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立安這次迴去,背的是第一次迴鄉探親的同款軍綠色大背包。背包裏塞滿各種東西,是送給大家的禮物。不貴,但是看起來數量龐大。


    十幾年沒迴來,村裏變化很大,不光村裏,鎮上也是。


    1983年10月12日,人民公社被取消,向陽公社從此改叫向陽鎮,周莊大隊改為周莊村。


    方立安到路陽縣後,本來是打算步行迴去的,誰知半路上遇到一個開手扶拖拉機的老鄉。


    這位老鄉乍看見一身綠軍裝,激動的不得了,熱情似火地邀請她上車,說什麽也要捎她一程。方立安見實在推辭不過,就爬了上去,一邊扯著嗓子跟老鄉嘮嗑,一邊兜風看風景。


    老鄉爽朗的笑聲、拖拉機的“突突”聲、田裏的蛙叫蟬鳴……各種聲響混雜在一起,一股腦兒的匯入耳蝸,讓她不自覺地迴想起一九七二年的夏天,她報名參軍迴來的那個下午。


    同樣的高溫天氣,同樣的酷暑難耐,不同的是,那時候夏收已經結束,不像現在,地裏全是人,大家正搶著收水稻。


    十五年的時間一晃而過,在鄉間土路上顛簸搖晃的方立安,竟覺得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從包裏掏了兩個大蘋果送給開拖拉機的老鄉後,方立安踏上進村的小道,尋著記憶中的路線摸到家門口。


    院門沒關,兩個六七歲的娃娃正蹲在院子裏玩泥巴。(方立安:多少年了,就不能換個項目?)


    兩個小孩聽見門口的動靜,看向突然出現的陌生人,瑟縮了一下,然後,其中個子高點的男娃突然放聲大喊:“太爺!太奶!有壞人!有壞人來抓我了!”


    方立安腳下不停,驚得兩隻小的逃命般的往屋裏飛奔,還沒到門口,就遇上從屋裏聞聲趕來的周老頭。兩個小屁孩兒“膽戰心驚”地躲在周老頭身後,對著方立安扮鬼臉,吐舌頭。


    方立安:手癢……


    周老頭看到高大挺拔的方立安,有一瞬間的恍惚,眼眶濕潤,很快便有渾濁的淚水溢出眼角。


    方立安上前攙扶他,“爺,我迴來了。”


    “哎,迴來好,迴來好。”周老頭用手背揩淚,另一隻手緊緊攥著方立安的手不放,“二壯,去地裏喊你爺你奶,說你二叔迴來了,快去。”


    “好嘞!”二壯領命,戀戀不舍地竄了出去,他平時沒少聽自家二叔的故事。二叔是個軍人,二叔是個開飛機的,二叔上過戰場,二叔……總之,二叔超厲害的,他將來也要像二叔一樣!


    二壯雖然人小腿短,但跑起來飛快,一溜煙兒就沒了人影。遠遠的,還沒到田裏,就一陣放聲大喊:“爺,奶,二叔迴來啦!爺,奶,開飛機的二叔迴來啦!”


    隔著一段距離,周大根和向紅梅耳朵不好使,聽得不真切,還是大壯提醒,兩人才知道二壯風風火火說的什麽。他們趕緊放下手中的活計,讓大柱幾個手下別停,自己迴去看看。


    土地是農民的碗,莊稼是農民的飯。


    農忙是農民最忙的時候,但凡有點眼色的人都不會趕在這時候到人家家裏來做客。搶收的時間都不夠,哪還有閑工夫招唿客人。


    方立安是極有眼色的,她跟著周老頭進門,本來打算說上兩句就下地幫忙。結果得知周老太前不久摔斷了腿,不良於行,隻能躺在床上。


    關鍵是正值農忙,大家夥兒沒空送她去醫院,隻能請村裏的赤腳醫生看看,上點土方子就算了。其實村裏家家戶戶都是如此,沒有什麽要命的大病,誰往醫院跑?誰花得起那個錢?


    方立安覺得這麽著不行,老人家本就免疫力低下,骨頭又脆,不去醫院找醫生係統診斷,且不說能不能好,就算好了,腿腳也未必能恢複原樣。


    所以,在方立安看來,先不管地裏的活計,帶周老太去看病才是最要緊的。


    周老頭和周老太聞言,感動的不行,又是一陣抹淚。


    這兩天,周老太腿腳不便,都是周老頭伺候的吃喝拉撒,誰叫碰上了農忙,家裏有一個算一個,忙的不可開交。


    最近,除了伺候老婆子,周老頭還得幫著做飯,午飯、晚飯。其實這都沒什麽,問題是老婆子天天疼的哼哼,他在邊上聽著,心裏能好受嗎?


