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宇令人取來自己繪製的世界地圖,指著最北方的,後來的白令海峽的位置問道:“你們是不是遠航到這個地方去了?”
明軍北征,去了混同江下遊和庫頁島的時候,鄭襲和鄭經留在外興安嶺一帶發展,而鄭經的親信洪旭、馮錫範和王秀奇等人卻帶著船隊繼續往北航行,去給鄭經探路,為來年鄭經遠渡重洋去對岸的北美洲開辟一條新航線。[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棉_._.花_._.糖_._.小_._.說_._.網<<<$.mianhuatang.info]
這裏順便說一下馮錫範,雖然讓此人遠離華夏大地,去遙遠的對岸,此人心中一萬個不願意,但他懼怕鄭經,還是不敢違抗命令,隻能老老實實帶著船隊去探路。
正因為如此,王新宇懷疑王秀奇他們是不是已經過了白令海峽。
王秀奇迴答道:“王爺,從地圖上來看,外麵應該是過了這一塊海域了!隻是這個海峽暫時還沒有名字,因為是馮錫範先發現的,就取名馮錫海峽。”
“馮錫海峽?這馮錫範臉皮也真夠厚的!”聽了這個消息,王新宇禁不住笑了。
“畢竟是他發現的,他用這個名字,我們也不能說什麽,不過卑職覺得,還是應該叫延平海峽更好。”王秀奇道。
“已經有延平港和延平城了,再來個延平海峽,豈不是重名了?既然他起名叫馮錫海峽,那就用這個名字吧。”王新宇道。他心裏暗想:雖然馮錫範這個人不怎麽樣,不過用他的名字命名這個海峽,也比白令海峽這個外國名字好,畢竟是中國人。
“馮大人要是知道了,肯定會感激王爺的。”王秀奇道。
王新宇沒有繼續這個話題,而是問道:“你再說說看,你們過了海峽之後,在那邊看到了什麽,又找到了什麽人?”
王秀奇迴道:“王爺,卑職一行人過了海峽,進入那片海域,那裏到處都是浮冰,不管是靠近岸邊的地方,還是繼續往北,都是冰。但是令人驚奇的是,那片滿是積雪的陸地上居然還居住了不少人!他們不像是紅毛夷人,卻長得有點像我們,也是黑頭發黑眼睛。他們在雪地上用雪建造房子,捕殺岸上的動物和海裏的動物,身上穿的也是動物的皮毛。不過可能因為沒有樹木的緣故吧,他們吃的都是沒煮的生肉。”
聽了王秀奇的描述,他們確實是過了白令海峽,進入到北冰洋地區了。那邊沿岸地區,也就是後來的阿拉斯加一帶,生活的那些人應該是愛斯基摩人。
其實所謂的愛斯基摩人,是印第安人給他們取的名字。愛斯基摩人是亞洲大陸上最後一批大規模遷往美洲大陸的黃種人,他們去了美洲大陸之後,卻遭到印第安人的屠殺和驅逐,被一直趕到北極去。而愛斯基摩這個詞,在印第安語當中就是吃生肉的意思。
愛斯基摩人當然不喜歡印第安人給自己取的這個帶有侮辱性的名字,所以他們自稱自己是因紐特人。(.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
洪旭、馮錫範和王秀奇等人率領的船隊來到愛斯基摩人的居住地之後,當地的愛斯基摩人一開始對他們的出現十分吃驚,他們從來就沒有見過那麽龐大的船,更是沒見過全身披著盔甲,使用噴火武器的軍隊,他們都十分擔心,來的這些人會不會像祖輩們世世代代相傳的印第安人屠殺自己那樣,對自己下手。
幸虧鄭經的人並沒有那麽兇殘,他們不但沒有對愛斯基摩人下狠手,反而是上岸,用自己的東西同愛斯基摩人交換皮毛和獵物。
雙方語言不通,一開始根本就無法溝通,隻能依靠手勢來溝通。隨著雙方交往的深入,雙方都有一些對語言感覺比較敏銳的人逐漸明白對方一些簡單的語言,能通過對方的口型和發音,再看對方手勢,明白說的是什麽。
就這樣,明軍中有人逐漸懂得一點點愛斯基摩語,就開始能學習更多的語言。而那些有語言天賦的人,在一開始熟悉了對方一點簡單詞語之後,進展十分迅速,不久他們就可以真正同愛斯基摩人交流。
雖然現在還沒出現完全精通愛斯基摩語的翻譯,那個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可能出現,不過已經不影響明軍同他們的來往了。
明軍很驚奇的發現,愛斯基摩人吃的一種肉,無論是外觀還是吃起來的口感,都很像牛肉,不過這種肉的脂肪比牛肉高,但是纖維要比牛肉粗。通過簡單的語言和手勢的交流,這才知道原來愛斯基摩人吃的那種肉是鯨肉!
