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人之後,宋師竹就知道那個做惡人戳破小姑娘幻想的策略要改一下。
花廳高闊幽靜,隻有兩人對桌而坐,寒暄過後,宋師竹笑道:“剛才席麵還沒吃完我就把林姑娘請過來,真是失禮了。”
說著,她就把桌上的一碟子栗子糕推到林櫻麵前讓她墊墊。
林櫻本已想好如何向封夫人示好,此時被宋師竹一打岔,有些奉承話就咽在喉嚨口說不出來了。
見宋師竹鼓勵地看著她,她頓了一下,還是拈起了一塊糕點。
有糕點作為開場,氣氛果然好了不少。
宋師竹剛才就注意到,許是剛才席上一直看著馮氏的一舉一動,這姑娘沒用多少飯菜,剛才邊說話視線還若有似無地落在糕點上。
見她吃,宋師竹也拿了一塊,邊吃邊配茶,調侃道:“多用些,人是鐵飯是鋼,半頓不吃也是餓得慌。”
“再說,要是讓姑娘過來我們家吃宴還餓著,傳出去別人得覺得我們多摳門。”
宋師竹吃完後,拍了拍手上的點心渣,又執壺給林櫻倒了一杯茶,讓人上了兩碗豆腐腦,還問她喜歡甜味還是鹹味的。
她打算來一場飯桌交際,要是幹巴巴地直接把目的說了,以林櫻展露出來的性情,自家肯定會無緣無故多一個敵人。
宋師竹有些覺得自己是柿子捏軟的,若林櫻隻是一個戀愛腦的小姑娘,她該得罪後頂多心虛一場,可一麵之緣後,她就生出了不想多生仇恨的念頭。
見林櫻跟她一樣選了甜味的,她就笑道:“我也喜歡甜的,家裏就我和二嬸喜歡甜味,相公和二叔堂兄都喜歡鹹口的。要我說,鹹豆腐腦有什麽好吃的,豆腐腦就得多放糖桂花和甜鹵,尤其是大冬天,從外頭進來,甜滋滋的一碗下肚,又燙口又不費牙,整個人都暖和了。”
林櫻聽她提起宋二郎,心裏便是一跳,她斯斯文文地吃著糕點,突然鬧不明白這位封夫人究竟用意為何。
宋師竹笑眯眯看她的飲食儀態,見她吃完了,就道:“你還喜歡吃什麽?今日家裏請了外麵的大廚,咱們多使喚幾迴,才不浪費。”
怕林櫻有顧慮,她還道:“別擔心,我也是要吃的。”
她表情生動語氣溫柔,林櫻就算別有心思,剛吃糕點又吃豆腐腦的,心裏的拘束也去了大半。
宋師竹便報了一下今日席上的菜單,兩人商量著讓丫鬟上了一桌飯菜,不用人伺候,自己動手夾菜倒酒。
宋師竹邊吃邊說了一些自己操辦筵席時的趣事,聽她開玩笑說覺得狀元不如解元吃香,林櫻想起往事,也笑道:“我祖母當年剛進京時也這麽說的。”
見宋師竹臉上透著不解,她就解釋道:“我們家祖籍離京城極遠,當年父親考中進士,就把一家都接到京城……”
宋師竹在臨泰胡同住了大半年,先前對林家的家事來曆隻是一知半解,現在終於聽了個全。
林家是小地主出身,林學士能考中進士自然是有真才實學的,可惜娶妻太早,在縣裏娶了一戶秀才家的姑娘,連著半輩子被小舅子纏上了身。
當年林夫人執意帶著小舅子一家上京享福,林學士信奉男主外女主內,便沒有拒絕。還是先去的林老夫人見兒子兒媳不靠譜,先一步給孫女置辦了嫁妝,可惜林學士上一迴遭難,也被禍禍不少了。
林櫻說起她被她娘拿去打點的那些金銀頭麵,臉上的笑便漸漸消失了。
宋師竹有心安慰她,卻不知道該說些什麽,攤上那樣一個娘,這姑娘也是人生慘劇。
氣氛沉寂下來,宋師竹才剛拿起帕子擦嘴,林櫻便冷不丁地拋出一句:“先前我家鬧了幾迴,夫人應該也聽說過吧。”
宋師竹雖錯愕於她突然扯出這個話題,心裏卻是一動,覺得這許會是解決這件事的契機,她慎重道:“別人的話何足懼,自己能承擔得起後果便可。”
“夫人不用這麽安慰我,我早就知道自己是胡同裏的笑柄了。”
