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師竹也覺得應該是二叔二嬸那邊弄出什麽事了。
她幫李氏管過家,家裏的人情關係從禮賬上就能看得出來。宋家這些年就沒有和馮姓的人家有交往的地方。多年沒有走動,突然就想起要上門——宋師竹頓時想起一句話,黃鼠狼給雞拜年。
李氏和閨女也有同樣的看法,她道:“他們若要上門喝茶,咱們敬著,想要托咱們做些什麽,咱們都應不了。”
李氏是宋氏一族的族長太太,若是正常的姻親關係,怎麽樣也不能這麽幹,但馮氏一族那些人當年做的事實在惡心。
一族之長權柄之大,就連族人婚嫁子嗣都能管得。當年若是沒有馮氏族長的點頭默認,馮太公的外室子絕沒有那麽容易得到馮家家業。妯娌虧得生了三個兒子,婆婆又是個性子好的,否則娘家這樣拖後腿,馮氏的苦日子真是可想而知。
李氏和妯娌沒有矛盾,也犯不著故意抬舉馮氏族人給妯娌找不自在,對馮族長的帖子態度就不甚熱絡。
宋師竹點了點頭,對除了二嬸外的馮家人,她也一絲好感都沒有。她娘怎麽說她就怎麽幹。
馮家人要上門的事在封家沒有引起多大的波浪,宋師竹養胎的日子還是一如既往十分平靜。
自從她娘來家裏之後,宋師竹就覺得自己又迴到了未嫁時一樣,事事多了個主心骨。
宋師竹性子懶散,先前管家時也不愛把下人使得跟陀螺一樣,她奉行的是有緊有鬆、合理做事的工作安排,李氏一來,宅子裏的下人頭頂上的那根弦立刻緊起來。
管采買的叢管事,每日都要帶著小廝出門購置新鮮魚肉,肉質略差一點,李氏都要他出門重買;
家裏有菜地,輪值下地的下人幹完活,兩個小丫鬟要保證院子裏塵土全都安安分分呆在菜地裏;
就連嬤嬤們因著針線活幹得不賴,也被李氏分配了做冬衣冬被的任務。
宋師竹吃喝穿用全都撒手不管,日子十分逍遙。
她每日一睜開眼睛,就聽見外頭廚房裏廚娘殺雞的聲音,雞湯通常會在午膳送上飯桌。她隻喝雞湯,李氏也不大愛吃肉,一般而言這隻整雞會留給封恆晚上吃用。
下午茶加餐時,她會有一小碗酸甜可口的水果酸奶。白花花的酸奶並不易得,要用酒釀加牛奶一塊蒸熟。還在宋家那會兒,宋師竹會帶著廚娘一塊折騰,但是到了府城後,她嫌步驟麻煩,便很少讓廚娘再做酸奶。
可李氏一來,就讓宋師竹恢複了未嫁時的高級待遇。
各種河鮮魚類,每日也是敞開了供應。
日日這樣湯湯水水的補著,宋師竹本來還覺得自己跟沒懷孕沒什麽區別,等到某一日發現小肚子漲起來時,她已經很認命了。
比起自己胖了,還是裏頭有個小生命的事實容易接受。
李氏看著自己把閨女養得皮光水滑,麵色紅潤,也很滿意。
這一日,午後的陽光爬過雕滿桃李的窗欞,直射在鋪著層層軟墊的榻上。
看著閨女小憩時還微微翹著的嘴角,李氏便歎了一聲。
她已經去過娘家了,李氏出嫁多年,向來和嫂子要好,從嫂子嘴裏,她才知道閨女還被去年上任的徐府尹夫人擠兌過幾迴,另有李玉然犯下的事,李氏一想起來也極為惱怒。
雖然侄子已經遭了報應,閨女在徐夫人手下看著也沒吃虧,李氏想起來還是十分心疼。她伸出手摸了摸宋師竹柔嫩的臉,心中有一種灌了鉛一樣的沉重。
宋師竹睡到一半,總覺得臉上有些癢癢,她一睜開眼睛,就看到她娘坐在她身邊不停穿針引線的模樣。
府城的規矩,姥姥要給外孫做初生衣穿。看著李氏就跟多年前一樣,在她身邊做針線的認真眉眼,宋師竹頓時有種不知今夕是何夕的穿越感。
不過等到她看到自己凸起的肚子,便想起來了。
她擁著毛毯坐起來,螺獅見著後,忙給她身後塞了個棉墊子。
已經是深秋了,宋師竹懷孕後有些體熱,總覺得自己跟個小火爐一樣,偏偏李氏卻喜歡把她裹成個粽子,她每迴睡醒,都要出一身汗。
