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診的第八天。
過去的七天除了少婦李美蘭,沒有人再來找江臣看病。
這天早上,江臣打開大門,愕然發現,門口聚集了不少的村民。
“小江醫生,骨關節疼你能治不?”
“小江醫生,俺胃疼,吃不下飯。”
“俺天天咳嗽,小江醫生俺要吃啥藥?”
……
韓家的大門已經被張壯換成了一對開扇大鐵門。
如果不是這對鐵門,江臣真的很擔心這些村民會把大門擠壞。
至於張壯把門送來之後就再沒有出現,據說是籌錢去了。
他的老叔張立誌也沒再來找過麻煩,說是老丈人過生日,到鎮上去了……
來韓家找江臣看病的大概有二十多個人,都是些五六十歲的老人。
其實今天這個場麵江臣早就料到了。
小半村有五十多戶人家,三四百號人。
江臣之前在村裏打架,挨打的不過是那二十多戶裏的家人。
村裏剩餘的那些人當然不受影響,義診前七天之所以沒人上門。
主要是他們還在觀望中,想看看江臣到底有沒有能耐給人治病。
當見到原本癱瘓在床的秦嫵居然能下地行走了,在觀望的村民心裏已經有了搖擺。
義診隻有十天,這都第八天了,再不來的話以後可就沒有這種免費看病的機會了。
民風淳樸不是不存在,隻是這些老實巴交的農民也會有自己的算計和小心眼。
免費的東西,不要白不要,不要的才是傻子!
所以,就有了今天這個局麵。
“大家一個一個來,排隊,張大娘你腿不舒服,先坐在外麵坐著等一會。”
韓采薇從房間裏出來時看到眼前的陣仗嚇了一大跳。
不過她很快就鎮定下來,投入了義診的工作中。
韓采薇和秦嫵兩個女人在外麵幫助村民們排隊。
江臣則在小診所裏當起了他的做堂醫生。
“大嬸你有什麽地方不舒服麽?”江臣問道。
“俺肚子疼,有的時候疼的一天都不能吃飯也不能幹活,隻管睡床上。”
“你這個是胃病,把藥房子給我姐,讓她給你抓藥。”
江臣切脈之後,對她囑托了一些忌口後就讓她去找韓采薇。
從江臣開始決定義診的時候,他就開始教韓采薇認識草藥,稱量草藥的分量,抓藥一類的事情。
韓采薇很聰明,一學就會,短短半個月的時間已經可以識藥、抓藥。
“這藥有用麽?總不要錢吧?”
大嬸盯著江臣,一雙渾濁、市儈的眼睛在江臣身上瞄來瞄去。
好像江臣說收錢她立馬就把藥方扔了一樣。
“放心大嬸,這是義診,不收你錢,按照藥方把藥煮好再吃,今天晚上就應該有效果。”江臣笑著道。
“不要錢就好,謝謝你了小江醫生。”
大娘拿著藥方子喜滋滋的找韓采薇抓藥去了。
“下一位!”江臣對著外麵喊著。
“大爺,你有什麽不舒服地方?”
“俺牙疼。”
“大爺你這是體內陰陽失調,內火旺盛而引起的熱症。”
“俺不懂……”
“沒事,您按藥方找我姐去抓藥。”
“下一位!”
“您那裏不舒服?”江臣問道。
坐在對麵的大娘打量了江臣幾眼,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多,眼角皺紋都褶起來了。
“真俊,還是個醫生,有門手藝,真不懶。”大娘笑哈哈的說著。
“大娘,您有什麽地方不舒服麽?”江臣保持著職業微笑。
“啊,我沒有不舒服啊!”
“那您是?”
“我是給人說媒的,這張集鎮那個不知道我張姑媽。
小夥子,你長得俊,還有手藝,想不想入贅?
我給你說,鎮上老李家的女兒,長得可漂亮了,家裏還有錢……”
大娘看著江臣滔滔不絕的說著。
“張姑媽你又來坑人,老李家的女兒三百多斤,臉盤子跟磨盤一樣大,漂亮個屁!
