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方立安考慮的首要問題是“如何帶著孩子在災難中活下去”,主語是她自己,內容涉及她和大寶,但不可否認的是,麵臨這種災難性生存問題,向國家求助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水患來臨之際,華夏的火種該如何保存,國家機器又該如何運作?
方立安不曾身處那個位置,無法給出精準的答案,但以人類的正常思維方式推斷,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基本上都是船,救命船。
如果國家建造出那樣一艘船,那麽什麽人能夠獲得上船的資格?
方立安說不準。
說不準也沒關係,留在國家的政治中心,時刻關注各方動向,想來總能伺機而動,見縫插針。
想到這裏,她心下稍安,決定做兩手準備,雙管齊下,一是爭取登上國家的大船,二是擁有一艘屬於她和大寶的保命船。
不是她自吹自擂、自命不凡,隻要國家發行的船票不少於一萬張,她必定能想方設法弄來兩張。按照我國目前的人口合理推測,應該不會低於一百萬。
至於自家的船,那隻是危急關頭的最後手段,除非他們母子兩決定過遠離人群的獨居生活,否則肯定不能三天兩頭把船拿進拿出。
有了大體的思路,方立安開始製定《災前計劃》,分兩路進行。
一、帶大寶鍛煉身體,強化體魄。
這些年來,大寶長得健壯,跟小牛犢子似的,少有感冒發燒,身體素質中等偏上。在目前的環境裏,也許可以平平安安混到老,但到了災後社會,就顯得不夠看了。除了強身健體,還要訓練身手,點亮野外生存技能,尤其是跟水相關的項目。
身體是基礎,學業也不能落下,有知識才能有更寬廣的未來。不學無術,以後隻靠捕魚為生?方立安不反對他賣力氣,工作不分貴賤,勞動最光榮,但她更希望大寶在未來有選擇的機會,想賣力氣就賣力氣,想動腦子就動腦子,而不是被迫謀生,除了賣力氣,別無他選。
二、收集物資,涵蓋衣食住行醫娛教能八個方麵。
她的空間裏雖然有超市和商場,但麵對末世災難,準備再多物資也不為過,特別是吃喝方麵的消耗品。雖然這些在群居的情況下不能拿出來大肆享用,但手有餘糧心不慌,這是底氣,也是底牌。
原主的記憶在大寶十四歲那年戛然而止,方立安不知道五年之後災難是否會全麵爆發,但這五年裏想必是安全無憂的,所以必須趕在五年之內做好所有準備工作。
五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需要做的事情太多,時間緊迫。
雨一直下,短期內不會出現什麽問題,隻是往後雨勢變大,屆時,糧食的價格必將上漲。
漲價事小,斷糧事大。到那時,隻怕懷抱金磚也買不了多少糧。尤其是特殊時期,糧食很大可能會限量供應,所以從現在起,專心囤糧才是王道。
打定主意後,方立安立刻動身,把家裏的房產證搜羅出來,到房產中介委托賣房,隻留下一套自住。
這時候還沒有限購的說法,所以九年下來,她陸陸續續入手了近三十套房。除了第一套又破又小,其他的都在高檔小區,麵積在一百二到一百八之間,均價在一萬八上下。
方立安跟房產中介的經理很熟,她名下所有的房子都委托給了這家公司進行出租。因為有著近十年的合作基礎,再加上方立安願意按照合同上寫明的金額支付違約金,所以雙方談的十分順利,房產經理答應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促成房屋交易。
方立安算了算,房子賣掉,能到賬八千萬,加上卡裏的兩千萬,整整一億,夠買很多東西了。
接下來,她在城郊租了一個倉庫,網購地址填的那兒,隔三差五去收貨。
七月,大寶放暑假,方立安特地帶他去m國的海濱城市邁牙密,請專業人士教他遊泳、潛水、野外求生。大寶十四個月大的時候就開始學習英文,說的和母語一般無二,完全不用擔心語言溝通問題。
然而,即便到了國外,囤糧小達人也沒有閑著,她網購成癮,整日裏買米買麵。
由於他們租的別墅很大,西方人又特別注重個人隱私,所以倒也沒人打聽那些卡車送來的貨物去哪兒了。