她娘最近著實把她當老佛爺一樣供起來,總覺得她在外頭受苦受難了。某一日還跟她說,不行就跟她一塊迴豐華縣養胎。宋師竹哭笑不得地拒絕了。她這一迴懷孕,她自己沒什麽感覺,封恆和李氏的情緒波動都比她大。
見著閨女起來,李氏便抬頭道:“馮家人送了帖子過來,我幫你放在案上了。”
宋師竹嗯了一聲,懷孕之後,她便不太喜歡見到外人,此時第一個想起的,不是馮家人真討厭,而是真不喜歡應酬。
因為討厭,她先喝了杯水,吃了塊糕點,接著才慢悠悠打開帖子,然後眼睛就定住了,心裏的感覺一言難盡。
馮族長請的中人居然是寧氏。
李先生先一步進京後,李老太太等人在後頭收拾行李,不知道出於什麽考慮,至今沒有成行。國喪期間,不好到處做客蹦噠。宋師竹也沒帶著李氏上門拜訪李老太太。
此時見她娘不明所以,她就把她和寧氏的恩怨說了一遍,還很是任性地附加一句:“一群討厭鬼,跑到一塊去了。”
李氏沉吟一下:“我記得大駙馬就姓寧。”因著有過年時滅匪的功績,小叔子年後已經成功調入京城。李氏在家時也聽宋文勝說過一耳朵,說是妯娌一上京,就在某個女眷場合捅破了小馮氏姐弟的外室子身份。
京城小官多,一塊招牌砸下來能死四五個芝麻官,先前沒人注意馮家的來曆,那些和馮家交往的人都以為他們是富戶進京捐的官。妯娌這一把,頓時把那對姐弟的遮羞布給掀下來,也把他們得罪慘了。
當時小叔子的信她也看了一下,除了這件事外,其他都是一些官場消息,李氏也沒繼續看,隻記住裏頭寫了一句大駙馬出自威遠伯府寧家。
寧氏和這個寧家,不會有什麽關係吧?兩母女對視了一眼。
宋師竹頓時興奮起來,原來以為寧氏是單純聽不懂人話,沒想到裏頭還有這麽一段故事。她想,難怪她總看寧氏不爽,原來是她根子太壞。
宋師竹想了想,任性決定道:“我不想見到寧氏,太破壞心情,我要把這個帖子退迴去。”
估計馮家覺得請了封恆老師家的女眷上門,他們就會多給些麵子,真是打錯主意。
寧氏不會不知道他們之間什麽關係,居然也敢接下這種事!
宋師竹一想就覺得她臉大。李氏對此也沒有意見,這裏是封家,而不是宋家。她閨女才是當家人。
臉大的寧氏知道宋師竹退了帖子後,就給氣壞了。她身邊的丫鬟勸她:“三少奶奶,別置氣了。馮氏那些人不知道從哪裏攀上了大駙馬,大駙馬給您寫了信,這件事咱們還是要管管的。”
“怎麽管?”寧氏火大道,“二堂兄一句話就要我剝了麵子去和姓宋的低三下四——他現在可不是什麽大駙馬了!”長公主都已經去世了。
新帝雖然和公主是親姐弟,可就是如此,二堂兄做的那些事,更要捂緊了不能讓人知道。
寧氏一想起自己在路上同情的那個婦人是二堂兄曾經的外室,便覺得自己真是瞎了眼睛。
二堂兄不就是擔心宋家人在京城繼續鬧下去,他那些醜事會爆出來嗎。但是找她管什麽用。馮氏一族該道歉該卑躬屈膝都是他們兩家子的陳年舊事,她牽涉在其中算什麽。
丫鬟歎氣道:“可是大駙馬也不能出事,他要是出了事,也會牽連到少奶奶這裏的。”
寧氏深深唿出一口氣:“可你不是沒看見,那個臭丫頭一雙眼睛長在頭頂上,這一迴逮著機會,肯定是要有仇報仇有冤報冤了。”寧氏一想到自己要去奉承宋師竹,就怒火上冒,直想撓花她的臉。
“其實三奶奶和封娘子並無大矛盾,三奶奶為什麽就那麽討厭她?”丫鬟對這一點十分不解。
“我就是氣不過。”寧氏頓了下,才道。她也知道自己對宋師竹的厭惡沒什麽道理。一開始不過是誤會,可是家裏眾人越站在她那一邊,她越覺得不舒服。
宋師竹那個丈夫,得了他們家多少好處。她不過一個小官之女,卻能登堂入室,跟她平起平坐。換成別的秀才娘子,早就誠惶誠恐了,宋師竹偏偏還愛跟她對著幹。
看著寧氏滿臉的冷硬,丫鬟心中歎氣,卻隻能繼續出主意道:“不如找二姑娘幫忙?二姑娘一直想要少奶奶和封娘子握手言和,先前在宴上不是還撮合過少奶奶和封娘子嗎?”
