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白駒過隙。


    從當初陳策差點死在京外山神廟到如今,已過六個春秋。


    五年多前,他以微末之姿找過寧誠,那時候陳策的想法很簡單,找到寧大人,和寧姑娘成婚,日後安心幫著寧大人經營商業,幫著他官場升遷,好好過完人生最後為數不多的幾年。


    但寧誠拒絕了和陳家的這門婚事,無關乎對錯,陳策也不怨他,但既然沒有關係後,陳策自然也不會再為寧誠的未來和前途去考慮。


    這些年寧誠在官場摸爬滾打,但他的每一步似乎都離不開陳策的影子,他最初的貶官,到後來升遷到禮部,再到京察從禮部調去順天府。


    他的每一步都和陳策息息相關,但這一次卻沒有。


    此前很多人都是看在陳策的麵子上,所以才對寧誠客客氣氣,但卻忽略了其實寧誠的能力就在那裏,人脈也就在那裏,想要再升遷幾乎不可能。


    在和陳策關係越來越淡化,在倫文敘被貶去倭島後,寧誠在官場上的地位也岌岌可危。


    不久前,吏部做人事調整,雲南布政司缺人,寧誠就這樣被調過去了。


    這或許也和前一段時間陳策歸隱有關。


    此時寧誠再看到陳策,不免有些唏噓,陳策也微微有些發愣,不過很快便點點頭,對寧誠道:“那祝寧大人在雲南能做出一番功績,早日來六部當值。”


    這大概率是不太可能了,寧誠已快到古稀之年,這個時候還沒升遷上來,後麵幾乎沒有任何希望。


    寧誠歎口氣,對陳策道:“聽聞前段時間許多官吏在彈劾你,你日後在京師也要小心。”


    陳策還沒開口,朱厚照便道:“你還是先關心好你自己吧,小老弟不要你操心。”


    “那些官吏彈劾他,是他最近有孩子了,不想和他們一般見識而已!”


    寧誠愣了愣,然後苦笑一番,這才知道自己多心了,不過想想也是,以陳策這種能力,又怎可能被幾名不知名的官吏彈劾一下就能黯然消失在政治舞台?


    隻是他願意不願意的問題罷了。


    “恭喜恭喜。”寧誠臉上帶著一絲絲羨慕,實在沒想到陳策這段時間又完成了一件人生大事,娶妻生子。


    “男孩女孩?”


    陳策微笑道:“一對龍鳳胎。”


    寧誠更羨慕了,當初他將自己女兒嫁給了倫文敘,本以為女兒會幸福快樂,做父親的總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變好,可現實卻不如人意,倫文敘的性格一次次轉變,最終不得不讓兩人和離。


    如果……


    他深深看了陳策一眼,也知道這事兒從來沒有如果可言。


    陳策點點頭,拱手道:“我便不送寧大人了,寧大人一路順風。”


    寧誠嗯了一聲,道:“好!後會有期,多保重身子。”


    “好!”


    幾輛馬車在胥吏的拱衛下,緩緩消失在陳策的視野,湧入到茫茫人海中。


    仕途的起伏,人生的波瀾無外乎如此,人各有命。


    寧誠的馬車隊伍從正陽門離開了京師,踏上了南行的官道。


    馬車內,寧誠看著自家女兒,歎息道:“君兒,為父對不起你啊!為父後悔了,當初這個決策,為父自以為盡到了一個做父親的責任。”


    “可轉念一想,為父不該替你做主的,挑選夫婿這事兒,真要找個知根知底的。”


    “陳策是個好孩子,也是個有本事孩子,就是上天不眷顧他,如果當初你嫁給了他,相信老夫的孫子都已經五六歲了。”


    “老夫……糊塗啊!”


    寧誠其實一直都知道,自家女兒至始至終都很中意陳策,可注定有緣無分了,如果當初自己沒有自作主張,興許……


    可自己真的錯了嗎?


    寧知君搖搖頭,微笑道:“爹,別這麽說,事情已經過去了,我們都有各自的路要走。”


    寧誠繼續歎息,道:“此前老夫以為憑著自己的本事,能在官場上有一番建樹,可事實證明,官場上的人不是給老夫麵子,而是給他陳策的麵子。”


    “大明最近所有的改變和發展,都離不開他的影子,他是個有大本事的人,比老夫強太多了,可惜上天不眷顧他……”


    馬車漸行漸遠,寧誠掀開轎簾,最後迴眸看了一眼京師的方向,這次一別,以後恐怕再也沒有機會迴來了。


    ……


    在寧誠被調離京師沒多久,遠在廣州港口碼頭,數十艘船隻在平靜的海麵上,緩緩地抵達了廣州港。


    船隻上的人皆都激動的站在甲板上,凝望著這個久違的故土,大明,魂牽夢繞的大明!


    離開大明土地八個月時間,這八個月他們漂泊在海上,無依無靠,麵對各種未知的危險,每一天都度日如年,如今,他們終於返航了。


    楊玉振站在甲板上,激動的眼淚婆娑,明明離開大明才沒多久,卻格外的思念家鄉,想他的父親、母親,想他的幹爹義父!


    在這次遠洋航海中,楊玉振帶來了許多大明沒有的農作物,許多他都不認識,許多在海外的國家都沒有種植,但楊玉振全部一股腦都帶迴來了,不管是樹上結果子的作物還是土地裏麵結果子的作物,他全部都帶迴來了。


    這也是陳策對他的交代。


    洪鍾也很激動,這次出海,他做了很多事,見了許多海島國家,和他們簽訂了貿易往來,傳授他們船隻建設的技術等等。


    同時他將大明的許多精美的瓷器、絲綢、茶葉等都贈送給了對方,讓許多國家十分感興趣,紛紛表示會航海到大明進行貿易互易。


    當然,洪鍾也從這些海國中購買了香料、珍珠、鑽石等各種物件,這次航海收獲頗為豐盛。


    廣東三司和市舶司的人第一時間來到廣州港口,迎接著洪鍾等航海隊伍的歸來。


    船隻上的所有人都淚眼婆娑,終於在這一刻迴到了大明,十月初,他們在廣州港稍做歇息,然後船隻隊伍轉去東南寧波,再從寧波進入杭州,從京杭大運河直奔北平而去。


    同時廣東布政司也第一時間將洪鍾等人航海歸來的消息送到了紫禁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別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夏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夏蟬並收藏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別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