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有宅有地, 還有仆人,日子倒也能過。一家大小安頓下來, 已經是入了冬了。天下傳出皇長子出生的消息,配合著皇長子的出生, 皇太後宣布罷令, 正式將朝堂權力完全移交給新帝。
雁城太守, 和李益是故交,時常來宅中閑談, 談論起朝中的事情, 說:“你現在罷官隻是暫時的, 你是太後的親信。依我看, 皇太後是為了罷令,提前將你支走,避免落入這場政局風波。等這段日子過了, 不管是太後, 還是皇上,說不定都會重新起用你的。你要是閑著,可以到州府走一走。”
他說:“刺史招你去就任,讓我來問問你,你去嗎?”
李益歎了口氣:“夫人在重病,我去不了,過段時候再說吧。”
雁城太守說:“家下有仆人伺候, 也不必太牽掛。我看尊夫人的病,一時半會也好不了, 你總不能日日陪著。再說州府也不遠,也就兩三日的路程,也能時常迴家的。”
李益推辭道:“算了吧,還是過些日子,明年開了春再說吧。”
“這樣也好,反正今年已到了年底了。”
雁城太守起身告辭了,李益送出門外。
臘月的天空飄著鵝毛般的大雪,他穿著灰布袍子,感覺有些冷了。
冀州靠南邊一些,怎麽覺得比平城還要冷呢。他迴想起平城的冬天,可能因為一直待在宮中或官署中,有炭火溫暖,所以沒感覺冷。京中的宅院也暖和一些,接了地爐。他許多年沒在鄉間待過了,家中這宅子著實冷清,門口的石階上都長出了碧綠的苔痕,仆人三兩個,連個做飯的廚子都沒有。
李羨是受不了寂寞,迴到家中,便被州府的刺史請去當參軍,和州中一幹青年俊秀、舊遊打成一片,日日宴飲歡聚,十天半月也不迴家門。把幾個兒女,還有家中一堆事情,全丟給李益。李益也沒奈何,又不能不管。幸而慧嫻雖然生病,倒也還是能起坐行動,她閉門不出,便擔當起教育兒女的重任。
他離開客室,迴到臥房,見屋子裏生著火盆,慧嫻正坐在榻上,手裏拿著書,教幾個孩子讀書識字。端端、阿芳、阿龍三個孩子,都圍在她身邊,嬸嬸嬸嬸的叫。桌案上還擺著好幾盤的小點心,翻的亂糟糟的。
李羨成天不著家,不管孩子。端端和阿芳沒母親,便天天依著慧嫻和李益。
看到丈夫迴來,慧嫻有些笑容,說:“客人走了?”
李益在外間洗手,用帕子擦幹水:“走了。”
慧嫻說:“找你說什麽事了?”
李益說:“就是閑聊。”
他掀開內室門口的簾子,走進去,往席上坐了,手攏在火盆上烤了烤。看慧嫻教孩子的書,是毛詩。
慧嫻說:“你反正整天閑著,不如教他們幾個讀書。”
李益道:“我沒心思,也沒空閑。我準備過些日子,送他們到盧禛老先生的私塾裏去,跟先生讀書。我跟阿兄小時候也在這位先生的私塾裏讀過書,先生人品很好,又有才學。”
慧嫻說:“怎麽了?你要走嗎?”
李益說:“刺史大人來相請,等明年,我也想去州府走一走。”
慧嫻說:“你在京城待了這麽多年了,小小的州府有什麽好看的,也沒幾個俸祿。我看大哥更他們在一起,成天就是吃喝玩樂。”
李益道:“待在家裏太悶了。”
慧嫻道:“你們悶,我也嫌悶呢,整天待在屋裏。”
慧嫻聽說他想去州府任職,就有些不大高興。
然而她也沒說什麽,隻是眉頭皺起來,嘴唇微微撅著。
坐了一會,李益問她:“想吃什麽?”
慧嫻說:“隨便吃吧。”
李益又出去,跟婢女吩咐晚飯。慧嫻前幾日在鄉中雇了個廚子,今日才剛到,第一迴下廚掌灶,頗弄了幾樣好菜,有牛羊肉,有地方特產的生鮮。家人一處用晚飯。然而慧嫻的心情似乎是被他說要去州府的事打擾了,飯菜很好吃,她卻隻嚐了幾口。
晚上,阿龍跟端端阿芳他們去偏房睡,李益上了床,慧嫻摟著他,靠在他懷裏,難過道:“你能不去嗎?你去了留我一個人在家裏,也沒人陪我說話。寂寞得很。”
李益道:“我又不是七老八十了,總不能就這樣在家中養老了吧。”
慧嫻歎道:“哎,你離開一會,我就難受。”
李益道:“州府也不遠,幾日就迴來了,得了休沐我就會迴來的。”
慧嫻道:“你去了州府,不要成天跟他們花街柳巷的喝酒胡混,沒必要的應酬就免了吧,又不是在朝中。”
李益道:“不至於的。”
慧嫻偎在他胸口,撫著他臉吻了吻,直歎氣:“哎,其實我想著你就在家裏也好,幹嘛一定要出去就職。”
李益道:“家計總要維持。”
慧嫻輕聲說:“抱抱我,季棠,我想你了。”
慧嫻似乎是到了如狼似虎的年紀了。
她這幾個月,身體一直不好,老是害病。但是夫妻兩同床共枕,她夜夜都要索要。李益一開始滿足她,後來就有點招架不住,身體真吃不消,但又不能明說。有時候睡著,她手摸過來,他就裝作睡著了不迴應,反而慧嫻鍥而不舍要挑逗,或者直接開口,他便無法拒絕。夫妻恩愛,自然是好事,但時間久了也容易發悶,於是過完年,州府再度征召,李益便應邀去就職了。
他出發前兩天,慧嫻剛剛好,懷了身孕。
慧嫻多年前是懷過身孕的,隻是身體不好,沒留住,這些年也沒有再孕。突然懷了孕,李益也很意外,同時又擔心,怕這個又保不住,反而連累她傷了身。但慧嫻很高興,隻說要當母親了。
李益收拾好了行囊,又不得不放下。
他擔心慧嫻的身體,決定暫時不去就職了,等慧嫻生了孩子再說。
慧嫻肚子裏有了個孩子,反而不害怕了,好像是吃了定心丸,倒勸他說:“已經說好了去的,臨走又推辭,也不好,你還是去吧,州府也不遠,得空迴來就是了。”
李益說:“可要是……”
慧嫻說:“沒大礙的,我身邊有人照顧,你放心去吧,我沒事。”
她高興笑說:“等過半個月,你迴來看,我肚子就大一圈了。”
李益抱著她,也不知道說什麽。
慧嫻依在他懷裏,說:“咱們有了孩子,以後就再也不怕分開了。你不知道,以前跟你在一起,我總是沒安全感,現在我什麽都不擔心了。你要去就職就去吧,家裏交給我就好。我一個人能行的。”她拍了拍他的臉:“你隻管放心。”
她說的信誓旦旦,李益也隻好應了。
不久後,李益去了州府。
到了州府的第一日,便被一群人拉去酒樓,說是剛到,給他接風。在座的,他兄長李羨,同鄉的舊遊,同學,一眼看過去全是熟麵孔,同僚們十分熱情,待他如賓客。小州縣,人際關係畢竟簡單一些。少了朝堂的爾虞我詐,李益心情莫名也開朗了不少。離京數月以來,第一次感到空氣新鮮。席間的菜肴也豐盛可口,他被勸著飲了不少酒,一杯接一杯。
他坐在暢怡樓上,此地是個好地方,風景秀美。背後就是二樓的欄杆,一株古柳挨著樓簷生長,將碧綠的柔條垂在他身後,案上美酒佳肴,遠處是綠柳如煙,而清風拂麵。
一群關心國家的官吏,席間,又談起朝中的事。話裏時時有皇帝,太後的名字,他聽著,隻是麵帶笑意,低著頭,一個人飲酒,假裝自己不曾認識過那個人,也從未和她相熟過。眾人笑笑嚷嚷,插科打諢,說了一堆,李羨笑打住道:“莫談國事,莫談國事,病從口入,禍從口出,隔牆有耳。”
眾人都笑,亦說:“對,對,隔牆有耳,莫談國事。”
莫談國事。
她的名字,對他而言,已是不可提及的了。
他喝了許多酒,頭昏昏沉沉的。他醉了,他起身來到欄杆處憑欄遠眺。他醉了,神魂顛倒,身體發軟。一根冰涼柔軟的嫩柳從樓簷處落下,正好掃在他臉上,那癢酥酥的觸感讓他迴味起了女人的手。他渾渾噩噩,伸手牽著那細嫩柳枝,壓在麵上,臉一蹭一蹭地,感受那種愛撫。
一同僚叫他沒答應,上來扯他袖子,扯不動,見他抓著那柳枝子磨蹭,頓時氣笑了,叫大夥一起看:“你們瞧瞧,他在做什麽?”