寧氏想了想,也隻能如此了。
宋師竹沒想到李隨玉會請她一塊出門燒香。這個當口李隨玉突然做這種事,宋師竹總覺得有些奇怪。
她問李隨玉的丫鬟:“就我和隨玉妹妹兩個?”沒有李家三少奶奶吧?
送信的丫鬟笑:“當然。”
宋師竹卻沒有輕易答應,她沉吟片刻,還是道:“你跟隨玉妹妹說一聲,我最近有些不舒服,還是不去了。”這一行給她的感覺不是很好。
丫鬟詫異了一下,宋師竹以為她不好交代,便迴屋寫了個箋子,李隨玉素來對她不錯,宋師竹也不願用其他借口欺騙她。索性她肚子裏的孩子都快三個月了,跟外頭透露一下也沒什麽關係。
李隨玉也沒想到宋師竹居然懷孕了,她抱歉地看著眼前的寧氏,寧氏深深吸了一口氣:“謝謝妹妹了。”
嫂子自來固執,難得服軟一迴,李隨玉想了想,又道:“三嫂真的想認錯,不然備一份禮物,我親自帶上門,幫三嫂把歉意帶過去。”
先前在高夫人的生辰宴上,寧氏做的事情著實不得體。雖然二嫂韓氏迴來時沒有多說什麽,但當時在場的可不止他們兩個,李老太太迴頭就聽到消息了。
宋師竹怎麽說也是自家人,寧氏當日到家就被老祖宗給罵了一頓。李隨玉還以為寧氏是礙著李老太太,不得不低頭。
封師兄是祖父的弟子,兩家的關係以後隻有更好的,李隨玉也不想三嫂和宋師竹之間的不愉快繼續發酵,又勸道:“宋姐姐是個好脾氣的人,隻要三嫂態度好,誠心道歉,宋姐姐會原諒你的。”
聽著李隨玉嘴裏一口一個原諒,寧氏的臉都僵住了,她用指甲掐著掌心,片刻才道:“那妹妹稍等我半日……我去備禮。”
於是這一日,宋師竹就見著李隨玉帶著眾多禮物上門來了。
李氏是第一迴見著大儒家養出來的姑娘。
李隨玉也是好奇地看著李氏,等到了雙方寒暄過後,李氏把空間讓給小姑娘說話,李隨玉便笑道:“宋姐姐長得真像伯母。”
像嗎。宋師竹摸摸臉,李氏是那種冷美人,她一笑就有梨渦,從來沒人說他們像過。
李隨玉點頭:“眉眼間的神韻還是很像的。”
說到眉眼,宋師竹也仔細看了一眼李隨玉,不知道為什麽,以前她看李隨玉時,總覺得這就是一個可愛貴氣的姑娘,如今卻覺得她的眉眼間帶著幾分粉色。
若是正經的粉,宋師竹也就不說著什麽了,可她桃粉飛飛中還帶著一些苦澀,明顯是不太好的。
宋師竹最近一直呆在家裏專心養胎,金手指已經很久沒有動靜了。但是剛才一見著李隨玉,她就覺得她給她的感覺十分奇怪。
她試探道:“隨玉妹妹怎麽突然過來了?”