不過,這些事方立安都是背著大寶做的,並非有意隱瞞,而是無法給出合情合理的解釋,不如不說。
毛毛雨就這麽飄了一年多,十天半個月停上一次,七八天後又接著下。細雨如絲,對生活並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大家也沒把它放在心上。
直到來年秋天,秋去冬來,雨勢突然增大,像被人用遙控器切換了檔位,毛毛雨成了淅淅瀝瀝的小雨,二十幾天一歇。
一場秋雨一場涼,秋雨變冬雨,又連日不出太陽,使得這一年的冬天比去年更加陰冷,對那些身上有舊傷暗疾、風濕性關節炎等病症的人來說,格外難熬。
翻過年,糧價終於迎來了第一次跳躍。
這些年,糧價一直緩慢增長,不過那都是正常的通貨膨脹,年後,糧食的價格突然翻了一番。這種暴漲讓人們意識到,接連不斷的陰雨給生活帶來的負麵影響不止是床單被套曬不幹、腰酸背痛腿抽筋,還有糧食的大麵積減產。
人們雖然有所反應,但並沒有非常重視。大家普遍認為現代農業科技發達,天氣原因帶來的農作物減產難題要不了多久就會被攻克。
更何況糧食多便宜啊,從前兩三塊一斤,價格翻倍又怎樣,五六塊也不是很貴。女人們敷的麵膜,最便宜的也要七八塊一張,男人們抽的煙,最次的還要十來塊一包呢。總之,大家完全負擔得起,少買一件衣服就夠吃半年了。
方立安從09年年底起就在微博、論壇、貼吧上散布消息,提醒大家天氣怪異,需多加小心,並且做出了世界末日的預言。
隻不過網民們一般把這樣的言論當作嘩眾取寵,大多數人都是湊熱鬧,嬉笑一番也就算了,根本不當迴事。
方立安也不好在網絡上做太多小動作,頂尖的黑客技術和空間一樣是她的底牌,她需要利用這項技術留意官方的行動,搜尋“諾亞方舟”的消息。這是一個浩大的工程,她的課餘時間幾乎都用在了上麵。
11年三月份,學校開學,方立安給大寶辦理了退學手續,接著學校的課程進度在家裏給他開設講堂,主講數理化生。
因為是針對大寶一個人的課程,且方立安有自己的一套教學方法,所以進度方麵比學校快上很多。
大寶聽的認真,學的也好。
除了文化課,每天還有雷打不動的體育課。體育課是在健身房上的,方立安請了個私教,教他們母子倆,兩人每天相互加油,相互監督,共同進步。
如此堅持下來,效果十分明顯。
兩年後,十三歲的大寶看起來比同齡孩子健壯不少,無論是體能還是體格都不輸於十五六歲的少年。
方立安這個當媽的進步也非常大,雖然比不過教練這種專業且正當年的小夥子,但想要撂倒一個普通的年輕男子還是很容易的。
這兩年,變化巨大的不隻是他們母子,還有雨勢、糧價、社會。
從12年6月開始,小雨變成了中雨,三十幾天一停,人們隻能在十天左右的停歇中找尋到陽光直射的暖意。
沒有陽光的照射,植物生長緩慢。雨勢雖然不大,但長時間下來,地裏的莊稼都被淹了,顆粒無收。糧價一漲再漲,終於飆到了三十塊錢一斤,這還是政府極力控製的結果。
隨著雨越下越久,糧食的供應也被限製起來。統銷統購重新迴到曆史的舞台,十四歲以下的孩子一天半斤糧食,十四歲以上的人一天一斤糧食,每月月初到供銷社刷身份證購買。
方立安和大寶每天都要做高強度的運動鍛煉身體,國家規定的那點糧食根本不夠,所以兩人偷偷摸摸地開著小灶。
她之前一直在跟大寶強調糧食的重要性,導致大寶對糧食非常敏感,自家一天消耗多少糧食,他心裏門清兒,反正肯定不止供銷社每月供應的那點。
方立安對此的解釋是,那是她從外麵買的高價糧。其實上麵從來沒有禁止人們私下交易糧食,因為糧食幾乎都被控製在國家手中。
這和改革開放前不同,那時候,農民種地,國家收糧。現在是國家種地,國家收糧。
雨水不停,耕地被淹,普通農民根本無法抵抗自然的力量。是國家投入了大量的金錢和人力對耕種技術進行研發,找到了解決的辦法。不過,辦法並不簡單,需要科研人員從旁輔助,所以才說是國家種地。
最關鍵的是,科研所對糧食的產量都是有數的,一旦發現畝產低於某個數值,上麵就會派人前去查探,看是否存在中飽私囊的行為。
除了收後檢查,在糧食種植的過程中,也會三五不時的來人督查。總而言之,全國範圍內的糧食生產線都受到了嚴格的控製。
水患來臨之際,華夏的火種該如何保存,國家機器又該如何運作?
