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景行到底沒有真的派人知會俞舒寧不必來。
是以俞舒寧如常過來了,並且知道自己大哥生病,從府裏帶來不少補品。
“二哥說,今天放衙以後會過來看望大哥。”
俞舒寧對俞景行和宋嘉月說道,又關心問,“大哥今天好點了嗎?”
“小毛病而已,你也不用太擔心。”丫鬟將煎好的湯藥送來,宋嘉月坐在床榻旁一麵喂俞景行喝藥,一麵道,“這幾天好好休養一下,便會好轉起來的。”
俞舒寧乖巧點一點頭,再看一看床榻上的俞景行,眼底卻閃過幾分憂慮。等到宋嘉月喂俞景行喝過藥、叮囑他好好休息,俞舒寧和她從房間裏出來,欲言又止。
“大嫂……”
俞舒寧和宋嘉月走進書房以後,沒忍住問,“大哥身體真的不要緊嗎?”
“是沒什麽事呀。”
宋嘉月一愣,隨即發現俞舒寧表情不大對勁,又問,“怎麽?”
俞舒寧垂下眼小聲說:“也沒有怎麽。”
“就是有些心疼你,大哥身體這個樣子,大嫂時常操心,肯定很辛苦吧。”
宋嘉月恍惚間終於記起來,俞舒寧不曉得自己大哥的身體已經好了。
她或許以為俞景行這一次病倒,又像以前那樣……
“不辛苦。”
宋嘉月微笑,伸手揉一揉俞舒寧的鬢發,“何況,也不隻我一個人照顧他。”
“我做這些算什麽呀,你大哥是生病的那個,難道不是更辛苦麽?”她輕聲細語寬慰俞舒寧,“而且這兩年,張神醫幫忙調理以後,你大哥身體已經好多了。”
哪怕不清楚俞景行的真實情況,這一點俞舒寧依然會認同。
尤其俞景行蟾宮折桂之後,其實他身體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出過大問題。
宋嘉月確實不驚慌。
因為曉得沒有人能不生病,哪怕一個人身體再好,也不等於絕不會生病。
比較起來,宋嘉月反而是覺得俞景行莫名淡定和悠閑。
她隱隱有種感覺,這個人似乎很樂見自己在這個時候生病一樣。
宋嘉月沒有深究她的這種感覺是不是準確。
既然俞景行自己願意休息七天,她自然沒什麽覺得不好的。
“要是大哥的身體不是這樣就好了。”
俞舒寧歎氣,愁眉苦臉,“張神醫當真也沒法子麽?”
果然想自己大嫂好,就得想著自己大哥好。
這一點恐怕是不會變的。
眼看著小姑娘要糾結起來,宋嘉月連忙說:“張神醫說過會努力想辦法的,現在隻能再等一等。其實現在好多了,這樣也挺好的呀,說不定哪天就治好了呢?”
“也對。”
見自己大嫂都不泄氣,俞舒寧收起沮喪,“我以後更要多為大哥祈福。”
“你有這份心就好。”
宋嘉月拉一拉俞舒寧的手,“不早了,我們先做事吧。”
“嗯嗯。”
俞舒寧連連點頭,答應宋嘉月一聲。
……
春光從窗子漫進來。
塵埃在明亮的光線裏肆意舞動。
宋嘉月和俞舒寧做事的時候都非常安靜,除非有問題要商量。
今天,兩個人剛剛進入狀態,秋月忽然小跑進書房,臉上稀罕地有些惶恐。
“小姐,有貴人來了。”
秋月臉色微微發白,聲音低下去,像怕唐突,“是六殿下……”
宋嘉月微怔。
俞舒寧卻驚得瞪大雙眼:“你說誰來了?”
