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7月,方立安在第一空軍航空學院結束了第一學年。學年末,學校麵向所有學員招收飛行學員。


    第一空軍航空學院總共有九千兩百多名學員,招飛公告一出,整個學院幾乎傾巢出動。


    然而一大半人在第一關就被卡住了,報名資格上寫的明明白白——年齡必須在二十周歲以下(含二十周歲)。即1954年7月2號之後出生的人,多一天都不行。


    方立安暗暗慶幸,當初為了早日參軍,她悄摸改了年齡,放大了一歲,但也僅僅放到征兵那個月。本來是1955年5月19日,改成了1954年8月19日。


    好在沒有大手大腳放大太多,不然錯過了這次機會,她豈不是要哭暈在廁所?


    因為存在年齡限製,報名人數隻有1200 ,估計年齡符合條件的都報了。


    戰鬥飛行員是軍隊中對身體素質要求最高的一批人,從最初的遴選階段開始,各方麵的條件就非常高。


    所有報名的學員需要通過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膚科、外科、內科、神經精神科和特診科,近150個小項目的全麵身體檢查,但凡有一項不合格就直接淘汰。


    之後還得經過精神方麵的篩查、文化成績考試和二次政審,這一次政審比入伍時的政審要嚴格的多得多。


    幾圈下來,一千二百多人隻剩下零頭不到——二十二人,還不夠一個排,方立安極其幸運地成為其中之一。


    等到了訓練基地,與其他幾個空軍航空學院的學員匯合後,方立安才知道這一次全空軍總共招收了226個飛行學員。


    因為大家之前在原先的空軍航空學院至少學習了一年,有一定的專業基礎,所以接下來直接進入飛行專業學習訓練,分為飛行理論、初級教練機、高級教練機三個階段。


    飛行理論學習被一些學員戲稱為“地獄課程”,六個月內,要學習35門特別複雜的專業課程,飛行力學、空氣動力學、空中領航學、空中射擊學、航空發動機學、飛機構造、航空氣象學、專業英語等。


    饒是方立安這種學神級別的人物都隱隱感受到了壓力,更何況其他人?


    不過方立安對自己的要求極高——科科滿分、融會貫通,而學校隻要求學員們全部合格即可。


    隻是在這麽短的時間內要求全部合格,對很多基礎不好的人來說,難度不小。


    在這個過程中,學員們還要完成跳傘訓練,226人中有5人折在這上麵。其中有一個人學員,其他科目都是優秀,但就是不敢跳傘,打死不跳,最後無奈之下隻能被淘汰。從教員到學員,無一不替他惋惜。


    六個月結束,飛行理論考試,又淘汰38人,至此,本批次學員還剩183人。


    方立安因為理論科目成績傲人,受到了來自其他學員和教員們的讚賞,在之後的訓練裏,經常是大家的頭號關注對象。


    1976年2月,開始上機訓練。首先是在飛行訓練各階段中最為重要、淘汰率較高的初教機訓練。


    在飛行學習過程中,由一名理論功底紮實、飛行技術嫻熟、教學經驗豐富的飛行教官帶兩名學員。


    在這一階段中,學員們麵對令人眼花繚亂的座艙儀表、“杆、艙”技能、手眼協調以及空間定向等一係列問題,會產生一係列的心理反應。比如,空間定向障礙、注意分配、動作力度、方向及高應激狀態等。這些心理因素常常是導致學員技術停飛的主要原因。


    跟方立安同組同宿舍的學員朱明偉,在之前的每一科理論考試中,都屬於低空飛過的吊車尾。


    但上機後,方立安發現他的操作能力非常不凡,頗有點天賦異稟的意思。這是她通過對比得出的結果,而比較的對象就是她自己。


    在理論知識準備的極其充分的情況下,她手忙腳亂了幾節課才搞定常規基礎操作,而六十分萬歲的朱明偉恰恰相反。


    不吹不黑,他真的是在第一課就做到了她好幾節課才做到的動作,連教官都一度震驚的合不攏嘴。


    一開始,方立安隻覺得深受打擊,她對自己一向是高要求、高標準。而且理論方麵,她明明掌握的非常好,怎麽一到實踐就痿了?


    這個問題深深困擾著她。不過,雖然煩悶不安,但身體疲倦的方立安當晚還是睡得奇香無比。


    第二天上機,學習內容和昨天一樣,今天的任務就是重複,直到熟練。


    教官先做一遍,方立安和朱明偉看著。輪到他倆操作時,方立安讓朱明偉先來,她繼續觀摩。


    等到她上機,怎麽說呢?教官和朱明偉操控飛機的動作就像行雲流水,而她則是有點像,唔……不良於行的喪屍?


    心塞。


    心肌梗塞。


    在如此強烈的對比下,方立安的情緒顯得有些低落。夜裏,她極為罕見地失眠了。


    迴憶往昔,她有多久沒遇上過挫折了?上一次是什麽時候?想不起來了……


    她是不是過得太順風順水了?有空間,有外掛,錢財外物,一切的一切,來得太過容易。


    如今,竟然因為一點小事,因為遇到了一個比自己厲害許多的天賦型選手,就開始焦躁不安。


    自己什麽時候變得這般脆弱了?


    當了三年半的兵,自以為磨練出了鋼鐵般的意誌,結果呢?這就是自己的意誌?花團錦簇般的意誌?


    上機生澀怎麽了?動作僵硬怎麽了?做的不好就練啊!一遍不行就十遍,十遍不行就一百遍。


    慌什麽?急什麽?有空惦記別人,跟別人作比較,不如多練兩遍。


    傻屌玩意兒!


    罵著罵著,方立安隻覺得心裏爽極了,憋悶的胸口開闊許多,最後連自己什麽時候睡著的都不知道。


    翌日訓練,方立安看完教官和朱明偉的示範,便沉下心操作起來。


    一開始依然是手忙腳亂,她調節唿吸,摒除雜念,讓自己心平氣和。雙手配合大腦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著。


    不知道過了多久,她已然忘記了時間,但雙手和大腦配合地越來越好。沒兩天,便不複當初“喪屍操作”般的尷尬。


    初教機訓練持續了整整一年。


    這一年,方立安不僅習慣了來自尖子生朱明偉的打擊,還在這樣的吊打中不斷突破自我,成為一百多名學員中不次於朱明偉的優等生。


    論新式操作,她上手的可能沒他快,但熟悉起來所需的時間已經越來越短。練到最後,甚至比朱明偉操作的更加熟練,更加連貫。


    方立安:我果然無所不能,沒有任何事情能難倒我。(此處配有撩劉海的騷動作)


    完成初教機訓練,飛行學員就已經能勝任小型民用飛機的飛行了。但當初的183人中,隻有144人通過了考試,通過率不到八成。


    然而,在接下來的高教機階段,淘汰率隻會更高,聽教官說,能達到百分之六十的通過率就不錯了。


    眾人聞言,不禁心有戚戚,但下一秒又鬥誌昂揚起來。因為隻要跨過這道坎,他們就會成為一名合格的準戰鬥飛行員,成為一名副連級軍官!


    但戰鬥飛行員的訓練並沒有到此結束。


    從高教機階段畢業後,合格的學員還要進入試裝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學員們需要經曆從亞音速飛機到超音速飛機的適應訓練。


    試裝階段結束,人均投入六位數以上的學員就可以叫飛行員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世界穿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心有期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心有期待並收藏世界穿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