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封恆的毫無進展,螺獅卻高興地把香案和神牌重新包起來。
宋師竹迴味著剛才的感覺,這迴老天爺的提示有些猛烈,就跟尖刃入腦,宋師竹現在還能迴想起剛才整個人被硬押著變幻視角的感受。
她站在窗口遠眺著外頭的密密麻麻的紅木大船,眼睛在其中兩艘船的吃水線上盯了好一會兒,正想要說些什麽,便聽到門口傳來些嘈雜聲,聲音有些熟悉。
房門一打開,確實是個熟人。李老太太身邊的一個嬤嬤著急對她道:“封娘子快些過去,封舉人和我們家大爺跟人打架了!”
打架?
宋師竹一時間愣在當場,覺得自己聽到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封恆怎麽會跟人打架呢?
許是她反應遲鈍,李家的嬤嬤又加了一句:“封舉人被人打傷了。”
聽到這個補丁,宋師竹心頭一急,再顧不得多想,三兩步就跟著來人過去了。
還沒進門,宋師竹就聽到寧氏的聲音:“怎麽突然出這樣的事?天氣這麽熱,火氣這麽大可不好。”
李騰陰沉沉道:“三侄媳看著我們被人打,心裏高興?”
“我可沒這麽說。”寧氏還是不想得罪這位堂伯的,她道,“大堂伯別冤枉我,大家都在等著開船,我就是覺得臨出發前鬧出這些事情,意頭不好罷了。”
這句話似乎把李騰氣得狠了,宋師竹一腳才踏進門檻,就聽到他迴敬道:“是意頭不好,要不是因為你行李多,我們怎麽會跟人打架?”
“關我什麽事?”寧氏被李騰這麽一說,又看到宋師竹進來,麵色就有些掛不住了。她道:“一家子都有行李,堂伯怎麽就指著我一個人說事?”
李騰本來就不是什麽文雅人,他性子向來張揚,不然先前也不會被人一攛掇就幹了些出格的事,此時又打了一架身上疼得狠,指著寧氏的鼻子就罵道:“光你的綢緞皮子就占了三四船,闔家誰有你的東西多,幾十個腳夫搬了兩個時辰都沒搬完,一整個上午就光折騰你那些箱子了。”
寧氏想要爭辯,李騰卻一點機會都沒給她,繼續道:“你連樹大招風的道理都不懂。那些人就想著要動你這隻肥羊。要不是封師弟早發現了,一家子就要被你給害了!”
許是李騰的聲音有些大,裏間的棉簾子突然掀開了,一個嬤嬤正想說話,就看到了宋師竹,難看的麵色立刻收了迴來,趕緊道:“封舉人在裏麵上藥,封娘子這邊請。”
宋師竹沒讓人通報,李騰又背對著房門沒看到她進來,剛才罵得有多爽,現在臉上就有多尷尬,他能放下臉麵和侄媳吵架是一迴事,被外人聽到又是另一迴事。
宋師竹卻對著李騰點點頭,又行了一個福禮,一個眼色都沒給寧氏一個,就跟著嬤嬤進了裏間,把寧氏氣得牙癢癢的。
裏間的氣氛比起外頭就安靜多了。
宋師竹一進去,就聞到一股金瘡藥的味道。
李老太太和李隨玉在一旁坐著,看著大夫給封恆上藥。
封恆看到她,安撫地笑了笑,正想說話,就被大夫給製止了。
見此,李老太太便道:“過來這邊坐,大夫剛才說了,都是些皮肉傷。”
宋師竹上上下下把封恆看了一遍,見他隻有嘴角淤青出血,心裏才鬆了一口氣,她道:“……怎麽會跟人打架呢?”