鯨的肉可以吃,油可以點燈,皮可以做皮製品,
聽說那些當地人居然能捕捉大鯨魚,王新宇也是愣住了。對曆史知識很小白的王新宇根本就不知道,其實愛斯基摩人去捕捉鯨魚還真的很有一套辦法。
“他們有多大的船嗎?怎麽能捉住那些大鯨魚?”王新宇問道。
“沒有!”王秀奇搖了搖頭,“他們就用那他們的小船去捕捉鯨魚。”
王新宇更是吃驚,眼睛都瞪大了:“鯨魚用尾巴一拍,他們那種小船不沉即翻,怎麽能把鯨魚從海裏拉到水麵上呢?”
“他們的船不去拉鯨魚,他們隻是把魚叉刺入到鯨魚身上,給鯨魚放血,讓鯨魚自己死去。他們是等到鯨魚流光了血死去之後,再去把鯨魚拖迴去的。”王秀奇道。
王新宇又是覺得不可思議的問:“魚叉紮上去,難道鯨魚不會潛水跑掉嗎?”
經過王秀奇的解釋,王新宇才知道,原來愛斯基摩人有一種特殊的捕鯨方式:他們把魚叉頭做成帶倒刺並且可以和魚叉柄脫離的模式,魚叉頭上連著結實的獸皮繩子,繩子另一頭拴著幾個由海豹皮做的氣囊。
當他們發現鯨魚之後,他們會劃著皮劃艇追逐,靠近了鯨魚,就向它身上投擲魚叉,讓鯨魚帶著皮繩和氣囊一起遊走。鯨魚進入海麵以下,過一會還得上來噴水。身上流著血還掛著幾個氣囊,又疼又影響下沉,過不了一會兒功夫,鯨魚還得浮上來噴水。這時候愛斯基摩人就再劃著船過去往鯨魚身上投擲魚叉,周而複始,鯨魚就活活被耗死。那些氣囊會標記出鯨魚的位置,劃過去把它拉迴來就算成功。
聽到這裏,王新宇才算是明白過來:鯨魚因為是哺乳動物,不是魚,沒有腮可以讓它們在海中唿吸,需要上來換氣。鯨魚浮出海麵上噴水,就是它們在換氣。
正是因為它們要換氣,身上插了魚叉,而魚叉上麵又有氣囊影響鯨下潛,這個過程中就讓它白白的多消耗氧氣,所以很快就要上來再次換氣,結果又被愛斯基摩人射上魚叉。就這樣來迴多次,鯨魚就被活活耗死。
來自後世的王新宇可是知道,鯨的全身都是寶啊!當年西方發展,在進入工業革命時代後,發展出石油提煉科技之前,所用的潤滑油就是依靠鯨油!
石油加工的技術並不是那麽容易的,雖然可以通過土法煉油,把石油分解成輕油、重油和瀝青,但要把汽油、煤油和輕柴油從輕油中分離出來,把重柴油、潤滑油、石蠟從重油中分離出來,以及從瀝青中提煉出殘餘的重油,這都需要一定的科學技術來實現。
在石油化工技術成熟,提煉石油的技術成熟之前,甚至英國人的蒸汽機,火車、輪船和軍艦的軸承,都是依靠鯨油製作的潤滑油來實現!包括蒸汽機汽缸的活動部件裏麵,都有用鯨油做出的潤滑油。可以說,沒有鯨油,就沒有工業化的實現。
所以在進入工業化之後,西方國家就瘋狂的捕鯨。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王新宇在未能獲得容易開采的油田之前,用動物油脂來製造潤滑油是最佳選擇。等有了容易開發的油田之後,可以土法提煉出輕油(當猛火油用)和潤滑油,隻不過那是以後的事情了。
得到了愛斯基摩人的啟發,王新宇馬上就想到,可以建造捕鯨船去海上捕鯨,鯨肉能食用,用來增加肉食,鯨皮可以製造皮製品,鯨油可以加工成潤滑油,解決大量車輛軸承要用的潤滑油的問題。須鯨的須,還能代替象牙製造工藝品。
這裏說明一下,守城戰中用的火油,有的是用石油加工成的猛火油,有些普通的火油卻是用桐油鬆脂製成的火油。猛火油威力更大,其實就是用石油加熱之後獲得的輕油,灌入猛火油櫃中,做成的一種火焰噴射器,在宋朝的時候就已經發明。所以說,中國古代人的智慧還是相當高的,科技發展水平領先世界。雖然到了明末開始落後了,但明朝一直在模仿甚至對西方的武器進行改進。
所以說,沒有滿清竊取華夏,中國肯定不會落後於西方!
