既明搖頭笑道:“大可不必,這招也就對村民們有點用!”
若換做在軍中呆了數年的人,怕是沒那麽好騙。
…
燕公國,南境。
自二十年前幾國戰一場後,各國邊境這些年也就小打小鬧。
這次還是二十年來,燕公國遭遇的第一場大敗。
且不說南境原本就是最好守的邊境,就神醫穀這塊地,本也沒什麽攻擊力。
萬萬沒想到三萬兵馬竟會在區區神醫穀折損大半,不——是幾近全滅。
此事,宴璃打死都不敢往都城報。
最糟糕的是,將領全都戰死,此事不說是萬萬不可能的;
但好的一麵也是將領全戰死,此事要如何報都是他一人說了算。
宴璃眯著眼看了看身旁的軍師,道:“去,發布征兵令!”
隻需從邊境山旮旯裏再掏幾千人出來充數,編入軍中訓練一番。
然後這場戰役就能改成合情合理的結果!
於是,三日後,被宴璃悉心編排的三場戰役以及西奴國被“欺辱”和滅了個王的事情飛訊入宮。
燕公國皇上聞訊震怒。
“區區神醫穀,竟欲與我燕公國為敵?”
“不就是暫借他們穀外駐軍幾日,為此竟不惜與那大詔國叛賊聯手?”
雖說暫借神醫穀駐軍的事情原先便是他安排讓宴璃通知西奴國,去試探一番的。
但如今這一試探便讓他損失兩萬兵馬可就不是什麽試探了!
燕皇咬牙切齒:“可笑,失去了大詔國攝政王的身份,那蒙胤秦難道還看上了神醫穀的地盤,想要坐地為王?”
“就憑他那十萬大軍?”
提及十萬大軍,燕皇眉頭皺起來。
雖是叛賊,但蒙胤秦是什麽人?
一個從年幼便呆在軍營一路闖蕩出來的大將軍啊!
同級別的數量肯定不是他的對手。
燕公國在南境也就十萬大軍,若從都城調兵過去顯然得不償失。
想了想,燕皇突然眼珠一轉:“來人,筆墨伺候!”
且不管外界如何傳聞蒙胤秦是否有十萬大軍,他都當有這迴事。
但此事原本就不必他親自動手啊!
大詔國那位聖上,不正是在找此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