“是六皇子殿下。”秋月認認真真迴答俞舒寧的問題,又看著宋嘉月說,“管家方才已經過去通知姑爺了,估摸著現下六殿下應是往姑爺那兒去了。”
劉煜突然造訪,宋嘉月和俞舒寧都頗為意外。
反應過來,她們不得不停下手裏的事情,離開書房,去往正屋。
宋嘉月和俞舒寧過去的時候,劉煜不在屋裏,而是獨自負手立在廊蕪下。
幾名隨從恭敬站在遠處,聽候差遣。
他穿得一身常服,聽秋月說也並沒有擺六皇子的儀仗。
至少劉煜今天來這裏必然屬於低調行事。
俞舒寧在信裏提過自己在幫宋嘉月畫插畫的事情,是以劉煜知道她最近白天都是會在宋嘉月這兒的。然而在這裏看到他,俞舒寧小心思飄啊飄,又羞赧又欣喜。
“不必拘禮。”未等宋嘉月、俞舒寧向他請安,劉煜已先一步說,“聽聞俞大人身體抱恙,趁今日得閑,我來看一看,倒沒有其他特別的事情。”
劉煜已經見過俞景行了。
他這會兒說自己沒有什麽特別的事,宋嘉月正要搭話,麥冬過來請她進去。
麥冬說是俞景行要找她,宋嘉月不得已先行離開,留下俞舒寧和劉煜。
待她進得裏間,見到俞景行,才知道並非當真要找她。
“故意把我從舒寧身邊支開,是要做什麽?”俞景行肯定知道一些別的,宋嘉月不和他繞彎子,想一想問,“難道六殿下今天其實是有事過來找舒寧的?”
“這些我如何曉得?”
俞景行一笑,“不過六殿下方才確實說借舒寧半天,帶她去踏青。”
宋嘉月:“……”
她怎麽看怎麽覺得俞景行樂見其成。
六皇子如若主動提出要求,不答應也沒有法子,不提俞景行未必不想答應。倒不是指望什麽,無非是俞舒寧出去玩,一樣是剩下他們兩個人,再沒有別人。
“那我今天也休息好了?”
眼見俞景行臉上的笑容變得燦爛,宋嘉月無言半晌,“我迴書房。”
“去書房做什麽?”
在宋嘉月起身之前,俞景行拽住她手臂,“我生病了,你也不對我好一點。”
“要是你非得去書房待著,我隻好起來陪你去。”
俞景行說,“總之,我們必須在一起。”
宋嘉月:“……”
“你倒不怕過病氣給我。”
“那我們就一起喝藥、一起吃素粥、一起躺著什麽都不做……”俞景行笑容裏滿是不懷好意,“那樣左右有個伴,何況是有你陪,苦也不苦了。”
……
俞舒寧被劉煜帶去騎馬踏青。
宋嘉月陪了俞景行一天,兩個人說說話、看看書,轉眼便到了日落時分。
劉煜上午把俞舒寧好好的帶出去,下午又好好的送迴來——
在俞景榮放衙過來之前。
事先知道俞景榮會來,俞舒寧也在這裏,要留他們用晚膳,自然不會隨便。宋嘉月和俞景行商量著一起決定的菜式,幾個人口味都照顧到,再吩咐廚房去準備。
宋嘉月自己下廚去準備兩樣小點。
俞舒寧好奇,非要瞧一瞧,跟著她過去廚房。
俞景榮進屋看自己的大哥。
他坐在床榻旁,關心過幾句俞景行的身體後說:“蔡元禮的案子結了。”
“今日早朝,陛下親自過問的,有人和陛下遞了折子,將收集到的證據在昨天晚上悉數遞到陛下麵前,並且一一稟明事由。大皇子、周相和胡大人啞口無言。”
“傅大人也複職了。”
俞景榮看一看自己的大哥,低聲問,“是大哥做的麽?”
俞景行不置可否。
他鎮靜問:“外麵傳是我做的?”
