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這個大山中找了一個冬天。


    非常奇怪的是一直沒有找到金屬。


    倒是發現了很多種野生動物。


    有一道山穀非常的暖和,不少鳥類在那裏過冬。


    鳥蛋也很多。


    有種鵝一般的大鳥會咬人。但是大家把背簍頂在腦袋上,穿一身羊皮襖,戴著手套,壓根就不害怕。


    偷了幾十個鵝蛋,又收集了大量羽毛才走。


    因為找金屬一直沒有收獲,所以馬林心裏開始變得非常難受。


    沒有金屬就必須繼續找下去。


    他可以就這麽返迴紅石平原麽?


    不能。


    他覺得自己的使命就是尋找金屬,給大家帶來金屬工具。


    在這山裏尋找金屬的每一天都非常難熬。


    他已經把自己給搞的非常累了。


    按理說,到現在為止,付出的努力也足以找到金屬了。


    之所以沒找到隻是因為運氣比較差。


    金水山內部和北麵的天氣情況有顯著的變化。


    明顯山裏更暖和,外麵更冷。原因是這座山能夠擋住唿嘯的北風,使得氣溫上升一小截。


    這年冬季連續下了很多場雪。


    如果馬林沒有找到那些原始部落,傳授給他們這麽多生活技術,恐怕這個冬天對他們來說會非常的難熬。


    就馬林所見,金水部落與紫水部落都生活的不錯。


    他們的人口加在一起有六十多。


    對馬林來說,還是太稀少了。


    馬林喜歡熱鬧。他希望能夠見到聚居著幾千人的集市。


    然而整個鳥巢平原的人口加在一起才隻有兩千多。


    這個冬季,他一直在努力的幹活,為了金屬。


    其實大家的情緒都被他感染到了。


    不管多麽辛苦,他一直找個不停。


    這種辛苦都是值得的。他自己是這麽認為的。


    到了開春的時候,金屬沒有找到,倒是找到一種含鐵量較高的褐色黏土。


    攙著碳粉煉不出鐵來,因為含鐵量相對來說還是比較低。


    必須先用酸進行浸泡,再用堿進行沉澱,接著用木炭粉進行還原。


    效率極低。但是至少能夠產生鐵。


    金水山裏既有天然的硫,也有天然的堿,此外還發現了天然的食鹽,儲量還可以。


    不枉他辛辛苦苦找了一個冬天。


    於是就開始每日煉鐵。


    春季即將來臨。


    他自己用黏土製作爐子,自製風箱用以提高爐溫,風箱外麵用黏土給包起來,保證熱量不散失。


    他這煉鐵法笨拙、浪費,但是這個時代人口如此稀少,資源如此豐富,就算是浪費也不要緊。


    煉出的生鐵都非常的醜陋,充滿雜質。必須進行很多加工。


    但是製作工具和簡單的武器還是合格的。


    馬林教這裏的人怎麽生產酸、堿,怎麽用酸、堿從黏土中把鐵給分離出來,怎麽用爐子把鐵給還原出來。


    效率非常低。


    但是離開了他,這些人也能夠一直製作出鐵質物品來。


    馬林首先要的木工工具,包括斧子、刨子、鑿子、鋸子。


    然後是菜刀、剪子、釘子。


    接著是犁頭、鏟子、鐵鍬。


    產量非常小。


    但是能夠給日常生活帶來巨大的改善。


    他使用最簡單、原始的方式來煉鐵。


    把含有鐵鏽的物質與木炭粉一起放進一個黏土製作的井一般的容器中,坐在很深的爐子裏。


    用鼓風機吹風。


    燃料是自己燒製的木炭,質量還不錯,溫度挺高的。


    他從紅褐色黏土中用化學方法提取出鐵來,這效率非常的低。但至少是可行的。


    即使很麻煩,但是有鐵總好過沒鐵用。


    此外那些酸和堿本來也派不上什麽用場。


    這個時代如此的貧瘠,連人口都沒有。


    大家便不覺得硫礦、燒堿有多貴重。


    既然能夠煉出鐵來,那就一直煉下去唄。