眾人一看,忍不住都笑了。
因為他那個動作很曖昧,很像是發。騷,同僚拉他:“怎麽迴事?你這才剛離家,就想夫人了?”
在座皆哄堂大笑。
眾人來了興致,離開酒樓,又約了一大群,往教坊去訪妓尋樂。車上,李羨看他有點不行了,拍著臉頰說:“要不,我先送你迴去,我看你再喝,一會要走不動道了。”
李益昏昏欲睡道:“沒事,一道去吧,大家都去,我不去說不過去。”
到了教坊,又是酒和菜,擺了一桌,一人叫了一名□□陪伴佐酒。這幾位,包括李羨,都是時常來此地的熟客,都有熟識的相好,落座就點了名字。李益醉的東倒西歪的,靠在李羨肩上搖晃,眾人開他的玩笑,要給他叫兩個人,李羨連忙給攔住了:“算了算了,他醉了,咱們玩咱們的,不管他。”
眾人笑道:“怎麽能不管,他剛才不是想嘛,給他叫兩個好的。”
李羨笑說:“他不行,他家裏有個母老虎,知道了要發威的。”
眾人聊起李益家中的母老虎,李羨把慧嫻一番渲染,弄的在座都笑,揶揄中夾雜著羨慕,紛紛開起玩笑。
眾人又要給李益勸酒,李羨再攔住了:“莫了莫了,他醉成這樣了,真不能喝了,待會走不動道,我還得費勁把他抬迴去。莫了莫了,咱們自己喝吧。”
眾人起哄說:“咱們今天是給他接風。”
李益馬車一路過來,醉的更厲害了。大家出來尋樂,一時半會散不了,不知道要玩到什麽時候呢。李羨招手叫來一名□□:“弄一個幹淨房間出來,他不行了,我扶他去躺躺。”
□□收拾了房間,李羨攙著李益進去,將他放倒在床,脫了靴子,外袍,拿水給他擦了擦臉。拿□□驚奇道:“真不中用,這才剛進門,還沒喝呐,就醉成這樣啦?”
李羨說:“給我弄點醒酒湯來。”
那小□□說:“有呢,常備著呢,就防這些酒鬼,我這就拿去。”出門去拿醒酒湯。
李羨這邊扶著李益,又感覺他身上酒氣太重。李羨時常參加這種宴聚的,看起來天天在喝酒,但其實有分寸,並不會當真多喝,席上也沒留意,李益竟然醉成這樣。他胸前袍子有點汗熱,起身想理理衣服,李益卻拽著他的手不放。
李羨說:“你今天是真壞了,我剛才就看你不對。”
李益伸手想摟他,李羨扯開他亂摸的手,睥睨道:“你摟我做什麽呀?我又不是娘們兒,別跟我借酒撒瘋,乖乖地躺下睡覺。”
李益緊抱著他不放,也不出聲,隻是眼淚在流。李羨無奈得很:“真喝多了,讓你不要喝那麽多的。”
他掏出手帕子給他擦臉。
一會,小□□迴來了,端了醒酒湯,跨進門,說:“這郎君還哭上啦,怎麽醉成這樣了呀。”
“該不是遇著傷心事了吧。”小□□端了醒酒湯來,“把這個喝了,喝了睡一睡就好了。”
那碗還沒比到嘴邊上,小□□驚叫一聲,一讓,李益身子一傾,一張嘴,隻聽哇的一聲,酸水吐了李羨一身。
李羨跳了起來:“你慢些,慢些,吐之前能說一聲嗎?”
他急忙拉過床邊的痰盂,給他接住,拉過他手放在痰盂肚子上:“來,你抱著這個吐,我要去換個衣服。”
李羨把髒袍子脫了,返迴來看他,見他已吐完了,那小□□給他漱了口,擦淨了嘴巴,正在收拾地上。他躺在床上,睜著眼睛,也沒流眼淚了,看起來是清醒了。
他安安靜靜的,目光不動。
李羨走過去,按了按他肩膀,關切道:“沒事吧?”
李益道:“沒事。”
李羨說:“好些了?”
李益說:“好些了。”
李羨知道他心情不好,但是不想問,也沒法問。他在榻邊站了一會,感到沒什麽話說,發現床上有被子,便拉過被子給他蓋上,輕聲道:“你休息一會吧,這會起來頭暈,睡一覺就好了。”
李益閉了眼,沒說話。
李羨道:“那你睡,我去了?他們還等著呢。”
李益道:“你去吧。”
那次醉酒過後,再有宴會,李益也不飲酒了。
州府清閑無事,公務也不忙,一群同僚們時常出去遊玩酒聚,倒也無憂無慮。李益一個月迴家一趟,陪陪慧嫻。他擔心慧嫻的身子,幸而,沒有什麽大礙,醫生說她很健康。
如此到了快入冬時,孩子出生了。
是個男孩,而且健康。
慧嫻非常高興,臉上洋溢著為母的喜悅,那時臘月,李益決心辭了州府的職位,迴到家中,專門陪伴慧嫻。
李羨知道他在州府呆的不快活,問道:“這迴辭了,接下來你又打算去哪呢?總不能就待在家吧。你要是想陪慧嫻,不如請幾個月或半年的假,等孩子大一些再迴來。”
李益道:“還是辭了吧。”
其實也不隻是為了慧嫻,他在州府呆了快一年,已經感到十分無聊和厭倦了。不知道為何,自從離開京城,不管在哪裏待著,超過一兩個月,他就開始厭倦,膩味。
他想,去別處走一走。
他毅然辭了,李羨也勸不住。
迴到家中,他專心陪伴慧嫻和孩子。北方習慣給小孩取猛獸或者猛禽的小名,他給這孩子取了個小名叫老虎。
慧嫻很快能下地,每天的生活就是給老虎喂奶,給他洗澡穿衣服吃飯,嬰兒的出現,給夫妻兩帶來別樣的生趣。李益一直在家中呆了將近一年,到老虎長到能被大人攙扶著蹣跚學步時,他再次感覺在家中呆的有點膩了。此時慧嫻也不需要人陪伴了,他決定再次去謀職。這迴,他選擇了去長安。
長安的高曜,手握重權,是個人物。高曜帳下有他相熟的朋友,他寫了封信給好友,讓好友替他舉薦,很快,高曜便十分殷切送信來,請他去長安,擔任軍中長史。
李益辭別妻兒,出發往長安。
慧嫻舍不得他去那麽遠,但又無法勸阻,臨別前,很是傷感了幾天。李益其實也不忍心丟下他們母子,畢竟,長安路途遙遠,不是州府,可以時時迴家。他們孤兒寡母的留下無人照管也可憐,思索了一番後,他決定帶慧嫻一起動身。
慧嫻又有點不願。
長安太遠,人生地不熟,李益又不知道能呆多久,萬一有呆幾個月就辭了,太折騰了,但經不住心中不舍,最後還是跟著丈夫一起動身了。
高曜待他甚厚,知道他帶了妻兒,特意讓人給他置辦了一座小小宅子。地方不大,但是位置繁華,鬧中取靜,是個四麵合圍的小院落,還贈了他兩個婢女。慧嫻很快喜歡上了這個地方,她無聊的時候,在院子裏開辟一塊地,種起了蔬菜。
李益不太參與官場中的應酬。
高曜時常在府中設宴,高朋滿座,夜夜笙歌,迴迴邀請李益,李益從來推辭不去。白天去署中做事,日暮便歸家,慧嫻張羅好了飯菜在家中等他,一同用飯。除此以外的,他不想去關心。
有一天,他迴到家中,慧嫻高興地告訴他:“老虎今天會自己走路了,今天沒人攙扶他,他自己走到門外去,撿了一片樹葉子迴來。”
李益笑道:“真的?他哪撿的樹葉子。”
婢女拉著老虎洗完手,從房中出來。老虎看到他,也不要人攙扶,自己邁著小腿走上來,叫:“爹爹。”
老虎長的白白嫩嫩的,眼睛特別烏黑,過了一歲,骨骼的輪廓長出來,就能發現,他跟李益的確非常相似。李益蹲下身將他抱起來,看到他額頭上有塊烏青,問道:“怎麽了?這怎麽腫了?”