“小貓三兩隻。”
俞景榮笑了一下又解釋,“隻是感覺大哥的這場病來得確實巧合。”
“若非巧合,總不能我自己算著哪天生病。”俞景行起身道,“這樁案子裏頭原就有些明爭暗鬥,但變成今天這樣,說到底是陛下不能容忍了,否則……”
否則大可以想辦法遮掩過去。
甚至,想保蔡元禮的人已經著手消滅一些證據了。
俞景行穿上外袍,整理好衣服,對俞景榮說:“好了,去吃飯罷。”
“你大嫂特地吩咐廚房準備了好些菜。”
廚房的確準備滿滿一大桌的菜。
最後被端上來是一道點心,顏色碧綠如玉,是俞舒寧幾個人沒有嚐過的。
一道點心卻有幾種樣式。
有的做得像餃子,卻比餃子大許多,有的圓滾滾一團像大湯圓。
“二哥,這是青團。”在廚房圍觀過全程的俞舒寧煞有介事為俞景榮介紹,“湯圓一樣的是甜餡,芝麻的,還有豆沙的。餃子一樣的是鹹口,筍丁瘦肉餡兒和醃菜火腿餡兒。”
離清明其實還有一段時間。
不過艾草已經冒了嫩芯,宋嘉月讓人去新鮮采迴來,正好做這道小吃。
她發現至少周圍是不怎麽吃這個的,正好讓鋪子上一道新品,暫時的計劃是限量並限定季節。如果客人的反響好、需求多,再根據實際的情況來進行調整。
肉鬆餡兒原本也是想做一點的。
不過采買去買迴來的肉鬆味道比較一般,宋嘉月就沒有強求。
“嚐一嚐,看看合不合口味。”宋嘉月招唿俞舒寧和俞景榮,又幫俞景行盛一碗素粥,“要是還可以,晚點兒正好帶一些迴去。爹娘的那一份,我也備下了。”
“想吃甜口還是鹹口?”
將素粥擱在俞景行的麵前,宋嘉月低聲問他一句。
俞景行抬眼看一看俞舒寧和俞景榮,見俞舒寧臉上戲謔的笑容,他不緊不慢,微微一笑說:“夫人下廚辛苦,有人天天在我們家吃白食,下次得和她收銀子。”
俞舒寧:“……”
她到底做錯了什麽?!
作者有話要說:據說肉鬆公認最早的文字記錄可以追溯到成吉思汗那會兒,不過和我們現在常見的應該有區別。
小錢錢,真心甜!嘻嘻嘻~晚安!
是以俞舒寧如常過來了,並且知道自己大哥生病,從府裏帶來不少補品。
“二哥說,今天放衙以後會過來看望大哥。”
俞舒寧對俞景行和宋嘉月說道,又關心問,“大哥今天好點了嗎?”
“小毛病而已,你也不用太擔心。”丫鬟將煎好的湯藥送來,宋嘉月坐在床榻旁一麵喂俞景行喝藥,一麵道,“這幾天好好休養一下,便會好轉起來的。”
俞舒寧乖巧點一點頭,再看一看床榻上的俞景行,眼底卻閃過幾分憂慮。等到宋嘉月喂俞景行喝過藥、叮囑他好好休息,俞舒寧和她從房間裏出來,欲言又止。
“大嫂……”
俞舒寧和宋嘉月走進書房以後,沒忍住問,“大哥身體真的不要緊嗎?”
“是沒什麽事呀。”
宋嘉月一愣,隨即發現俞舒寧表情不大對勁,又問,“怎麽?”
俞舒寧垂下眼小聲說:“也沒有怎麽。”
“就是有些心疼你,大哥身體這個樣子,大嫂時常操心,肯定很辛苦吧。”
宋嘉月恍惚間終於記起來,俞舒寧不曉得自己大哥的身體已經好了。
她或許以為俞景行這一次病倒,又像以前那樣……
“不辛苦。”
宋嘉月微笑,伸手揉一揉俞舒寧的鬢發,“何況,也不隻我一個人照顧他。”
“我做這些算什麽呀,你大哥是生病的那個,難道不是更辛苦麽?”她輕聲細語寬慰俞舒寧,“而且這兩年,張神醫幫忙調理以後,你大哥身體已經好多了。”
哪怕不清楚俞景行的真實情況,這一點俞舒寧依然會認同。
尤其俞景行蟾宮折桂之後,其實他身體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出過大問題。
宋嘉月確實不驚慌。
因為曉得沒有人能不生病,哪怕一個人身體再好,也不等於絕不會生病。
比較起來,宋嘉月反而是覺得俞景行莫名淡定和悠閑。
她隱隱有種感覺,這個人似乎很樂見自己在這個時候生病一樣。
宋嘉月沒有深究她的這種感覺是不是準確。
既然俞景行自己願意休息七天,她自然沒什麽覺得不好的。
“要是大哥的身體不是這樣就好了。”
俞舒寧歎氣,愁眉苦臉,“張神醫當真也沒法子麽?”