李隨玉便說起這迴的目的,搖頭道:“宋姐姐別生氣,上迴從高家迴去時,三嫂已經受到懲罰了。老祖宗讓她給宋姐姐道歉,三嫂不好意思過來,便托我走這一趟。”
高夫人的生辰宴過了差不多一個多月,宋師竹也都忘得差不多了。沒想到寧氏迴家居然會被罵,宋師竹聽到這個消息,瞬間神清氣爽。
她打趣道:“隨玉妹妹一定要幫我把禮物轉送給老太太——沒有老太太,我肯定得不到這份禮,我這是投桃報李呢。”
宋師竹說著,又從果盤裏摸過兩個李子放到李隨玉手裏:“隨玉妹妹,你走這一趟,我也承你的情。我給你的李子就在這裏,你收下,其他都別說了。”
李隨玉:“……”她沒想到宋師竹會是這樣的反應。
宋姐姐懷孕之後,性子也變得太活潑了。
她拿著李子失笑道,“我這任務算是完成沒有?”
當然沒有。宋師竹要是和寧氏握手言和,下一步就等著寧氏給她設套了。
宋師竹想了想,便把馮氏族長想要過來道歉的事說了,她道:“不是我不願意,而是這畢竟是長輩的事。要是我現在跟三少奶奶握手言和,那馮氏人上門的時候……”宋師竹沒有說完,可寧氏費了這麽大勁說動李隨玉幫忙,肯定是要強人所難一把。
李隨玉:“……”
宋師竹看著李隨玉發黑的臉色,口不對心地安慰她:“三少奶奶許是被人給騙了。”她又捏著鼻子道:“就跟先前三少奶奶誤會我時一樣,她性子天真直白,最容易落入別人的圈套了,我都習慣了,隨玉妹妹也要習慣才是……別生氣了。”
宋師竹越勸,李隨玉越氣怒。她不傻,寧氏早就答應要給別人當中人,被宋師竹給拒絕了才拉她過來幫忙,要是宋師竹礙於她的麵子跟她冰釋前嫌,那以後再和寧氏起衝突,就是不給家裏的麵子。
想到這一點,李隨玉越發覺得自己被嫂子當槍使了。她心裏氣了一迴,還對宋師竹有些抱歉。
宋師竹卻覺得還好,李隨玉隻是不願意她跟李家人交惡。她想了想,出聲提醒她最近別出門,李家家教嚴厲,苦桃花要開,怎麽樣都不會選在李家的。
李隨玉半信半疑地應著,還開玩笑道:“宋姐姐什麽時候懂得看相了?”
宋師竹笑:“我最近在看《周易》,就是胡亂一說,不過看周圍人的反應還是有些準的,李妹妹不如就信我一迴。”
等到李隨玉一走,李氏便從外頭進來,神色古怪地看向她,李隨玉問的那句話,她也很想知道,她閨女什麽時候又懂得看相了。
宋師竹誠實道:“其實我不大會看的。”普通人她確實看不了。她素來就對吉兇十分敏感,通常來說,能讓她看出異樣的人,不是未來會一飛衝天,就是將要黴運當頭。這兩種極端,她一般會對前者守口如瓶,後者視是不是仇人而決定她要不要幹看著。
李隨玉跟她關係那麽好,宋師竹怎麽也得提醒一迴。
李氏頓了頓,突然搖頭道:“我看這一迴,李家三少奶奶是要栽坑裏去了。”
宋師竹聽她娘這麽感歎,便好奇地問怎麽迴事。
“明年是恩科之年,許多考學的人都會匯集京師。以你二嬸的氣性,要是不能讓她消停下來,馮氏族裏那些讀書子弟便要跟著一塊遭殃。”
宋氏家訓使然,族人在外頭極少落人話柄。馮族長想來個以牙還牙也找不到借口。
李氏淡淡道:“若是馮族長想要保住子弟的名聲,怎麽樣也得再給自家找一個靠山。”
宋師竹這迴聽明白了。
她覺得寧氏是活該。尋常人知道馮氏人做的那些事,都該避開才是,寧氏卻非要往上湊。
天子腳下,這又是涉及到駙馬公主的,又有馮氏一族當年做下的虧心事,馮氏不過一個小家族,馮族長要是頂不住了,焦頭爛額下,黏上去不是理所當然的事嗎。
她幫李氏管過家,家裏的人情關係從禮賬上就能看得出來。宋家這些年就沒有和馮姓的人家有交往的地方。多年沒有走動,突然就想起要上門——宋師竹頓時想起一句話,黃鼠狼給雞拜年。