“造捕鯨船,我們就能解決潤滑油的問題了!”王新宇道。
將來是肯定要發展石油工業的,隻要有了油田就能用土法分離出輕油、重油和瀝青。輕油可以當猛火油,可以點油燈;重油可以當燃料,可以製造潤滑油;瀝青能修路。隻不過在開放油田前還隻能去禍害海裏的鯨魚。
上海港碼頭上,停著一條兩百二十料的蜈蚣快船,造船工匠和武器工匠們正在根據王新宇的要求,把船上的火炮、碗口銃等武器卸下來,換上一架老式的床弩,並在船甲板上安裝一條絞車。
“對,魚叉就按照這個樣子製造!”王秀奇指點幾名工匠製造一根巨大的捕鯨叉。
這根巨大的捕鯨叉上有倒鉤,尾部連著繩子,用床弩發射。一旦射中鯨魚,任憑鯨魚如何掙紮,都無法擺脫有倒鉤的捕鯨叉。捕鯨船射中鯨魚之後,就帆槳並用,跟著鯨魚走,使它更快的失血。如果鯨魚還在頑抗,還能再發射第二根、第三根捕鯨叉,直到耗死鯨魚,再用絞車把鯨魚拖到船尾,掛上皮的氣囊,把鯨魚拖迴。
船上用來連接捕鯨叉和船的纜繩,以及拖動鯨魚的纜繩,都是用絲麻混編的纜繩,可以承受數萬斤的拉力,能拉動數萬斤重的鯨魚。
不過船上因為沒有加工設備,這艘捕鯨船隻能在冬季、初春和深秋作業,炎熱的季節無法作業,否則鯨魚拖行到半路上就腐敗變質了。
碼頭上,百姓們圍著這條正在改造的船指指點點。
“斬蛟船!聽說這條船是南海郡王改造的斬蛟船啊!能出海斬蛟龍!”一名中年商販指著這條正在改造的捕鯨船說道。
一名中年婦女道:“南海郡王還真當自己是海龍王啊!這海裏的蛟龍說斬就斬?聽說那蛟龍能唿風喚雨,浮出海麵撥雲弄日,水氣蒸騰十餘丈!多大的船,還不是一個浪頭就打翻了?他真能殺得死這蛟龍?”
“人家南海郡王可是比海龍王還厲害!他是哪吒三太子下凡!那麽兇惡的韃子都被他打得七零八落了,更何況這海裏的龍太子?”另外一名中年婦女道。
捕鯨船的改造很簡單,隻用了短短一天的時間,這艘船就改造完畢。
王新宇自己還有別的事情,即將出戰了,他要視察軍隊,堅持武器和輜重的準備情況,無法出海觀看捕鯨,於是由曾經見識過愛斯基摩人捕鯨的王秀奇親自登船指揮捕鯨。
次日一早,改造完畢的捕鯨船在王秀奇的率領下,緩緩離開碼頭,向大海深處駛去。
當年的東海,因為沒有後世的濫捕,海中鯨魚的數量不少。船離開長江口之後,升起滿帆航行了大約一天一夜,在距離長江口三百多裏外的東海海麵上,捕鯨船發現了鯨群。
“右前方二十六度,距離六裏,發現鯨群!”了望手居高臨下,發現遠處鯨魚噴出海麵的大股白色水氣,立刻叫了起來。
“升滿帆!槳手全力劃槳!全速前進!”王秀奇大喊道。
蜈蚣快船在槳帆並用的情況下,速度可以達到十六七節的高速,甚至比飛剪船還快,隻不過槳帆船無法高速持久,槳手最多能堅持連續劃槳六七個小時就很不錯了,所以在遠洋運輸上還是不如飛剪船,但短距離高速航行,蜈蚣快船並不差,特別是從事捕鯨業,這種槳帆船比純粹風帆的飛剪船要靈活許多。(未完待續。)
明軍北征,去了混同江下遊和庫頁島的時候,鄭襲和鄭經留在外興安嶺一帶發展,而鄭經的親信洪旭、馮錫範和王秀奇等人卻帶著船隊繼續往北航行,去給鄭經探路,為來年鄭經遠渡重洋去對岸的北美洲開辟一條新航線。[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棉_._.花_._.糖_._.小_._.說_._.網<<<$.mianhuatang.info]
這裏順便說一下馮錫範,雖然讓此人遠離華夏大地,去遙遠的對岸,此人心中一萬個不願意,但他懼怕鄭經,還是不敢違抗命令,隻能老老實實帶著船隊去探路。
