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淚流滿麵的杜嚴
這叫差生班?這是全神班! 作者:起於微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中南市烈士陵園,位於中南市永康路811號,占地麵積超過60畝。
這裏,是集烈士陵園、烈士紀念堂、革命曆史紀念館為一體的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園內綠草如茵,四季鬆柏長青,春夏百花競放。
優美的環境,與莊嚴肅穆的革命烈士紀念碑、革命紀念館等建築融為一體,彰顯著後來人對先輩們的尊重和緬懷。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雖然先輩們浴血奮戰、為後世開太平的艱苦歲月離現在的人們已經過於遙遠。
但是無數的愛國青年、有誌之士,從沒有遺忘過那段華夏民族飽經欺辱的歲月。
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
遺忘才是。
當許傑帶著同學們徒步從振中來到烈士陵園的時候,春雨初歇。
微弱的陽光透過雲層鋪灑在大地上,給雨後的烈士陵園增添了一抹別樣的韻味。
就仿佛那無數的先輩們,在另一方世界感受到了孩子們的赤誠之心。
9班的學生們也的確如此。
無論男生女生,無論性格脾氣如何,無論平時有多麽的調皮不著調。
當他們雙腳踏入烈士陵園的那一刻,所有人都變得認真、嚴肅。
那是他們對於先輩們的尊敬和尊重。
進入大門之後,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位於廣場中央的革命烈士紀念碑。
這一革命烈士紀念碑,高28米。
碑體由三把抽象化的抗戰時期槍械組合而成。
外觀雄偉壯觀,給人一種極度震撼的感覺。
刻在石碑上的鍍金大字“革命烈士紀念碑”,是由龍國書法大家王煥彥大師題寫。
字體氣勢磅礴,彰顯著無窮的英雄氣概,讓人隻是看上一眼,便似乎能夠感受到先烈們那氣衝霄漢的無敵氣勢。
參觀過了革命烈士紀念碑,許傑首先帶著同學們來到革命曆史紀念館。
這裏陳列著的,是抗戰時期的英雄人物和事跡。
現代化的紀念館裏,戰爭時期的實物、後期雕刻的雕塑、視頻、圖片、文字等等一應俱全、圖文並茂。
現代化的聲光電技術,充分地展示了為中南市革命作出重要貢獻的革命先烈們,直接將同學們帶迴到那個血與火的戰爭年代。
從革命曆史紀念館出來的時候,9班的同學們依然沉浸在那一段可歌可泣的曆史當中。
“雖然已經不止一次地來到烈士陵園,但我每次到這裏來,總是能夠感受到深深的震撼。”
“是啊,明明是好幾十年前甚至是百多年前發生的事情,但現在再看,我依然能夠感受到那時人們的痛苦、掙紮、反抗、反擊以及最終勝利時的那種無窮無盡的喜悅。”
“戰爭隻在史書上寫下了短短的幾頁,卻真實地撕掉了將近一半的世界。”
“落後就要挨打,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啊,看看現在,世界上還有哪個國家敢打到我們的土地上來?”
“抗戰時期的革命先烈,建國之後的偉大科學家,一代又一代先輩們的殫精竭慮,才有了我們今天的盛世繁華。”
“是啊,沒有原子彈、氫彈,特麽的估計都沒有我們這一代了。”
“確實,以當初的國際形勢,沒這些戰略核武器,別說我們了,就是我們的父母那一輩說不定都沒了。”
“越是往前看,越能感受到先輩們的偉大。”
“你在史書上輕輕翻過的一頁紙,便是他們波瀾壯闊的一生啊!”
“臥槽!這句話說的太好了!”
……
參觀完革命曆史紀念館,許傑又帶著同學們來到烈士紀念堂。
這裏,陳列著不同時期烈士們的武器、書信、血衣等遺物。
從抗戰時期一直延續到現代。
進入這裏的時候,一直在觀察著學生們的許傑,敏銳地發現了一名同學的異樣。
杜嚴!
許傑的眉頭微微地皺了起來。
其實從校園裏出發的時候,他就覺得這小子今天有點古怪。
他是個一心想要當兵入伍的孩子,這一點許傑一直都是清楚的,並且早已經開始了對他和陸軍武的特訓。
但在今天來烈士陵園的路上,他想讓杜嚴帶著同學們唱一唱軍歌的時候,卻從他的臉上,看到了一絲強顏歡笑的神情。
這樣的神情,是許傑接手9班以來,從來沒有在杜嚴身上看到過的。
當時他就覺得十分奇怪,原本他還以為是不是這小子今天身體不舒服什麽的。
現在看來,顯然不是。
剛剛在革命曆史紀念館的時候,杜嚴的表現還算平靜,沒什麽特殊的變化。
但是從革命曆史紀念館出來,走向烈士紀念堂的時候,許傑明顯感受到了他的掙紮。
他似乎不太願意進入這裏?