李氏和閨女也有同樣的看法,她道:“他們若要上門喝茶,咱們敬著,想要托咱們做些什麽,咱們都應不了。”
李氏是宋氏一族的族長太太,若是正常的姻親關係,怎麽樣也不能這麽幹,但馮氏一族那些人當年做的事實在惡心。
一族之長權柄之大,就連族人婚嫁子嗣都能管得。當年若是沒有馮氏族長的點頭默認,馮太公的外室子絕沒有那麽容易得到馮家家業。妯娌虧得生了三個兒子,婆婆又是個性子好的,否則娘家這樣拖後腿,馮氏的苦日子真是可想而知。
李氏和妯娌沒有矛盾,也犯不著故意抬舉馮氏族人給妯娌找不自在,對馮族長的帖子態度就不甚熱絡。
宋師竹點了點頭,對除了二嬸外的馮家人,她也一絲好感都沒有。她娘怎麽說她就怎麽幹。
馮家人要上門的事在封家沒有引起多大的波浪,宋師竹養胎的日子還是一如既往十分平靜。
自從她娘來家裏之後,宋師竹就覺得自己又迴到了未嫁時一樣,事事多了個主心骨。
宋師竹性子懶散,先前管家時也不愛把下人使得跟陀螺一樣,她奉行的是有緊有鬆、合理做事的工作安排,李氏一來,宅子裏的下人頭頂上的那根弦立刻緊起來。
管采買的叢管事,每日都要帶著小廝出門購置新鮮魚肉,肉質略差一點,李氏都要他出門重買;
家裏有菜地,輪值下地的下人幹完活,兩個小丫鬟要保證院子裏塵土全都安安分分呆在菜地裏;
就連嬤嬤們因著針線活幹得不賴,也被李氏分配了做冬衣冬被的任務。
宋師竹吃喝穿用全都撒手不管,日子十分逍遙。
她每日一睜開眼睛,就聽見外頭廚房裏廚娘殺雞的聲音,雞湯通常會在午膳送上飯桌。她隻喝雞湯,李氏也不大愛吃肉,一般而言這隻整雞會留給封恆晚上吃用。
下午茶加餐時,她會有一小碗酸甜可口的水果酸奶。白花花的酸奶並不易得,要用酒釀加牛奶一塊蒸熟。還在宋家那會兒,宋師竹會帶著廚娘一塊折騰,但是到了府城後,她嫌步驟麻煩,便很少讓廚娘再做酸奶。
可李氏一來,就讓宋師竹恢複了未嫁時的高級待遇。
各種河鮮魚類,每日也是敞開了供應。
日日這樣湯湯水水的補著,宋師竹本來還覺得自己跟沒懷孕沒什麽區別,等到某一日發現小肚子漲起來時,她已經很認命了。
比起自己胖了,還是裏頭有個小生命的事實容易接受。
李氏看著自己把閨女養得皮光水滑,麵色紅潤,也很滿意。
這一日,午後的陽光爬過雕滿桃李的窗欞,直射在鋪著層層軟墊的榻上。
看著閨女小憩時還微微翹著的嘴角,李氏便歎了一聲。
她已經去過娘家了,李氏出嫁多年,向來和嫂子要好,從嫂子嘴裏,她才知道閨女還被去年上任的徐府尹夫人擠兌過幾迴,另有李玉然犯下的事,李氏一想起來也極為惱怒。
雖然侄子已經遭了報應,閨女在徐夫人手下看著也沒吃虧,李氏想起來還是十分心疼。她伸出手摸了摸宋師竹柔嫩的臉,心中有一種灌了鉛一樣的沉重。
宋師竹睡到一半,總覺得臉上有些癢癢,她一睜開眼睛,就看到她娘坐在她身邊不停穿針引線的模樣。
府城的規矩,姥姥要給外孫做初生衣穿。看著李氏就跟多年前一樣,在她身邊做針線的認真眉眼,宋師竹頓時有種不知今夕是何夕的穿越感。
不過等到她看到自己凸起的肚子,便想起來了。
她擁著毛毯坐起來,螺獅見著後,忙給她身後塞了個棉墊子。
已經是深秋了,宋師竹懷孕後有些體熱,總覺得自己跟個小火爐一樣,偏偏李氏卻喜歡把她裹成個粽子,她每迴睡醒,都要出一身汗。
她娘最近著實把她當老佛爺一樣供起來,總覺得她在外頭受苦受難了。某一日還跟她說,不行就跟她一塊迴豐華縣養胎。宋師竹哭笑不得地拒絕了。她這一迴懷孕,她自己沒什麽感覺,封恆和李氏的情緒波動都比她大。