慧嫻說:“下午我沒看住,他撞樹上了。”
李益揉了揉老虎額頭上的包,說:“疼不疼?”
老虎呀呀說:“可疼呢,都哭了。”
李益說:“都哭了啊,爹爹給吹吹。”
慧嫻說:“飯好了,快洗手準備吃飯吧。”
李益抱著老虎迴房中去,慧嫻含笑跟在身後進門。
老虎長的很快,眨眼就能跑路了。
有一天,慧嫻說:“老虎快兩歲了呢。”
李益一算,大吃一驚地發現,原來他離開京城已經有三年了。
在長安呆了兩年之後,李益再次想走了。
高曜野心勃勃,對朝命時常陽奉陰違,對朝廷也不恭,李益總擔心他有朝一日會反叛。就算他不先動手,朝廷也會先動手的。留在這裏,不是長久之計,來日恐怕要受牽連。
就在他思索何去何從的時候,朝廷忽然下旨,征召他迴平城,擔任尚書郎。
他兄長李羨也得到詔令,起複一五品官職。
他感覺到這封旨意有些不尋常。
他想,這不會是太後的意思,應當是皇上的意思。
太後是不會征召他的。
太後,他想,她大概此生也不想再看見他了。
隻是,皇上為何會突然征召呢。
他心裏不安,去信去詢問他兄長李羨的打算。李羨對此事也覺得很奇怪,他一時沒迴複,但很快,朝廷又下了第二道征召令。
一直等到第三道詔令下來,他估摸著,這遭是躲不過去的了。
某天夜裏,他收到了一封密信。
是馮憑。
是她的字跡,勸他不要迴京城。
熟悉的字跡,激起了他心中久違的波瀾。
他知道自己其實是想迴去的。
盡管有不安,有擔憂,但還是想迴去。
他走了許多路,到了許多地方,心情總是陌生,又陌生又厭倦。總是待不了多久,便想離開,想迴去。迴去他曾生活過的,最熟悉的地方。他喜歡平城這個城市,喜歡平城宮這座皇宮。
高曜勸他不要迴京,說:“皇上先前就和太後不和,你是太後的親信,皇上怎麽會突然召你迴京呢?”
然而,長安已不可久居。
他不敢帶慧嫻迴去,仍舊送她迴了冀州。慧嫻得知他又要迴京中去擔職,十分傷心,哭了好幾天。
他辭別家鄉,再次踏入了闊別三年的平城。
夢中的平城。
他已經忘了自己曾有多思念這個地方。他魂牽夢繞的所在,他在一場有一場的歡宴過後,腦海中恍惚想起的地方。
他不曾見到她。
盡管,他日日出入宮,但是從來不曾見到她。
她從來不露麵。
朝堂上看不到她。
宮宴上,也沒有他的影子。
他覺得這樣很好,他亦沒有勇氣再和她相見,再見太難堪了,不如不見。然而他知道她離她並不遠,他們生活在一座皇城。
拓拔徵、劉孝仁、長孫侯等謀反一案,是他和李羨參與並策劃了的。拓拔泓遇刺一事,也是他參與並策劃的。
而幕後的主使者,是楊信。
楊信持著一對碧綠耳璫找到他,告訴他:“太後娘娘想跟李大人商量一樁事。”
那是一對造價不菲的翡翠耳璫,碧綠的透著冰,雕工很精致,做成小豆莢的形狀。李益不會忘記,那是他曾經送給她的禮物。
他拾起那幅冰涼的首飾,那色澤、觸感……上麵仿佛還帶著他的溫度。舊日的感情重迴心頭。也許從來都未消失,隻是被深藏進了心中的某個角落,此時像大浪拍擊著海崖一般重重拍擊著他的靈魂。
他鎮定道:“太後有何指教?”
楊信低下身,看著他眼睛,壓低了聲音,道:“過幾日,皇上要去禁苑中狩獵,太後要他死。屆時需要李大人相助。”
李益吃驚地看著楊信。
她要弑君?
他沒有太吃驚,隻是有一點吃驚。或許,他早就料到會有這一天,他將這話在心中斟酌半晌,繼而問楊信:“娘娘打算怎麽做?”
“廢了拓跋泓。”
楊信道:“殺了他。”
他道:“隻要皇上一死,咱們可以立刻扶太子登基,然後由皇太後垂簾聽政。屆時朝堂便可重新迴到太後手中。隻要能控製好局麵,事情就能順利,一朝天翻地覆。”
李益道:“有哪些人?”
楊信看他有意,遂坐在案前,目視了他一眼,手指蘸著杯中的茶水,一筆一劃,在案上寫了一排名字……。拓跋徵、劉孝仁、長孫侯……一共十一個人。李益如此認真看了半晌,忽然感到有些不妙。
不夠。
沒有最重要的人。
僅靠這些人支持是不夠的。他憑他的直覺,就知道這計劃絕對不妙,失敗的可能太大了,沒什麽希望。
等一排名字寫完,沒有他想看到的人,他有些擔憂道:“這不行,不夠。這樣太危險了。”
他問道:“元子推怎麽辦?宗室諸王,他們不會允許太後這樣做的。若是他們反對,咱們會立刻陷入危險。”
楊信道:“若他們聽話便可,不聽話便殺。”
李益道:“高盛呢?其他大臣呢?”
楊信淡淡道:“他們都是兩麵派,誰掌權,誰說話就聽誰的,隻要咱們手中握有太子,他們不會說三道四的。”
李益道:“我還是覺得,這太危險了。”
楊信看他猶豫,道:“但凡做這種事,都有危險,不冒險怎麽能成大事。有什麽政變是全不冒險的?”