方立安不曾身處那個位置,無法給出精準的答案,但以人類的正常思維方式推斷,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基本上都是船,救命船。
如果國家建造出那樣一艘船,那麽什麽人能夠獲得上船的資格?
方立安說不準。
說不準也沒關係,留在國家的政治中心,時刻關注各方動向,想來總能伺機而動,見縫插針。
想到這裏,她心下稍安,決定做兩手準備,雙管齊下,一是爭取登上國家的大船,二是擁有一艘屬於她和大寶的保命船。
不是她自吹自擂、自命不凡,隻要國家發行的船票不少於一萬張,她必定能想方設法弄來兩張。按照我國目前的人口合理推測,應該不會低於一百萬。
至於自家的船,那隻是危急關頭的最後手段,除非他們母子兩決定過遠離人群的獨居生活,否則肯定不能三天兩頭把船拿進拿出。
有了大體的思路,方立安開始製定《災前計劃》,分兩路進行。
一、帶大寶鍛煉身體,強化體魄。
這些年來,大寶長得健壯,跟小牛犢子似的,少有感冒發燒,身體素質中等偏上。在目前的環境裏,也許可以平平安安混到老,但到了災後社會,就顯得不夠看了。除了強身健體,還要訓練身手,點亮野外生存技能,尤其是跟水相關的項目。
身體是基礎,學業也不能落下,有知識才能有更寬廣的未來。不學無術,以後隻靠捕魚為生?方立安不反對他賣力氣,工作不分貴賤,勞動最光榮,但她更希望大寶在未來有選擇的機會,想賣力氣就賣力氣,想動腦子就動腦子,而不是被迫謀生,除了賣力氣,別無他選。
二、收集物資,涵蓋衣食住行醫娛教能八個方麵。
她的空間裏雖然有超市和商場,但麵對末世災難,準備再多物資也不為過,特別是吃喝方麵的消耗品。雖然這些在群居的情況下不能拿出來大肆享用,但手有餘糧心不慌,這是底氣,也是底牌。
原主的記憶在大寶十四歲那年戛然而止,方立安不知道五年之後災難是否會全麵爆發,但這五年裏想必是安全無憂的,所以必須趕在五年之內做好所有準備工作。
五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需要做的事情太多,時間緊迫。
雨一直下,短期內不會出現什麽問題,隻是往後雨勢變大,屆時,糧食的價格必將上漲。
漲價事小,斷糧事大。到那時,隻怕懷抱金磚也買不了多少糧。尤其是特殊時期,糧食很大可能會限量供應,所以從現在起,專心囤糧才是王道。
打定主意後,方立安立刻動身,把家裏的房產證搜羅出來,到房產中介委托賣房,隻留下一套自住。
這時候還沒有限購的說法,所以九年下來,她陸陸續續入手了近三十套房。除了第一套又破又小,其他的都在高檔小區,麵積在一百二到一百八之間,均價在一萬八上下。
方立安跟房產中介的經理很熟,她名下所有的房子都委托給了這家公司進行出租。因為有著近十年的合作基礎,再加上方立安願意按照合同上寫明的金額支付違約金,所以雙方談的十分順利,房產經理答應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促成房屋交易。
方立安算了算,房子賣掉,能到賬八千萬,加上卡裏的兩千萬,整整一億,夠買很多東西了。
接下來,她在城郊租了一個倉庫,網購地址填的那兒,隔三差五去收貨。
七月,大寶放暑假,方立安特地帶他去m國的海濱城市邁牙密,請專業人士教他遊泳、潛水、野外求生。大寶十四個月大的時候就開始學習英文,說的和母語一般無二,完全不用擔心語言溝通問題。
然而,即便到了國外,囤糧小達人也沒有閑著,她網購成癮,整日裏買米買麵。
由於他們租的別墅很大,西方人又特別注重個人隱私,所以倒也沒人打聽那些卡車送來的貨物去哪兒了。
不過,這些事方立安都是背著大寶做的,並非有意隱瞞,而是無法給出合情合理的解釋,不如不說。
毛毛雨就這麽飄了一年多,十天半個月停上一次,七八天後又接著下。細雨如絲,對生活並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大家也沒把它放在心上。
