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三日,長垣之野廝殺不停。


    楚軍屍首堆滿了壕溝,牆垣前方到處都是。


    龍且已兩日未眠。


    他站在營中,雙目發紅的盯著前方戰場,眼中已有絕望之意浮現。


    唐軍臨時修建的粗陋牆垣,就像是一方天塹,讓他寸步難進。


    生路就在牆垣後,可龍且無能為力。


    身後傳來腳步聲。


    王旋快步走來。


    “將軍,唐軍已抵達長垣了,他們人多勢眾,若是從後方攻來,與司馬卬前後夾擊,吾等必敗啊。將軍,司馬卬死死擋住南下道路,吾等不可通行。為今之計,隻能向東邊走了。若能捅穿唐國的都關、甄城防線,就能和田橫的齊軍匯合,另尋一條生路出來。”


    “將軍,不能再等了啊!”


    王旋哀切開口。


    “往東邊走。”


    龍且眯著眼。


    其實王旋之前就提出過這個建議。


    對楚軍來說,北有大河阻擋,西有唐軍主力來襲,南有司馬卬擋道,這三個方向都不能通過,那就隻能往東邊跑了。


    可東邊也並非一帆風順,那裏也有唐軍。


    東北的白馬、濮陽有張耳駐紮,正東方向的甄城、都關則是田假和劇武鎮守,東南的濟水北岸則有呂臣率兵防禦。


    這三者組成了一條防禦戰線,不是說你龍且帶兵往東就能逃出升天的,到了那裏還得一邊應付身後的追兵,然後再想辦法突破唐軍防線,被唐軍前後夾擊圍殺的可能同樣存在。


    所以王旋他們提議的時候,龍且沒有答應下來。


    因為相比前往東邊的未知處境,他隻需要在這裏打破司馬卬防線,就可南下進入碭郡逃出升天,距離比往東邊跑近的多。


    所以龍且咬牙拒絕,日夜的不停的猛攻司馬卬,寄希望於能快速打穿司馬卬布下的防線。


    短短幾天的時間裏,楚軍傷亡超過了四千人。


    唐軍的傷亡也不小,可借助防守方的優勢,還是要比楚軍好一點的。


    且司馬卬早將唐軍三將正在率軍從龍且後方來襲的消息公布。


    唐卒們知道友軍正在趕來支援,他們穩坐勝局,那定然是士氣高昂。包括被吳衝收編的五千楚卒,也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一個個奮力作戰,將龍且逃生的希望一點點掐滅。


    現在南邊過不去,西邊危險將至,該龍且做決定的時候了。


    “確實不能等了。”


    龍且深吸口氣,下令道:“留兩千人在此守營,防備司馬卬追擊。餘者聽我軍令,往東撤離!”


    ……


    楚軍這邊一停止攻勢,司馬卬便發現了異樣。


    隻需算一算時間,他就知道楚軍撤退的原因。


    “我方友軍已至,正是一舉攻滅龍且的時候!”


    “傳我軍令,進攻!”


    司馬卬乃是沙場老將,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被龍且壓著打了好幾天,現在正是一口氣報複迴來的時候。


    “龍且,你跑不了!”


    牆垣後方的唐軍開始發動反擊,直撲龍且斷後的兩千楚軍。


    而楚軍棄長垣不守,一路往東邊甄城方向撤離。


    “如果能順利擺脫唐軍的追擊,從甄城方向進入齊地,本將便可與齊人聯手,再度反攻。我在這東郡遭受的恥辱,早晚要向唐人報複迴來!”


    龍且確定好了向東撤離,腦海裏開始為後續做打算。


    隻是他想的事情太過遙遠,楚軍才剛行出半日,便有前方探路的騎兵來報。


    “將軍,大事不好了,前方發現唐軍蹤跡,正在向我軍襲來!”


    龍且大吃一驚。


    怎麽東邊也出現了唐軍,這又是哪裏來的家夥?


    龍且來不及多想,他連忙下令讓士卒布陣迎戰。


    很快前方大路上,便有赤色唐旗飄揚,數不清的人影出現在遠處。


    龍且眼尖,能看清其中一麵旗幟上大書“飛熊”二字,十分顯眼。


    “飛熊,誰是飛熊?”


    龍且略微驚愕。


    對麵唐軍中有一將縱馬而出。


    那雄壯的唐將在馬上大笑道:“吾乃唐國上將葛嬰,龍且老賊,拿命來吧!”


    葛嬰嗓門極大,哪怕沒有借助喇叭,聲音也傳到楚軍戰陣中。


    葛嬰!


    常言道人的名,樹的影。


    葛嬰乃唐王起義時的元從,一路跟著吳廣南征北戰,大功沒立下幾個,但資曆極深,身居唐國高位,聲名遠播。再加上他是楚人出身,在楚軍中有一定的知名度。


    特別是龍且麾下來自符離一帶的兵卒,聽聞葛嬰用符離口音報名,皆暗道:“原來是葛將軍,這可是咱們老鄉啊!若是戰事不利,吾等投了他,想來也無性命之危。”


    葛嬰大喊後,手一揮,麾下兵卒便向著楚軍發動了進攻。


    飛熊軍。


    乃是唐王在關中招募的秦軍老卒所組成。


    秦人戰力本就冠絕天下諸國,經過挑選之後組建為軍,又經過數月訓練,戰力非同小可。


    龍且這邊倉促迎戰,兩軍短兵相接後,強弱之勢很快就凸顯出來。


    楚軍連日久戰,兵卒疲憊,逃亡時又遭遇唐軍阻路,士氣軍心大喪,沒有幾人還能拚死交戰。


    他們被飛熊軍迎麵猛擊,特別是裝備了馬鐙的騎兵開始衝陣,楚軍戰線很快便有了崩潰的趨勢。


    更糟糕的是,南邊有殘兵奔來,說司馬卬已經擊潰了龍且斷後的兩千人。


    速度之快,讓龍且震驚。


    不過這很正常,龍將軍帶兵東撤,將那兩千人當做棄子。


    這兩千人又不是傻子,憑什麽拿自己的命去掩護龍且,被司馬卬一陣猛攻,楚軍見勢不妙就投降了大半,導致司馬卬破敵的速度很快,即將率軍從南邊打過來了。


    此時楚軍戰陣開始崩潰,許多楚人唿喊著四處逃命,甚至有人跪下向唐軍求饒。


    “這是什麽騎兵?怎麽都和項將軍一樣能衝鋒陷陣,如此之強力!”