果然想自己大嫂好,就得想著自己大哥好。
這一點恐怕是不會變的。
眼看著小姑娘要糾結起來,宋嘉月連忙說:“張神醫說過會努力想辦法的,現在隻能再等一等。其實現在好多了,這樣也挺好的呀,說不定哪天就治好了呢?”
“也對。”
見自己大嫂都不泄氣,俞舒寧收起沮喪,“我以後更要多為大哥祈福。”
“你有這份心就好。”
宋嘉月拉一拉俞舒寧的手,“不早了,我們先做事吧。”
“嗯嗯。”
俞舒寧連連點頭,答應宋嘉月一聲。
……
春光從窗子漫進來。
塵埃在明亮的光線裏肆意舞動。
宋嘉月和俞舒寧做事的時候都非常安靜,除非有問題要商量。
今天,兩個人剛剛進入狀態,秋月忽然小跑進書房,臉上稀罕地有些惶恐。
“小姐,有貴人來了。”
秋月臉色微微發白,聲音低下去,像怕唐突,“是六殿下……”
宋嘉月微怔。
俞舒寧卻驚得瞪大雙眼:“你說誰來了?”
“是六皇子殿下。”秋月認認真真迴答俞舒寧的問題,又看著宋嘉月說,“管家方才已經過去通知姑爺了,估摸著現下六殿下應是往姑爺那兒去了。”
劉煜突然造訪,宋嘉月和俞舒寧都頗為意外。
反應過來,她們不得不停下手裏的事情,離開書房,去往正屋。
宋嘉月和俞舒寧過去的時候,劉煜不在屋裏,而是獨自負手立在廊蕪下。
幾名隨從恭敬站在遠處,聽候差遣。
他穿得一身常服,聽秋月說也並沒有擺六皇子的儀仗。
至少劉煜今天來這裏必然屬於低調行事。
俞舒寧在信裏提過自己在幫宋嘉月畫插畫的事情,是以劉煜知道她最近白天都是會在宋嘉月這兒的。然而在這裏看到他,俞舒寧小心思飄啊飄,又羞赧又欣喜。
“不必拘禮。”未等宋嘉月、俞舒寧向他請安,劉煜已先一步說,“聽聞俞大人身體抱恙,趁今日得閑,我來看一看,倒沒有其他特別的事情。”
劉煜已經見過俞景行了。
他這會兒說自己沒有什麽特別的事,宋嘉月正要搭話,麥冬過來請她進去。
麥冬說是俞景行要找她,宋嘉月不得已先行離開,留下俞舒寧和劉煜。
待她進得裏間,見到俞景行,才知道並非當真要找她。
“故意把我從舒寧身邊支開,是要做什麽?”俞景行肯定知道一些別的,宋嘉月不和他繞彎子,想一想問,“難道六殿下今天其實是有事過來找舒寧的?”
“這些我如何曉得?”
俞景行一笑,“不過六殿下方才確實說借舒寧半天,帶她去踏青。”
宋嘉月:“……”
她怎麽看怎麽覺得俞景行樂見其成。
六皇子如若主動提出要求,不答應也沒有法子,不提俞景行未必不想答應。倒不是指望什麽,無非是俞舒寧出去玩,一樣是剩下他們兩個人,再沒有別人。
“那我今天也休息好了?”
眼見俞景行臉上的笑容變得燦爛,宋嘉月無言半晌,“我迴書房。”
“去書房做什麽?”