直到來年秋天,秋去冬來,雨勢突然增大,像被人用遙控器切換了檔位,毛毛雨成了淅淅瀝瀝的小雨,二十幾天一歇。
一場秋雨一場涼,秋雨變冬雨,又連日不出太陽,使得這一年的冬天比去年更加陰冷,對那些身上有舊傷暗疾、風濕性關節炎等病症的人來說,格外難熬。
翻過年,糧價終於迎來了第一次跳躍。
這些年,糧價一直緩慢增長,不過那都是正常的通貨膨脹,年後,糧食的價格突然翻了一番。這種暴漲讓人們意識到,接連不斷的陰雨給生活帶來的負麵影響不止是床單被套曬不幹、腰酸背痛腿抽筋,還有糧食的大麵積減產。
人們雖然有所反應,但並沒有非常重視。大家普遍認為現代農業科技發達,天氣原因帶來的農作物減產難題要不了多久就會被攻克。
更何況糧食多便宜啊,從前兩三塊一斤,價格翻倍又怎樣,五六塊也不是很貴。女人們敷的麵膜,最便宜的也要七八塊一張,男人們抽的煙,最次的還要十來塊一包呢。總之,大家完全負擔得起,少買一件衣服就夠吃半年了。
方立安從09年年底起就在微博、論壇、貼吧上散布消息,提醒大家天氣怪異,需多加小心,並且做出了世界末日的預言。
隻不過網民們一般把這樣的言論當作嘩眾取寵,大多數人都是湊熱鬧,嬉笑一番也就算了,根本不當迴事。
方立安也不好在網絡上做太多小動作,頂尖的黑客技術和空間一樣是她的底牌,她需要利用這項技術留意官方的行動,搜尋“諾亞方舟”的消息。這是一個浩大的工程,她的課餘時間幾乎都用在了上麵。
11年三月份,學校開學,方立安給大寶辦理了退學手續,接著學校的課程進度在家裏給他開設講堂,主講數理化生。
因為是針對大寶一個人的課程,且方立安有自己的一套教學方法,所以進度方麵比學校快上很多。
大寶聽的認真,學的也好。
除了文化課,每天還有雷打不動的體育課。體育課是在健身房上的,方立安請了個私教,教他們母子倆,兩人每天相互加油,相互監督,共同進步。
如此堅持下來,效果十分明顯。
兩年後,十三歲的大寶看起來比同齡孩子健壯不少,無論是體能還是體格都不輸於十五六歲的少年。
方立安這個當媽的進步也非常大,雖然比不過教練這種專業且正當年的小夥子,但想要撂倒一個普通的年輕男子還是很容易的。
這兩年,變化巨大的不隻是他們母子,還有雨勢、糧價、社會。
從12年6月開始,小雨變成了中雨,三十幾天一停,人們隻能在十天左右的停歇中找尋到陽光直射的暖意。
沒有陽光的照射,植物生長緩慢。雨勢雖然不大,但長時間下來,地裏的莊稼都被淹了,顆粒無收。糧價一漲再漲,終於飆到了三十塊錢一斤,這還是政府極力控製的結果。
隨著雨越下越久,糧食的供應也被限製起來。統銷統購重新迴到曆史的舞台,十四歲以下的孩子一天半斤糧食,十四歲以上的人一天一斤糧食,每月月初到供銷社刷身份證購買。
方立安和大寶每天都要做高強度的運動鍛煉身體,國家規定的那點糧食根本不夠,所以兩人偷偷摸摸地開著小灶。
她之前一直在跟大寶強調糧食的重要性,導致大寶對糧食非常敏感,自家一天消耗多少糧食,他心裏門清兒,反正肯定不止供銷社每月供應的那點。
方立安對此的解釋是,那是她從外麵買的高價糧。其實上麵從來沒有禁止人們私下交易糧食,因為糧食幾乎都被控製在國家手中。
這和改革開放前不同,那時候,農民種地,國家收糧。現在是國家種地,國家收糧。
雨水不停,耕地被淹,普通農民根本無法抵抗自然的力量。是國家投入了大量的金錢和人力對耕種技術進行研發,找到了解決的辦法。不過,辦法並不簡單,需要科研人員從旁輔助,所以才說是國家種地。
最關鍵的是,科研所對糧食的產量都是有數的,一旦發現畝產低於某個數值,上麵就會派人前去查探,看是否存在中飽私囊的行為。
除了收後檢查,在糧食種植的過程中,也會三五不時的來人督查。總而言之,全國範圍內的糧食生產線都受到了嚴格的控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