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光澤燦爛
山裏的孩子好養活嗎?反正是餓得兩眼發黑、渾身發虛的師鑒,即使是把發現的所有能吃的東西全都塞進肚子裏去了、即使是這些植物根莖的味道遠沒有記憶當中的那麽難吃,可肚子是不餓了、但他渾身依舊感覺是軟綿綿的懶得動彈。
即使是這,他的身邊仍舊有一個聲音在煩他!那就是已經忙碌了好一通,此時也被師鑒給傳染上饑餓、並正拿著窩窩頭往嘴裏塞的二狗子:一邊吃著窩頭,二狗子還在埋怨師鑒為什麽不吃他帶來的窩窩頭。
師鑒是不吃嗎?他是不能吃!這是人家二狗子所攜帶的午飯,本身就是打饑寒的、本身就不多。在師鑒想來,與其兩個人同時挨餓,還不如讓他一人承受,況且這本身就是他自己做的孽——誰讓他沒帶幹糧、誰讓他怕花錢的沒買燒餅?
總在耳邊繚繞的風涼話,躺在那裏充當軟蛇的師鑒,也就當把人家二狗子給放到這山溝裏的不理會了、也就當這是對於人家忙了一通的報酬了!實際上,是他也非常的無語。
以前常聽師傅說:宇宙牧星、天牧靈,欲牧萬物、道牧生,利益牧人、人牧野,野牧生死、牧紅塵——塵!牧所有。
軟軟的躺在地上,猶如一條蛻皮的蛇一般,本是來捕獵的他、卻是變作能被兔子給成功打劫的現狀,讓師鑒忽覺自己是真沒得什麽可牧!連那厭棄他的牛,都讓他失去了牧童的資格,而對於人家二狗子的聒噪、他還得盡收。
情況,怎麽會變成這樣的呢?興許是被二狗子給煩的,興許是實在氣不過!一個不忿、一個發狠、一個骨碌的爬起來,他搶過人家二狗子的刀……
來時腳下輕快,去時更悠悠!卻全都是無奈。傍晚時分驅牛迴返當中,兩頭牛的背上各載著悠悠的師鑒和二狗子,另外有三頭牛的背上還載著三擔柴火。這柴火可是真正的柴火、是可以直接賣錢的!其中有一擔是人家二狗子每天的任務,其餘全是師鑒的所屬。
無奈,真的是非常非常的無奈!本來是打獵來的師鑒,因為太輕信老友,從始至終未見一隻兔子的情況下、他也隻能是想著法兒的把自己的虧空給找補迴來:所以,不當獵戶、不是牧童的他,當起了砍柴工。
有牛,幹嘛不用?所以,輕輕鬆鬆當個砍柴工的他,順便也蹭個牧童。可坐到那牛身上,那也是他實在沒力氣走路之故——他餓啊!可是,此時他的手裏,依舊還捏著好幾枝千挑萬選出來的‘酸溜溜(沙棘果)’。
這沙棘果是可以吃的,但猶如輕霧一般的附在牛背上的他,卻是盡一切可能的讓那沙棘果和他保持最遠的距離!他不敢看,因為一看就讓他本能的嘴裏泛酸,同時感覺更餓:這是要拿迴去向爺爺奶奶‘交任務’的……他的心裏也一直在泛酸。
絕對是出於一種做賊心虛的心理,晚飯之前迴到自家附近時,師鑒讓人家二狗子幫忙、把他的柴火先寄放到順路的一位鄰居家。這一是他實在沒力氣!二是想及家裏那香美的飯,心急想吃個痛快的他,實在是等不及。
雖然從未感覺有過如此的餓、雖然從未有過如此的情急,雖然依舊是猶如一條蛻皮失敗的軟蛇,但他也是因情急而開發出了潛力——身上充滿的力氣!他,似乎也是從未有過如此的麻利。
麻利的跳下牛背、麻利的向家跑,連自己的槍都不要了的他,卻是沒有直接迴家、而是先跑向了一家店鋪!出來時,他的手中拿著一個小小的紙包。其後,雙手於懷裏捧著那個小包的他,這才放開了速度的開始朝家瘋奔:他依舊是那麽的急,但更多的卻是在意手裏的那點東西。
他所買的其實是糕點,是最甜、最軟、最香、最好吃的糕點!可能也是藉由自己的饑餓而想到了吃的,卻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奶奶;本是想打獵以補奶奶身子的,可自己無法辦到的情況下,他忽而想起自己身上還有錢。
一直以來奶奶的身體總是不好、總是離不開那藥,在師鑒想來每天都喝那麽苦的藥,奶奶能好受?他想趁著自己還有錢,想給奶奶買點喝藥之後潤口的東西。
之所以買糕點:一是,糕點起碼也具有一點點補身子的功用;二是其起碼也是糧食,他怕爺爺奶奶怪他亂花錢;三是,奶奶的牙都快掉光了,香軟的糕點、奶奶也好吃一些。
所以,原本能用來買五個燒餅的錢,最終是變成了能用五口解決的糕點!就這,還是人家老板因為認識他、而多給他饒了一塊。他此時的急,也是急於想保持糕點的更新鮮、想急於見到奶奶吃到糕點後的開心。
