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十四年十一月初三,大明控製了倭奴沿海島嶼所有港口。


    入海港口全部被大明海軍封鎖,雖然期間遇到了倭奴的反抗,但雙方海軍戰艦的實力懸殊太大,倭奴壓根不是大明海軍的對手。


    接近八萬人的大名陸軍正式登陸倭島,開啟了倭奴島上陸地作戰,主要兵種還是以輕騎、步兵為主。


    雖然大明擁有整個倭島的地圖,但在進攻的時候還是遇到重重阻礙,倭島內各城池也建築了鞏固的城牆,每攻下一座城,大明都需要付出慘烈的代價,士兵損失越來越嚴重。


    雖然在四夷眼中,對大明這場悍然進攻倭奴噤若寒蟬,但現在前線的情況,興許也隻有大明朝廷自己清楚。


    推進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順利,倭島戰場每天都在損失龐大的士卒,若是這樣下去,大明不知還要付出多少士兵的性命。


    一則則從倭島的戰報消息不斷傳迴北平。


    弘治皇帝這段時間更加忙碌,每日都在找內閣六部通宵達旦,許多攻城器械不斷運輸到倭島戰場,但推進卻依舊緩慢。


    戰場開啟兩個月時間,快到弘治十四年年關的時候,大明的財政已經開始疲軟。


    兩個月的軍事遠洋作戰,每天都是數以萬計的糧食和金錢,每一天都在燃燒戰爭經費。


    戶部尚書秦紘每日都愁容不展,盡管到了年關,秦尚書也沒有過年的喜悅。


    若是這場戰爭短時間內結束不了,大明的財政會陷入嚴重的財政萎靡,如今因為戰爭的影響,國內經濟已經開始萎靡,當初開戰之前的百姓熱忱已經被消耗殆盡,怨言開始一點點從百姓口中生出。


    糧食逐漸出現危機,大明不得不從呂宋、琉球甚至朝鮮、滿剌加、蘇門答臘等地購買糧食輸送到倭島前線。


    十二月二十四日。


    朝廷開啟弘治十四年最後一場內閣六部重要會議。


    以劉健為首的內閣、戶部等部堂閣老建議大明此次戰爭應速戰速決,早點找個台階下,爭取早日結束戰爭。


    但兵部卻持不同意見,戰爭已經到了這個程度,現在就算大明想停止戰爭,倭奴恐怕都不願意,而且現在若停止對倭奴的攻打,那大明在外人麵前的臉麵將全部丟失,大明天威受到大大折損。


    弘治皇帝和兵部持一樣的意見。


    劉健眉宇緊蹙的質問兵部,“你兵部隻管輸送兵力過去,隻要滅了倭國,你兵部將聲名遠播,可你兵部考慮實際情況麽?”


    “你現在給老夫一個準信,什麽時候能徹底讓整個倭島投降?”


    馬文升哪裏能保證,道:“自古打仗,戰場千變萬化,誰也無法保證什麽時候能徹底勝利。”


    劉健道:“這不就是了,你兵部每每隻要開口,戶部的錢糧就要送過去,你可知現在戶部財政已經出現嚴重的赤字?”


    “卯吃寅糧……戶部已經提前將明年夏糧給征收了,百姓們早就有怨念。”


    第一次提前征收夏稅還能說是為了對倭島的戰爭,百姓們自然支持,可如果再提前征收一次,百姓還能願意嗎?


    商業稅加重,導致好不容易發展起來的商業,現在已經快要出現崩塌的現象。


    長此下去,就算打下倭島,但國內經濟若是崩盤,打下倭島還有什麽意義?


    弘治皇帝壓了壓手,阻止了眾人的爭吵,問道:“追本溯源去看,問題的根源在哪裏?”


    李東陽此時開口了,他對弘治皇帝道:“倭島上的戰爭推進太慢。”


    馬文升不悅的道:“士卒在前線拚死拚活,戰死了那麽多人,他們不想攻打快一點嗎?每一次攻城的困難你李閣老不清楚嗎?”


    弘治皇帝不耐煩的道:“不要爭辯,朕隻是問問題根源在哪,並沒有追哪個衙門責的意思。”


    “李閣老在說事實,既然知道更遠在倭島攻城速度太慢,那不妨大家這個年關都好好想想,有沒有解決的辦法。”


    “至於戶部財政問題,你戶部也好好想想,有沒有其他辦法能解決。”


    “成了,就這樣吧,大家好好過個年,明年開年再議吧。”


    “遵旨!”


    ……


    “咳咳咳。”


    槐花胡同,陳策的咳嗽聲此起彼伏,劉文泰無奈隻能給陳策開一些止咳的藥物。


    所有辦法都嚐試了,這些日子劉文泰也和太醫院一同研究過古籍醫書,試圖找出古代有沒有治好肺癆的先例。


    但找了這麽久,卻依舊沒有任何頭緒。


    陳策的病情越來越重,再過個一兩年,恐怕隻能臥床靜靜地等待死神了,那個時候還不知會多麽痛苦。


    想到這裏,劉文泰不由唏噓萬分。


    等劉文泰迴到皇宮,將陳策身子情況告知了弘治皇帝和朱厚照,父子兩人當天便來槐花胡同看望陳策。


    陳策坐在中廳,給弘治皇帝和朱厚照斟了茶水,朱厚照笑嘻嘻的道:“小老弟,今年年關不如來皇宮過年吧。”


    陳策:“……”


    他知道朱厚照的好意,但拒絕了。


    “皇上,倭島的情況如何了?”


    弘治皇帝安慰陳策道:“你就莫想這些事了,內閣六部自會操心的。”


    都這個樣子了,還操心前線戰爭做什麽?


    弘治皇帝於心不忍。


    陳策咳嗽兩聲,斷斷續續的問弘治皇帝道:“可是倭島的推進不順利?”


    弘治皇帝見陳策執意要問,也隻能無奈點頭道:“嗯,倭島的各地都建設了城池,想來也是效仿了大明的防禦格局。”


    “大明士卒推進過程很是緩慢,每一次攻城都需要付出極大的傷亡。”


    陳策點了點頭。


    如此引申出來的問題隻會越來越多,大明內部的財政和糧食等恐怕都在嚴重倒退,等百姓怨聲載道的時候,那時再想於倭島上推兵攻打,恐怕就會難上加難。


    異國他鄉作戰,最怕就是陷入陣地消耗戰,那時候比拚的就是國力了。


    倭奴自然無所謂,反正他們已經千瘡百孔,隻要他們能拖住就是勝利,你大明後方補給總有支撐不住的時候。


    而且打到後期,說不定還有戰爭外溢的風險,一旦倭奴突破海上封鎖線,打到大明內陸,那時候國內百姓將會對朝廷更加不信任。


    陳策沉默片刻,對弘治皇帝道:“皇上,咳咳,我……咳咳咳,送你一件攻城利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別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夏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夏蟬並收藏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別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