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九卿中的刑部尚書、大理寺卿、都察院禦史全部被參,三司會審一個不落,消息傳遍宮城,朝官們議論紛紛。


    剛好是朝官們輪班點卯的時辰,宮門前人來人往,年輕官員聽說謝太傅捧劍長跪,不顧上官阻攔,一窩蜂擠到文華門探聽情況。


    內閣一直被司禮監壓製,幾位閣老滑不溜秋,甘於為太監所驅使,他們不滿已久,假如謝太傅能趁著錢興失勢的時候一舉將內閣大臣也拉下馬,他們可以助謝太傅一臂之力!


    仁壽宮、乾清宮早就派出太監勸說謝太傅,謝太傅伏地長哭,堅決不起身。


    往常這個時候就該輪到司禮監出場了,但是現在錢興早已被貶去南京,司禮監中唯有羅雲瑾有壓製其他秉筆太監的實力,他剛好被周太後罰去直殿監掃地,謝太傅彈劾太後,他怎麽會出手?


    其他秉筆太監相互防備著,暫時不想惹上謝太傅,在一邊隔岸觀火,靜待時機。


    混亂中,內閣大臣裏隻有徐甫趕去文華門,勸謝太傅:“老先生有什麽奏本,直接遞於聖上就是了,聖上必定給老先生一個交代,老先生何必長跪不起?”


    謝太傅冷笑了幾聲。


    嘉平帝是他的學生,他了解嘉平帝,如果他不揭破此事,嘉平帝一定會想方設法為周太後掩蓋醜事,唯有昭告天下,才能逼迫嘉平帝為薛家平反。


    徐甫還不知道謝太傅為什麽彈劾刑部尚書,道:“或許其中有什麽誤會也說不定……”


    一句話沒說完,謝太傅冷冷地道:“你自己去問刑部尚書,薛景的案子到底是怎麽迴事!當年三司會審,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反複核查,老夫親自上門求他秉公辦理,不能冤枉了無辜之人,他口口聲聲說人證物證確鑿,絕對沒有嚴刑拷打,滿口謊言!沒有誤會,老夫彈劾的就是他!”


    徐甫一愣,知道其中一定大有文章,自己不好卷入其中,留下親隨照看謝太傅,匆匆迴文淵閣。


    此時刑部尚書和大理寺卿根本沒把謝太傅捧劍入宮的事情放在心上,他們還以為謝太傅是因為周家公子當街打死人的事情彈劾他們辦事不利。


    這事真的不能怪他們敷衍了事,周家公子是嘉平帝的親表弟,嘉平帝暗示他們早日結案,他們有什麽辦法?


    而且錢興當初已經把人證物證都銷毀了,現在就算刑部重新抓捕周家公子,也找不出什麽有力的人證。


    幾人仍舊吃茶閑話,感慨謝太傅年老固執,再這樣下去遲早會被嘉平帝厭棄。


    徐甫趕迴文淵閣,徑直找到刑部尚書:“薛景的案子,你還記得多少?”


    刑部尚書怔了怔,仔細迴想了一下,臉色大變,站了起來:“得派人攔住謝太傅!”


    另外幾位閣老對望了一眼,不動聲色。


    刑部尚書歎了口氣,叫上自己的親隨,起身往文華門的方向去了。


    眾人麵麵相覷。


    鄭茂向來不關己事不張口,錢興勢大的時候,他和錢興沆瀣一氣,錢興降職,他明哲保身,更不會輕易出頭,從刑部尚書的反應來看,薛景的案子確實有蹊蹺,這時候貿然插手不是明智之舉。


    他淡淡地道:“若是為周家之事,聖上自有定論。”


    謝太傅真是太頑固了,周太後怎麽可能坐視刑部捉拿她的娘家侄子?


    其他幾位閣老附和了幾句,一邊繼續雲淡風輕地吃茶,一邊不停派出親隨去打聽到底出了什麽事。


    徐甫心裏一動,迴到自己的值房,打發自己的親隨去東宮書閣。


    不一會兒,親隨折返,小聲道:“閣老,殿下隻說了四個字,靜觀其變。”


    徐甫皺眉:皇太子也不想管這事?


    親隨道:“閣老,仁壽宮的老太後蠻橫偏執,不是肯忍讓之人,謝太傅更是油鹽不進,殿下確實不宜沾上這事。”


    一旦沾上,不好脫身。


    徐甫沉吟片刻,搖搖頭:“也罷,那就靜觀其變罷。”


    反正也不是有文官第一次在文華門前長跪不起,說起來,當年幾百名文武官員哭諫就是被周太後逼出來的,這一次起因又是周太後。


    徐甫還在感慨,值房外忽然傳來一片嘈雜聲,年輕官員紛紛衝出自己的值房,湧到長廊外。


    侍郎匆匆穿過庭院,拔步上了石階,站在門外,匆匆拱手致意,道:“閣老,禮部那邊亂起來了!”


    徐甫眉頭緊皺:“出了什麽事?”


