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靜姝瞥了他一眼, “那你覺得呢?”


    “我要是能想明白,還問你做什麽?”蕭長風道。


    裴靜姝:“那你就當我是貪來的好了。”


    蕭長風靠在門口的竹柵欄上, 笑得像隻狐狸, “你不是那樣的人,你要有這個精力去貪這點糧食, 那就不必捐那麽多錢出去了,這不是找不著事做麽?”


    裴靜姝沒有搭理他, 繼續拿著菜籃子摘茄子,現在正是吃茄子的季節, 裴靜姝這裏的茄子雖然沒有種多少, 但是每一株茄子樹上都掛滿了紫色的長茄子,把那纖細的枝條都壓彎了。如果不是因為一旁幫著細竹棍,隻怕要壓斷不少茄子植株。


    蕭長風又自顧自道:“你這些茄子長得不錯,嗯……應該說你這裏的作物都長得不錯,但是壽命似乎不是很長, 我看你這裏每隔一久就會換掉,嗯……怎麽迴事?”


    他拖著下巴,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裴靜姝抬腳踢了踢他的小腿, “讓開,踩著我的西瓜籽了。”


    蕭長風低頭一看,果然自己腳下還有幾顆嫩芽,那黃綠色的嫩芽才剛剛冒出泥土, 顯得十分可愛。


    “喲!原來這就是西瓜籽兒, 你不說我還真不知道。”他往旁邊挪開腳, 又問裴靜姝:“聽說當初你和葉雲岑兩廂情悅,怎麽後來突然改變主意,就不和人家進城了呢?葉家在城裏也算有錢人家,養活你不在話下。”


    裴靜姝白了他一眼,“葉家既然這麽好,那你怎麽不和葉又雙結婚?”


    “哈哈哈!”蕭長風聽了之後忍不住笑了起來,“你怎麽認為我和她有什麽?”


    “那你憑什麽認為我和葉雲岑就有什麽?”裴靜姝反問。


    “唉,你可真會轉移話題,這樣就把話題轉移到我身上了,在你麵前我真是甘拜下風。不過我們都已經是這麽多年的朋友了,你當真不想和我說實話?”蕭長風問。


    蕭長風雖然並沒有長住金溝村,也沒有和裴靜姝天天待在一起,但他從裴靜姝手上拿走的東西是最多的,那些東西需要用多少成本料,蕭長風雖然算不出個準確數,但大概數還是算得出來的。


    裴靜姝做出來的東西中,確實有一筆無法算清的賬,就拿最常見的菜油來說,她這裏的菜油仿佛永遠用不完。炒菜、當油燈用、炸酥肉、炸小吃等,如果真的算下來,這耗油量也確實很大。


    而裴靜姝的菜園地裏仿佛一年四季都有油菜花,蕭長風已經見過很多次了,這種現象很不常見。畢竟油菜這種作物是屬於冬春交替的兩個季節才有的,可蕭長風曾經在夏天和秋天在裴靜姝這裏見過油菜花。


    裴靜姝迴答得很幹脆:“不想。”


    蕭長風忍不住笑了起來,“和你聊天真是無趣。”


    裴靜姝道:“那你還和我聊?”


    蕭長風一時語塞,“得了,你不想說,那我不問了就是。你難道沒有想過重新開始一段屬於你自己的人生?”


    裴靜姝覺得蕭長風這話問得有點怪,不過還是迴道:“我現在過的就是我自己的人生。”


    蕭長風道:“真的麽?那……有沒有想過重新談一場戀愛?”


    裴靜姝:“戀愛能當飯吃麽?”


    蕭長風:……


    “我隻想賺錢,過更好的生活,戀愛讓人盲目,也會給人增加許多煩惱。”裴靜姝補充道。


    “唉,看來我還需要等幾年。”蕭長風長歎一口氣。


    裴靜姝抬眸看向他,“你不用等我。”


    “我有說等你了麽?”蕭長風反駁道,“我等的是愛情。”


    裴靜姝沒再說話,自己果然自作多情了一迴,其實裴靜姝也想過試圖接納蕭長風,不過想著自己現在的處境,似乎如果把這層紙捅破,會有很多麻煩。首先她和顧明軒之間已經離婚的事情還沒有傳出去,大家默認的都是她和顧明軒還在一起,隻是她過著喪偶一樣的生活,顧明軒一年迴來一兩次,她一個人養著小孩。