“還是不能如此草率。”
李益道:“這是要送命,一旦失敗要株連九族的,而且也會牽連太後。咱們不能冒這個險,此事需得從長計議。”
楊信變了臉色了。
他站起身來,忽冷道:“李大人,你該不是怕了吧?”
半晌,李益道:“我能否見一見太後。”
楊信道:“這件事是太後的意思,太後讓我來聯絡你,說你會相助。”
他危險的目光看著李益:“我有點擔心,太後不會看錯人了吧?”
李益道:“楊公,不是我膽小怯懦,隻是我認為眼下時機還不成熟。”
楊信冷道:“等他羽翼豐滿,咱們就更沒有時機了,隻有現在就下手,或可有一線生機。咱們不能再猶豫。”
李益竟不知道,原來她跟拓拔泓的關係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了。
他知道,她和拓拔泓之間一直是有些齟齬的,但那都是暗地裏的心思,表麵仍在盡量維持,力求合作,避免爭鬥,卻不料他離開的這短短三年,已經發展到了要置對方於死地。
當初因為罷令的事,她遭遇了什麽,承受了多大壓力,他根本不能去想。這些年,她怕是也忍夠了。
他努力平複著情緒,堅持道:“咱們不能拿太後去冒險。這樣做,不光咱們有危險。你我死不足惜,可若皇上知道了,必定會連累了太後,害了她性命。”他其實隱約猜測道,這可能並不是真正太後的意思,隻是楊信個人的意圖。
“她現在這樣活著,比死又好的了多少呢?”
楊信道:“既然沒有差別,不如放手搏一搏,成敗就在此一舉。”
他看著李益道:“你若不做,我就去做。你要是怕了,大可以去皇上麵前告密。李大人,太後如此信任重用你,對你深情厚誼,難道你卻對她的處境不聞不問嗎?”
這句話切切實實觸動了李益。
她的處境……。她的處境怎麽樣呢?他不知道,也不能去多想。她跟拓跋泓……。他自始至終無法探知他們的關係,他知道他們一直在一起,不是一天兩天了。她不肯承認,但他其實都知道。他想,也許他們有感情吧……。也許她也愛他吧。
隻能這樣想。
她愛不愛自己呢?
他並不曉得。
她大概喜歡他。她大概,對他也有情義,否則不會讓他遠離京城,讓他重迴到慧嫻身邊。
但愛的有限,他也並非她的必須。
李益道:“她現在……怎麽樣。”
楊信道:“她怎麽樣?你難道不知道嗎?”
李益搖搖頭,否認道:“我不知道,我沒見著她,我從哪知道。”
楊信沉默了半晌,道:“她現在很不好。”
李益聽到這句很不好,心驀地一驚,好像被什麽尖銳的東西辭了一下。他驚訝道:“怎麽了?”
楊信道:“嫁完爹又嫁兒子,伺候完大的伺候小的,你說好不好?”
李益啞然了。
楊信笑了笑,麵容中忽挑起一抹不正經的戲謔之色:“李大人,我看你這幾年過得不錯,老婆孩子熱炕頭,過去的事情全忘光了吧?要不要我提醒你一下啊?好歹也曾夫妻一場,怎麽跟那些負心漢一樣,一穿上褲子,就翻臉不認人了呢?”
他輕歎了一聲:“男人啊。”
他問道:“你對她的心,及得上她對你的十一嗎?”
李益感覺心抽痛的厲害,胸口像被千鈞巨石重擊。他長舒口氣,無奈道:“你用不著對我使激將法,我不吃這一套。感情的事,分分合合,由不得我一個人做主。過去的事情,我跟她早已兩清,互不相欠。無論過去如何,我對太後的忠心絕不會有變。太後既然需要我,李益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楊信聞言,麵色轉晴,笑道:“有你這句話,咱們大事必成了!”
楊信坐下,開始和他從頭商議,仔細規劃此事。
他們一起列了一份名單,針對朝中的大臣,眼下哪些是自己人,哪些是可以拉攏的,哪些是必須要除掉的。要除掉的人當中,哪些是要立刻除掉,哪些是要往後再行除掉。朝中的職位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凡是重要的位置,都要事先先做好安排。
每一步都考慮周全了。
在哪裏動手,什麽時候動手,有哪些人參與。拓拔泓死之後,下一步如何,推皇太子登基,邀請太後垂簾聽政。殺人的事,是楊信那裏安排,李益這邊要做的事是協助太後,控製好京中局勢,以免發生變動。這件事很複雜,需要反複地斟酌商議,防止任何突然的變故或不測。大致拿定之後,細節還要具體安排。
有可能會失敗。為了避免一旦事敗,牽連到太後身上。楊新需要全身而退,所以這其中的事,楊信均未直接參與,他隻動了一番嘴,全都交給李益了。隻要李益不供出來,沒人會知道太後是主使。就算供出來,全憑一張嘴,沒有證據。
這是應當的。
李益心想:要是楊信直接參與,一旦追查起來,太後勢必承擔罪責。
行動之前,他計算過,這件事有五成成功的把握。
然而失敗了。
事敗泄密,拓跋泓逃過一劫,很快開始追查其事,抓捕與案的黨羽。
李益、李羨一並入了獄。
他和李羨被分開審訊,司隸校尉府,李因問道:“你參與拓跋徵,長孫侯的謀反,欲弑君圖篡,你承認嗎?”
他矢口否認:“沒有。”
李因道:“我有證據顯示,此事你確實參與了,而且還是其中的主謀。已經有人招供了,供出了你的名字。”
李益道:“有人?有人是誰?”
李因道:“招供的人昨夜已經被滅了口,的確是我們看管不力,我自會向皇上請罪,但供詞如山,罪證確鑿,這事你跑不掉。”
李益道:“你打算拿一個死人的話當證據嗎,你覺得這樣的話皇上會信嗎?別告訴我你們司隸校尉府原來就是這樣審案的。”
李因道:“難道證據是假的?”
李益心如死灰,平靜說道:“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李因道:“你的意思,是有人陷害你了?”
李益道:“的確是陷害。”
李因道:“誰陷害你?”
李益道:“誰陷害我,這我怎麽知道呢?我隻是區區一個四品尚書郎,手中又無實權,我弑什麽君圖什麽篡。就是我想這樣做,誰又會聽我的,李大人也太看得起我了。我既無那個膽子,也沒有那個本事,我也不知道怎麽落到你手裏。”
李因幹笑,道:“你自然不能篡位,不過據我所知,你們是想謀害皇上,利用太子,扶持太子登基。你雖然是區區一個四品尚書郎,那隻是眼下,你可曾是皇太後的親信呢,當年擔任中書令,朝廷的什麽詔令、政務,不經過你的手?你在朝中的人脈關係可不淺,策劃這樣一件事,對你並無難度。”
李益道:“李大人說笑了,絕無此事!”
李因冷笑一聲:“李大人,何必如此倔強呢。隻要你說出幕後的主使者是誰,興許能從輕發落。”
李益道:“李大人,我既然沒有參與此事,哪來的幕後主使者。如果你有證據,盡管拿證據,你問我,我隻能照實迴答你沒有。”
李因切了耳,低聲道:“你們怎麽會想立太子呢?太子可一直是太後在撫養,這事當不會和太後有關吧?”