正因為如此,王新宇懷疑王秀奇他們是不是已經過了白令海峽。
王秀奇迴答道:“王爺,從地圖上來看,外麵應該是過了這一塊海域了!隻是這個海峽暫時還沒有名字,因為是馮錫範先發現的,就取名馮錫海峽。”
“馮錫海峽?這馮錫範臉皮也真夠厚的!”聽了這個消息,王新宇禁不住笑了。
“畢竟是他發現的,他用這個名字,我們也不能說什麽,不過卑職覺得,還是應該叫延平海峽更好。”王秀奇道。
“已經有延平港和延平城了,再來個延平海峽,豈不是重名了?既然他起名叫馮錫海峽,那就用這個名字吧。”王新宇道。他心裏暗想:雖然馮錫範這個人不怎麽樣,不過用他的名字命名這個海峽,也比白令海峽這個外國名字好,畢竟是中國人。
“馮大人要是知道了,肯定會感激王爺的。”王秀奇道。
王新宇沒有繼續這個話題,而是問道:“你再說說看,你們過了海峽之後,在那邊看到了什麽,又找到了什麽人?”
王秀奇迴道:“王爺,卑職一行人過了海峽,進入那片海域,那裏到處都是浮冰,不管是靠近岸邊的地方,還是繼續往北,都是冰。但是令人驚奇的是,那片滿是積雪的陸地上居然還居住了不少人!他們不像是紅毛夷人,卻長得有點像我們,也是黑頭發黑眼睛。他們在雪地上用雪建造房子,捕殺岸上的動物和海裏的動物,身上穿的也是動物的皮毛。不過可能因為沒有樹木的緣故吧,他們吃的都是沒煮的生肉。”
聽了王秀奇的描述,他們確實是過了白令海峽,進入到北冰洋地區了。那邊沿岸地區,也就是後來的阿拉斯加一帶,生活的那些人應該是愛斯基摩人。
其實所謂的愛斯基摩人,是印第安人給他們取的名字。愛斯基摩人是亞洲大陸上最後一批大規模遷往美洲大陸的黃種人,他們去了美洲大陸之後,卻遭到印第安人的屠殺和驅逐,被一直趕到北極去。而愛斯基摩這個詞,在印第安語當中就是吃生肉的意思。
愛斯基摩人當然不喜歡印第安人給自己取的這個帶有侮辱性的名字,所以他們自稱自己是因紐特人。(.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
洪旭、馮錫範和王秀奇等人率領的船隊來到愛斯基摩人的居住地之後,當地的愛斯基摩人一開始對他們的出現十分吃驚,他們從來就沒有見過那麽龐大的船,更是沒見過全身披著盔甲,使用噴火武器的軍隊,他們都十分擔心,來的這些人會不會像祖輩們世世代代相傳的印第安人屠殺自己那樣,對自己下手。
幸虧鄭經的人並沒有那麽兇殘,他們不但沒有對愛斯基摩人下狠手,反而是上岸,用自己的東西同愛斯基摩人交換皮毛和獵物。
雙方語言不通,一開始根本就無法溝通,隻能依靠手勢來溝通。隨著雙方交往的深入,雙方都有一些對語言感覺比較敏銳的人逐漸明白對方一些簡單的語言,能通過對方的口型和發音,再看對方手勢,明白說的是什麽。
就這樣,明軍中有人逐漸懂得一點點愛斯基摩語,就開始能學習更多的語言。而那些有語言天賦的人,在一開始熟悉了對方一點簡單詞語之後,進展十分迅速,不久他們就可以真正同愛斯基摩人交流。
雖然現在還沒出現完全精通愛斯基摩語的翻譯,那個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可能出現,不過已經不影響明軍同他們的來往了。
明軍很驚奇的發現,愛斯基摩人吃的一種肉,無論是外觀還是吃起來的口感,都很像牛肉,不過這種肉的脂肪比牛肉高,但是纖維要比牛肉粗。通過簡單的語言和手勢的交流,這才知道原來愛斯基摩人吃的那種肉是鯨肉!
