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立安的大學時期最後一個暑假就在來迴奔走中度過了,忙著把父母引去鵬城,忙著把家搬到首都,忙著給弟弟聯係學校……等所有的事情忙完了,隻剩下暑假的尾巴了。
方立新和方立平都從單位宿舍搬了出來,改為“走讀”,方立業的學校離新家很近,上學隻要十分鍾的路程。
唯有方立安因為國家圖書館位處郊區,離家太遠,依舊住在單位宿舍,每周隻有輪休的時候才能迴家呆兩天。
方三山和許巧梅在倒賣幾波電子表後,發現相同時間內電子表的銷量在慢慢變少且趨於穩定,就決定不再像之前那樣東一榔頭西一棒地打遊擊賺快錢,想找個較為穩妥的生意做下去。
一整個暑假裏,他們因著電子表賺了接近小五萬,除去買房買家具等花費,家裏存折上還剩三萬塊錢。
錢賺的多,苦也吃的多。兩個月下來,方三山和許巧梅不僅黑了,還瘦了。尤其是許巧梅,本來是白白淨淨的富態相,現在整個人精瘦精瘦的,不過精氣神卻是以前不能比的。
在家休息沒幾天,兩人就閑不住了,找了個大家都在的日子討論以後做什麽。
結果三個孩子(方立業還小,不考慮他的意見)覺得做什麽都行,主要還是看爸媽的喜好。
想來想去,最後許巧梅決定開餐館,她的手藝算不上出眾,但好歹在機械廠大食堂浸淫多年,做飯水平也算中等偏上了。
方三山覺得這事可行,他們夫妻倆沒什麽特殊技藝,不管做什麽都是賺個辛苦錢,開餐館挺好的,民以食為天嘛。
選址的時候,方立安提議去各大高校旁邊找找,有沒有要出售的門麵房。一來,學校附近人流量大,學生的錢好賺;二來,家裏錢不少,放銀行又沒什麽利息,不如用來買房子,省去了租金不說,以後還能升值。
方三山和許巧梅當然沒意見,他們現在奉行“小女兒說什麽都是對的”政策,照做就好,虧不了。
於是,九月份開學沒多久,首都大學旁就多了個“方家飯館”。
另一邊,除了迴學校上交畢業論文,方立安都在圖書館正常實習。
九月上旬的一天,她終於收到了來自大洋彼岸的迴信。
《科學》雜誌物理專欄主編萊昂.費爾南多對她的論文給出了高度讚揚,並表示該論文將在九月刊登在他們的雜誌上,稿費隨後會跟當期雜誌一起郵過來。
鑒於雙方相隔半個地球,信件往來耗時長,效率低下,來信最後還留了主編萊昂.費爾南多的辦公電話和私人電話,希望她有問題可以直接來電交流,他本人隨時歡迎。
這封信是八月中旬寄出來的,算算時間,在路上顛簸了近二十天。而《科學》每個月一號發刊,估計再過幾天就能收到雜誌和稿費了。
看著信上的電話號碼,方立安決定明天早上敲一個給對方,告知對方來信已收到,自己就不再迴信過去了。
接下來的日子,方立安開始專注於準備她的研究生入學申請。為了提高錄取的概率,她寫了三份同樣的申請材料,分別郵寄給了三所學校,包括麻省理工學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哈佛大學,他們的物理專業皆處於全球金字塔頂端。
九月中旬,首都大學的圖書館按時收到了《科學》雜誌的九月刊,圖書管理員和往常一樣把雜誌分發到學校各個學院的各科負責人手中。
之後,生命科學學院的一名教授在閱讀過程中發現《科學》上的某篇論文作者署名竟然是他們學校物理學院的某某某,一時間震驚不已。
然而他在學校從未聽說過這位“方教授”的尊姓大名,按理說,能在《科學》上發表論文的人無論如何也不會寂寂無名才對,於是他連忙捧著雜誌去找物理學院的同僚確認。
結果,物理學院的老師直接被他問懵了,個個都是一副難以置信的表情。
lian fang?