這就奇了怪了!
杜嚴可是一心想要當兵的男子漢啊。
他怎麽可能對於進入烈士紀念館表現出掙紮?
許傑不聲不響地來到杜嚴的身邊,輕輕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是哪裏不舒服嗎?”
杜嚴微微搖了搖頭,“沒……沒有,許老師,我……我沒事兒。”
這叫沒事兒?
許傑來到他身邊的時候,都能感覺到他的身體在微微地顫抖。
在許傑的特訓之下,杜嚴的身體素質不說全班第一,但也絕對能夠排進前幾位。
在如今這樣溫暖舒適的春天裏,身體卻在顫抖?
但許傑一直沒有強迫學生的習慣。
既然他內心抗拒、不願意主動說,那許傑也沒有追問。
“沒事兒就好,有什麽情況及時告訴我。”
說著,許傑便稍稍遠離了杜嚴一些,隻不過他的目光,卻沒有從杜嚴那裏離開。
一路前行,同學們依次經過了抗戰時期、建國初期、改開時期直到最為接近的現代。
在快要到達烈士紀念堂末尾的時候,兩邊潔白的牆壁上,圖文並茂地講述著8年前的烈士事跡。
8年前的7月20日,臨江縣普降暴雨。
連日的暴雨使得江岸決堤,洪水奔瀉而下,嚴重地威脅著臨江縣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駐紮在臨江縣不遠處的某部隊官兵,接到上級命令,火速趕往臨江縣參與抗洪搶險。
其中有3名官兵,在抗洪搶險的時候被肆虐的洪水卷走,最終犧牲。
後來,省政府為了表彰他們的英勇事跡,將這3名官兵評定為烈士。
方宇、寧偉軍、杜守華。
三名烈士的名字和照片,在潔白的牆壁上顯得是那麽的光輝。
而當杜嚴來到這一麵牆的前麵時,再也忍不住。
淚如雨下。
這裏,是集烈士陵園、烈士紀念堂、革命曆史紀念館為一體的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園內綠草如茵,四季鬆柏長青,春夏百花競放。
優美的環境,與莊嚴肅穆的革命烈士紀念碑、革命紀念館等建築融為一體,彰顯著後來人對先輩們的尊重和緬懷。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雖然先輩們浴血奮戰、為後世開太平的艱苦歲月離現在的人們已經過於遙遠。
但是無數的愛國青年、有誌之士,從沒有遺忘過那段華夏民族飽經欺辱的歲月。
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
遺忘才是。
當許傑帶著同學們徒步從振中來到烈士陵園的時候,春雨初歇。
微弱的陽光透過雲層鋪灑在大地上,給雨後的烈士陵園增添了一抹別樣的韻味。
就仿佛那無數的先輩們,在另一方世界感受到了孩子們的赤誠之心。
9班的學生們也的確如此。
無論男生女生,無論性格脾氣如何,無論平時有多麽的調皮不著調。
當他們雙腳踏入烈士陵園的那一刻,所有人都變得認真、嚴肅。
那是他們對於先輩們的尊敬和尊重。
進入大門之後,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位於廣場中央的革命烈士紀念碑。
這一革命烈士紀念碑,高28米。
碑體由三把抽象化的抗戰時期槍械組合而成。
外觀雄偉壯觀,給人一種極度震撼的感覺。
刻在石碑上的鍍金大字“革命烈士紀念碑”,是由龍國書法大家王煥彥大師題寫。
字體氣勢磅礴,彰顯著無窮的英雄氣概,讓人隻是看上一眼,便似乎能夠感受到先烈們那氣衝霄漢的無敵氣勢。
參觀過了革命烈士紀念碑,許傑首先帶著同學們來到革命曆史紀念館。
這裏陳列著的,是抗戰時期的英雄人物和事跡。
現代化的紀念館裏,戰爭時期的實物、後期雕刻的雕塑、視頻、圖片、文字等等一應俱全、圖文並茂。
現代化的聲光電技術,充分地展示了為中南市革命作出重要貢獻的革命先烈們,直接將同學們帶迴到那個血與火的戰爭年代。
從革命曆史紀念館出來的時候,9班的同學們依然沉浸在那一段可歌可泣的曆史當中。
“雖然已經不止一次地來到烈士陵園,但我每次到這裏來,總是能夠感受到深深的震撼。”
“是啊,明明是好幾十年前甚至是百多年前發生的事情,但現在再看,我依然能夠感受到那時人們的痛苦、掙紮、反抗、反擊以及最終勝利時的那種無窮無盡的喜悅。”
“戰爭隻在史書上寫下了短短的幾頁,卻真實地撕掉了將近一半的世界。”
“落後就要挨打,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啊,看看現在,世界上還有哪個國家敢打到我們的土地上來?”