李益冷聲道:“李大人,你這是在誘供了。太後一直處在深宮,對朝事不問不聞,連我的麵都沒見過,怎麽可能和我合謀呢。”
李因猛然變了臉,道:“你既然抵死不認,那我隻能得罪了。”
他吩咐獄卒:“給他用刑。”
雁城太守, 和李益是故交,時常來宅中閑談, 談論起朝中的事情, 說:“你現在罷官隻是暫時的, 你是太後的親信。依我看, 皇太後是為了罷令,提前將你支走,避免落入這場政局風波。等這段日子過了, 不管是太後, 還是皇上,說不定都會重新起用你的。你要是閑著,可以到州府走一走。”
他說:“刺史招你去就任,讓我來問問你,你去嗎?”
李益歎了口氣:“夫人在重病,我去不了,過段時候再說吧。”
雁城太守說:“家下有仆人伺候, 也不必太牽掛。我看尊夫人的病,一時半會也好不了, 你總不能日日陪著。再說州府也不遠,也就兩三日的路程,也能時常迴家的。”
李益推辭道:“算了吧,還是過些日子,明年開了春再說吧。”
“這樣也好,反正今年已到了年底了。”
雁城太守起身告辭了,李益送出門外。
臘月的天空飄著鵝毛般的大雪,他穿著灰布袍子,感覺有些冷了。
冀州靠南邊一些,怎麽覺得比平城還要冷呢。他迴想起平城的冬天,可能因為一直待在宮中或官署中,有炭火溫暖,所以沒感覺冷。京中的宅院也暖和一些,接了地爐。他許多年沒在鄉間待過了,家中這宅子著實冷清,門口的石階上都長出了碧綠的苔痕,仆人三兩個,連個做飯的廚子都沒有。
李羨是受不了寂寞,迴到家中,便被州府的刺史請去當參軍,和州中一幹青年俊秀、舊遊打成一片,日日宴飲歡聚,十天半月也不迴家門。把幾個兒女,還有家中一堆事情,全丟給李益。李益也沒奈何,又不能不管。幸而慧嫻雖然生病,倒也還是能起坐行動,她閉門不出,便擔當起教育兒女的重任。
他離開客室,迴到臥房,見屋子裏生著火盆,慧嫻正坐在榻上,手裏拿著書,教幾個孩子讀書識字。端端、阿芳、阿龍三個孩子,都圍在她身邊,嬸嬸嬸嬸的叫。桌案上還擺著好幾盤的小點心,翻的亂糟糟的。
李羨成天不著家,不管孩子。端端和阿芳沒母親,便天天依著慧嫻和李益。
看到丈夫迴來,慧嫻有些笑容,說:“客人走了?”
李益在外間洗手,用帕子擦幹水:“走了。”
慧嫻說:“找你說什麽事了?”
李益說:“就是閑聊。”
他掀開內室門口的簾子,走進去,往席上坐了,手攏在火盆上烤了烤。看慧嫻教孩子的書,是毛詩。
慧嫻說:“你反正整天閑著,不如教他們幾個讀書。”
李益道:“我沒心思,也沒空閑。我準備過些日子,送他們到盧禛老先生的私塾裏去,跟先生讀書。我跟阿兄小時候也在這位先生的私塾裏讀過書,先生人品很好,又有才學。”
慧嫻說:“怎麽了?你要走嗎?”
李益說:“刺史大人來相請,等明年,我也想去州府走一走。”
慧嫻說:“你在京城待了這麽多年了,小小的州府有什麽好看的,也沒幾個俸祿。我看大哥更他們在一起,成天就是吃喝玩樂。”
李益道:“待在家裏太悶了。”
慧嫻道:“你們悶,我也嫌悶呢,整天待在屋裏。”
慧嫻聽說他想去州府任職,就有些不大高興。
然而她也沒說什麽,隻是眉頭皺起來,嘴唇微微撅著。
坐了一會,李益問她:“想吃什麽?”
慧嫻說:“隨便吃吧。”
李益又出去,跟婢女吩咐晚飯。慧嫻前幾日在鄉中雇了個廚子,今日才剛到,第一迴下廚掌灶,頗弄了幾樣好菜,有牛羊肉,有地方特產的生鮮。家人一處用晚飯。然而慧嫻的心情似乎是被他說要去州府的事打擾了,飯菜很好吃,她卻隻嚐了幾口。
晚上,阿龍跟端端阿芳他們去偏房睡,李益上了床,慧嫻摟著他,靠在他懷裏,難過道:“你能不去嗎?你去了留我一個人在家裏,也沒人陪我說話。寂寞得很。”
李益道:“我又不是七老八十了,總不能就這樣在家中養老了吧。”
慧嫻歎道:“哎,你離開一會,我就難受。”
李益道:“州府也不遠,幾日就迴來了,得了休沐我就會迴來的。”
慧嫻道:“你去了州府,不要成天跟他們花街柳巷的喝酒胡混,沒必要的應酬就免了吧,又不是在朝中。”
李益道:“不至於的。”
慧嫻偎在他胸口,撫著他臉吻了吻,直歎氣:“哎,其實我想著你就在家裏也好,幹嘛一定要出去就職。”
李益道:“家計總要維持。”
慧嫻輕聲說:“抱抱我,季棠,我想你了。”
慧嫻似乎是到了如狼似虎的年紀了。
她這幾個月,身體一直不好,老是害病。但是夫妻兩同床共枕,她夜夜都要索要。李益一開始滿足她,後來就有點招架不住,身體真吃不消,但又不能明說。有時候睡著,她手摸過來,他就裝作睡著了不迴應,反而慧嫻鍥而不舍要挑逗,或者直接開口,他便無法拒絕。夫妻恩愛,自然是好事,但時間久了也容易發悶,於是過完年,州府再度征召,李益便應邀去就職了。
他出發前兩天,慧嫻剛剛好,懷了身孕。
慧嫻多年前是懷過身孕的,隻是身體不好,沒留住,這些年也沒有再孕。突然懷了孕,李益也很意外,同時又擔心,怕這個又保不住,反而連累她傷了身。但慧嫻很高興,隻說要當母親了。
李益收拾好了行囊,又不得不放下。
他擔心慧嫻的身體,決定暫時不去就職了,等慧嫻生了孩子再說。
慧嫻肚子裏有了個孩子,反而不害怕了,好像是吃了定心丸,倒勸他說:“已經說好了去的,臨走又推辭,也不好,你還是去吧,州府也不遠,得空迴來就是了。”
李益說:“可要是……”
慧嫻說:“沒大礙的,我身邊有人照顧,你放心去吧,我沒事。”
她高興笑說:“等過半個月,你迴來看,我肚子就大一圈了。”
李益抱著她,也不知道說什麽。
慧嫻依在他懷裏,說:“咱們有了孩子,以後就再也不怕分開了。你不知道,以前跟你在一起,我總是沒安全感,現在我什麽都不擔心了。你要去就職就去吧,家裏交給我就好。我一個人能行的。”她拍了拍他的臉:“你隻管放心。”
她說的信誓旦旦,李益也隻好應了。
不久後,李益去了州府。
到了州府的第一日,便被一群人拉去酒樓,說是剛到,給他接風。在座的,他兄長李羨,同鄉的舊遊,同學,一眼看過去全是熟麵孔,同僚們十分熱情,待他如賓客。小州縣,人際關係畢竟簡單一些。少了朝堂的爾虞我詐,李益心情莫名也開朗了不少。離京數月以來,第一次感到空氣新鮮。席間的菜肴也豐盛可口,他被勸著飲了不少酒,一杯接一杯。
他坐在暢怡樓上,此地是個好地方,風景秀美。背後就是二樓的欄杆,一株古柳挨著樓簷生長,將碧綠的柔條垂在他身後,案上美酒佳肴,遠處是綠柳如煙,而清風拂麵。
一群關心國家的官吏,席間,又談起朝中的事。話裏時時有皇帝,太後的名字,他聽著,隻是麵帶笑意,低著頭,一個人飲酒,假裝自己不曾認識過那個人,也從未和她相熟過。眾人笑笑嚷嚷,插科打諢,說了一堆,李羨笑打住道:“莫談國事,莫談國事,病從口入,禍從口出,隔牆有耳。”
眾人都笑,亦說:“對,對,隔牆有耳,莫談國事。”
莫談國事。
她的名字,對他而言,已是不可提及的了。
他喝了許多酒,頭昏昏沉沉的。他醉了,他起身來到欄杆處憑欄遠眺。他醉了,神魂顛倒,身體發軟。一根冰涼柔軟的嫩柳從樓簷處落下,正好掃在他臉上,那癢酥酥的觸感讓他迴味起了女人的手。他渾渾噩噩,伸手牽著那細嫩柳枝,壓在麵上,臉一蹭一蹭地,感受那種愛撫。
一同僚叫他沒答應,上來扯他袖子,扯不動,見他抓著那柳枝子磨蹭,頓時氣笑了,叫大夥一起看:“你們瞧瞧,他在做什麽?”