    龍且注意到唐軍的騎兵不同,大為吃驚。


    之前他派出的哨騎曾與司馬卬的前鋒騎兵交戰過,那些哨騎殘兵迴來後曾說唐軍騎兵有古怪,可當時龍且沒有在意,再加上後來司馬卬一直以防守對敵,龍且和唐軍騎兵並未正式交手,直到今日方才見到裝備了馬鐙的騎兵威力。


    “擒殺龍且,賞千金!”


    此時戰場上喊聲四起。


    龍且感覺脖子發涼,眼見戰場形勢已無迴天之力,他也果斷,立刻帶兵撤退。


    東、南二麵皆有強敵,龍且隻能選擇往北跑。


    “撤!隨我撤!”


    龍且調轉馬頭,身後有近兩千人跟隨。


    他們奮力狂奔,利用身後的數千袍澤作為掩護拖住葛嬰的大軍,為自己贏得逃命的時間。


    隻是龍且還沒往北跑出十裏,前路又有煙塵四起。


    “怎麽這裏也有唐軍!”


    龍且神魂皆顫。


    上萬大軍從北而來,一麵“李”字大旗迎風招展。


    “唐國前將軍李良在此,龍且哪裏走!”


    李良披甲戴冑,縱馬當先。


    他的身後,無數唐軍湧了上來。


    李良的軍隊都是征召兵,質量比不過葛嬰的飛熊軍,若是龍且沒有被葛嬰擊破,還有可能和李良打一場。


    但現在嘛,他那兩千殘軍完全不是李良的對手,許多楚卒未戰先怯,已是調轉方向往西邊跑了。


    “將軍快走!吾等拚死護送將軍離去!”


    短兵紛紛大唿。


    龍且忙調轉馬頭,往西逃去。


    這一次,他們拋下所有的步卒,隻剩一百多騎往西邊跑。


    隻是還沒跑上數裏。


    西邊方向又是塵埃騰空,一軍遮擋於前,隔斷道路。


    一年輕武將握長戟,戴武冠,騎白馬上前,朗聲道:“唐將嶽成在此,龍且還不下馬就擒,更待何時!”


    “嶽成!”


    龍且臉色大變。


    他率軍攻打張耳時,聽聞嶽成拿下三川郡來襲楚軍後路,龍且便怒不可遏的欲率軍西攻嶽成,想將這年輕小子斬殺,以顯威名。


    現在龍且終於見到了嶽成,見到這個曾經的假想敵手。


    隻是對方騎白馬,握長戟,威風凜凜阻擋於前,身後更有上萬大軍相隨。


    他龍且呢?


    迴頭一見,隻剩百餘騎。


    這還怎麽打?


    一百衝一萬?


    龍且心神搖顫。


    而在此時,其餘方向的唐軍皆擊破楚卒,各率兵馬前來圍殺。


    南、北、東三麵都有馬蹄聲響起,唐軍已大舉向此處攻來。


    “爾等已全軍覆沒,還不速速投降!”


    “龍且老賊,看你往哪裏跑!”


    “我軍四麵合圍,爾等已無路可逃!”


    陣陣高唿響徹,聲音震耳欲聾。


    龍且麵露悲色。


    真正的四麵包圍,插翅難飛。


    他環視身側騎從,見彼輩皆麵露驚惶。


    龍且咬牙道:“今日就算死,本將也要死得其所,絕不向唐軍投降。二三子,爾等若還是楚地壯士,那就隨本將去同唐人決一死戰!”


    說著,龍且大吼一聲,駕馬向前衝去。


    “嶽成小兒,來與我決一死戰!”


    龍且瞋目怒吼,縱馬衝鋒。


    他身後的騎士相互看了眼,有大半人選擇了追隨龍且發動自殺式襲擊。


    眼見龍且不死心,向自己襲來。


    嶽成冷笑一聲。


    “困龍之鬥,無益也!”


    他手中長戟一揮。


    有數百騎上前,縱馬奔騰,迎著龍且撞了上去。


    雙方正麵相衝。


    唐軍騎士皆裝備馬鐙、高馬鞍,能雙手揮舞長戟而穩坐馬背。


    龍且沒有這些裝備,他憑著兇悍的勇力殺了唐軍一騎,可緊接著便被其餘唐軍騎士從馬背上敲落了下去。


    他身後追隨的騎士,更是轉眼間就被唐軍騎兵淹沒。


    東郡大戰,勝負已定。


    唐軍後方的一輛戰車。


    有一瘦弱男子立於其上。


    張良聽著前方傳來的陣陣歡唿聲,嘴角微微勾起。


    “此乃四麵埋伏之計也。”


    唐二年八月。


    唐國前後左右四將軍,合擊楚將龍且於東郡。


    唐軍斬殺和擒獲楚軍約萬餘人,並生擒龍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覆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起飛的東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起飛的東君並收藏覆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