“抗戰時期的革命先烈,建國之後的偉大科學家,一代又一代先輩們的殫精竭慮,才有了我們今天的盛世繁華。”
“是啊,沒有原子彈、氫彈,特麽的估計都沒有我們這一代了。”
“確實,以當初的國際形勢,沒這些戰略核武器,別說我們了,就是我們的父母那一輩說不定都沒了。”
“越是往前看,越能感受到先輩們的偉大。”
“你在史書上輕輕翻過的一頁紙,便是他們波瀾壯闊的一生啊!”
“臥槽!這句話說的太好了!”
……
參觀完革命曆史紀念館,許傑又帶著同學們來到烈士紀念堂。
這裏,陳列著不同時期烈士們的武器、書信、血衣等遺物。
從抗戰時期一直延續到現代。
進入這裏的時候,一直在觀察著學生們的許傑,敏銳地發現了一名同學的異樣。
杜嚴!
許傑的眉頭微微地皺了起來。
其實從校園裏出發的時候,他就覺得這小子今天有點古怪。
他是個一心想要當兵入伍的孩子,這一點許傑一直都是清楚的,並且早已經開始了對他和陸軍武的特訓。
但在今天來烈士陵園的路上,他想讓杜嚴帶著同學們唱一唱軍歌的時候,卻從他的臉上,看到了一絲強顏歡笑的神情。
這樣的神情,是許傑接手9班以來,從來沒有在杜嚴身上看到過的。
當時他就覺得十分奇怪,原本他還以為是不是這小子今天身體不舒服什麽的。
現在看來,顯然不是。
剛剛在革命曆史紀念館的時候,杜嚴的表現還算平靜,沒什麽特殊的變化。
但是從革命曆史紀念館出來,走向烈士紀念堂的時候,許傑明顯感受到了他的掙紮。
他似乎不太願意進入這裏?
這就奇了怪了!
杜嚴可是一心想要當兵的男子漢啊。
他怎麽可能對於進入烈士紀念館表現出掙紮?
許傑不聲不響地來到杜嚴的身邊,輕輕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是哪裏不舒服嗎?”
杜嚴微微搖了搖頭,“沒……沒有,許老師,我……我沒事兒。”
這叫沒事兒?
許傑來到他身邊的時候,都能感覺到他的身體在微微地顫抖。
在許傑的特訓之下,杜嚴的身體素質不說全班第一,但也絕對能夠排進前幾位。
在如今這樣溫暖舒適的春天裏,身體卻在顫抖?
但許傑一直沒有強迫學生的習慣。
既然他內心抗拒、不願意主動說,那許傑也沒有追問。
“沒事兒就好,有什麽情況及時告訴我。”
說著,許傑便稍稍遠離了杜嚴一些,隻不過他的目光,卻沒有從杜嚴那裏離開。
一路前行,同學們依次經過了抗戰時期、建國初期、改開時期直到最為接近的現代。
在快要到達烈士紀念堂末尾的時候,兩邊潔白的牆壁上,圖文並茂地講述著8年前的烈士事跡。
8年前的7月20日,臨江縣普降暴雨。
連日的暴雨使得江岸決堤,洪水奔瀉而下,嚴重地威脅著臨江縣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駐紮在臨江縣不遠處的某部隊官兵,接到上級命令,火速趕往臨江縣參與抗洪搶險。
其中有3名官兵,在抗洪搶險的時候被肆虐的洪水卷走,最終犧牲。
後來,省政府為了表彰他們的英勇事跡,將這3名官兵評定為烈士。
方宇、寧偉軍、杜守華。
三名烈士的名字和照片,在潔白的牆壁上顯得是那麽的光輝。
而當杜嚴來到這一麵牆的前麵時,再也忍不住。
淚如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