眾人一看,忍不住都笑了。
因為他那個動作很曖昧,很像是發。騷,同僚拉他:“怎麽迴事?你這才剛離家,就想夫人了?”
在座皆哄堂大笑。
眾人來了興致,離開酒樓,又約了一大群,往教坊去訪妓尋樂。車上,李羨看他有點不行了,拍著臉頰說:“要不,我先送你迴去,我看你再喝,一會要走不動道了。”
李益昏昏欲睡道:“沒事,一道去吧,大家都去,我不去說不過去。”
到了教坊,又是酒和菜,擺了一桌,一人叫了一名□□陪伴佐酒。這幾位,包括李羨,都是時常來此地的熟客,都有熟識的相好,落座就點了名字。李益醉的東倒西歪的,靠在李羨肩上搖晃,眾人開他的玩笑,要給他叫兩個人,李羨連忙給攔住了:“算了算了,他醉了,咱們玩咱們的,不管他。”
眾人笑道:“怎麽能不管,他剛才不是想嘛,給他叫兩個好的。”
李羨笑說:“他不行,他家裏有個母老虎,知道了要發威的。”
眾人聊起李益家中的母老虎,李羨把慧嫻一番渲染,弄的在座都笑,揶揄中夾雜著羨慕,紛紛開起玩笑。
眾人又要給李益勸酒,李羨再攔住了:“莫了莫了,他醉成這樣了,真不能喝了,待會走不動道,我還得費勁把他抬迴去。莫了莫了,咱們自己喝吧。”
眾人起哄說:“咱們今天是給他接風。”
李益馬車一路過來,醉的更厲害了。大家出來尋樂,一時半會散不了,不知道要玩到什麽時候呢。李羨招手叫來一名□□:“弄一個幹淨房間出來,他不行了,我扶他去躺躺。”
□□收拾了房間,李羨攙著李益進去,將他放倒在床,脫了靴子,外袍,拿水給他擦了擦臉。拿□□驚奇道:“真不中用,這才剛進門,還沒喝呐,就醉成這樣啦?”
李羨說:“給我弄點醒酒湯來。”
那小□□說:“有呢,常備著呢,就防這些酒鬼,我這就拿去。”出門去拿醒酒湯。
李羨這邊扶著李益,又感覺他身上酒氣太重。李羨時常參加這種宴聚的,看起來天天在喝酒,但其實有分寸,並不會當真多喝,席上也沒留意,李益竟然醉成這樣。他胸前袍子有點汗熱,起身想理理衣服,李益卻拽著他的手不放。
李羨說:“你今天是真壞了,我剛才就看你不對。”
李益伸手想摟他,李羨扯開他亂摸的手,睥睨道:“你摟我做什麽呀?我又不是娘們兒,別跟我借酒撒瘋,乖乖地躺下睡覺。”
李益緊抱著他不放,也不出聲,隻是眼淚在流。李羨無奈得很:“真喝多了,讓你不要喝那麽多的。”
他掏出手帕子給他擦臉。
一會,小□□迴來了,端了醒酒湯,跨進門,說:“這郎君還哭上啦,怎麽醉成這樣了呀。”
“該不是遇著傷心事了吧。”小□□端了醒酒湯來,“把這個喝了,喝了睡一睡就好了。”
那碗還沒比到嘴邊上,小□□驚叫一聲,一讓,李益身子一傾,一張嘴,隻聽哇的一聲,酸水吐了李羨一身。
李羨跳了起來:“你慢些,慢些,吐之前能說一聲嗎?”
他急忙拉過床邊的痰盂,給他接住,拉過他手放在痰盂肚子上:“來,你抱著這個吐,我要去換個衣服。”
李羨把髒袍子脫了,返迴來看他,見他已吐完了,那小□□給他漱了口,擦淨了嘴巴,正在收拾地上。他躺在床上,睜著眼睛,也沒流眼淚了,看起來是清醒了。
他安安靜靜的,目光不動。
李羨走過去,按了按他肩膀,關切道:“沒事吧?”
李益道:“沒事。”
李羨說:“好些了?”
李益說:“好些了。”
李羨知道他心情不好,但是不想問,也沒法問。他在榻邊站了一會,感到沒什麽話說,發現床上有被子,便拉過被子給他蓋上,輕聲道:“你休息一會吧,這會起來頭暈,睡一覺就好了。”
李益閉了眼,沒說話。
李羨道:“那你睡,我去了?他們還等著呢。”
李益道:“你去吧。”
那次醉酒過後,再有宴會,李益也不飲酒了。
州府清閑無事,公務也不忙,一群同僚們時常出去遊玩酒聚,倒也無憂無慮。李益一個月迴家一趟,陪陪慧嫻。他擔心慧嫻的身子,幸而,沒有什麽大礙,醫生說她很健康。
如此到了快入冬時,孩子出生了。
是個男孩,而且健康。
慧嫻非常高興,臉上洋溢著為母的喜悅,那時臘月,李益決心辭了州府的職位,迴到家中,專門陪伴慧嫻。
李羨知道他在州府呆的不快活,問道:“這迴辭了,接下來你又打算去哪呢?總不能就待在家吧。你要是想陪慧嫻,不如請幾個月或半年的假,等孩子大一些再迴來。”
李益道:“還是辭了吧。”
其實也不隻是為了慧嫻,他在州府呆了快一年,已經感到十分無聊和厭倦了。不知道為何,自從離開京城,不管在哪裏待著,超過一兩個月,他就開始厭倦,膩味。
他想,去別處走一走。
他毅然辭了,李羨也勸不住。
迴到家中,他專心陪伴慧嫻和孩子。北方習慣給小孩取猛獸或者猛禽的小名,他給這孩子取了個小名叫老虎。
慧嫻很快能下地,每天的生活就是給老虎喂奶,給他洗澡穿衣服吃飯,嬰兒的出現,給夫妻兩帶來別樣的生趣。李益一直在家中呆了將近一年,到老虎長到能被大人攙扶著蹣跚學步時,他再次感覺在家中呆的有點膩了。此時慧嫻也不需要人陪伴了,他決定再次去謀職。這迴,他選擇了去長安。
長安的高曜,手握重權,是個人物。高曜帳下有他相熟的朋友,他寫了封信給好友,讓好友替他舉薦,很快,高曜便十分殷切送信來,請他去長安,擔任軍中長史。
李益辭別妻兒,出發往長安。
慧嫻舍不得他去那麽遠,但又無法勸阻,臨別前,很是傷感了幾天。李益其實也不忍心丟下他們母子,畢竟,長安路途遙遠,不是州府,可以時時迴家。他們孤兒寡母的留下無人照管也可憐,思索了一番後,他決定帶慧嫻一起動身。
慧嫻又有點不願。
長安太遠,人生地不熟,李益又不知道能呆多久,萬一有呆幾個月就辭了,太折騰了,但經不住心中不舍,最後還是跟著丈夫一起動身了。
高曜待他甚厚,知道他帶了妻兒,特意讓人給他置辦了一座小小宅子。地方不大,但是位置繁華,鬧中取靜,是個四麵合圍的小院落,還贈了他兩個婢女。慧嫻很快喜歡上了這個地方,她無聊的時候,在院子裏開辟一塊地,種起了蔬菜。
李益不太參與官場中的應酬。
高曜時常在府中設宴,高朋滿座,夜夜笙歌,迴迴邀請李益,李益從來推辭不去。白天去署中做事,日暮便歸家,慧嫻張羅好了飯菜在家中等他,一同用飯。除此以外的,他不想去關心。
有一天,他迴到家中,慧嫻高興地告訴他:“老虎今天會自己走路了,今天沒人攙扶他,他自己走到門外去,撿了一片樹葉子迴來。”
李益笑道:“真的?他哪撿的樹葉子。”
婢女拉著老虎洗完手,從房中出來。老虎看到他,也不要人攙扶,自己邁著小腿走上來,叫:“爹爹。”
老虎長的白白嫩嫩的,眼睛特別烏黑,過了一歲,骨骼的輪廓長出來,就能發現,他跟李益的確非常相似。李益蹲下身將他抱起來,看到他額頭上有塊烏青,問道:“怎麽了?這怎麽腫了?”