他們學院並沒有姓方、房、訪、放的老師,不過有個叫方立安的學霸學生!
可是一個大四的學生在《科學》上發表學術論文?
開玩笑的吧?
不會是哪個老師署名署錯了吧?
結果等院長把整個學院的老師召集起來開會,裏裏外外問了個遍,才發現根本不存在這樣的情況,因為這個課題目前根本沒有人組織研究。
而方立安的畢業論文指導老師高教授指出,方同學前不久提交的開題報告似乎就是雜誌上的題目,他剛看了個開頭,還沒有和她進行進一步的交流。
所以,這篇論文是方立安同學獨自撰寫的?從頭到尾沒有任何老師輔導參與?或者提供任何幫助?
老師們集體失聲了,心裏瘋狂地怒吼著:這年頭學生已經這麽厲害了嗎?這真的是自己親手教出來的學生嗎?有點不敢認啊!咳咳……怎麽還有點……咳……自豪啊!
慢慢的,老師們的嘴角紛紛翹起,最後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還有人鼓起掌來,拍手叫好,這學生真給咱們長臉!
之後,學院用最快的速度派車把方立安接了迴來,老師們與她就這篇論文進行了長達幾個星期的討論研究。
消息一出,學校內外傳的沸沸揚揚,到處議論紛紛。
方學霸之前在學校裏大小也算個風雲人物,後來又因為實習單位滑鐵盧事件慘遭各種白眼和冷待,如今竟然上演了驚天大逆轉!
《科學》在科學領域的盛名學術圈內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在上麵發表論文的人十個有八個得了諾貝爾獎!
自建國以來,方立安是第一個在《科學》雜誌上發表論文的中國人,這在某種程度上足以說明她的學術價值,甚至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她在某些物理研究方麵已經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最重要的是方立安現在才十九歲,還沒到她的巔峰時期,可謂是前途無量啊!
一時間,全校同學看她的眼神都變了,欽佩有之,仰慕有之,豔羨有之……
那些曾經疏遠嘲諷過她的同學表情和眼神更加複雜,隻不過方立安根本不會去理會其中的含義,因為她從未把他們放在心上。
方立新和方立平都從單位宿舍搬了出來,改為“走讀”,方立業的學校離新家很近,上學隻要十分鍾的路程。
唯有方立安因為國家圖書館位處郊區,離家太遠,依舊住在單位宿舍,每周隻有輪休的時候才能迴家呆兩天。
方三山和許巧梅在倒賣幾波電子表後,發現相同時間內電子表的銷量在慢慢變少且趨於穩定,就決定不再像之前那樣東一榔頭西一棒地打遊擊賺快錢,想找個較為穩妥的生意做下去。
一整個暑假裏,他們因著電子表賺了接近小五萬,除去買房買家具等花費,家裏存折上還剩三萬塊錢。
錢賺的多,苦也吃的多。兩個月下來,方三山和許巧梅不僅黑了,還瘦了。尤其是許巧梅,本來是白白淨淨的富態相,現在整個人精瘦精瘦的,不過精氣神卻是以前不能比的。
在家休息沒幾天,兩人就閑不住了,找了個大家都在的日子討論以後做什麽。
結果三個孩子(方立業還小,不考慮他的意見)覺得做什麽都行,主要還是看爸媽的喜好。
想來想去,最後許巧梅決定開餐館,她的手藝算不上出眾,但好歹在機械廠大食堂浸淫多年,做飯水平也算中等偏上了。
方三山覺得這事可行,他們夫妻倆沒什麽特殊技藝,不管做什麽都是賺個辛苦錢,開餐館挺好的,民以食為天嘛。
選址的時候,方立安提議去各大高校旁邊找找,有沒有要出售的門麵房。一來,學校附近人流量大,學生的錢好賺;二來,家裏錢不少,放銀行又沒什麽利息,不如用來買房子,省去了租金不說,以後還能升值。
方三山和許巧梅當然沒意見,他們現在奉行“小女兒說什麽都是對的”政策,照做就好,虧不了。
於是,九月份開學沒多久,首都大學旁就多了個“方家飯館”。
另一邊,除了迴學校上交畢業論文,方立安都在圖書館正常實習。
九月上旬的一天,她終於收到了來自大洋彼岸的迴信。