    侍郎快步走進值房,小聲迴答:“下官也不是很清楚,下官隻知道謝太傅和禮部一個侍郎說了幾句什麽,侍郎迴到禮部,不一會兒禮部官員群情義憤,全都去文華門了。”


    話音剛落,一名文書跑進長廊,上氣不接下氣地道:“閣老,謝太傅長跪不起,仁壽宮的掌事太監封太後口諭,大罵謝太傅倚老賣老、威逼聖上,強行命錦衣衛帶走謝太傅,路過的官員不服氣,和錦衣衛緹騎推搡了幾下,那些緹騎居然動手傷人!”


    徐甫眉頭擰得更緊:這時候應該先安撫謝太傅才對,錦衣衛緹騎竟然敢當著官員的麵傷人!官員平時最恨那幫太監鷹爪,他們這不是火上澆油嗎?


    等等,錦衣衛緹騎不是羅雲瑾的人嗎?他怎麽會幫周太後?


    徐甫心底生寒。


    難不成羅雲瑾是故意的?事情不宜鬧大,他偏偏在這個時候讓錦衣衛抓人,激怒年輕官員……他就是要把事情鬧大!


    徐甫立刻站起身,出了值房。


    又有親隨趕過來通稟:“閣老,錦衣衛打傷了人,還抓了幾個翰林院的侍讀,文華門前聚集的人越來越多了!糾察禦史勸他們離開,他們執意要留下。”


    徐甫一個頭兩個大。


    本以為隻是一個泥古不化的謝太傅的周太後、外戚之間的紛爭,怎麽牽扯的人越來越多?


    等徐甫再次趕到文華門的時候,發現門前黑壓壓一片,幾十個六部六科官員跪在謝太傅身後,任憑糾察禦史、內宮近侍、司禮監太監在一旁催促威脅,他們一言不發,不為所動。


    徐甫怒道:“胡鬧!”


    上次文官因為禮儀之爭哭諫,雖然逼得周太後和嘉平帝妥協,但是到底還是讓嘉平帝對文官有了忌憚之心,導致君臣疏遠。哭諫的大臣固然剛直清正,可歌可泣,可是他們置君王於何地?置朝廷法度為何地?哭諫是逼不得已之下的下下之策,豈能一遇到不滿就行此脅迫君王之舉?


    如果嘉平帝是個心胸寬廣的帝王也就罷了,偏偏嘉平帝不是,他最厭惡群臣拿倫理綱常的大道理逼迫他、訓誡他。


    徐甫又怒又氣又無可奈何,身後一陣腳步響聲,他迴頭,禮部尚書迎麵走了過來,看到他,匆匆朝他致意。


    “這下麻煩了……”禮部尚書雙眉緊鎖,“徐老先生可聽說了?”


    徐甫問:“聽說什麽?”


    禮部尚書看一眼文華門前跪了一地的官員,搖頭歎息:“上次群臣哭諫,為的是先太後和先帝合葬的事,這次哭諫,還是為了這事。”


    徐甫一怔:“不是為了周家的事?”


    禮部尚書搖搖頭:“周家的事隻是起因罷了,謝太傅一直在追查周家公子打死人的證據,無意間發現了另一件事……當年先帝留下遺願,等先太後百年,帝後合葬,老太後堅決不答應,群臣哭諫,太後隻能妥協……”


    徐甫知道這事,當時他官階不高,輪不到他領頭上疏,不過他也曾聲援過那些敢於在文華門前伏地痛哭的文武官員。


    禮部尚書頓了一下,嗤笑一聲,接著道:“誰能想到太後表麵上妥協,其實根本不甘心,她居然收買了營造陵墓的官員,派近侍做了手腳,先太後未能和先帝合葬。”


    徐甫渾身僵直,震驚得說不出話來。


    禮部尚書嘖嘖了幾聲:“這事若是其他人發現了,也沒什麽,偏偏謝太傅不怕事,捧著奏疏就來彈劾太後了,奏疏送到乾清宮,剛才不知道從那裏流出幾本副本,現在各部都知道了……”


    徐甫毛骨悚然。


    直接送抵嘉平帝案頭的奏本,誰敢抄寫副本?副本又是怎麽傳出來的?


    禮部尚書長歎一口氣:“我們禮部不想摻和這事,現在太後動了陵墓,不摻和也得摻和了。”


    說完,捋須輕歎幾聲,拔步走開。


    禮部其他官員連忙跟上他,一邊走一邊低聲議論。


    徐甫站在原地,目送他們一行人走遠。


    此刻,他已經沒時間感慨周太後的蠻橫了,他心中隻有一個疑問:擅動陵墓的事,嘉平帝知不知情?


    ……


    謝太傅的奏疏很快傳遍六科廊房,一片嘩然。


    趕往文華門的官員越來越多,當年他們哭諫才換來嘉平帝和周太後的妥協,沒想到周太後表麵上答應讓錢太後和先帝合葬,背地裏卻派人封了錢太後的墓穴,導致錢太後的墓穴和先帝的不能相通。


    堂堂太後,行此小人之舉,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消息已經泄露,嘉平帝這邊不能再繼續裝聾作啞了,一邊下旨召見內閣大臣,一邊派人到東宮宣朱瑄去乾清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子妃她有點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羅青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羅青梅並收藏太子妃她有點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