林櫻自嘲了一句,借著酒意悵然道,“祖母病逝前一直讓我守好嫁妝,以後嫁一戶靠譜的人家……如今外頭好些人都覺得我不孝不悌,我也是辜負了祖母了。”
林櫻說著便搖了搖頭,又看向宋師竹。
她心裏很清楚,想要謀劃嫁入宋家,這個話題自然避免不了。今日談話的節奏完全控製在宋師竹手裏,她突然說出這番話,半是真的心中悲切,半也是想試探她對林家事的看法。
宋師竹搖了搖頭:“林老夫人在天有靈,肯定是不想聽到姑娘這麽妄自菲薄的。”
她放下筷子,組織了一下語言:“……難道長輩錯了,一定要罵不還口,打不還手,忍下委屈才叫識得大體?父母不公,若子女一味順從不反抗,不過是愚孝罷了。父不慈則子不孝,自古皆是如此,未曾栽樹卻想坐收漁利,欺人太甚,才是自取其辱。”
想了想,宋師竹又道:“姑娘也不必覺得自己辜負了先林老夫人,有些事人人心裏都有計量,女子活在世上已是艱難,被父母傷害後不被待見,還要把所有的錯都歸在自己身上,就算聖人也做不到以德報怨。”
“……我一直便覺得,隻要不傷害旁人,敢去抗爭從來都是一件值得敬佩的事情。”要是自己的事情都不敢爭取,指望著別人幫忙,那就真的沒活路了。
林櫻咬了咬唇,著實沒想到會從封夫人嘴裏聽到這番話。
從她想要為自己爭迴嫁妝開始,每日看到的就是母親失望的目光和父親的冷臉,家裏就連弟弟也不認同她反抗親娘,林櫻我行我素了那麽久,還是第一迴從別人嘴裏聽到認同。
一時間,她心裏生出些不自禁的酸痛。
宋師竹隻是照著自己的心意說了幾句話,沒想到效果這麽好,她頓了下,心裏覺得是時候了,就道:“姑娘應該一直猜我把你找來的原因。”
“我和二嬸,先前和林夫人都有些嫌隙……上迴天官遊街時,我又在花蓮齋看到姑娘……後來又知道當日發生一些事情。”
宋師竹省略了一些字詞,話意含蓄,林櫻的麵色還是變了變。
宋師竹搖頭:“少年慕艾,人之常情。我說出來,隻是覺得,姑娘要是真的有意於我二堂兄,恐怕要失望了。”
林櫻麵色稍微緩和了一些,突然道:“夫人應是覺得我配不上宋二公子吧?”有剛才的鋪墊,林櫻不至於對宋師竹生出惡感,可問出這句話時,她的自尊還是被刺了一下。
宋師竹突然有些危機感:“林姑娘菲薄自己了。姑娘無論是為人處事還是相貌性情,都是極好的。就連我二嬸剛才看了姑娘,也十分喜歡姑娘。”
她解釋了一遍是宋二郎短時間內沒有婚娶之念,為了證明自己的話,宋師竹給林櫻提供了一個消息,胡同就這麽大,林櫻應該也有心理準備她二嬸知道她那些事情吧。
她隱晦道:“……本來二嬸是想趁著今日的機會找林夫人聊一聊。”不過宋師竹剛才已經讓人去告訴馮氏,讓她那邊先別找林夫人談話。
聽到馮氏不是覺得她不好,林櫻難堪通紅的臉總算褪去一些熱意,她靜下來心,聽宋師竹說話,半響之後也明白了,宋家一來因著宋二郎就想打光棍,二來也是因為她娘的緣故才有顧忌。
而且大半原因是不想跟她娘打交道。
這一刻,林櫻對林夫人的厭惡真是到達了頂點。
宋師竹看著林櫻的麵色青紅交接,心裏沒感覺到她的惡意,也就不管了,繼續道:“這種事情,人各有誌,二嬸也不願意多催堂兄。倘二堂兄真的無意婚事,將來和妻子過不到一處去,反耽擱了兩人。我與姑娘直說,也是覺得姑娘是個好的,才不願意讓姑娘誤會了我們。”
林櫻咬了咬唇,在宋師竹誠摯歉然的目光下,心裏還是有些不甘。
她不至於不明白宋師竹的意思,可僅憑宋師竹能站在她這邊說話,她在她麵前,就不想陽奉陰違。
這麽久以來,隻有宋師竹在她麵前說了一句公正話,其他人全都不敢得罪她娘。
人情冷暖,世態炎涼,林櫻也是見識夠了。
因此這一點僅有的仗義執言,林櫻便格外珍惜。
她權衡再三,才道:“我明白夫人的意思了。”