    如果真的要開啟一段新的感情,肯定也要離開這個地方,去一個鮮少有人知道自己的地方,並且不會常迴來,那才可以不用過問周圍的閑言碎語。


    兩人一時無言,直到楊孟英過來叫裴靜姝,他們才一前一後走出菜園地。


    雖說有人私下裏對裴靜姝有些猜測,不過沒人敢像顧大娘那樣拿到台麵上來說,畢竟大家都不敢否認裴靜姝對他們整個生產隊的貢獻,他們之所以能像現在這樣賺錢,基本都是裴靜姝帶動的。


    沒有人傻到去陷害自己的財神爺。


    不說別的,自從他們在城裏開了飯店,生產隊種的菜都能賺錢,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了新的收益,更不要說裴靜姝還教他們做各種小吃糕點,讓他們無論去哪裏都可以賺點小錢。


    裴靜姝用新產的土豆炸成土豆片,帶去城裏尤其好賣。除了土豆片,還有貓耳朵等小吃也很受城裏人喜歡,畢竟在這個年代小吃的種類實在太少了。


    暑假期間,蕭長風在金溝村和市區、縣城三地來迴跑,每天把從生產大隊收來的蔬菜、肉類和加工品送到城裏,市區裴建國和柳嫣兩人倒是配合得很不錯,蕭建軍空了也會過來幫著賣東西。


    裴靜姝為了抓住一些喜歡吃熱食的顧客群,還做了蒸糕、包子、饅頭等,用來當早餐賣,這類東西的運輸相對麻煩,不過在友誼飯店有會做早點的廚師,羅小慧便讓那廚師去了市裏。


    每天到了下午若是東西還沒有賣完,市區便要折價處理,很多市民為了貪一點便宜,都喜歡選擇下午出來買。不過如果來遲了,那很有可能就買不到了。


    現在的社會大環境總的說來都是供小於求,無論什麽東西都比較好賣,尤其是吃的,隻要你拿得出來。畢竟還有很多吃不飽飯的人家。


    經過一個暑假的奮戰,裴靜姝和蕭長風已經把不夠的錢全部籌集到位。學校那邊也請了足夠多的工人師傅,連著趕工兩個多月,終於在九月初竣工。


    看著河坎鄉第一所小洋樓建成,大家都不敢相信,還有不少百姓特地跑來學校看熱鬧。


    新修的學校三層高,全是用磚塊、鵝卵石和水泥河沙建成,每個房間都安裝了電燈,牆壁也全都是白石灰,牆上還裝著透明寬大的窗戶,就算是下雨天,教室裏也很明亮,不會像以前那樣一片黑漆漆的,這完全不是以前那種泥牆黑瓦能比的。


    不過為了考慮到空氣汙染等問題,裴靜姝給學校提議至少先敞三個月,等空氣中的有害氣體揮發之後再搬進去。


    所有看過河坎小學的人都驚歎於他們竟然能把學堂修得這麽漂亮壯麗,那些修學校的工人師傅也倍感驕傲,其實很多人以前根本沒有修過這種洋房,連混泥土該怎麽配比都不清楚,他們似乎也沒想到自己修出來的房子竟然這麽恢弘大氣。


    原本承山大隊那些反對建校的人,現在見了河坎小學,心中也不禁感慨萬千。聽著旁人對他們的讚美,承山大隊便再也沒幾人覺得建校不對了,這樣一所學校,就算現在家裏沒有小孩上學,今後總會有子子孫孫,他們能在這麽霸氣漂亮的教室裏學習,那也算是為自己的子孫積了福德。


    十一月七號,河坎鄉小學迎來了最激動人心的時刻,這裏的五六百學生全部都要搬到新教室裏去,從今往後,他們就再也不用坐在陰冷潮濕、四麵透風的破教室裏上學了。


    而在這幾個月的時間裏,河坎鄉這邊也通了電,學校裏再也不用擔心早上時間太早、或者下雨天光線不好不能上課的情況。


    萬裏無雲的藍天下,一棟漂亮的三層洋房聳立在茶葉山之巔,比山上那一株漲了百年的大樟樹還要高,燕麗站在校園的國旗台下,看著高聳入雲的教學樓,忍不住微微一笑。


    “姐姐。”正在上體育課的燕明跑了過來。


    “嗯,小明,怎麽不去活動?”