    七十開外的人了,還有幾個年頭好活,周老太這麽一遭下來,周老頭難免有些物傷其類。


    周大根和向紅梅就是這時候迴來的,兩人因為長時間在烈日下勞作,裸露在外的皮膚曬得通紅,汗涔涔油亮亮的。


    方立安跟他們說了自己的打算,明天問大隊長家借個驢車,送她奶去縣醫院看腿。


    向紅梅:“大隊長家的驢早老死了。”


    周大根:“現在不叫大隊長,改叫村長、村支書了。”


    方立安:這是重點嗎?


    “沒有驢車就借自行車,一樣的。”說著,從背包的邊側口袋拿出一套洗得發黃的t恤長褲,“我把衣服換了跟你們下地。”


    兩分鍾後,“友軍”到達“戰場”。


    方立安跟眾多叔伯嬸娘打了招唿後,便開始埋身於稻田,頭頂草帽,脖子上掛一條毛巾,十分地道的農民打扮。即便多年不曾下地幹活,抄起家夥來還是一樣的熟練利索。


    周莊村早就開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了,家家戶戶各種各的,老周家也不例外。因為家裏多了一個壯勞力,今天的搶收進度明顯快了許多。


    趁著天亮把稻穀運去打穀場,迴到家時,周老頭已經把飯做好了。


    方立安打了盆井水,囫圇擦了擦身子,重新找了件t恤穿上,才來到堂屋吃飯。


    男人一桌,女人和小孩子在灶房,這是農村的習俗。桌上沒人動筷子,都在等她。


    “快吃快吃,餓壞了吧,家裏隻有年根剩下的一點臘肉,我全炒了。”周老頭這話明顯是對方立安說的。


    方立安一邊答應一邊嚷嚷道,“哎,都吃,大家都吃啊。”幹了一下午的活,她確實又累又餓,“娘和大嫂也過來吃吧,忙了一天。”


    向紅梅端著碗從灶房出來,也不坐下,隻道,“你吃你的,別管我們,你大嫂還要看兩個小的。”


    方立安知道自己改變不了她們的想法,客氣完了,也不再勸,自顧自地吃起來。


    周老頭還專門拿了一瓶招待她,“來,大根、大柱、二柱,陪老頭子喝幾杯。”


    方立安也不推辭,祖孫三代就著花生米喝開了。


    酒足飯飽,除了乘涼,也沒別的事,方立安口袋裏踹了兩包煙,跟在大柱身後去了李水根家。


    如今,李水根早已退居幕後,村長換成了他的大兒子李寶俊。李寶俊為人處世很像李水根,公允可靠,聽說當年的選舉是村民們一致通過的。


    多年未見,少不得一頓寒暄,方立安道明來意後,李寶俊一絲猶豫也無直接讓她把自行車推迴家。


    之前在飯桌上就說好,明天向紅梅跟她一起去縣城,當天去當天迴,耽誤的活計,等他們倆迴來就給補上。


    晚上睡覺前,方立安把帶迴來的禮物分分,大人小孩都有,都是些簡單的衣服、褲子、涼鞋,質量一般,款式一般,不值什麽錢。


    但還是那句話,放到農村,就是難得。所以,一大家子都很高興,這迴真的是從上到下、從裏到外發自內心的歡迎二叔迴家。


    第二天,天蒙蒙亮,下地的下地,去縣城的去縣城。周老太坐在車後座,向紅梅扶著她,方立安在前麵推車。


    也是巧了,路上遇到之前那個開拖拉機的老鄉,即便方立安沒穿軍裝,人家也一眼就把她認了出來。


    為什麽?十裏八鄉哪個後生背有她挺?哪個後生臉有她俊?


    老鄉見他們帶著周老太,一路不易,便真誠相邀,“來,叔載你們去縣城,快當。”


    一迴生二迴熟,方立安也不客氣,把老太太抱到駕駛座後麵的空地,找個東西讓她抓好,自己騎自行車載向紅梅直奔縣城。


    有了老鄉的拖拉機幫忙,他們比原計劃早到了不少。熱情淳樸的老鄉不僅幫她們把周老太送到醫院門口,還說好下午兩點過來,到時候他們要是好了,就再幫他們把人帶迴去。


    方立安不禁感歎:好人啊!