鯨的肉可以吃,油可以點燈,皮可以做皮製品,
聽說那些當地人居然能捕捉大鯨魚,王新宇也是愣住了。對曆史知識很小白的王新宇根本就不知道,其實愛斯基摩人去捕捉鯨魚還真的很有一套辦法。
“他們有多大的船嗎?怎麽能捉住那些大鯨魚?”王新宇問道。
“沒有!”王秀奇搖了搖頭,“他們就用那他們的小船去捕捉鯨魚。”
王新宇更是吃驚,眼睛都瞪大了:“鯨魚用尾巴一拍,他們那種小船不沉即翻,怎麽能把鯨魚從海裏拉到水麵上呢?”
“他們的船不去拉鯨魚,他們隻是把魚叉刺入到鯨魚身上,給鯨魚放血,讓鯨魚自己死去。他們是等到鯨魚流光了血死去之後,再去把鯨魚拖迴去的。”王秀奇道。
王新宇又是覺得不可思議的問:“魚叉紮上去,難道鯨魚不會潛水跑掉嗎?”
經過王秀奇的解釋,王新宇才知道,原來愛斯基摩人有一種特殊的捕鯨方式:他們把魚叉頭做成帶倒刺並且可以和魚叉柄脫離的模式,魚叉頭上連著結實的獸皮繩子,繩子另一頭拴著幾個由海豹皮做的氣囊。
當他們發現鯨魚之後,他們會劃著皮劃艇追逐,靠近了鯨魚,就向它身上投擲魚叉,讓鯨魚帶著皮繩和氣囊一起遊走。鯨魚進入海麵以下,過一會還得上來噴水。身上流著血還掛著幾個氣囊,又疼又影響下沉,過不了一會兒功夫,鯨魚還得浮上來噴水。這時候愛斯基摩人就再劃著船過去往鯨魚身上投擲魚叉,周而複始,鯨魚就活活被耗死。那些氣囊會標記出鯨魚的位置,劃過去把它拉迴來就算成功。
聽到這裏,王新宇才算是明白過來:鯨魚因為是哺乳動物,不是魚,沒有腮可以讓它們在海中唿吸,需要上來換氣。鯨魚浮出海麵上噴水,就是它們在換氣。
正是因為它們要換氣,身上插了魚叉,而魚叉上麵又有氣囊影響鯨下潛,這個過程中就讓它白白的多消耗氧氣,所以很快就要上來再次換氣,結果又被愛斯基摩人射上魚叉。就這樣來迴多次,鯨魚就被活活耗死。
來自後世的王新宇可是知道,鯨的全身都是寶啊!當年西方發展,在進入工業革命時代後,發展出石油提煉科技之前,所用的潤滑油就是依靠鯨油!
石油加工的技術並不是那麽容易的,雖然可以通過土法煉油,把石油分解成輕油、重油和瀝青,但要把汽油、煤油和輕柴油從輕油中分離出來,把重柴油、潤滑油、石蠟從重油中分離出來,以及從瀝青中提煉出殘餘的重油,這都需要一定的科學技術來實現。
在石油化工技術成熟,提煉石油的技術成熟之前,甚至英國人的蒸汽機,火車、輪船和軍艦的軸承,都是依靠鯨油製作的潤滑油來實現!包括蒸汽機汽缸的活動部件裏麵,都有用鯨油做出的潤滑油。可以說,沒有鯨油,就沒有工業化的實現。
所以在進入工業化之後,西方國家就瘋狂的捕鯨。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王新宇在未能獲得容易開采的油田之前,用動物油脂來製造潤滑油是最佳選擇。等有了容易開發的油田之後,可以土法提煉出輕油(當猛火油用)和潤滑油,隻不過那是以後的事情了。
得到了愛斯基摩人的啟發,王新宇馬上就想到,可以建造捕鯨船去海上捕鯨,鯨肉能食用,用來增加肉食,鯨皮可以製造皮製品,鯨油可以加工成潤滑油,解決大量車輛軸承要用的潤滑油的問題。須鯨的須,還能代替象牙製造工藝品。
這裏說明一下,守城戰中用的火油,有的是用石油加工成的猛火油,有些普通的火油卻是用桐油鬆脂製成的火油。猛火油威力更大,其實就是用石油加熱之後獲得的輕油,灌入猛火油櫃中,做成的一種火焰噴射器,在宋朝的時候就已經發明。所以說,中國古代人的智慧還是相當高的,科技發展水平領先世界。雖然到了明末開始落後了,但明朝一直在模仿甚至對西方的武器進行改進。
所以說,沒有滿清竊取華夏,中國肯定不會落後於西方!