師鑒是用什麽樣的言語掩蓋這一次他的失利,又是一家三口怎麽於溫馨溫情當中解決的那糕點,這些就不說了!總之是從這之後,師鑒忽而變作了一個會憂思的少年,似乎總有什麽讓他想不明白的事情占據了他所有的空餘時間。
然而,也就是兩天之後,忽然又振奮起來的師鑒,又開始忙碌!不過,他再也沒有帶什麽柴火迴來的同時,偶爾還是一身濕漉漉的迴來。由此,倒也惹得知道是怎麽迴事之後的爺爺奶奶,那是老淚橫流——不過更多卻是笑得。
真不知該怎麽說師鑒!第一次砍柴,是因為他太想當然的失敗,第二次是因為沒切實搞清楚情況、太輕信於人。兩次失敗之後,他也意識到這麽幹,委實是有點太不靠譜!所以他不想再依靠任何人。
而讓他忽然想到辦法,還是基於書中那句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原來,自己想辦法的他,是在從自己所掌握的知識當中挖掘自己所需要的。
山,是靠不上了!可那不是還有水得嗎?忽而想到河裏的魚,忽而他這才意識到:自己好像就從來沒見過什麽魚啊、蝦啊什麽的;而且,好像自己的爺爺奶奶以及這裏的所有人,似乎都從未吃過什麽魚。
這,意味著什麽?在師鑒的意識中,這首先就意味著那從未有人捕過魚的河裏,定然是有著非常非常多的魚。魚什麽的、肯定能吃,他想給爺爺奶奶弄來以補身體!順便也可以讓自己長長見識,見識一下自己一直都忽略了的那些魚,都長什麽樣。
這一迴的師鑒,倒是不用找什麽借口,因為家裏總能搞到那麽一件兩件需要浣洗的衣物!隻是,辛苦了那些河邊的大娘和大嫂而已:因為,到了河邊之後,總有人幫他洗衣服的同時,他不再是一味的陪著人家說話、而是跑到河裏的戲耍。
在其他人眼裏他這是在戲耍,可師鑒實際是在搜尋那自己從來沒見過的魚蝦什麽的!而且,他還不能跟別人說,隻是為了自己能燒起這第一把火:他擔心人家旁人知道魚能吃,都跑到河裏的和他搶,所以他想先弄到魚之後再說。
極其極其奇怪的事情,發生了!奇怪的甚至都讓師鑒下意識的以為,自己是不是也被什麽倒黴鬼纏身了,他甚至是想著是不是等著這一次見到了師傅、讓其先為他自個兒的徒弟忙活一把。
隻因,那河裏有魚、卻是體長絕對超不過半寸的‘大頭魚’!其外,有沙、有石、連泥都絕對少見的情況下,當然也就不見什麽水草了。魚呢、蝦呢,跑出來一個小螃蟹、或者讓他發現一個小貝殼也行啊——沒有!有的,隻是他一次次的失望。
師鑒,被書本中的東西給放牧了!實在是搞不明白到底是書本裏的東西在騙人,還是自己真被鬼纏身的他,抑鬱了。抑鬱了整整的五天,最後抑鬱症嚴重到他再也不出去的、在家當起了抑鬱少年!可是,卻惹得人家爺爺奶奶爆笑、從未有過這般的開心,而他躲到奶奶的懷裏沒臉見人了。
接連五天,每一天出去的師鑒都是帶著濕衣物迴來,這其中有他去洗的、亦包括他身上所穿著的!這一段時間,師鑒表現的就有點異常,總好像有事、總好像根本就在家呆不住;可情況突然變成了他整日在家、整日彰顯他的鬱悶之時,再也看不下去的爺爺奶奶,也終於是開口向他詢問什麽情況了。
時至今日,也沒有什麽不好說的了!況且,師鑒也想搞清楚到底是怎麽迴事。所以,鬱悶非常的他,向著爺爺奶奶原原本本的道出來事情的原委:可他一說……好嘛!奶奶笑得差點喘不上氣,而爺爺的笑聲差點讓整個縣裏的人都聽到。而知道是怎麽迴事的師鑒,恍然把他給送到世界的旮旯裏去了——他是真沒臉見人了。
原來,河這邊的山上其實根本就沒有什麽狼,因為說什麽這也是前山、山上大多都是城裏之人的耕地。兔子之類的可能倒是有,但那麽狡猾的狼會來這裏找死?而之所以告訴師鑒他們這山裏有狼,那是在嚇唬他們這些小孩子、怕他們貪玩的跑太遠,從而出現了什麽意外。
另則,河對岸有狼、但那也是處於深山當中。師鑒在山上所見之物,最大的可能是一隻什麽獾子之類的動物,是狼的可能性很小很小。
還有,若是想獵兔子什麽的,最簡便的方法無非兩種:一是設陷阱;二是先尋找空中鷹類的身影!鷹就是捕食兔子一類的東西,它能指引人什麽地方有合適的獵物。哪兒有如師鑒這般,要麽是想堵人家兔子的家門、要麽就是打算和人家賽跑的?