    “剛剛打了乒乓,玩累了,就過來看看你,你這節沒課?”燕明問道。


    “沒有,下一節才是我的。你最近學習怎麽樣?明年就要考試了,可要好好努力。”


    “嗯嗯,我最近一直努力呢!我也會像你一樣考個老師,今後迴來和你一起教書。”燕明說道,“我覺得我們學校越來越不錯了,我聽我們的張老師說很多其他地方的老師和學生都很羨慕我們,說我們比城裏的學校還要好。”


    燕麗抿著唇笑了笑,“靜姝姐和長風哥給我們創造那麽好的條件,我們更該好好努力,這樣才不枉費他們的一片苦心。”


    “嗯,我知道了。”恰好這時有學生在遠處叫他,燕明便轉身迴應了一下,又對燕麗道:“姐,我同學叫我了,該我上場了。”


    “去吧!”燕麗笑道。


    遠處傳來一陣歡聲笑語,燕麗看著那些幸福活潑的小孩,不禁唇角微微上揚。


    今年年底,生產隊也公布了一件振奮人心的消息,長達十多二十年的集體生活終於結束,他們馬上也可以像其他地方那樣實行家庭承包責任製,每戶人家按人口分土地。


    其實這兩年大家對集體勞動的熱情越來越少,很多人寧可在年末給別人一點工分錢,也不願意花大量的時間消耗在掙工分這件事上。他們在家裏做一點小吃或者種點適合拿去賣錢的蔬菜,都比一天到晚掙工分劃算,隻是有時候大家都不下地做活,那生產隊的活也沒法展開,所以隊裏的幹部會強製大家參加。


    談到分地,大家都熱情高漲,不過為了公平起見,也不能按個人意願來分,大家便都按照就近原則來抽簽決定。


    至於有一些離各個小村都比較遠的,那也不能隻給一個村寨,得各個村派人去抽。


    裴靜姝這裏就隻有她和顧珊珊兩人,顧明軒那一份地,裴靜姝原本不打算幫著領,不過最後劉支書直接幫他們領了。裴靜姝、顧明軒和顧珊珊的土地都離金溝村比較近,裴靜姝也不知道是不是劉支書有意幫著自己。


    生產隊的人對這種分法似乎也沒什麽意見,當然顧大娘除外,顧大娘不停嘀咕自己分得的地最差,隻不過現在已經沒幾人會理會顧大娘的嘀咕。


    顧大娘的年紀一年年大了,身體不如以前健朗,腦子也不行,但脾氣卻依然還是那麽討人厭。


    顧明春聽說分地,也帶著豆豆迴了竇家,畢竟她是竇家那邊的人,她和豆豆的土地也在竇家,她要是不迴去,今後在娘家和夫家都沒有地,那可怎麽活?


    土地下放到個人手上,大家也要買農具買牲口喂養,生產隊的農具一律按錢賣,如果你看中哪一樣,可以花價錢買下來。


    裴靜姝看著哞哞跟著自己也有五年之久了,它的年紀也大了,不如年輕時那麽強壯,裴靜姝也不缺這幾個錢,就花了點錢將哞哞買下,等今後開了春,如果它還能下地勞動,就讓它去犁地,如果去不了,那當個寵物養著也無所謂。


    裴靜姝的幾畝地中,有一塊是足足兩畝的大水田,就在金溝村的村尾,和她家隻隔了一條路,在她家的院子裏也可以看到。


    裴靜姝打算把這塊地開墾出來做成養殖場,可以種一些荷花,養一點魚蝦等。她原本是想去城市附近買一塊地搞養殖,不過她試過,這金手指竟然隻能在金溝村這個地方用,就算在裴家的池塘裏也會顯示區域錯誤。


    如今河坎鄉這個地方也漸漸繁華起來,她倒也覺得就算不去城裏,其實也一樣可以發家致富。這個地方現在已經取代先市和上堯,成了這附近幾十裏最富有的鄉鎮之一。


    自從政策開放之後,賣陶瓷的、釀醋,還有磚瓦廠也開在了河坎鄉的各個地方,而這些又會給河坎鄉帶來人氣。


    承山大隊通了公路之後,城裏來這裏收糧食的、蔬菜的、兔子、雞、鴨子、鵝和豬等的商販也越來越多,其中不乏開著拖拉機來的。承山大隊的稻米口感好,顆粒飽滿,在世麵上賣得起價錢。