見著閨女起來,李氏便抬頭道:“馮家人送了帖子過來,我幫你放在案上了。”
宋師竹嗯了一聲,懷孕之後,她便不太喜歡見到外人,此時第一個想起的,不是馮家人真討厭,而是真不喜歡應酬。
因為討厭,她先喝了杯水,吃了塊糕點,接著才慢悠悠打開帖子,然後眼睛就定住了,心裏的感覺一言難盡。
馮族長請的中人居然是寧氏。
李先生先一步進京後,李老太太等人在後頭收拾行李,不知道出於什麽考慮,至今沒有成行。國喪期間,不好到處做客蹦噠。宋師竹也沒帶著李氏上門拜訪李老太太。
此時見她娘不明所以,她就把她和寧氏的恩怨說了一遍,還很是任性地附加一句:“一群討厭鬼,跑到一塊去了。”
李氏沉吟一下:“我記得大駙馬就姓寧。”因著有過年時滅匪的功績,小叔子年後已經成功調入京城。李氏在家時也聽宋文勝說過一耳朵,說是妯娌一上京,就在某個女眷場合捅破了小馮氏姐弟的外室子身份。
京城小官多,一塊招牌砸下來能死四五個芝麻官,先前沒人注意馮家的來曆,那些和馮家交往的人都以為他們是富戶進京捐的官。妯娌這一把,頓時把那對姐弟的遮羞布給掀下來,也把他們得罪慘了。
當時小叔子的信她也看了一下,除了這件事外,其他都是一些官場消息,李氏也沒繼續看,隻記住裏頭寫了一句大駙馬出自威遠伯府寧家。
寧氏和這個寧家,不會有什麽關係吧?兩母女對視了一眼。
宋師竹頓時興奮起來,原來以為寧氏是單純聽不懂人話,沒想到裏頭還有這麽一段故事。她想,難怪她總看寧氏不爽,原來是她根子太壞。
宋師竹想了想,任性決定道:“我不想見到寧氏,太破壞心情,我要把這個帖子退迴去。”
估計馮家覺得請了封恆老師家的女眷上門,他們就會多給些麵子,真是打錯主意。
寧氏不會不知道他們之間什麽關係,居然也敢接下這種事!
宋師竹一想就覺得她臉大。李氏對此也沒有意見,這裏是封家,而不是宋家。她閨女才是當家人。
臉大的寧氏知道宋師竹退了帖子後,就給氣壞了。她身邊的丫鬟勸她:“三少奶奶,別置氣了。馮氏那些人不知道從哪裏攀上了大駙馬,大駙馬給您寫了信,這件事咱們還是要管管的。”
“怎麽管?”寧氏火大道,“二堂兄一句話就要我剝了麵子去和姓宋的低三下四——他現在可不是什麽大駙馬了!”長公主都已經去世了。
新帝雖然和公主是親姐弟,可就是如此,二堂兄做的那些事,更要捂緊了不能讓人知道。
寧氏一想起自己在路上同情的那個婦人是二堂兄曾經的外室,便覺得自己真是瞎了眼睛。
二堂兄不就是擔心宋家人在京城繼續鬧下去,他那些醜事會爆出來嗎。但是找她管什麽用。馮氏一族該道歉該卑躬屈膝都是他們兩家子的陳年舊事,她牽涉在其中算什麽。
丫鬟歎氣道:“可是大駙馬也不能出事,他要是出了事,也會牽連到少奶奶這裏的。”
寧氏深深唿出一口氣:“可你不是沒看見,那個臭丫頭一雙眼睛長在頭頂上,這一迴逮著機會,肯定是要有仇報仇有冤報冤了。”寧氏一想到自己要去奉承宋師竹,就怒火上冒,直想撓花她的臉。
“其實三奶奶和封娘子並無大矛盾,三奶奶為什麽就那麽討厭她?”丫鬟對這一點十分不解。
“我就是氣不過。”寧氏頓了下,才道。她也知道自己對宋師竹的厭惡沒什麽道理。一開始不過是誤會,可是家裏眾人越站在她那一邊,她越覺得不舒服。
宋師竹那個丈夫,得了他們家多少好處。她不過一個小官之女,卻能登堂入室,跟她平起平坐。換成別的秀才娘子,早就誠惶誠恐了,宋師竹偏偏還愛跟她對著幹。
看著寧氏滿臉的冷硬,丫鬟心中歎氣,卻隻能繼續出主意道:“不如找二姑娘幫忙?二姑娘一直想要少奶奶和封娘子握手言和,先前在宴上不是還撮合過少奶奶和封娘子嗎?”