    時間還不到十點,方立安去掛了號,醫院的人不多,醫生那裏也不是很忙,很快便輪到周老太。


    周老太的情況不好不壞,最開始治的草率,那所謂的土方子幾乎沒什麽作用。骨頭一直斷著,又沒消炎,不疼才怪。


    醫生先給正骨,然後上了夾板,開了藥。讓外敷內服兩星期,到時候如果不疼了,就不用再吃藥,再過一個月,夾板就能拆了。


    方立安聞言鬆了口氣,要是再嚴重點,就要打石膏了。大夏天的,打石膏約等於活受罪。


    等這邊處理好,才十一點出頭,她又帶向紅梅和周老太去醫院食堂吃飯。四菜一湯,兩葷兩素,婆媳兩吃的滿嘴流油。


    吃完飯,方立安把盤子收拾了,讓她們在這裏坐著等自己,她出去買點東西。廁所就在旁邊,要去的話,喊人幫個忙。


    她騎自行車去縣城的百貨商店,打算買點營養品,老人家養病,總得吃點好的。看家裏的情況,估計自己平時寄迴來的錢都被周老頭攢了起來。早該想到的,過慣了窮日子,但凡有點錢都要存著。


    方立安的目標很明確,買了一罐麥乳精、一罐奶粉,稱了兩袋蘋果。麥乳精是給周老頭補營養的,奶粉是給周老太補鈣的,蘋果一袋給周老頭、周老太,另一袋是給開拖拉機的老鄉的謝禮。


    等她迴到醫院食堂,時間才過去半小時多一點。


    向紅梅看她拎著左一罐右一罐,左一袋又一袋,也不知道這裏頭有沒有自己的份。


    方立安見她眼睛都盯上麵來了,真擔心她用眼神把袋子灼個洞。想了想,拿出兩個蘋果在衣服上簡單擦了擦,給了她和周老太一人一個。


    兩人並沒有接過來就吃,她們都習慣了把好吃的留給兒子和孫子。


    方立安就勸道,“吃吧,我買的時候嚐過了。”


    周老太和向紅梅這才小口小口吃起來,等時間離兩點隻差一刻鍾的時候,兩人才把手裏的蘋果吃完。要不是方立安提醒,怕是連蘋果核都不打算放過。


    兩點差十分,方立安把罐頭、蘋果掛在自行車龍頭兩邊,推著來到醫院門口,發現老鄉的拖拉機已經停在那裏,不知道等了多久。


    迴程用了差不多的時間,到村口的時候,天還沒黑,方立安把其中一袋蘋果遞給老鄉,千恩萬謝讓對方一定要收下。


    老鄉說什麽也不答應,上次載了這個後生,得了人家兩個蘋果,就已經很讓他不好意思了,不過舉手之勞,這次竟然又要給他一袋蘋果,他哪有臉拿。


    方立安:“叔,您收著,不然下次不搭您的順風車了。”


    老鄉真心不想收,但舍不得這麽好的小夥子啊,一腦補到小夥子寧願步行也不願意搭他的車,心裏再多不好意思也隻能厚著臉皮收下了,還叮囑道,“就這一次啊,下次再坐叔的拖拉機,可不許再塞東西,不然叔也不載你了。”


    方立安笑笑,跟他告別,推著自行車迴家。


    迴去的路上,向紅梅忍不住抱怨道,“不就是搭個車嗎,有必要給一袋蘋果?三四斤呢吧?二柱,娘發現你也太大手大腳了,過日子咋能這樣?”


    方立安被她吵得腦仁兒疼,“人家幫你是情分,不幫是本分,要不是薑叔,咱們今天頂晚也不一定能到家。要不是薑叔幫忙帶了我奶,我能騎自行車帶你?咱們兩不得走一天?”


    周老太雖然也心疼送出去的蘋果,但誰叫那是她乖孫送的呢。乖孫帶她去縣城治病,還給她買好吃的,她自然要幫著乖孫,“二柱有二柱的道理,你管這麽多做什麽?缺你一口吃的了?別沒事找事。”


    二對一,向紅梅完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世界穿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心有期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心有期待並收藏世界穿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