    至於家禽牲口,則是因為這邊幾乎家家戶戶都養著,他們來一趟幾乎都不會空手而歸,要知道肉類在這個時代是最稀缺的東西,大家都巴不得有一口肉吃。承山大隊可以從裴靜姝那裏買豬飼料,這樣可以縮短豬生長的時間,而且長出來的豬肥壯,就算低於市價賣給那些商販,他們也不會虧本。


    裴靜龍和竇曉霞這兩口子一直種菜,菜種子都是裴靜姝給他們的,竇曉霞幹別的不行,但做地裏的活卻是一把好手,她年輕力壯,擔糞水也不在話下,種出來的蔥、芹菜等又嫩又香,這些菜算是能賣得上價錢的,她和裴靜龍兩口子一個月可以賺四五十塊錢。


    可別小看這四五十塊錢,這是在土地沒有下放之前,現在他們手上的土地更多了,每個月能賺的自然也就更多,這可把竇曉霞激動得,連走路都能抬頭挺胸了。


    以前他們在裴靜姝那裏做活,每個月拿十塊錢的工資,就覺得是一大筆錢,現在手上的錢多了,竇曉霞也舍得了,給裴朝辰做衣服的時候,也會給顧珊珊做一套,布也是頂好的,並不是那種濫竽充數的差布料。


    過年前,竇曉霞破天荒拿出五十塊錢,讓蕭長風給她買城裏的好料子,今年她要給楊孟英、裴建國和竇家的竇母、竇父各做一套好看的衣服過年。


    楊孟英雖然以前罵了竇曉霞許多,但見著自家兒媳婦現在終於成才了,也欣慰不已,就道:“你們兩口子還是要多謝謝你妹,要不是靜姝給你們指路,你們現在還是像以前那樣漂流浪蕩的,存不起幾個錢。”


    竇曉霞笑道:“媽說得對,還是靜姝腦子最好,我們隻會埋頭做,今年真的要謝謝靜姝。這是我找劉二娘幫忙織的毛衣,我知道你也不缺那些漂亮外套,就給你織一件裏麵穿的毛衣,幺妹不要嫌棄嫂嫂給得不體麵就行。”


    裴靜姝接下竇曉霞送的毛衣,這毛衣是當下非常流行的大紅色,這年頭大家似乎都特別喜歡這種鮮豔的色澤,雖然這種品味在裴靜姝看來很老土,不過到底是竇曉霞的一番心意,她也不好意思說不喜歡之類的話。


    可能有了經濟之後,人的幸福感也會增加,心胸也會變得更開闊些,竇曉霞現在每天忙著種菜掙錢,也沒有什麽心思去想其他的事,她身上的是非少了,家庭關係也跟著和睦了。


    新年前,竇曉霞拿著剩下的兩套衣服去竇家,年前送過去,新年老兩口就能穿上新衣服。她嫁到裴家這麽多年,裴家的日子也窮,楊孟英也是個吝嗇的婆婆,她其實倒也沒有拿過什麽好東西迴去孝順娘家父母。


    這次竇曉霞讓裴靜龍把衣服給竇母,省得竇母今後說三道四的,竇母以前不喜歡裴靜龍這個女婿,覺得裴家窮,裴靜龍這個女婿除了長得高大,一門手藝都沒有,裴家人丁又不興旺,不是什麽上得了台麵的親戚。


    這次見著裴靜龍拿著兩套漂亮的衣服來給自己,竇母眼睛都笑成一條線了,猛誇兩口子想得周到。竇母活得年歲長,見過一些世麵,也識貨,一看這布料就知道是好東西。


    不過裴靜龍和竇曉霞兩口子掙了麵子,顧明春就越發被嫌棄得慘了。竇母又拉著竇曉霞說了許多顧明春的極品事,大概就是好吃懶做,悶聲不吭,遇事就躲迴娘家之類的。


    顧明春就在廚房煮飯,聽見竇母這樣說自己,越發覺得活著沒有意思,便一個人走出房間,連鍋裏的飯菜也不管了。中午裴靜龍和竇曉霞連飯都沒有吃,就趕著迴了裴家,他們現在地裏種著蔬菜,明天一大早蕭長風就要來運菜離開,他們迴去還要照看地裏的蔬菜,有些今天晚上能摘的,下午就要摘好,省得第二天早上來不及。


    沒想他們這一走,竇家竟然出了一樁大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七十年代錦鯉村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狐珠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狐珠子並收藏七十年代錦鯉村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