最最可笑的,就是師鑒捕魚的舉動了!城外的衛河,那是山間泉水以及雨水匯聚所形成的一條河;那條河一年當中半年清、半年渾,雨季之時那是三天兩頭的爆發洪水:河裏,連泥都沒有的情況下,何來的魚蝦?否則,這裏的人為什麽就從未見過什麽魚?
然而,倒也不是說那條河裏什麽也沒有!最後的爺爺告訴師鑒,每當洪水退去之後,那淺灘之上會有很多寸長的泥鰍,同時還有一個個的鱉。不過,那泥鰍處理起來極其的麻煩、而逮鱉的人又太多,所以也相當於是什麽也沒有。
師鑒知道自己又犯了一個錯誤,他太輕信書本上的東西了!可他也長見識了。對於自己一連三次犯錯誤,而最終一事無成,倒也沒太多的羞愧、他反而是被爺爺奶奶的笑聲給羞得無地自容。
好在,還是奶奶最疼他!就在他低頭尋找炕上有沒有通達其內的火道之隙時,奶奶向他展開了那寬廣無邊的溫暖懷抱——他似乎是變作一個滿月前後的小嬰兒。
爺爺奶奶的爆笑,倒也不是在嘲笑師鑒什麽的;實在是聯想一下當時師鑒的境況,熟悉師鑒的他們甚至都能直接推理出當時師鑒,是處於一種什麽樣的心理!笑,實在是因為想及這些時,這根本就是讓人忍不住的。
然而,另一方麵他們的這笑,其實是他們真的開懷的一種表現!因為師鑒所做的這些,無不是出於一種孝心。有孫如此,他們焉能不樂?雖其還小,但也能料到長大後的他,會是一個什麽樣子——有這樣一個後輩、列祖列宗泉下有知也當欣慰。
知道一切緣由的師鑒,這下子是真的安分了。可能是受物價上漲的影響吧!整日呆在家裏、整日守著爺爺奶奶的他,竟然也學會盡可能的變賣自己所有之一切,以便從人家爺爺奶奶這裏賺取更多的開心和快樂。然而,其實也沒幾天——也不知是不是和自己的師傅八字不合!他那不靠譜的師傅,又來給他找事了。
這兩年來,師傅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來一次:來時,師鑒最關心其這次帶來多少銀錢,因為有這錢、他的爺爺奶奶會生活的更好一些;而爺爺最關心這一次又帶來什麽藥物,能不能讓奶奶的病徹底好轉過來、亦或是轉好;而奶奶一直最上心的,就是其又帶來了一些什麽書,因為這是師鑒需要去繼續學的。
不知來了有多少次的師傅,每一次來、這一家三口都有著各自的關注目標,可他這麽一個大活人愣是從沒人關注一下!意思也就是說,每一次他的來,都是風塵仆仆的來、肚裏空空而去——根本沒人留意他到底吃飯了沒有。
當然了,說是這麽說,這一切也全都要怪到他自己的身上!誰讓他每一次的來,都是恰好錯過飯時;誰讓他每次來,在為師鑒解答一下其遇到的問題之同時,指點一下師鑒的武技練習,繼而他就會彷如乘雲一般的飄然而去?