她整天躺在床上扣鼻屎,啥也不知道幹,你這不是坑小江醫生!”
“張媒婆你又不是小半村的人,別耽誤小江醫生給我們看病!”
最後,張媒婆在小半村大爺大媽們的方言俚語炮轟,韓采薇陰沉著臉中被趕了出去……
村民們不斷的來了又走,走了又來,江臣忙活了一天。
直到傍晚,看病的村民才心滿意足的散盡,秦嫵和韓采薇精疲力竭的坐在板凳上歇著。
江臣雖然坐了一天,但是板硬的坐板把他屁股都麻木了。
“以前癱在床上不能下地走路,直到小江來了把我的病治好。
病好了之後我就想著,讓小江幫助村裏經曆病魔罹難的人走出陰影,今天做的事情很有意義。
村裏那些人雖然說過一些我們的風言風語,但是以前在農忙的時候,他們也會幫助咱家,我病的時候也是他們借錢給我們。
所以采薇,做人要懂得感恩。”
秦嫵坐在堂屋,看著一臉疲憊的女兒,微笑著說道。
“嗯,我知道了,媽。”韓采薇輕聲迴答著。
溫婉,賢惠,知大體,這是秦嫵在江臣心中的印象。
如今聽到秦嫵說的這番話,江臣心中也很受感觸。
我輩行醫,不求聞達,唯救生死!
不過江臣心中有些疑惑,這些道理很多人都懂。
但是真正身體力行,實踐這些事的人卻是少之又少。
秦嫵一個足不出戶的農村婦女能懂這些?
姐姐曾經說過,她們娘倆本就不是小半村本地人。
這房子也是秦嫵懷著韓采薇時一個叫林奶奶的人送的。
美豔奪人,身懷六甲、談吐大度,然後流落到小村子裏。
用現代的話來說,這是個有故事的女人!
江臣不由得對秦嫵的身世產生了疑惑。
“嗬嗬,小江,今天累壞了吧,休息一會,我待會就去給你們做飯。”
見江臣從診所裏出來,秦嫵溫婉一笑。
“媽還是我去做吧,你今天也累一天了,身上的病剛好,注意休息。”
韓采薇站起來說道。
“都不用去做飯,等會有人送飯來。”
江臣微微一笑,篤定道。
母女兩人驚訝的看著江臣,不明白他這句話是什麽意思。
“小江醫生,嫂子還有采薇,看你們忙活一天了,都還沒吃飯吧,家裏剛做好飯,俺給你們送點過來。
小江醫生,俺娘早上吃了你開的藥,她的關節真的不疼了,說是酥酥麻麻的,還有點熱哩。
俺嘴笨也說不好,反正就是俺娘好多了,她讓俺好好謝謝小江醫生。”
一個婦女走到韓家堂屋裏,手裏拎著一個大盒子,散發著陣陣飯香。
“謝謝張大嫂子,謝謝王大娘。”
秦嫵接過婦女手裏的大盒子,一臉笑意。
“小江醫生在家不,呦,老張家的也在,看來俺們想一塊去了,哈哈哈!”
又是一個婦女提著飯盒找上門來送飯,她是跟江臣說胃痛的那個病人。
不一會,又來了兩撥人,都是提著飯盒來送飯的。
她們都是來感謝江臣給她們治病,感謝韓家母女幫忙抓藥。
站在堂屋,看著母親和那些嬸子,嫂子聊天寒暄,不時傳出哈哈大笑以及桌子上擺滿飯盒。
韓采薇突然有些明白母親剛才對她說的話:做人要懂得感恩。
不過讓韓采薇有些鬱悶的是,來送飯的這些人怎麽都是些婦女?
