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劇變,天下形勢為之大改。


    同時期的濟水主戰場則處於平靜中。


    唐楚兩軍都是數萬人,兵力上沒有懸殊差距,雙方主將也都能穩住大局,不會亂出昏招。


    這一來想要速勝就成了很難的事情。


    兩軍暫時保持對峙之勢,偶爾會通過斥候交鋒進行試探。


    說是試探,其實這裏麵也有陳平等人的詭計在。


    “項梁此賊仿造我軍裝備,增強騎兵戰力,算是一個威脅。我軍可派斥候騎引誘對方出兵追擊,不斷將其消耗。今日殺一騎,明日斬兩騎,我軍騎兵日增,而項氏騎兵日減,待其醒悟之時,項氏之騎已不足為慮。”


    陳平神色陰險,向唐王獻上這條針對敵方騎兵的詭計。


    以騎換騎。


    唐軍占據大量產馬地,戰馬數量近乎無窮,光是韓信和虞子期在北疆大敗胡人,搶到的馬匹就有數萬之多,在騎兵上唐國完全耗的起。


    吳廣覺得此計不錯,欣然同意。


    唐軍斥候便經常遊弋於楚營附近窺伺。


    楚軍一開始沒有在意,照常派出騎兵進行驅趕,然後就被唐騎收拾了一頓。


    唐軍的騎士大多來自燕趙和關中,騎術要比南方的楚人好得多,有馬鐙和高馬鞍的加持,弓馬馳射之類的手段許多人都能使出來,同等數量下,戰力遠比楚騎強。


    出營的楚騎在戰場上處於下風,常被唐騎射殺。


    楚騎偶爾可能會贏上一兩次,但總體上是敗多勝少,死傷人數遠多於唐騎。


    不過楚軍諸將也非愚蠢之輩,交鋒多次後就看出了唐軍的用意。


    “吳廣奸詐,定是想損耗我方騎兵,絕不能讓他如意!”


    麵對唐騎挑釁,楚軍或是閉營緊守,或是以步卒出營配合騎兵用弓弩驅趕。


    若是唐騎撤退,楚騎也絕不追擊,避免任何被唐軍殲滅的機會。


    這樣做算是止住了騎兵的損失,可軍營外的主動權就被唐軍騎兵搶了大半。


    唐騎來往如風,甚至膽大者敢跑到楚營附近對著裏麵射上幾箭,在楚軍出來前調頭就跑。


    楚營這邊見招拆招,拿出絆馬索、壕溝、鹿角等堵路手段進行應付。


    可這種打法終歸太過被動,在氣勢上輸了唐軍一截,導致軍中士氣日漸衰落。


    而在兩軍於濟水對峙的時候,後方狀況也在不斷的變化。


    唐國方麵,就有來自北方的使者抵達。


    “大王,龍驤將軍已出兵盡誅燕地反賊,滅族三十二,廓清北疆!”


    “在文宣將軍的勸導下,燕地諸郡大族,率百萬黔首皆唿願行唐律,以防再出現叛國之反賊。此乃燕地諸豪傑聯名施行法製之上書,特送大王批示。”


    使者跪地,送上了一封聯名帛書。


    帛書很長,足有八尺。


    吳廣打開一看,隻見上麵寫滿了姓名,都是燕地的大族豪傑,三老名士。


    他們以血寫名,聯合上書,陳述燕地沒有律法後出現的各種亂象,又痛斥燕地數十個家族勾結敵國叛亂的惡劣行徑,說如果沒有律法作為威懾,就會使惡人目無法紀,欺民害國,最終出現這種叛亂之事。


    “吾等為燕地百萬之民計,請大王能施行唐律,震懾奸邪,以保萬裏之土安穩。還請大王憫之!”


    吳廣將陳平、蒯徹兩個入幕親信招來,將這帛書遞給他們瞧看,並笑道:“燕地之事果然還是要文武聯手,雙管齊下,方才能處理周全啊。”


    蒯徹道:“燕民素來剽悍,那些大族豪傑因法紀不施行而禍亂當地,從庶民身上奪取大量好處。若不殺上一批,他們是不會放棄的,此乃畏威而不畏德也。”