(本章完)
山裏的孩子好養活嗎?反正是餓得兩眼發黑、渾身發虛的師鑒,即使是把發現的所有能吃的東西全都塞進肚子裏去了、即使是這些植物根莖的味道遠沒有記憶當中的那麽難吃,可肚子是不餓了、但他渾身依舊感覺是軟綿綿的懶得動彈。
即使是這,他的身邊仍舊有一個聲音在煩他!那就是已經忙碌了好一通,此時也被師鑒給傳染上饑餓、並正拿著窩窩頭往嘴裏塞的二狗子:一邊吃著窩頭,二狗子還在埋怨師鑒為什麽不吃他帶來的窩窩頭。
師鑒是不吃嗎?他是不能吃!這是人家二狗子所攜帶的午飯,本身就是打饑寒的、本身就不多。在師鑒想來,與其兩個人同時挨餓,還不如讓他一人承受,況且這本身就是他自己做的孽——誰讓他沒帶幹糧、誰讓他怕花錢的沒買燒餅?
總在耳邊繚繞的風涼話,躺在那裏充當軟蛇的師鑒,也就當把人家二狗子給放到這山溝裏的不理會了、也就當這是對於人家忙了一通的報酬了!實際上,是他也非常的無語。
以前常聽師傅說:宇宙牧星、天牧靈,欲牧萬物、道牧生,利益牧人、人牧野,野牧生死、牧紅塵——塵!牧所有。
軟軟的躺在地上,猶如一條蛻皮的蛇一般,本是來捕獵的他、卻是變作能被兔子給成功打劫的現狀,讓師鑒忽覺自己是真沒得什麽可牧!連那厭棄他的牛,都讓他失去了牧童的資格,而對於人家二狗子的聒噪、他還得盡收。
情況,怎麽會變成這樣的呢?興許是被二狗子給煩的,興許是實在氣不過!一個不忿、一個發狠、一個骨碌的爬起來,他搶過人家二狗子的刀……
來時腳下輕快,去時更悠悠!卻全都是無奈。傍晚時分驅牛迴返當中,兩頭牛的背上各載著悠悠的師鑒和二狗子,另外有三頭牛的背上還載著三擔柴火。這柴火可是真正的柴火、是可以直接賣錢的!其中有一擔是人家二狗子每天的任務,其餘全是師鑒的所屬。
無奈,真的是非常非常的無奈!本來是打獵來的師鑒,因為太輕信老友,從始至終未見一隻兔子的情況下、他也隻能是想著法兒的把自己的虧空給找補迴來:所以,不當獵戶、不是牧童的他,當起了砍柴工。
有牛,幹嘛不用?所以,輕輕鬆鬆當個砍柴工的他,順便也蹭個牧童。可坐到那牛身上,那也是他實在沒力氣走路之故——他餓啊!可是,此時他的手裏,依舊還捏著好幾枝千挑萬選出來的‘酸溜溜(沙棘果)’。
這沙棘果是可以吃的,但猶如輕霧一般的附在牛背上的他,卻是盡一切可能的讓那沙棘果和他保持最遠的距離!他不敢看,因為一看就讓他本能的嘴裏泛酸,同時感覺更餓:這是要拿迴去向爺爺奶奶‘交任務’的……他的心裏也一直在泛酸。
絕對是出於一種做賊心虛的心理,晚飯之前迴到自家附近時,師鑒讓人家二狗子幫忙、把他的柴火先寄放到順路的一位鄰居家。這一是他實在沒力氣!二是想及家裏那香美的飯,心急想吃個痛快的他,實在是等不及。
雖然從未感覺有過如此的餓、雖然從未有過如此的情急,雖然依舊是猶如一條蛻皮失敗的軟蛇,但他也是因情急而開發出了潛力——身上充滿的力氣!他,似乎也是從未有過如此的麻利。
麻利的跳下牛背、麻利的向家跑,連自己的槍都不要了的他,卻是沒有直接迴家、而是先跑向了一家店鋪!出來時,他的手中拿著一個小小的紙包。其後,雙手於懷裏捧著那個小包的他,這才放開了速度的開始朝家瘋奔:他依舊是那麽的急,但更多的卻是在意手裏的那點東西。
他所買的其實是糕點,是最甜、最軟、最香、最好吃的糕點!可能也是藉由自己的饑餓而想到了吃的,卻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奶奶;本是想打獵以補奶奶身子的,可自己無法辦到的情況下,他忽而想起自己身上還有錢。
一直以來奶奶的身體總是不好、總是離不開那藥,在師鑒想來每天都喝那麽苦的藥,奶奶能好受?他想趁著自己還有錢,想給奶奶買點喝藥之後潤口的東西。
之所以買糕點:一是,糕點起碼也具有一點點補身子的功用;二是其起碼也是糧食,他怕爺爺奶奶怪他亂花錢;三是,奶奶的牙都快掉光了,香軟的糕點、奶奶也好吃一些。
所以,原本能用來買五個燒餅的錢,最終是變成了能用五口解決的糕點!就這,還是人家老板因為認識他、而多給他饒了一塊。他此時的急,也是急於想保持糕點的更新鮮、想急於見到奶奶吃到糕點後的開心。
