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至少已經有了一些成果。


    比如說,有能力以一種緩慢的方式生產鐵器。


    至少能夠保證鳥巢平原、雞毛平原、紅石平原都用得上鐵質武器和農具。


    所有這些人口加在一起可能不到四千人,居住的非常分散。


    馬林非常珍惜這些人口,希望能夠增加他們互相之間的聯係。


    兩天時間一直呆在這麽小的帳篷裏,它還漏雨,這種感受極為糟糕。


    但是他自己必須抓緊時間。


    一想到未來有多少事情要做,就覺得一陣陣頭大。


    他需要先弄懂怎麽以最簡單的方式煉鋼。


    還要找到規模更大的鐵礦和銅礦。


    最好能夠找對煤礦和石油礦。


    接著煉鐵工藝需要改進。


    再接著需要想法子製作槍械、蒸汽機、發電機。


    問題是,他總共隻擁有四千左右人口。


    沒有人給他幫忙。


    即使能夠培養幾名學生,但是現在並沒有教育體係,這些學生的才能肯定比不上現代的那些工程師。


    這個人口問題不容易解決,必須花費漫長的時間才能讓人口多起來,讓社會熱鬧起來。


    馬林對自己能夠實現哪些技術心裏一點底都沒有。


    他隻知道事在人為,自己必須多努力,並且要抓緊時間。


    當下要做的事情太多,導致有點找不到頭緒。


    雨終於停了。馬林趕緊用獨輪車推著黏土繼續趕迴金水村。


    他心裏在擔憂一件事,兩天的雨對於已經抽穗的穀子可能帶來很大的破壞,它們可能會倒到地上,影響灌漿,導致穀粒非常的幹癟。


    路非常的滑。


    他很想大踏步跑迴金水村,但是知道越是著急的時候越是應該耐心。


    泥土路非常的泥濘,這麽一車黏土顯得非常的沉。


    他知道自己越多的忍耐疲勞,力氣便越大。


    所以他隻管用心的推著這車子。


    力氣大了之後有很多好處,從事像他這樣的研究,體力活非常多。


    一天時間趕迴了金水村。


    看到了穀子確實倒伏了一大片,秸稈彎折了,穗子貼著地,葉片已經死了。


    他摘下一個穗子,用手搓,穀子的殼逐漸被搓掉。穀粒非常的癟,不飽滿。癟的穀粒的重量隻有飽滿的穀粒的一半,但是很明顯,它們馬上就要熟了。


    他認為兩天後就應該收割。


    論長勢,這些穀子遠不如他老家的麥田和水稻田。


    它們稀稀拉拉,穗子非常小,穀粒也小。


    預計一畝地能夠收上來穀子一百多斤。


    但是,它們乃是貨真價實的穀子。


    能夠磨麵,能夠蒸饅頭、包餃子,做成糕點。


    總共隻種植了十畝穀子,這是因為種子的量不夠用的。


    但是能夠收獲一千斤,其中大約五百斤可以用來當做種子,能種植五十畝。


    金水村目前種植最多的作物是苦薯,已經種植一百多畝。


    苦薯味道不好吃。


    但是可以用來當做飼料。


    馬林很開心的看到金水村的羊圈裏現在有三十多隻羊,其中二十多隻是小羊羔,它們還算是聽話。


    最小的羊需要人拿著奶瓶去喂奶,稍大的可以便可以吃青草和飼料了。


    用苦薯麵粉製作的飼料怎麽都比青草有營養。


    再配上一些魚粉,這些羊就會對在這裏的生活感到非常滿意。


    金水村現在有幾名外來人口。


    ‘喊山’管他們的吃住,但是要求他們每天多幹活。


    馬圈裏現在有兩頭長毛矮種馬。


    馬林看到它們的時候心裏真是開心。


    它們身高隻有一米五,肩高一米多一點。


    馬林覺得它們不適合做坐騎,但是估計能夠幫忙負重和拉車。


    隻是想馴化它們不太容易。


    負責喂養它們的人說,它們一開始脾氣極為暴躁,總是想逃跑,現在稍微適應了這裏。


    “我每天都會用繩子牽著它們出去溜達個半小時,還是想逃跑。”


    馬林告訴他一定要耐心。


    馴服馬具有重大意義,這種矮種馬瞧起來比較容易馴服。


    金水村東北邊現在擺了幾個地攤,展示了一些陶器、獸皮、鐵器、布匹、穀子,從遠處來的原始人可以在這裏進行交易。


    最近出產的這種血紅色陶器以及彩陶非常受歡迎,它們瞧起來更為精致、美觀,具有一定的裝飾性。


    馬林製作的陶車還是不夠精密,轉動起來會發生不少晃動,導致製作出來的陶器在外形上還是不夠圓潤。


    用木頭做轉軸和支撐架子,怎麽都不可能精密起來。


    同時他們沒能力製作鋼鐵器械。


    爐子的溫度不夠。


    他現在的技術比起華夏國封建社會早期都趕不上。


    他沒有煤炭,隻有木炭。


    他的鼓風機是風箱,力氣不少很足。


    於是他的爐子的溫度雖然能夠煉出生鐵,卻無法煉鋼。


    至於怎麽煉製熟鐵,目前他並不知道。


    先前他進行過一些嚐試,試圖以各種方式對生鐵進行煆燒。


    卻隻能把它們給燒的比較紅、有一點軟。


    反正怎麽都燒不成鐵水。


    他覺得自己如果有煤炭,說不準能夠把溫度給進一步提高,鐵便能熔化更多。


    但是他並不確定。


    世界上到底哪裏存在露天煤礦,這需要很多的勘察工作。uu看書uukanhu.m


    他不懂得地質,不知道什麽樣子的地層能夠產煤。


    他花了這麽多時間尋找金屬礦,走過了很多地方,順便也在找煤。


    沒有找到。


    大約露天煤礦本身就不大容易找。


    他知道煤可以用於化學工業,卻不知道具體是怎麽樣子的一個過程。


    煤油是不是用煤製作出來的?


    找到了煤之後大家就有油燈可以用了麽?


    那煤氣燈又是怎麽一迴事?


    他小時候非常喜歡煤氣燈,它們會一直嗡嗡的響,發出明亮的光芒來。


    他從土丘村開始就一直在尋找各種露天礦脈,不管是金屬礦還是煤礦,花費了無數力氣。


    他也跟認識的人都講述過關於煤礦、石油礦的一點知識,說明它們都是寶貝,都能夠派上大用場,希望他們能夠幫忙尋找。


    他不知道自己距離找到它們還有多遠。


    原則上講,擁有越多人口,越容易找到類似的資源。


    他們隻擁有四千人口,分布的零零散散,很難集中到一起,也很難進行聯絡。


    想讓他們幫忙尋找資源,難度太大,也不容易有結果。


    社會必須立體發展起來,做事才會變容易。


    比如說,會寫字、有尋礦經驗的人多了,找到礦的速度也會加快。


    而教育工作如今壓根就沒開頭呢。


    如果他們這四千人口全都是受過良好教育的當代人,又擁有這麽遼闊一個世界,他們很快就能夠利用本地資源過上輕鬆快樂的日子。


    各種機械他們都造的出來,各種資源他們都找得到也懂得怎麽進行開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魔界狂想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名為紳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名為紳士並收藏魔界狂想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