送走林櫻時,宋師竹想了想,又煮起雞湯道:“……我曾經聽說過一句話,非正義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更應該采用正當方式奮起抗爭,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爭取旁人心中的同情和憐憫。這句話,我與林姑娘共勉。“
林櫻點了點頭。
宋師竹不知道她聽進去了沒有,不過吃完這頓飯,她卻有種身心俱疲之感。她好久沒這麽費心思拐彎抹角做一件事了。她歎了一下,打算找個機會提醒李隨玉。林櫻自尊而敏感,爭強而驕傲,她要是真的沒了對宋二郎的心思,隻要找到機會,肯定削尖腦袋往上爬。
馮氏送完到賀的賓客後,聽說宋師竹已經和林姑娘說明白了,也有些好奇她是用什麽方式說服人的。
她對林姑娘沒有什麽惡感。林家姑娘和親娘關係勢如水火,足可見她不是她娘那等糊塗人。為此,在侄女讓人傳話時,馮氏才願意配合。想著今日林夫人看著她時眼裏的怒火,馮氏便笑了笑。
宋師竹也沒有把兩人的對話全都說出來,而是摘頭掐尾高度概括了一遍。心靈雞湯不容易熬,宋師竹覺得自己今日完全是用人格魅力征服了林姑娘,她為了二堂兄,真是拚了一把。
馮氏好笑地看著侄女,道:“這麽擔心二郎在京城招惹姑娘,朝考之後就讓他跟你們一塊返鄉祭祖。”
宋師竹頓了一下:“二叔二嬸不迴嗎?”她還想著大家一塊迴呢。
馮氏搖了搖頭,不僅是宋文朔沒有那麽長的假期,她這幾個月心意懶散,也沒什麽心思動彈了。
宋師竹也沒有再追問,她二堂兄這麽黏親娘,肯定會自己想法子的。
十月初十,朝考舉行,宋師竹最後一迴送完自家相公出門後,心裏終於安定下來。
九十九步走完,這是最後一步了,然後他們就能迴家了。
不,不叫迴家,應該叫衣錦還鄉!
花廳高闊幽靜,隻有兩人對桌而坐,寒暄過後,宋師竹笑道:“剛才席麵還沒吃完我就把林姑娘請過來,真是失禮了。”
說著,她就把桌上的一碟子栗子糕推到林櫻麵前讓她墊墊。
林櫻本已想好如何向封夫人示好,此時被宋師竹一打岔,有些奉承話就咽在喉嚨口說不出來了。
見宋師竹鼓勵地看著她,她頓了一下,還是拈起了一塊糕點。
有糕點作為開場,氣氛果然好了不少。
宋師竹剛才就注意到,許是剛才席上一直看著馮氏的一舉一動,這姑娘沒用多少飯菜,剛才邊說話視線還若有似無地落在糕點上。
見她吃,宋師竹也拿了一塊,邊吃邊配茶,調侃道:“多用些,人是鐵飯是鋼,半頓不吃也是餓得慌。”
“再說,要是讓姑娘過來我們家吃宴還餓著,傳出去別人得覺得我們多摳門。”
宋師竹吃完後,拍了拍手上的點心渣,又執壺給林櫻倒了一杯茶,讓人上了兩碗豆腐腦,還問她喜歡甜味還是鹹味的。
她打算來一場飯桌交際,要是幹巴巴地直接把目的說了,以林櫻展露出來的性情,自家肯定會無緣無故多一個敵人。
宋師竹有些覺得自己是柿子捏軟的,若林櫻隻是一個戀愛腦的小姑娘,她該得罪後頂多心虛一場,可一麵之緣後,她就生出了不想多生仇恨的念頭。
見林櫻跟她一樣選了甜味的,她就笑道:“我也喜歡甜的,家裏就我和二嬸喜歡甜味,相公和二叔堂兄都喜歡鹹口的。要我說,鹹豆腐腦有什麽好吃的,豆腐腦就得多放糖桂花和甜鹵,尤其是大冬天,從外頭進來,甜滋滋的一碗下肚,又燙口又不費牙,整個人都暖和了。”
林櫻聽她提起宋二郎,心裏便是一跳,她斯斯文文地吃著糕點,突然鬧不明白這位封夫人究竟用意為何。
宋師竹笑眯眯看她的飲食儀態,見她吃完了,就道:“你還喜歡吃什麽?今日家裏請了外麵的大廚,咱們多使喚幾迴,才不浪費。”