師鑒是用什麽樣的言語掩蓋這一次他的失利,又是一家三口怎麽於溫馨溫情當中解決的那糕點,這些就不說了!總之是從這之後,師鑒忽而變作了一個會憂思的少年,似乎總有什麽讓他想不明白的事情占據了他所有的空餘時間。
然而,也就是兩天之後,忽然又振奮起來的師鑒,又開始忙碌!不過,他再也沒有帶什麽柴火迴來的同時,偶爾還是一身濕漉漉的迴來。由此,倒也惹得知道是怎麽迴事之後的爺爺奶奶,那是老淚橫流——不過更多卻是笑得。
真不知該怎麽說師鑒!第一次砍柴,是因為他太想當然的失敗,第二次是因為沒切實搞清楚情況、太輕信於人。兩次失敗之後,他也意識到這麽幹,委實是有點太不靠譜!所以他不想再依靠任何人。
而讓他忽然想到辦法,還是基於書中那句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原來,自己想辦法的他,是在從自己所掌握的知識當中挖掘自己所需要的。
山,是靠不上了!可那不是還有水得嗎?忽而想到河裏的魚,忽而他這才意識到:自己好像就從來沒見過什麽魚啊、蝦啊什麽的;而且,好像自己的爺爺奶奶以及這裏的所有人,似乎都從未吃過什麽魚。
這,意味著什麽?在師鑒的意識中,這首先就意味著那從未有人捕過魚的河裏,定然是有著非常非常多的魚。魚什麽的、肯定能吃,他想給爺爺奶奶弄來以補身體!順便也可以讓自己長長見識,見識一下自己一直都忽略了的那些魚,都長什麽樣。
這一迴的師鑒,倒是不用找什麽借口,因為家裏總能搞到那麽一件兩件需要浣洗的衣物!隻是,辛苦了那些河邊的大娘和大嫂而已:因為,到了河邊之後,總有人幫他洗衣服的同時,他不再是一味的陪著人家說話、而是跑到河裏的戲耍。
在其他人眼裏他這是在戲耍,可師鑒實際是在搜尋那自己從來沒見過的魚蝦什麽的!而且,他還不能跟別人說,隻是為了自己能燒起這第一把火:他擔心人家旁人知道魚能吃,都跑到河裏的和他搶,所以他想先弄到魚之後再說。
極其極其奇怪的事情,發生了!奇怪的甚至都讓師鑒下意識的以為,自己是不是也被什麽倒黴鬼纏身了,他甚至是想著是不是等著這一次見到了師傅、讓其先為他自個兒的徒弟忙活一把。
隻因,那河裏有魚、卻是體長絕對超不過半寸的‘大頭魚’!其外,有沙、有石、連泥都絕對少見的情況下,當然也就不見什麽水草了。魚呢、蝦呢,跑出來一個小螃蟹、或者讓他發現一個小貝殼也行啊——沒有!有的,隻是他一次次的失望。
師鑒,被書本中的東西給放牧了!實在是搞不明白到底是書本裏的東西在騙人,還是自己真被鬼纏身的他,抑鬱了。抑鬱了整整的五天,最後抑鬱症嚴重到他再也不出去的、在家當起了抑鬱少年!可是,卻惹得人家爺爺奶奶爆笑、從未有過這般的開心,而他躲到奶奶的懷裏沒臉見人了。
接連五天,每一天出去的師鑒都是帶著濕衣物迴來,這其中有他去洗的、亦包括他身上所穿著的!這一段時間,師鑒表現的就有點異常,總好像有事、總好像根本就在家呆不住;可情況突然變成了他整日在家、整日彰顯他的鬱悶之時,再也看不下去的爺爺奶奶,也終於是開口向他詢問什麽情況了。
時至今日,也沒有什麽不好說的了!況且,師鑒也想搞清楚到底是怎麽迴事。所以,鬱悶非常的他,向著爺爺奶奶原原本本的道出來事情的原委:可他一說……好嘛!奶奶笑得差點喘不上氣,而爺爺的笑聲差點讓整個縣裏的人都聽到。而知道是怎麽迴事的師鑒,恍然把他給送到世界的旮旯裏去了——他是真沒臉見人了。
原來,河這邊的山上其實根本就沒有什麽狼,因為說什麽這也是前山、山上大多都是城裏之人的耕地。兔子之類的可能倒是有,但那麽狡猾的狼會來這裏找死?而之所以告訴師鑒他們這山裏有狼,那是在嚇唬他們這些小孩子、怕他們貪玩的跑太遠,從而出現了什麽意外。
另則,河對岸有狼、但那也是處於深山當中。師鑒在山上所見之物,最大的可能是一隻什麽獾子之類的動物,是狼的可能性很小很小。
還有,若是想獵兔子什麽的,最簡便的方法無非兩種:一是設陷阱;二是先尋找空中鷹類的身影!鷹就是捕食兔子一類的東西,它能指引人什麽地方有合適的獵物。哪兒有如師鑒這般,要麽是想堵人家兔子的家門、要麽就是打算和人家賽跑的?
