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慚愧,但事實就是如此,蒲老爺也算是他的長輩,他無需隱瞞。


    周母聽了這話,又開始埋怨自己拖累了兒子。


    蒲老爺都聽出繭子了。


    好在馬車終於到了沈英家,他趕緊下車,三步並作兩步走,過去喊人。


    沈逸早就交代過,沈英這幾天都不敢跑遠,見蒲老爺帶人過來,立馬出來迎接。


    恭敬地把周然一家請進院子。


    周母見到寬敞整潔的院子也沒多想,畢竟是村長家,條件好些也是可以理解的。


    沈英瞧著眉目俊朗的周然,顯得十分熱情,趕忙進屋搬出幾把小凳子,“這位先生,蒲老爺都跟您說了我們村的情況了吧。”


    周然挺拔的身姿微微一彎,“說了,你們村需要啟蒙先生,可以允許我帶家人一起過來。”


    沈英一眨不眨地盯著他,“然後呢?”


    周然茫然地看了蒲老爺一眼,“還有什麽在下需要注意的嗎?”


    沈英用力拍了拍大腿,“感情你是啥也不清楚,這樣,我帶你們去看看學堂。”


    一行人走在還未完全修好的村路上。


    沈英指著沈逸家,道:“村學剛剛修建好,這兩日就能住人,現在學生還暫時在作坊後麵的小學堂念書,您過去看一眼就知道了。”


    周然一家以為沈逸賣關子,等到了之後差點被烏泱泱的學生驚掉下巴。


    楚恆出來招唿,得知周然是新請的先生,激動到熱淚盈眶,“太好了!我終於有救了!”


    他的聲音沙啞,神色憔悴,好像被吸幹了精氣神一般。


    周然關切地攙住楚恆,“兄台,您的氣色看起來不大好,可是需要請大夫看看?”


    楚恆手指顫抖地指著滿屋子的孩子,欲哭無淚,“就是來十個大夫也沒用,隻有你能幫我!”


    等楚恆說明學堂的情況,周家眾人都呆住了。


    周母更是以為自己幻聽了,“楚先生是說村裏念書的人都快一百個了?一年束修二兩銀子?”


    楚恆狂點頭,熱切地看著周然,“我分一半學生給你,束修也給你一半,如何?”


    “這......我才剛來,可不能要這麽多!”周然有些難為情。


    他本以為是個給幾個孩子啟蒙而已,最多比府城多賺幾兩銀子,沒成想竟然是給將近五十個孩子啟蒙,光一年的束修就有一百兩,相當於他在府城四年的收入了。


    楚恆狂搖頭,“不多不多,隻要你答應,我現在就能把銀子給你。”


    有銀子也得有命花才是,再這麽下去,他都快要熬幹了。


    沈英沈英見此,出聲道:“二位先生不用爭,我讓小苔算個賬,周先生的束修按大半年算,如何?”


    本站域名已經更換為。請牢記。“這可以!”周然鬆了口氣。


    暗自盤算著,五十個孩子分兩個班來,倒也能接受,一年束修一百兩,足夠給母親治病,還能給兒女攢下一些錢財,極好!


    想到這裏,他趕忙轉身同蒲老爺重重一拜,“世叔,多謝您替我找了這份好差事。”


    “唉唉唉!你也幫了我,咱們就別說謝不謝的話了!喲!說了這麽多,大家肚子都餓了吧!走!我請你們吃鍋盔,這鍋盔就是外麵作坊裏做出來的,是沈縣丞家的買賣,可香了!”蒲老爺樂樂嗬嗬地摸著胡須,率先往外麵走。


    楚恆繼續迴去教書。


    沈英陪著周家人往外走,解釋道:“沈逸家就是做鍋盔發家的,他家的鍋盔味道一絕,你們在府城估計沒吃過,正好嚐個熱乎的。”


    周母被兒媳婦葉氏扶著往外走。


    剛剛她就好奇那股濃鬱的香味,這會兒知道兒子一年的能掙一百兩束修,心情也好了,食欲大增,竟迫不及待地想要嚐嚐看。


    “走!咱也去看看這鍋盔是什麽東西。”


    葉氏見婆婆有了笑臉,暗暗鬆了口氣,“娘喜歡的話一會兒多吃幾個。”


    齊燕和韋大丫知道周然是村裏新來的先生後,十分熱情,端著一大盤熱乎乎的鍋盔上來,熱絡地說道:“灶上還有一些木瓜銀耳鮮奶,我給大家盛一些試試。”


    東西上桌後,周母瞧著那雪白的牛奶裏若隱若現的銀耳晶瑩剔透,還有那些金黃水潤的木瓜,立馬來了食欲,舀一口嚐了嚐,眼睛瞬間亮了,“好東西!奶奶的寶貝孫兒,你們也吃看看。”


    周然讓葉氏也跟著坐下吃東西。


    隻一口,也是便肯定地點頭,“比府城酒樓做的甜湯還好喝,沒想到這裏的人還有這般手藝。”


    周然吃了幾口,顯然也是意外得很,“沈縣丞家也賣甜湯?”


    齊燕被逗笑了,“那可不能夠!這些甜湯是小苔做給我們和楚先生吃的,楚先生從早教到晚,嗓子都不行了,經常會喝一些潤喉的甜湯,我們也是沾了楚先生的光,每日都跟著吃不少好東西。”


    周母一聽,更開心了。


    一家人在作坊吃了一頓飯,周然執意付賬,齊燕和韋大丫卻死活不要,也不說價錢,還讓沈英把他們帶走。


    沈英勸道:“就聽她們的,村裏條件好,沒人計較這些,後山那邊種了滿山遍野的草莓,那邊是村裏專門生產草莓醬的作坊,還有那邊,那是羊毛衫加工作坊,你們今後在村裏生活可以多走走多看看。”


    說話間,一行人來到村學。


    的大宅子讓周家人倒吸一口冷氣。


    沈英推開院子,入目的就是一條寬敞的小道,直通前麵大的大堂,兩側各有幾扇拱門。


    沈英介紹道:“前麵的大堂是專門招待客人用的,穿過大堂是一個後院,灶屋柴房都在那邊,還有一口井,往後就是先生住的院子,統共四個,每個院子都有六間屋子,周先生一家住進去綽綽有餘,咱先看看邊上的小院,裏頭是學堂,怕互相影響,特地隔開了。”


    周然一家跟隨沈英一邊走一邊看,才走了一半就走不動了。


    周然苦笑道:“這哪裏是村學,分明就是書院了!”


    府城唯一一間書院都比不上這座村學,他現在已經淩亂了,需要重新調整自己的認知。


    本站域名已經更換為。請牢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被退婚後,隔壁全村腸子悔青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竹籬清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竹籬清茶並收藏被退婚後,隔壁全村腸子悔青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