“造捕鯨船,我們就能解決潤滑油的問題了!”王新宇道。
將來是肯定要發展石油工業的,隻要有了油田就能用土法分離出輕油、重油和瀝青。輕油可以當猛火油,可以點油燈;重油可以當燃料,可以製造潤滑油;瀝青能修路。隻不過在開放油田前還隻能去禍害海裏的鯨魚。
上海港碼頭上,停著一條兩百二十料的蜈蚣快船,造船工匠和武器工匠們正在根據王新宇的要求,把船上的火炮、碗口銃等武器卸下來,換上一架老式的床弩,並在船甲板上安裝一條絞車。
“對,魚叉就按照這個樣子製造!”王秀奇指點幾名工匠製造一根巨大的捕鯨叉。
這根巨大的捕鯨叉上有倒鉤,尾部連著繩子,用床弩發射。一旦射中鯨魚,任憑鯨魚如何掙紮,都無法擺脫有倒鉤的捕鯨叉。捕鯨船射中鯨魚之後,就帆槳並用,跟著鯨魚走,使它更快的失血。如果鯨魚還在頑抗,還能再發射第二根、第三根捕鯨叉,直到耗死鯨魚,再用絞車把鯨魚拖到船尾,掛上皮的氣囊,把鯨魚拖迴。
船上用來連接捕鯨叉和船的纜繩,以及拖動鯨魚的纜繩,都是用絲麻混編的纜繩,可以承受數萬斤的拉力,能拉動數萬斤重的鯨魚。
不過船上因為沒有加工設備,這艘捕鯨船隻能在冬季、初春和深秋作業,炎熱的季節無法作業,否則鯨魚拖行到半路上就腐敗變質了。
碼頭上,百姓們圍著這條正在改造的船指指點點。
“斬蛟船!聽說這條船是南海郡王改造的斬蛟船啊!能出海斬蛟龍!”一名中年商販指著這條正在改造的捕鯨船說道。
一名中年婦女道:“南海郡王還真當自己是海龍王啊!這海裏的蛟龍說斬就斬?聽說那蛟龍能唿風喚雨,浮出海麵撥雲弄日,水氣蒸騰十餘丈!多大的船,還不是一個浪頭就打翻了?他真能殺得死這蛟龍?”
“人家南海郡王可是比海龍王還厲害!他是哪吒三太子下凡!那麽兇惡的韃子都被他打得七零八落了,更何況這海裏的龍太子?”另外一名中年婦女道。
捕鯨船的改造很簡單,隻用了短短一天的時間,這艘船就改造完畢。
王新宇自己還有別的事情,即將出戰了,他要視察軍隊,堅持武器和輜重的準備情況,無法出海觀看捕鯨,於是由曾經見識過愛斯基摩人捕鯨的王秀奇親自登船指揮捕鯨。
次日一早,改造完畢的捕鯨船在王秀奇的率領下,緩緩離開碼頭,向大海深處駛去。
當年的東海,因為沒有後世的濫捕,海中鯨魚的數量不少。船離開長江口之後,升起滿帆航行了大約一天一夜,在距離長江口三百多裏外的東海海麵上,捕鯨船發現了鯨群。
“右前方二十六度,距離六裏,發現鯨群!”了望手居高臨下,發現遠處鯨魚噴出海麵的大股白色水氣,立刻叫了起來。
“升滿帆!槳手全力劃槳!全速前進!”王秀奇大喊道。
蜈蚣快船在槳帆並用的情況下,速度可以達到十六七節的高速,甚至比飛剪船還快,隻不過槳帆船無法高速持久,槳手最多能堅持連續劃槳六七個小時就很不錯了,所以在遠洋運輸上還是不如飛剪船,但短距離高速航行,蜈蚣快船並不差,特別是從事捕鯨業,這種槳帆船比純粹風帆的飛剪船要靈活許多。(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