李老太太指著跟著進來的李騰,氣道:“你把你剛才說的,和蕙心再說一遍。”
李騰撓了撓腦袋:“那些人實在欺人太甚了,我們不過在渡口多走幾圈,他們就過來找麻煩了。”
對著宋師竹的目光,李騰不太好意思跟她說,這件事是他惹出來的。
他當時讓封恆帶著他走了一圈,便發現好幾個神色兇惡的彪形大漢緊緊盯著他們的方向不放。
許是因著跟那些人對視的時間有些長,為首的一個男人就走了過來,正好聽見李騰跟小廝說了一句“拿家裏的名帖去找本地衙門”,男人的臉色立刻就變了。
有上迴府學的教訓打底,李騰這迴還算謹慎,隻想通過衙門處理這件事,沒想到還是跟人交上手了。他為自己辯解了一句:“那些人一出手就是狠招,沒有道理我隻能站著挨打。”
李騰這一場架還是打得很痛快的,就是看著嘴角躲避不及被打出淤青的封恆,覺得有些抱歉罷了。
李老太太順著他的視線看過去,真是氣不打一處來道:“從小家裏就沒少教你做事要膽大心細,你既然知道那些人有問題,為何不先迴來跟我們商量一下?”還連累得封恆也挨了打。因為封恆不是外人,李老太太就沒特地說出來道歉。
她繼續道:“現在好了,你跟人打了一架倒是爽快了,你二侄媳卻要給你收拾爛攤子。”
韓氏剛才就讓人匯報過了,說是那些人是這個渡口的地頭蛇,雖然做事霸道,卻算得上講理。若不是如此,她也不會選擇周家船行的船。
李騰摸了摸鼻子,無話可說。
“出行在外,有些事情該忍則忍!周家的管事現在在外頭給你二侄媳賠禮,你出去受個禮,這件事就這麽算了。”
即使周家船行是京安渡口的一霸,也輪不到李家來除霸;退一萬步說,就是想要跟周家不對付,也不需要選在這個時候。
他們一行人中老的老小的小,大多都是女眷,男人裏也隻有李騰一個人有功夫在手。遇事就不能強出頭。這些道理,從出行時,李老太太就一直跟孫子耳聽麵命,沒想到現在還是鬧出這種事,李老太太簡直都快氣壞了。
李騰被自家祖母當著眾人的麵罵了一通,捏著鼻子應了下來。他正想出去,就聽到宋師竹道:“先等等!”
她心中也覺得不該跟人起衝突,但那些人是真的有問題。
頂著李老太太詫異的目光,宋師竹上前在老太太耳畔嘀咕了好一陣。
李騰本來還以為宋師竹叫住他是要幫他說話,看著自家祖母青一陣白一陣的麵色,就有些擔心宋師竹惹了李老太太的厭惡。
卻沒想到李老太太不過聽了幾句,就把他們都給轟出去,就連李隨玉這個頗得她喜歡的曾孫女都是一視同仁。
比起眾人都是摸不著頭腦。封恆卻是心中猜測,宋師竹應該是找到危險的源頭了。他摸了摸嘴角,鬆了一口氣,能發現問題,他這場飛來橫禍便是值得的。
屋裏,李老太深深唿出一口氣,道:“你說的是真的?”
宋師竹點頭:“有兩條空船的吃水線不對勁。”
這個渡口的船都是周家船,一眼看去沒什麽區別。但其中有兩條船,宋師竹連著看了兩迴。
第一迴那種趕鴨子上架的難受勁就別說了;第二迴她頂著明豔烈日仔細觀察了好一會兒,眼睛都快看花了,終於確定比起別的船,吃水確實深了一些。
若是老太太想要證據,她剛才已經交代了秦嬤嬤和封平去幫她看一眼,待會他們迴來就能知道分曉了。
李老太太略一思索,又問:“你是懷疑他們在船裏藏了東西?”
宋師竹低聲糾正道:“剛才相公把這十五艘船裏裏外外都走過了,就連底艙也下去過。”封恆打架前打發過人迴來過一趟跟她交換情報。
她覺得問題不在船上,而是在船底。
剛才的視角要是能直接到船底該多好。宋師竹心裏歎息了一聲。
見李老太太似乎低頭思考些什麽,她想了想,又道:“老太太不覺得大爺這場架打得很奇怪嗎?”