    他們用最早煉出來的生鐵製作了一個形狀很不規則的鍛造錘。


    又用這個鍛造錘製作出了一個形狀規則多了的鍛造錘。


    接著又鍛造了一個鐵砧。花費了大量的力氣,有七八人幫助他一起煉鐵。


    紫水部落的人也過來幫忙。


    他這煉鐵效率會把老家的人都給笑死。


    **人平均每天能夠製造出四把鐵斧來。


    但是馬林覺得這已經很是了不起了。


    他記得自己先前加工燧石箭頭、矛尖花費了多少力氣。


    也記得自己加工一根木材需要花費多少力氣。


    過去無數的辛苦都湧上了心頭。


    當鐵砧製作好之後,他先開始製作鐵矛尖。


    先花三天,製作了二十個,送給了紫水村、金水村狩獵隊。


    然後製作了四十個鐵箭頭,也是花了三天,同樣送給狩獵隊。


    接著製作了兩套斧子、鋸子、刨子、鑿子。


    再接著製作犁頭,總共十個。


    接著製作針、剪刀、菜刀、宰牛刀。


    剪刀對他們來說有不小的難度。


    他們沒能力把鐵燒成鐵水,所以隻能通過鍛打對燒紅的鐵進行加工,塑造形狀。


    想打的比較直就比較難。隻能多花費時間。


    鐵砧非常平整,是用磨刀石反複打磨無數次後才實現的。


    雖然錘子無法把厚鐵板給敲的很平整,但是用磨刀石細細打磨,花上個兩天時間,就會非常的平整了。


    他們在鐵砧上打造的器皿外形就相對較好,能看。


    這些人打鐵很高興。


    打好的鐵器可以帶往北方進行交易,換取獸皮、鹽和人口。


    任何一種鐵器都深受歡迎。


    一件鐵器換取一張獸皮,這也是發財之道。


    那些沒有鐵器的原始人願意換麽?


    願意。


    去年的馬林絕對願意用一張獸皮換一把鐵斧子或者一個鐵矛尖。u看書.uukanshu.om


    它們的鋒利程度比鋼斧子差了很多。


    但是比起燧石製作的工具強了很多倍。


    至少它們削得動木頭。


    馬林繼續忙著幹活。


    把生產鐵器的工作教給別人。


    他自己開始製作一些東西。


    先製作刨子。


    他隱隱約約記得刨子是一個木塊,中間有個方形的洞,一個長方形的刀子斜著插在裏麵,有棍子把刀子給固定住。


    刨子的底麵必須平整。


    用斧子砍出來肯定不夠平整。


    他有了鋸條,卻沒有鋸子。


    最簡單的鋸子還是比較好做的。


    鋸條兩端各開一個洞眼,隻要把它給燒紅,砸一根釘子,就能夠打出洞眼來。


    把一根繩子的一端栓在洞眼裏,另一端拴在一根棍子的半腰。


    棍子充當把手,兩個人拉一把鋸子。


    然後就能夠把刨子的底麵給鋸的比較平整。


    然後用石頭打磨,以便磨的更平。


    然後在刨子後方橫向打個洞。


    在他老家可以用鑽頭打洞。


    而這邊顯然沒有鑽頭。


    隻能使用釘子,敲進去,再拔出來,反複多次。


    接著把更粗糙的鐵條塞進去,反複的拉,把洞擴大。


    然後把一根扁圓木棍塞進這個洞裏,形成把手。


    使用刨子的時候,可以兩手握住這根棍子的兩端,然後用力推。


    刨子中間的刀片怎麽固定?


    鐵做的刀片真的刨得動木頭麽?


    能。普通的木頭的話,刨起來算是比較省力,刨刀經過多次打磨,比較鋒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魔界狂想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名為紳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名為紳士並收藏魔界狂想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