    吳廣頷首。


    之前他讓阿牛處理燕地約法三章的事情,試圖通過鼓動輿論,讓燕民主動來向官府請求施行法製,通過和平的方式轉變燕地的施政方針。


    燕地的黔首聽說這事情後,都是拍著雙手表示支持。


    因為底層人民都是被剝削的階級,已經嚐夠了沒有法律保護的痛苦。


    可有被剝削的,就有剝削人的。


    燕地的大族、豪傑這些既得利益階層,吃到了沒有法律約束的甜頭,自然不想再在自己頭上戴一層枷鎖,便不斷的阻撓,甚至許多家族聯合起來以“唐王約法”為名,公開進行抗議。


    還說要是在燕地推行法製,就是讓唐王當年給燕民的承諾成了空,將陷唐王於不義。


    抗議非常激烈,最終導致矛盾激化。


    有燕地大族被人攛掇,派出刺客前去暗殺唐國的文宣將軍,隻是刺客技術差了一些,被“早有防備”的將軍短兵拿下。


    暗殺唐國將軍,這性質就可和抗議不一樣了。


    當地官府立刻封鎖調查。


    同時在燕代等地招募了一萬精兵的龍驤將軍韓忠,收到消息後立刻率兵前往。


    最終官府順藤摸瓜,調查出三十多個燕地家族在暗中勾結齊楚,意圖刺殺文宣將軍,擾亂唐國後方的大陰謀。


    勾結敵國,刺殺唐軍大將,並禍亂燕地以擾動前線戰場。


    這些罪刑一被揭露,龍驤軍立刻重拳出擊,將那些同敵國暗中勾結的家族盡數誅滅。


    一時間殺得人頭滾滾,燕地震動。


    這一下,那些抗議的燕人安靜了。


    抗議最激烈的數十個家族被殺了個幹淨,其餘大族豪傑見狀全都幡然醒悟,明白了沒有法律的危害。


    然後就有了現在的聯合上書,請求唐王能夠在燕地推行法製。


    不僅如此,這些燕地大族為了表明自己不是反賊,沒有同敵國勾結的心思,紛紛主動獻納糧草,願為大唐在前線的戰爭出力。


    見燕地之民如此忠誠,唐王自然是欣然笑納,同時針對他們在燕地施行唐律的請求,經過一番“慎重”的考慮後,唐王做出了相應的迴複。


    “寡人昔日在燕地盡廢秦法,乃是為燕民驅逐暴秦之害。沒想到這般作為反使得燕地動蕩,黔首受欺,甚至出現了勾結敵國之反賊,反有損我唐之國本,如此種種,皆乃寡人昔日有失考慮也。今燕地之民請願寡人,欲在燕地施行唐律,以得律法之保護,並震懾奸邪之眾。”


    “寡人以為,可。”


    “即日起命廷尉北上,負責燕地施行唐律之事,不得有誤。”


    唐王詔令下達,使者快馬送往北方。


    吳廣當初為了速取燕地而與燕人約法三章,留下了諸多隱患。


    最明顯的就是官府在燕地的控製力大為減弱,使得燕地近兩年來越發動蕩不穩,地方豪族大肆聚斂財富,底層黔首遭受壓迫滿心怨言。


    像這場戰爭的動員,官府能從燕地征收到的糧草就遠少於其他郡縣,讓吳廣無法有效的利用燕地這個後方。


    直到現在,這個問題終於解決了。


    吳廣不由鬆了口氣。


    “有燕地這個例子在前,日後再於關中施行律法,想來會容易的多。這一來,我唐國的後方就算是穩定了。”


    唐律的施行,會增強唐國在燕地的控製力,能更好的約束地方勢力,重新打造出一個法律管控下的穩定秩序。


    雖然這樣會損害當地豪族的利益,可另一方麵會有利於底層的上百萬黔首,給他們提供律法的保護,這些底層燕人會對官府生出感激之心。


    且秩序定下來後,日後官府不管是征兵還是收繳賦稅,效率都會大為增強。


    唐國的後方環境正從混亂向穩定轉變。


    另一頭的西楚國,後方情況就大為不同了。


    項梁自從接到陳嬰迴信,說東楚王這次開始配合征兵,願意派軍隊前來相助他的時候,大大的鬆了口氣。


    “算他熊心識相,如此不穀也可集中力量和吳廣大戰了。”


    有了東楚國即將出兵的承諾。


    項梁下令讓駐守泗水郡的項聲率兵前往碭郡。


    項聲手下有六千兵。


    南邊的項冠則有一萬人。


    兩支軍隊前來中原戰場進行支援,將大為減輕項梁的防守壓力,增加勝算。


    同時項纏也在陳縣開始進行新一輪的征兵,好補充之前的損失。


    “有了項聲、項冠的支援,等到秋收後齊國出兵十萬,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項梁眼中有希望的光芒在閃爍。


    直到這一日,後方的消息被快馬晝夜疾馳的送入楚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覆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起飛的東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起飛的東君並收藏覆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