寧氏想了想,也隻能如此了。
宋師竹沒想到李隨玉會請她一塊出門燒香。這個當口李隨玉突然做這種事,宋師竹總覺得有些奇怪。
她問李隨玉的丫鬟:“就我和隨玉妹妹兩個?”沒有李家三少奶奶吧?
送信的丫鬟笑:“當然。”
宋師竹卻沒有輕易答應,她沉吟片刻,還是道:“你跟隨玉妹妹說一聲,我最近有些不舒服,還是不去了。”這一行給她的感覺不是很好。
丫鬟詫異了一下,宋師竹以為她不好交代,便迴屋寫了個箋子,李隨玉素來對她不錯,宋師竹也不願用其他借口欺騙她。索性她肚子裏的孩子都快三個月了,跟外頭透露一下也沒什麽關係。
李隨玉也沒想到宋師竹居然懷孕了,她抱歉地看著眼前的寧氏,寧氏深深吸了一口氣:“謝謝妹妹了。”
嫂子自來固執,難得服軟一迴,李隨玉想了想,又道:“三嫂真的想認錯,不然備一份禮物,我親自帶上門,幫三嫂把歉意帶過去。”
先前在高夫人的生辰宴上,寧氏做的事情著實不得體。雖然二嫂韓氏迴來時沒有多說什麽,但當時在場的可不止他們兩個,李老太太迴頭就聽到消息了。
宋師竹怎麽說也是自家人,寧氏當日到家就被老祖宗給罵了一頓。李隨玉還以為寧氏是礙著李老太太,不得不低頭。
封師兄是祖父的弟子,兩家的關係以後隻有更好的,李隨玉也不想三嫂和宋師竹之間的不愉快繼續發酵,又勸道:“宋姐姐是個好脾氣的人,隻要三嫂態度好,誠心道歉,宋姐姐會原諒你的。”
聽著李隨玉嘴裏一口一個原諒,寧氏的臉都僵住了,她用指甲掐著掌心,片刻才道:“那妹妹稍等我半日……我去備禮。”
於是這一日,宋師竹就見著李隨玉帶著眾多禮物上門來了。
李氏是第一迴見著大儒家養出來的姑娘。
李隨玉也是好奇地看著李氏,等到了雙方寒暄過後,李氏把空間讓給小姑娘說話,李隨玉便笑道:“宋姐姐長得真像伯母。”
像嗎。宋師竹摸摸臉,李氏是那種冷美人,她一笑就有梨渦,從來沒人說他們像過。
李隨玉點頭:“眉眼間的神韻還是很像的。”
說到眉眼,宋師竹也仔細看了一眼李隨玉,不知道為什麽,以前她看李隨玉時,總覺得這就是一個可愛貴氣的姑娘,如今卻覺得她的眉眼間帶著幾分粉色。
若是正經的粉,宋師竹也就不說著什麽了,可她桃粉飛飛中還帶著一些苦澀,明顯是不太好的。
宋師竹最近一直呆在家裏專心養胎,金手指已經很久沒有動靜了。但是剛才一見著李隨玉,她就覺得她給她的感覺十分奇怪。
她試探道:“隨玉妹妹怎麽突然過來了?”