慧嫻說:“下午我沒看住,他撞樹上了。”
李益揉了揉老虎額頭上的包,說:“疼不疼?”
老虎呀呀說:“可疼呢,都哭了。”
李益說:“都哭了啊,爹爹給吹吹。”
慧嫻說:“飯好了,快洗手準備吃飯吧。”
李益抱著老虎迴房中去,慧嫻含笑跟在身後進門。
老虎長的很快,眨眼就能跑路了。
有一天,慧嫻說:“老虎快兩歲了呢。”
李益一算,大吃一驚地發現,原來他離開京城已經有三年了。
在長安呆了兩年之後,李益再次想走了。
高曜野心勃勃,對朝命時常陽奉陰違,對朝廷也不恭,李益總擔心他有朝一日會反叛。就算他不先動手,朝廷也會先動手的。留在這裏,不是長久之計,來日恐怕要受牽連。
就在他思索何去何從的時候,朝廷忽然下旨,征召他迴平城,擔任尚書郎。
他兄長李羨也得到詔令,起複一五品官職。
他感覺到這封旨意有些不尋常。
他想,這不會是太後的意思,應當是皇上的意思。
太後是不會征召他的。
太後,他想,她大概此生也不想再看見他了。
隻是,皇上為何會突然征召呢。
他心裏不安,去信去詢問他兄長李羨的打算。李羨對此事也覺得很奇怪,他一時沒迴複,但很快,朝廷又下了第二道征召令。
一直等到第三道詔令下來,他估摸著,這遭是躲不過去的了。
某天夜裏,他收到了一封密信。
是馮憑。
是她的字跡,勸他不要迴京城。
熟悉的字跡,激起了他心中久違的波瀾。
他知道自己其實是想迴去的。
盡管有不安,有擔憂,但還是想迴去。
他走了許多路,到了許多地方,心情總是陌生,又陌生又厭倦。總是待不了多久,便想離開,想迴去。迴去他曾生活過的,最熟悉的地方。他喜歡平城這個城市,喜歡平城宮這座皇宮。
高曜勸他不要迴京,說:“皇上先前就和太後不和,你是太後的親信,皇上怎麽會突然召你迴京呢?”
然而,長安已不可久居。
他不敢帶慧嫻迴去,仍舊送她迴了冀州。慧嫻得知他又要迴京中去擔職,十分傷心,哭了好幾天。
他辭別家鄉,再次踏入了闊別三年的平城。
夢中的平城。
他已經忘了自己曾有多思念這個地方。他魂牽夢繞的所在,他在一場有一場的歡宴過後,腦海中恍惚想起的地方。
他不曾見到她。
盡管,他日日出入宮,但是從來不曾見到她。
她從來不露麵。
朝堂上看不到她。
宮宴上,也沒有他的影子。
他覺得這樣很好,他亦沒有勇氣再和她相見,再見太難堪了,不如不見。然而他知道她離她並不遠,他們生活在一座皇城。
拓拔徵、劉孝仁、長孫侯等謀反一案,是他和李羨參與並策劃了的。拓拔泓遇刺一事,也是他參與並策劃的。
而幕後的主使者,是楊信。
楊信持著一對碧綠耳璫找到他,告訴他:“太後娘娘想跟李大人商量一樁事。”
那是一對造價不菲的翡翠耳璫,碧綠的透著冰,雕工很精致,做成小豆莢的形狀。李益不會忘記,那是他曾經送給她的禮物。
他拾起那幅冰涼的首飾,那色澤、觸感……上麵仿佛還帶著他的溫度。舊日的感情重迴心頭。也許從來都未消失,隻是被深藏進了心中的某個角落,此時像大浪拍擊著海崖一般重重拍擊著他的靈魂。
他鎮定道:“太後有何指教?”
楊信低下身,看著他眼睛,壓低了聲音,道:“過幾日,皇上要去禁苑中狩獵,太後要他死。屆時需要李大人相助。”
李益吃驚地看著楊信。
她要弑君?
他沒有太吃驚,隻是有一點吃驚。或許,他早就料到會有這一天,他將這話在心中斟酌半晌,繼而問楊信:“娘娘打算怎麽做?”
“廢了拓跋泓。”
楊信道:“殺了他。”
他道:“隻要皇上一死,咱們可以立刻扶太子登基,然後由皇太後垂簾聽政。屆時朝堂便可重新迴到太後手中。隻要能控製好局麵,事情就能順利,一朝天翻地覆。”
李益道:“有哪些人?”
楊信看他有意,遂坐在案前,目視了他一眼,手指蘸著杯中的茶水,一筆一劃,在案上寫了一排名字……。拓跋徵、劉孝仁、長孫侯……一共十一個人。李益如此認真看了半晌,忽然感到有些不妙。
不夠。
沒有最重要的人。
僅靠這些人支持是不夠的。他憑他的直覺,就知道這計劃絕對不妙,失敗的可能太大了,沒什麽希望。
等一排名字寫完,沒有他想看到的人,他有些擔憂道:“這不行,不夠。這樣太危險了。”
他問道:“元子推怎麽辦?宗室諸王,他們不會允許太後這樣做的。若是他們反對,咱們會立刻陷入危險。”
楊信道:“若他們聽話便可,不聽話便殺。”
李益道:“高盛呢?其他大臣呢?”
楊信淡淡道:“他們都是兩麵派,誰掌權,誰說話就聽誰的,隻要咱們手中握有太子,他們不會說三道四的。”
李益道:“我還是覺得,這太危險了。”
楊信看他猶豫,道:“但凡做這種事,都有危險,不冒險怎麽能成大事。有什麽政變是全不冒險的?”