按說,周家船行敢在渡口這麽霸道,衙門上下肯定都是打點過的,不至於一聽李騰說要找官府就著急起來。
宋師竹猜了一下:“他們會不會是故意鬧大,為了轉移我們的注意力?”
這迴的雇主是什麽身份,周家船行的人肯定知道。無論騰打輸打贏,他要是氣不過想在別的地方找迴場子,周家都承受不起。
這一架打得真的很有問題啊。
宋師竹正絞盡腦汁想多補充點證據,李老太太突然道:“你再猜猜他們在船底藏了什麽?”
因著李騰和人打的這一架,韓氏身上又多背了一件事。
她正在屋裏跟周家管事交涉,李老太太身邊的一個嬤嬤就匆匆步進屋裏,在她耳邊說了一句話。
韓氏頓了一下,突然笑了笑,對著眼前不住彎腰鞠躬的周家管事道:“管事不必如此,我家老祖宗說了,這件事是我們不好,說是大堂伯性子暴躁,險些砸了你們的場子,讓我跟你們道聲歉。”
周家管事趕緊道:“這可不敢當。要不是我們家幾個爺都不在城裏,現在肯定會親自過來道歉。”
他頓了一下,又繼續奉承道:“安陸省上下誰不知道李家的名聲,下頭那群小的有眼不識金鑲玉,竟然敢跟大爺動起手來,我剛才已經罵過他們了,他們現在就等在外頭,想跟大爺賠禮呢。”
“什麽賠禮不賠禮的。”李氏微微一笑,“我們李家是講道理的人家。大伯折了他們幾個的手臂,老祖宗剛才還說了叫我把醫藥費給他們。這一迴我們還要搭周家船迴京城,能不傷彼此的和氣是最好的。”
韓氏的笑容讓人如沐春風。雖然不知道李老太太為什麽發話讓她穩住周家管事,但應酬交際對她來說就跟本能一樣,自然知道要怎麽說話才能讓對方放下心防。
宋師竹迴味著剛才的感覺,這迴老天爺的提示有些猛烈,就跟尖刃入腦,宋師竹現在還能迴想起剛才整個人被硬押著變幻視角的感受。
她站在窗口遠眺著外頭的密密麻麻的紅木大船,眼睛在其中兩艘船的吃水線上盯了好一會兒,正想要說些什麽,便聽到門口傳來些嘈雜聲,聲音有些熟悉。
房門一打開,確實是個熟人。李老太太身邊的一個嬤嬤著急對她道:“封娘子快些過去,封舉人和我們家大爺跟人打架了!”
打架?
宋師竹一時間愣在當場,覺得自己聽到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封恆怎麽會跟人打架呢?
許是她反應遲鈍,李家的嬤嬤又加了一句:“封舉人被人打傷了。”
聽到這個補丁,宋師竹心頭一急,再顧不得多想,三兩步就跟著來人過去了。
還沒進門,宋師竹就聽到寧氏的聲音:“怎麽突然出這樣的事?天氣這麽熱,火氣這麽大可不好。”
李騰陰沉沉道:“三侄媳看著我們被人打,心裏高興?”
“我可沒這麽說。”寧氏還是不想得罪這位堂伯的,她道,“大堂伯別冤枉我,大家都在等著開船,我就是覺得臨出發前鬧出這些事情,意頭不好罷了。”
這句話似乎把李騰氣得狠了,宋師竹一腳才踏進門檻,就聽到他迴敬道:“是意頭不好,要不是因為你行李多,我們怎麽會跟人打架?”
“關我什麽事?”寧氏被李騰這麽一說,又看到宋師竹進來,麵色就有些掛不住了。她道:“一家子都有行李,堂伯怎麽就指著我一個人說事?”