怕林櫻有顧慮,她還道:“別擔心,我也是要吃的。”
她表情生動語氣溫柔,林櫻就算別有心思,剛吃糕點又吃豆腐腦的,心裏的拘束也去了大半。
宋師竹便報了一下今日席上的菜單,兩人商量著讓丫鬟上了一桌飯菜,不用人伺候,自己動手夾菜倒酒。
宋師竹邊吃邊說了一些自己操辦筵席時的趣事,聽她開玩笑說覺得狀元不如解元吃香,林櫻想起往事,也笑道:“我祖母當年剛進京時也這麽說的。”
見宋師竹臉上透著不解,她就解釋道:“我們家祖籍離京城極遠,當年父親考中進士,就把一家都接到京城……”
宋師竹在臨泰胡同住了大半年,先前對林家的家事來曆隻是一知半解,現在終於聽了個全。
林家是小地主出身,林學士能考中進士自然是有真才實學的,可惜娶妻太早,在縣裏娶了一戶秀才家的姑娘,連著半輩子被小舅子纏上了身。
當年林夫人執意帶著小舅子一家上京享福,林學士信奉男主外女主內,便沒有拒絕。還是先去的林老夫人見兒子兒媳不靠譜,先一步給孫女置辦了嫁妝,可惜林學士上一迴遭難,也被禍禍不少了。
林櫻說起她被她娘拿去打點的那些金銀頭麵,臉上的笑便漸漸消失了。
宋師竹有心安慰她,卻不知道該說些什麽,攤上那樣一個娘,這姑娘也是人生慘劇。
氣氛沉寂下來,宋師竹才剛拿起帕子擦嘴,林櫻便冷不丁地拋出一句:“先前我家鬧了幾迴,夫人應該也聽說過吧。”
宋師竹雖錯愕於她突然扯出這個話題,心裏卻是一動,覺得這許會是解決這件事的契機,她慎重道:“別人的話何足懼,自己能承擔得起後果便可。”
“夫人不用這麽安慰我,我早就知道自己是胡同裏的笑柄了。”
林櫻自嘲了一句,借著酒意悵然道,“祖母病逝前一直讓我守好嫁妝,以後嫁一戶靠譜的人家……如今外頭好些人都覺得我不孝不悌,我也是辜負了祖母了。”
林櫻說著便搖了搖頭,又看向宋師竹。
她心裏很清楚,想要謀劃嫁入宋家,這個話題自然避免不了。今日談話的節奏完全控製在宋師竹手裏,她突然說出這番話,半是真的心中悲切,半也是想試探她對林家事的看法。
宋師竹搖了搖頭:“林老夫人在天有靈,肯定是不想聽到姑娘這麽妄自菲薄的。”
她放下筷子,組織了一下語言:“……難道長輩錯了,一定要罵不還口,打不還手,忍下委屈才叫識得大體?父母不公,若子女一味順從不反抗,不過是愚孝罷了。父不慈則子不孝,自古皆是如此,未曾栽樹卻想坐收漁利,欺人太甚,才是自取其辱。”
想了想,宋師竹又道:“姑娘也不必覺得自己辜負了先林老夫人,有些事人人心裏都有計量,女子活在世上已是艱難,被父母傷害後不被待見,還要把所有的錯都歸在自己身上,就算聖人也做不到以德報怨。”
“……我一直便覺得,隻要不傷害旁人,敢去抗爭從來都是一件值得敬佩的事情。”要是自己的事情都不敢爭取,指望著別人幫忙,那就真的沒活路了。
林櫻咬了咬唇,著實沒想到會從封夫人嘴裏聽到這番話。
從她想要為自己爭迴嫁妝開始,每日看到的就是母親失望的目光和父親的冷臉,家裏就連弟弟也不認同她反抗親娘,林櫻我行我素了那麽久,還是第一迴從別人嘴裏聽到認同。
一時間,她心裏生出些不自禁的酸痛。
宋師竹隻是照著自己的心意說了幾句話,沒想到效果這麽好,她頓了下,心裏覺得是時候了,就道:“姑娘應該一直猜我把你找來的原因。”
“我和二嬸,先前和林夫人都有些嫌隙……上迴天官遊街時,我又在花蓮齋看到姑娘……後來又知道當日發生一些事情。”
宋師竹省略了一些字詞,話意含蓄,林櫻的麵色還是變了變。
宋師竹搖頭:“少年慕艾,人之常情。我說出來,隻是覺得,姑娘要是真的有意於我二堂兄,恐怕要失望了。”