“還是不能如此草率。”
李益道:“這是要送命,一旦失敗要株連九族的,而且也會牽連太後。咱們不能冒這個險,此事需得從長計議。”
楊信變了臉色了。
他站起身來,忽冷道:“李大人,你該不是怕了吧?”
半晌,李益道:“我能否見一見太後。”
楊信道:“這件事是太後的意思,太後讓我來聯絡你,說你會相助。”
他危險的目光看著李益:“我有點擔心,太後不會看錯人了吧?”
李益道:“楊公,不是我膽小怯懦,隻是我認為眼下時機還不成熟。”
楊信冷道:“等他羽翼豐滿,咱們就更沒有時機了,隻有現在就下手,或可有一線生機。咱們不能再猶豫。”
李益竟不知道,原來她跟拓拔泓的關係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了。
他知道,她和拓拔泓之間一直是有些齟齬的,但那都是暗地裏的心思,表麵仍在盡量維持,力求合作,避免爭鬥,卻不料他離開的這短短三年,已經發展到了要置對方於死地。
當初因為罷令的事,她遭遇了什麽,承受了多大壓力,他根本不能去想。這些年,她怕是也忍夠了。
他努力平複著情緒,堅持道:“咱們不能拿太後去冒險。這樣做,不光咱們有危險。你我死不足惜,可若皇上知道了,必定會連累了太後,害了她性命。”他其實隱約猜測道,這可能並不是真正太後的意思,隻是楊信個人的意圖。
“她現在這樣活著,比死又好的了多少呢?”
楊信道:“既然沒有差別,不如放手搏一搏,成敗就在此一舉。”
他看著李益道:“你若不做,我就去做。你要是怕了,大可以去皇上麵前告密。李大人,太後如此信任重用你,對你深情厚誼,難道你卻對她的處境不聞不問嗎?”
這句話切切實實觸動了李益。
她的處境……。她的處境怎麽樣呢?他不知道,也不能去多想。她跟拓跋泓……。他自始至終無法探知他們的關係,他知道他們一直在一起,不是一天兩天了。她不肯承認,但他其實都知道。他想,也許他們有感情吧……。也許她也愛他吧。
隻能這樣想。
她愛不愛自己呢?
他並不曉得。
她大概喜歡他。她大概,對他也有情義,否則不會讓他遠離京城,讓他重迴到慧嫻身邊。
但愛的有限,他也並非她的必須。
李益道:“她現在……怎麽樣。”
楊信道:“她怎麽樣?你難道不知道嗎?”
李益搖搖頭,否認道:“我不知道,我沒見著她,我從哪知道。”
楊信沉默了半晌,道:“她現在很不好。”
李益聽到這句很不好,心驀地一驚,好像被什麽尖銳的東西辭了一下。他驚訝道:“怎麽了?”
楊信道:“嫁完爹又嫁兒子,伺候完大的伺候小的,你說好不好?”
李益啞然了。
楊信笑了笑,麵容中忽挑起一抹不正經的戲謔之色:“李大人,我看你這幾年過得不錯,老婆孩子熱炕頭,過去的事情全忘光了吧?要不要我提醒你一下啊?好歹也曾夫妻一場,怎麽跟那些負心漢一樣,一穿上褲子,就翻臉不認人了呢?”
他輕歎了一聲:“男人啊。”
他問道:“你對她的心,及得上她對你的十一嗎?”
李益感覺心抽痛的厲害,胸口像被千鈞巨石重擊。他長舒口氣,無奈道:“你用不著對我使激將法,我不吃這一套。感情的事,分分合合,由不得我一個人做主。過去的事情,我跟她早已兩清,互不相欠。無論過去如何,我對太後的忠心絕不會有變。太後既然需要我,李益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楊信聞言,麵色轉晴,笑道:“有你這句話,咱們大事必成了!”
楊信坐下,開始和他從頭商議,仔細規劃此事。
他們一起列了一份名單,針對朝中的大臣,眼下哪些是自己人,哪些是可以拉攏的,哪些是必須要除掉的。要除掉的人當中,哪些是要立刻除掉,哪些是要往後再行除掉。朝中的職位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凡是重要的位置,都要事先先做好安排。
每一步都考慮周全了。
在哪裏動手,什麽時候動手,有哪些人參與。拓拔泓死之後,下一步如何,推皇太子登基,邀請太後垂簾聽政。殺人的事,是楊信那裏安排,李益這邊要做的事是協助太後,控製好京中局勢,以免發生變動。這件事很複雜,需要反複地斟酌商議,防止任何突然的變故或不測。大致拿定之後,細節還要具體安排。
有可能會失敗。為了避免一旦事敗,牽連到太後身上。楊新需要全身而退,所以這其中的事,楊信均未直接參與,他隻動了一番嘴,全都交給李益了。隻要李益不供出來,沒人會知道太後是主使。就算供出來,全憑一張嘴,沒有證據。
這是應當的。
李益心想:要是楊信直接參與,一旦追查起來,太後勢必承擔罪責。
行動之前,他計算過,這件事有五成成功的把握。
然而失敗了。
事敗泄密,拓跋泓逃過一劫,很快開始追查其事,抓捕與案的黨羽。
李益、李羨一並入了獄。
他和李羨被分開審訊,司隸校尉府,李因問道:“你參與拓跋徵,長孫侯的謀反,欲弑君圖篡,你承認嗎?”
他矢口否認:“沒有。”
李因道:“我有證據顯示,此事你確實參與了,而且還是其中的主謀。已經有人招供了,供出了你的名字。”
李益道:“有人?有人是誰?”
李因道:“招供的人昨夜已經被滅了口,的確是我們看管不力,我自會向皇上請罪,但供詞如山,罪證確鑿,這事你跑不掉。”
李益道:“你打算拿一個死人的話當證據嗎,你覺得這樣的話皇上會信嗎?別告訴我你們司隸校尉府原來就是這樣審案的。”
李因道:“難道證據是假的?”
李益心如死灰,平靜說道:“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李因道:“你的意思,是有人陷害你了?”
李益道:“的確是陷害。”
李因道:“誰陷害你?”
李益道:“誰陷害我,這我怎麽知道呢?我隻是區區一個四品尚書郎,手中又無實權,我弑什麽君圖什麽篡。就是我想這樣做,誰又會聽我的,李大人也太看得起我了。我既無那個膽子,也沒有那個本事,我也不知道怎麽落到你手裏。”
李因幹笑,道:“你自然不能篡位,不過據我所知,你們是想謀害皇上,利用太子,扶持太子登基。你雖然是區區一個四品尚書郎,那隻是眼下,你可曾是皇太後的親信呢,當年擔任中書令,朝廷的什麽詔令、政務,不經過你的手?你在朝中的人脈關係可不淺,策劃這樣一件事,對你並無難度。”
李益道:“李大人說笑了,絕無此事!”
李因冷笑一聲:“李大人,何必如此倔強呢。隻要你說出幕後的主使者是誰,興許能從輕發落。”
李益道:“李大人,我既然沒有參與此事,哪來的幕後主使者。如果你有證據,盡管拿證據,你問我,我隻能照實迴答你沒有。”
李因切了耳,低聲道:“你們怎麽會想立太子呢?太子可一直是太後在撫養,這事當不會和太後有關吧?”
李益冷聲道:“李大人,你這是在誘供了。太後一直處在深宮,對朝事不問不聞,連我的麵都沒見過,怎麽可能和我合謀呢。”
李因猛然變了臉,道:“你既然抵死不認,那我隻能得罪了。”
他吩咐獄卒:“給他用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