最最可笑的,就是師鑒捕魚的舉動了!城外的衛河,那是山間泉水以及雨水匯聚所形成的一條河;那條河一年當中半年清、半年渾,雨季之時那是三天兩頭的爆發洪水:河裏,連泥都沒有的情況下,何來的魚蝦?否則,這裏的人為什麽就從未見過什麽魚?
然而,倒也不是說那條河裏什麽也沒有!最後的爺爺告訴師鑒,每當洪水退去之後,那淺灘之上會有很多寸長的泥鰍,同時還有一個個的鱉。不過,那泥鰍處理起來極其的麻煩、而逮鱉的人又太多,所以也相當於是什麽也沒有。
師鑒知道自己又犯了一個錯誤,他太輕信書本上的東西了!可他也長見識了。對於自己一連三次犯錯誤,而最終一事無成,倒也沒太多的羞愧、他反而是被爺爺奶奶的笑聲給羞得無地自容。
好在,還是奶奶最疼他!就在他低頭尋找炕上有沒有通達其內的火道之隙時,奶奶向他展開了那寬廣無邊的溫暖懷抱——他似乎是變作一個滿月前後的小嬰兒。
爺爺奶奶的爆笑,倒也不是在嘲笑師鑒什麽的;實在是聯想一下當時師鑒的境況,熟悉師鑒的他們甚至都能直接推理出當時師鑒,是處於一種什麽樣的心理!笑,實在是因為想及這些時,這根本就是讓人忍不住的。
然而,另一方麵他們的這笑,其實是他們真的開懷的一種表現!因為師鑒所做的這些,無不是出於一種孝心。有孫如此,他們焉能不樂?雖其還小,但也能料到長大後的他,會是一個什麽樣子——有這樣一個後輩、列祖列宗泉下有知也當欣慰。
知道一切緣由的師鑒,這下子是真的安分了。可能是受物價上漲的影響吧!整日呆在家裏、整日守著爺爺奶奶的他,竟然也學會盡可能的變賣自己所有之一切,以便從人家爺爺奶奶這裏賺取更多的開心和快樂。然而,其實也沒幾天——也不知是不是和自己的師傅八字不合!他那不靠譜的師傅,又來給他找事了。
這兩年來,師傅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來一次:來時,師鑒最關心其這次帶來多少銀錢,因為有這錢、他的爺爺奶奶會生活的更好一些;而爺爺最關心這一次又帶來什麽藥物,能不能讓奶奶的病徹底好轉過來、亦或是轉好;而奶奶一直最上心的,就是其又帶來了一些什麽書,因為這是師鑒需要去繼續學的。
不知來了有多少次的師傅,每一次來、這一家三口都有著各自的關注目標,可他這麽一個大活人愣是從沒人關注一下!意思也就是說,每一次他的來,都是風塵仆仆的來、肚裏空空而去——根本沒人留意他到底吃飯了沒有。
當然了,說是這麽說,這一切也全都要怪到他自己的身上!誰讓他每一次的來,都是恰好錯過飯時;誰讓他每次來,在為師鑒解答一下其遇到的問題之同時,指點一下師鑒的武技練習,繼而他就會彷如乘雲一般的飄然而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