林櫻麵色稍微緩和了一些,突然道:“夫人應是覺得我配不上宋二公子吧?”有剛才的鋪墊,林櫻不至於對宋師竹生出惡感,可問出這句話時,她的自尊還是被刺了一下。
宋師竹突然有些危機感:“林姑娘菲薄自己了。姑娘無論是為人處事還是相貌性情,都是極好的。就連我二嬸剛才看了姑娘,也十分喜歡姑娘。”
她解釋了一遍是宋二郎短時間內沒有婚娶之念,為了證明自己的話,宋師竹給林櫻提供了一個消息,胡同就這麽大,林櫻應該也有心理準備她二嬸知道她那些事情吧。
她隱晦道:“……本來二嬸是想趁著今日的機會找林夫人聊一聊。”不過宋師竹剛才已經讓人去告訴馮氏,讓她那邊先別找林夫人談話。
聽到馮氏不是覺得她不好,林櫻難堪通紅的臉總算褪去一些熱意,她靜下來心,聽宋師竹說話,半響之後也明白了,宋家一來因著宋二郎就想打光棍,二來也是因為她娘的緣故才有顧忌。
而且大半原因是不想跟她娘打交道。
這一刻,林櫻對林夫人的厭惡真是到達了頂點。
宋師竹看著林櫻的麵色青紅交接,心裏沒感覺到她的惡意,也就不管了,繼續道:“這種事情,人各有誌,二嬸也不願意多催堂兄。倘二堂兄真的無意婚事,將來和妻子過不到一處去,反耽擱了兩人。我與姑娘直說,也是覺得姑娘是個好的,才不願意讓姑娘誤會了我們。”
林櫻咬了咬唇,在宋師竹誠摯歉然的目光下,心裏還是有些不甘。
她不至於不明白宋師竹的意思,可僅憑宋師竹能站在她這邊說話,她在她麵前,就不想陽奉陰違。
這麽久以來,隻有宋師竹在她麵前說了一句公正話,其他人全都不敢得罪她娘。
人情冷暖,世態炎涼,林櫻也是見識夠了。
因此這一點僅有的仗義執言,林櫻便格外珍惜。
她權衡再三,才道:“我明白夫人的意思了。”
送走林櫻時,宋師竹想了想,又煮起雞湯道:“……我曾經聽說過一句話,非正義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更應該采用正當方式奮起抗爭,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爭取旁人心中的同情和憐憫。這句話,我與林姑娘共勉。“
林櫻點了點頭。
宋師竹不知道她聽進去了沒有,不過吃完這頓飯,她卻有種身心俱疲之感。她好久沒這麽費心思拐彎抹角做一件事了。她歎了一下,打算找個機會提醒李隨玉。林櫻自尊而敏感,爭強而驕傲,她要是真的沒了對宋二郎的心思,隻要找到機會,肯定削尖腦袋往上爬。
馮氏送完到賀的賓客後,聽說宋師竹已經和林姑娘說明白了,也有些好奇她是用什麽方式說服人的。
她對林姑娘沒有什麽惡感。林家姑娘和親娘關係勢如水火,足可見她不是她娘那等糊塗人。為此,在侄女讓人傳話時,馮氏才願意配合。想著今日林夫人看著她時眼裏的怒火,馮氏便笑了笑。
宋師竹也沒有把兩人的對話全都說出來,而是摘頭掐尾高度概括了一遍。心靈雞湯不容易熬,宋師竹覺得自己今日完全是用人格魅力征服了林姑娘,她為了二堂兄,真是拚了一把。
馮氏好笑地看著侄女,道:“這麽擔心二郎在京城招惹姑娘,朝考之後就讓他跟你們一塊返鄉祭祖。”
宋師竹頓了一下:“二叔二嬸不迴嗎?”她還想著大家一塊迴呢。
馮氏搖了搖頭,不僅是宋文朔沒有那麽長的假期,她這幾個月心意懶散,也沒什麽心思動彈了。
宋師竹也沒有再追問,她二堂兄這麽黏親娘,肯定會自己想法子的。
十月初十,朝考舉行,宋師竹最後一迴送完自家相公出門後,心裏終於安定下來。
九十九步走完,這是最後一步了,然後他們就能迴家了。
不,不叫迴家,應該叫衣錦還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