而且她們有意無意的靠近江臣,不是說心口疼就是肚子疼,還讓江臣給她們號脈、推拿之類的。
危機感從韓采薇的心中猛然升起……
過去的七天除了少婦李美蘭,沒有人再來找江臣看病。
這天早上,江臣打開大門,愕然發現,門口聚集了不少的村民。
“小江醫生,骨關節疼你能治不?”
“小江醫生,俺胃疼,吃不下飯。”
“俺天天咳嗽,小江醫生俺要吃啥藥?”
……
韓家的大門已經被張壯換成了一對開扇大鐵門。
如果不是這對鐵門,江臣真的很擔心這些村民會把大門擠壞。
至於張壯把門送來之後就再沒有出現,據說是籌錢去了。
他的老叔張立誌也沒再來找過麻煩,說是老丈人過生日,到鎮上去了……
來韓家找江臣看病的大概有二十多個人,都是些五六十歲的老人。
其實今天這個場麵江臣早就料到了。
小半村有五十多戶人家,三四百號人。
江臣之前在村裏打架,挨打的不過是那二十多戶裏的家人。
村裏剩餘的那些人當然不受影響,義診前七天之所以沒人上門。
主要是他們還在觀望中,想看看江臣到底有沒有能耐給人治病。
當見到原本癱瘓在床的秦嫵居然能下地行走了,在觀望的村民心裏已經有了搖擺。
義診隻有十天,這都第八天了,再不來的話以後可就沒有這種免費看病的機會了。
民風淳樸不是不存在,隻是這些老實巴交的農民也會有自己的算計和小心眼。
免費的東西,不要白不要,不要的才是傻子!
所以,就有了今天這個局麵。
“大家一個一個來,排隊,張大娘你腿不舒服,先坐在外麵坐著等一會。”
韓采薇從房間裏出來時看到眼前的陣仗嚇了一大跳。
不過她很快就鎮定下來,投入了義診的工作中。
韓采薇和秦嫵兩個女人在外麵幫助村民們排隊。
江臣則在小診所裏當起了他的做堂醫生。
“大嬸你有什麽地方不舒服麽?”江臣問道。
“俺肚子疼,有的時候疼的一天都不能吃飯也不能幹活,隻管睡床上。”
“你這個是胃病,把藥房子給我姐,讓她給你抓藥。”
江臣切脈之後,對她囑托了一些忌口後就讓她去找韓采薇。
從江臣開始決定義診的時候,他就開始教韓采薇認識草藥,稱量草藥的分量,抓藥一類的事情。
韓采薇很聰明,一學就會,短短半個月的時間已經可以識藥、抓藥。
“這藥有用麽?總不要錢吧?”
大嬸盯著江臣,一雙渾濁、市儈的眼睛在江臣身上瞄來瞄去。
好像江臣說收錢她立馬就把藥方扔了一樣。
“放心大嬸,這是義診,不收你錢,按照藥方把藥煮好再吃,今天晚上就應該有效果。”江臣笑著道。
“不要錢就好,謝謝你了小江醫生。”
大娘拿著藥方子喜滋滋的找韓采薇抓藥去了。
“下一位!”江臣對著外麵喊著。
“大爺,你有什麽不舒服地方?”
“俺牙疼。”
“大爺你這是體內陰陽失調,內火旺盛而引起的熱症。”
“俺不懂……”
“沒事,您按藥方找我姐去抓藥。”
“下一位!”
“您那裏不舒服?”江臣問道。
坐在對麵的大娘打量了江臣幾眼,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多,眼角皺紋都褶起來了。
“真俊,還是個醫生,有門手藝,真不懶。”大娘笑哈哈的說著。
“大娘,您有什麽地方不舒服麽?”江臣保持著職業微笑。
“啊,我沒有不舒服啊!”
“那您是?”
“我是給人說媒的,這張集鎮那個不知道我張姑媽。
小夥子,你長得俊,還有手藝,想不想入贅?
我給你說,鎮上老李家的女兒,長得可漂亮了,家裏還有錢……”
大娘看著江臣滔滔不絕的說著。
“張姑媽你又來坑人,老李家的女兒三百多斤,臉盤子跟磨盤一樣大,漂亮個屁!