李騰本來就不是什麽文雅人,他性子向來張揚,不然先前也不會被人一攛掇就幹了些出格的事,此時又打了一架身上疼得狠,指著寧氏的鼻子就罵道:“光你的綢緞皮子就占了三四船,闔家誰有你的東西多,幾十個腳夫搬了兩個時辰都沒搬完,一整個上午就光折騰你那些箱子了。”
寧氏想要爭辯,李騰卻一點機會都沒給她,繼續道:“你連樹大招風的道理都不懂。那些人就想著要動你這隻肥羊。要不是封師弟早發現了,一家子就要被你給害了!”
許是李騰的聲音有些大,裏間的棉簾子突然掀開了,一個嬤嬤正想說話,就看到了宋師竹,難看的麵色立刻收了迴來,趕緊道:“封舉人在裏麵上藥,封娘子這邊請。”
宋師竹沒讓人通報,李騰又背對著房門沒看到她進來,剛才罵得有多爽,現在臉上就有多尷尬,他能放下臉麵和侄媳吵架是一迴事,被外人聽到又是另一迴事。
宋師竹卻對著李騰點點頭,又行了一個福禮,一個眼色都沒給寧氏一個,就跟著嬤嬤進了裏間,把寧氏氣得牙癢癢的。
裏間的氣氛比起外頭就安靜多了。
宋師竹一進去,就聞到一股金瘡藥的味道。
李老太太和李隨玉在一旁坐著,看著大夫給封恆上藥。
封恆看到她,安撫地笑了笑,正想說話,就被大夫給製止了。
見此,李老太太便道:“過來這邊坐,大夫剛才說了,都是些皮肉傷。”
宋師竹上上下下把封恆看了一遍,見他隻有嘴角淤青出血,心裏才鬆了一口氣,她道:“……怎麽會跟人打架呢?”
李老太太指著跟著進來的李騰,氣道:“你把你剛才說的,和蕙心再說一遍。”
李騰撓了撓腦袋:“那些人實在欺人太甚了,我們不過在渡口多走幾圈,他們就過來找麻煩了。”
對著宋師竹的目光,李騰不太好意思跟她說,這件事是他惹出來的。
他當時讓封恆帶著他走了一圈,便發現好幾個神色兇惡的彪形大漢緊緊盯著他們的方向不放。
許是因著跟那些人對視的時間有些長,為首的一個男人就走了過來,正好聽見李騰跟小廝說了一句“拿家裏的名帖去找本地衙門”,男人的臉色立刻就變了。
有上迴府學的教訓打底,李騰這迴還算謹慎,隻想通過衙門處理這件事,沒想到還是跟人交上手了。他為自己辯解了一句:“那些人一出手就是狠招,沒有道理我隻能站著挨打。”
李騰這一場架還是打得很痛快的,就是看著嘴角躲避不及被打出淤青的封恆,覺得有些抱歉罷了。
李老太太順著他的視線看過去,真是氣不打一處來道:“從小家裏就沒少教你做事要膽大心細,你既然知道那些人有問題,為何不先迴來跟我們商量一下?”還連累得封恆也挨了打。因為封恆不是外人,李老太太就沒特地說出來道歉。
她繼續道:“現在好了,你跟人打了一架倒是爽快了,你二侄媳卻要給你收拾爛攤子。”
韓氏剛才就讓人匯報過了,說是那些人是這個渡口的地頭蛇,雖然做事霸道,卻算得上講理。若不是如此,她也不會選擇周家船行的船。
李騰摸了摸鼻子,無話可說。
“出行在外,有些事情該忍則忍!周家的管事現在在外頭給你二侄媳賠禮,你出去受個禮,這件事就這麽算了。”
即使周家船行是京安渡口的一霸,也輪不到李家來除霸;退一萬步說,就是想要跟周家不對付,也不需要選在這個時候。
他們一行人中老的老小的小,大多都是女眷,男人裏也隻有李騰一個人有功夫在手。遇事就不能強出頭。這些道理,從出行時,李老太太就一直跟孫子耳聽麵命,沒想到現在還是鬧出這種事,李老太太簡直都快氣壞了。
李騰被自家祖母當著眾人的麵罵了一通,捏著鼻子應了下來。他正想出去,就聽到宋師竹道:“先等等!”