李隨玉便說起這迴的目的,搖頭道:“宋姐姐別生氣,上迴從高家迴去時,三嫂已經受到懲罰了。老祖宗讓她給宋姐姐道歉,三嫂不好意思過來,便托我走這一趟。”
高夫人的生辰宴過了差不多一個多月,宋師竹也都忘得差不多了。沒想到寧氏迴家居然會被罵,宋師竹聽到這個消息,瞬間神清氣爽。
她打趣道:“隨玉妹妹一定要幫我把禮物轉送給老太太——沒有老太太,我肯定得不到這份禮,我這是投桃報李呢。”
宋師竹說著,又從果盤裏摸過兩個李子放到李隨玉手裏:“隨玉妹妹,你走這一趟,我也承你的情。我給你的李子就在這裏,你收下,其他都別說了。”
李隨玉:“……”她沒想到宋師竹會是這樣的反應。
宋姐姐懷孕之後,性子也變得太活潑了。
她拿著李子失笑道,“我這任務算是完成沒有?”
當然沒有。宋師竹要是和寧氏握手言和,下一步就等著寧氏給她設套了。
宋師竹想了想,便把馮氏族長想要過來道歉的事說了,她道:“不是我不願意,而是這畢竟是長輩的事。要是我現在跟三少奶奶握手言和,那馮氏人上門的時候……”宋師竹沒有說完,可寧氏費了這麽大勁說動李隨玉幫忙,肯定是要強人所難一把。
李隨玉:“……”
宋師竹看著李隨玉發黑的臉色,口不對心地安慰她:“三少奶奶許是被人給騙了。”她又捏著鼻子道:“就跟先前三少奶奶誤會我時一樣,她性子天真直白,最容易落入別人的圈套了,我都習慣了,隨玉妹妹也要習慣才是……別生氣了。”
宋師竹越勸,李隨玉越氣怒。她不傻,寧氏早就答應要給別人當中人,被宋師竹給拒絕了才拉她過來幫忙,要是宋師竹礙於她的麵子跟她冰釋前嫌,那以後再和寧氏起衝突,就是不給家裏的麵子。
想到這一點,李隨玉越發覺得自己被嫂子當槍使了。她心裏氣了一迴,還對宋師竹有些抱歉。
宋師竹卻覺得還好,李隨玉隻是不願意她跟李家人交惡。她想了想,出聲提醒她最近別出門,李家家教嚴厲,苦桃花要開,怎麽樣都不會選在李家的。
李隨玉半信半疑地應著,還開玩笑道:“宋姐姐什麽時候懂得看相了?”
宋師竹笑:“我最近在看《周易》,就是胡亂一說,不過看周圍人的反應還是有些準的,李妹妹不如就信我一迴。”
等到李隨玉一走,李氏便從外頭進來,神色古怪地看向她,李隨玉問的那句話,她也很想知道,她閨女什麽時候又懂得看相了。
宋師竹誠實道:“其實我不大會看的。”普通人她確實看不了。她素來就對吉兇十分敏感,通常來說,能讓她看出異樣的人,不是未來會一飛衝天,就是將要黴運當頭。這兩種極端,她一般會對前者守口如瓶,後者視是不是仇人而決定她要不要幹看著。
李隨玉跟她關係那麽好,宋師竹怎麽也得提醒一迴。
李氏頓了頓,突然搖頭道:“我看這一迴,李家三少奶奶是要栽坑裏去了。”
宋師竹聽她娘這麽感歎,便好奇地問怎麽迴事。
“明年是恩科之年,許多考學的人都會匯集京師。以你二嬸的氣性,要是不能讓她消停下來,馮氏族裏那些讀書子弟便要跟著一塊遭殃。”
宋氏家訓使然,族人在外頭極少落人話柄。馮族長想來個以牙還牙也找不到借口。
李氏淡淡道:“若是馮族長想要保住子弟的名聲,怎麽樣也得再給自家找一個靠山。”
宋師竹這迴聽明白了。
她覺得寧氏是活該。尋常人知道馮氏人做的那些事,都該避開才是,寧氏卻非要往上湊。
天子腳下,這又是涉及到駙馬公主的,又有馮氏一族當年做下的虧心事,馮氏不過一個小家族,馮族長要是頂不住了,焦頭爛額下,黏上去不是理所當然的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