在宋嘉月起身之前,俞景行拽住她手臂,“我生病了,你也不對我好一點。”
“要是你非得去書房待著,我隻好起來陪你去。”
俞景行說,“總之,我們必須在一起。”
宋嘉月:“……”
“你倒不怕過病氣給我。”
“那我們就一起喝藥、一起吃素粥、一起躺著什麽都不做……”俞景行笑容裏滿是不懷好意,“那樣左右有個伴,何況是有你陪,苦也不苦了。”
……
俞舒寧被劉煜帶去騎馬踏青。
宋嘉月陪了俞景行一天,兩個人說說話、看看書,轉眼便到了日落時分。
劉煜上午把俞舒寧好好的帶出去,下午又好好的送迴來——
在俞景榮放衙過來之前。
事先知道俞景榮會來,俞舒寧也在這裏,要留他們用晚膳,自然不會隨便。宋嘉月和俞景行商量著一起決定的菜式,幾個人口味都照顧到,再吩咐廚房去準備。
宋嘉月自己下廚去準備兩樣小點。
俞舒寧好奇,非要瞧一瞧,跟著她過去廚房。
俞景榮進屋看自己的大哥。
他坐在床榻旁,關心過幾句俞景行的身體後說:“蔡元禮的案子結了。”
“今日早朝,陛下親自過問的,有人和陛下遞了折子,將收集到的證據在昨天晚上悉數遞到陛下麵前,並且一一稟明事由。大皇子、周相和胡大人啞口無言。”
“傅大人也複職了。”
俞景榮看一看自己的大哥,低聲問,“是大哥做的麽?”
俞景行不置可否。
他鎮靜問:“外麵傳是我做的?”
“小貓三兩隻。”
俞景榮笑了一下又解釋,“隻是感覺大哥的這場病來得確實巧合。”
“若非巧合,總不能我自己算著哪天生病。”俞景行起身道,“這樁案子裏頭原就有些明爭暗鬥,但變成今天這樣,說到底是陛下不能容忍了,否則……”
否則大可以想辦法遮掩過去。
甚至,想保蔡元禮的人已經著手消滅一些證據了。
俞景行穿上外袍,整理好衣服,對俞景榮說:“好了,去吃飯罷。”
“你大嫂特地吩咐廚房準備了好些菜。”
廚房的確準備滿滿一大桌的菜。
最後被端上來是一道點心,顏色碧綠如玉,是俞舒寧幾個人沒有嚐過的。
一道點心卻有幾種樣式。
有的做得像餃子,卻比餃子大許多,有的圓滾滾一團像大湯圓。
“二哥,這是青團。”在廚房圍觀過全程的俞舒寧煞有介事為俞景榮介紹,“湯圓一樣的是甜餡,芝麻的,還有豆沙的。餃子一樣的是鹹口,筍丁瘦肉餡兒和醃菜火腿餡兒。”
離清明其實還有一段時間。
不過艾草已經冒了嫩芯,宋嘉月讓人去新鮮采迴來,正好做這道小吃。
她發現至少周圍是不怎麽吃這個的,正好讓鋪子上一道新品,暫時的計劃是限量並限定季節。如果客人的反響好、需求多,再根據實際的情況來進行調整。
肉鬆餡兒原本也是想做一點的。
不過采買去買迴來的肉鬆味道比較一般,宋嘉月就沒有強求。
“嚐一嚐,看看合不合口味。”宋嘉月招唿俞舒寧和俞景榮,又幫俞景行盛一碗素粥,“要是還可以,晚點兒正好帶一些迴去。爹娘的那一份,我也備下了。”
“想吃甜口還是鹹口?”
將素粥擱在俞景行的麵前,宋嘉月低聲問他一句。
俞景行抬眼看一看俞舒寧和俞景榮,見俞舒寧臉上戲謔的笑容,他不緊不慢,微微一笑說:“夫人下廚辛苦,有人天天在我們家吃白食,下次得和她收銀子。”
俞舒寧:“……”
她到底做錯了什麽?!
作者有話要說:據說肉鬆公認最早的文字記錄可以追溯到成吉思汗那會兒,不過和我們現在常見的應該有區別。
小錢錢,真心甜!嘻嘻嘻~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