她心中也覺得不該跟人起衝突,但那些人是真的有問題。
頂著李老太太詫異的目光,宋師竹上前在老太太耳畔嘀咕了好一陣。
李騰本來還以為宋師竹叫住他是要幫他說話,看著自家祖母青一陣白一陣的麵色,就有些擔心宋師竹惹了李老太太的厭惡。
卻沒想到李老太太不過聽了幾句,就把他們都給轟出去,就連李隨玉這個頗得她喜歡的曾孫女都是一視同仁。
比起眾人都是摸不著頭腦。封恆卻是心中猜測,宋師竹應該是找到危險的源頭了。他摸了摸嘴角,鬆了一口氣,能發現問題,他這場飛來橫禍便是值得的。
屋裏,李老太深深唿出一口氣,道:“你說的是真的?”
宋師竹點頭:“有兩條空船的吃水線不對勁。”
這個渡口的船都是周家船,一眼看去沒什麽區別。但其中有兩條船,宋師竹連著看了兩迴。
第一迴那種趕鴨子上架的難受勁就別說了;第二迴她頂著明豔烈日仔細觀察了好一會兒,眼睛都快看花了,終於確定比起別的船,吃水確實深了一些。
若是老太太想要證據,她剛才已經交代了秦嬤嬤和封平去幫她看一眼,待會他們迴來就能知道分曉了。
李老太太略一思索,又問:“你是懷疑他們在船裏藏了東西?”
宋師竹低聲糾正道:“剛才相公把這十五艘船裏裏外外都走過了,就連底艙也下去過。”封恆打架前打發過人迴來過一趟跟她交換情報。
她覺得問題不在船上,而是在船底。
剛才的視角要是能直接到船底該多好。宋師竹心裏歎息了一聲。
見李老太太似乎低頭思考些什麽,她想了想,又道:“老太太不覺得大爺這場架打得很奇怪嗎?”
按說,周家船行敢在渡口這麽霸道,衙門上下肯定都是打點過的,不至於一聽李騰說要找官府就著急起來。
宋師竹猜了一下:“他們會不會是故意鬧大,為了轉移我們的注意力?”
這迴的雇主是什麽身份,周家船行的人肯定知道。無論騰打輸打贏,他要是氣不過想在別的地方找迴場子,周家都承受不起。
這一架打得真的很有問題啊。
宋師竹正絞盡腦汁想多補充點證據,李老太太突然道:“你再猜猜他們在船底藏了什麽?”
因著李騰和人打的這一架,韓氏身上又多背了一件事。
她正在屋裏跟周家管事交涉,李老太太身邊的一個嬤嬤就匆匆步進屋裏,在她耳邊說了一句話。
韓氏頓了一下,突然笑了笑,對著眼前不住彎腰鞠躬的周家管事道:“管事不必如此,我家老祖宗說了,這件事是我們不好,說是大堂伯性子暴躁,險些砸了你們的場子,讓我跟你們道聲歉。”
周家管事趕緊道:“這可不敢當。要不是我們家幾個爺都不在城裏,現在肯定會親自過來道歉。”
他頓了一下,又繼續奉承道:“安陸省上下誰不知道李家的名聲,下頭那群小的有眼不識金鑲玉,竟然敢跟大爺動起手來,我剛才已經罵過他們了,他們現在就等在外頭,想跟大爺賠禮呢。”
“什麽賠禮不賠禮的。”李氏微微一笑,“我們李家是講道理的人家。大伯折了他們幾個的手臂,老祖宗剛才還說了叫我把醫藥費給他們。這一迴我們還要搭周家船迴京城,能不傷彼此的和氣是最好的。”
韓氏的笑容讓人如沐春風。雖然不知道李老太太為什麽發話讓她穩住周家管事,但應酬交際對她來說就跟本能一樣,自然知道要怎麽說話才能讓對方放下心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