《科學》雜誌物理專欄主編萊昂.費爾南多對她的論文給出了高度讚揚,並表示該論文將在九月刊登在他們的雜誌上,稿費隨後會跟當期雜誌一起郵過來。
鑒於雙方相隔半個地球,信件往來耗時長,效率低下,來信最後還留了主編萊昂.費爾南多的辦公電話和私人電話,希望她有問題可以直接來電交流,他本人隨時歡迎。
這封信是八月中旬寄出來的,算算時間,在路上顛簸了近二十天。而《科學》每個月一號發刊,估計再過幾天就能收到雜誌和稿費了。
看著信上的電話號碼,方立安決定明天早上敲一個給對方,告知對方來信已收到,自己就不再迴信過去了。
接下來的日子,方立安開始專注於準備她的研究生入學申請。為了提高錄取的概率,她寫了三份同樣的申請材料,分別郵寄給了三所學校,包括麻省理工學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哈佛大學,他們的物理專業皆處於全球金字塔頂端。
九月中旬,首都大學的圖書館按時收到了《科學》雜誌的九月刊,圖書管理員和往常一樣把雜誌分發到學校各個學院的各科負責人手中。
之後,生命科學學院的一名教授在閱讀過程中發現《科學》上的某篇論文作者署名竟然是他們學校物理學院的某某某,一時間震驚不已。
然而他在學校從未聽說過這位“方教授”的尊姓大名,按理說,能在《科學》上發表論文的人無論如何也不會寂寂無名才對,於是他連忙捧著雜誌去找物理學院的同僚確認。
結果,物理學院的老師直接被他問懵了,個個都是一副難以置信的表情。
lian fang?
他們學院並沒有姓方、房、訪、放的老師,不過有個叫方立安的學霸學生!
可是一個大四的學生在《科學》上發表學術論文?
開玩笑的吧?
不會是哪個老師署名署錯了吧?
結果等院長把整個學院的老師召集起來開會,裏裏外外問了個遍,才發現根本不存在這樣的情況,因為這個課題目前根本沒有人組織研究。
而方立安的畢業論文指導老師高教授指出,方同學前不久提交的開題報告似乎就是雜誌上的題目,他剛看了個開頭,還沒有和她進行進一步的交流。
所以,這篇論文是方立安同學獨自撰寫的?從頭到尾沒有任何老師輔導參與?或者提供任何幫助?
老師們集體失聲了,心裏瘋狂地怒吼著:這年頭學生已經這麽厲害了嗎?這真的是自己親手教出來的學生嗎?有點不敢認啊!咳咳……怎麽還有點……咳……自豪啊!
慢慢的,老師們的嘴角紛紛翹起,最後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還有人鼓起掌來,拍手叫好,這學生真給咱們長臉!
之後,學院用最快的速度派車把方立安接了迴來,老師們與她就這篇論文進行了長達幾個星期的討論研究。
消息一出,學校內外傳的沸沸揚揚,到處議論紛紛。
方學霸之前在學校裏大小也算個風雲人物,後來又因為實習單位滑鐵盧事件慘遭各種白眼和冷待,如今竟然上演了驚天大逆轉!
《科學》在科學領域的盛名學術圈內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在上麵發表論文的人十個有八個得了諾貝爾獎!
自建國以來,方立安是第一個在《科學》雜誌上發表論文的中國人,這在某種程度上足以說明她的學術價值,甚至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她在某些物理研究方麵已經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最重要的是方立安現在才十九歲,還沒到她的巔峰時期,可謂是前途無量啊!
一時間,全校同學看她的眼神都變了,欽佩有之,仰慕有之,豔羨有之……
那些曾經疏遠嘲諷過她的同學表情和眼神更加複雜,隻不過方立安根本不會去理會其中的含義,因為她從未把他們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