她整天躺在床上扣鼻屎,啥也不知道幹,你這不是坑小江醫生!”
“張媒婆你又不是小半村的人,別耽誤小江醫生給我們看病!”
最後,張媒婆在小半村大爺大媽們的方言俚語炮轟,韓采薇陰沉著臉中被趕了出去……
村民們不斷的來了又走,走了又來,江臣忙活了一天。
直到傍晚,看病的村民才心滿意足的散盡,秦嫵和韓采薇精疲力竭的坐在板凳上歇著。
江臣雖然坐了一天,但是板硬的坐板把他屁股都麻木了。
“以前癱在床上不能下地走路,直到小江來了把我的病治好。
病好了之後我就想著,讓小江幫助村裏經曆病魔罹難的人走出陰影,今天做的事情很有意義。
村裏那些人雖然說過一些我們的風言風語,但是以前在農忙的時候,他們也會幫助咱家,我病的時候也是他們借錢給我們。
所以采薇,做人要懂得感恩。”
秦嫵坐在堂屋,看著一臉疲憊的女兒,微笑著說道。
“嗯,我知道了,媽。”韓采薇輕聲迴答著。
溫婉,賢惠,知大體,這是秦嫵在江臣心中的印象。
如今聽到秦嫵說的這番話,江臣心中也很受感觸。
我輩行醫,不求聞達,唯救生死!
不過江臣心中有些疑惑,這些道理很多人都懂。
但是真正身體力行,實踐這些事的人卻是少之又少。
秦嫵一個足不出戶的農村婦女能懂這些?
姐姐曾經說過,她們娘倆本就不是小半村本地人。
這房子也是秦嫵懷著韓采薇時一個叫林奶奶的人送的。
美豔奪人,身懷六甲、談吐大度,然後流落到小村子裏。
用現代的話來說,這是個有故事的女人!
江臣不由得對秦嫵的身世產生了疑惑。
“嗬嗬,小江,今天累壞了吧,休息一會,我待會就去給你們做飯。”
見江臣從診所裏出來,秦嫵溫婉一笑。
“媽還是我去做吧,你今天也累一天了,身上的病剛好,注意休息。”
韓采薇站起來說道。
“都不用去做飯,等會有人送飯來。”
江臣微微一笑,篤定道。
母女兩人驚訝的看著江臣,不明白他這句話是什麽意思。
“小江醫生,嫂子還有采薇,看你們忙活一天了,都還沒吃飯吧,家裏剛做好飯,俺給你們送點過來。
小江醫生,俺娘早上吃了你開的藥,她的關節真的不疼了,說是酥酥麻麻的,還有點熱哩。
俺嘴笨也說不好,反正就是俺娘好多了,她讓俺好好謝謝小江醫生。”
一個婦女走到韓家堂屋裏,手裏拎著一個大盒子,散發著陣陣飯香。
“謝謝張大嫂子,謝謝王大娘。”
秦嫵接過婦女手裏的大盒子,一臉笑意。
“小江醫生在家不,呦,老張家的也在,看來俺們想一塊去了,哈哈哈!”
又是一個婦女提著飯盒找上門來送飯,她是跟江臣說胃痛的那個病人。
不一會,又來了兩撥人,都是提著飯盒來送飯的。
她們都是來感謝江臣給她們治病,感謝韓家母女幫忙抓藥。
站在堂屋,看著母親和那些嬸子,嫂子聊天寒暄,不時傳出哈哈大笑以及桌子上擺滿飯盒。
韓采薇突然有些明白母親剛才對她說的話:做人要懂得感恩。
不過讓韓采薇有些鬱悶的是,來送飯的這些人怎麽都是些婦女?
而且她們有意無意的靠近江臣,不是說心口疼就是肚子疼,還讓江臣給她們號脈、推拿之類的。
危機感從韓采薇的心中猛然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