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繼續忙碌。
又建了一道壟子,上方也是用紅泥製作出圓弧狀。
也是點上火堆,慢慢的烤幹。
它們的存在目的就是給瓦當做模子。
現在沒有金屬工具,想製作個模子可不容易。
如果紅泥出現了熱脹冷縮,形狀扭曲,甚至出現裂紋怎麽辦呢?
隻要不嚴重,就當做沒事。
二十多塊瓦的泥坯終於硬了,塞入一個爐子開始燒製。
隻要不出現裂紋就好。
中間有會比較閑,兩人聊了會天。
馬林講述,有種瓷石是比紅泥更好的燒陶材料。把瓷石粉碎,做成泥,然後捏製成器皿,放到火中燒,就會形成漂亮、結實的瓷器。
瓷器外麵也可以添加釉料,並因此製作出有顏色的圖案來。
‘獨眼’這裏的釉料是用草木灰製作的泥漿,燒出來之後是灰黑色的。
有釉料的陶器表麵光滑發亮,而且能夠防止滲水。
紅泥的質量優於一般的黏土,加上釉料之後製作出的陶器更加好看。
所以‘獨眼’就像是個藝術家。
馬林下山一趟,到自己家,看到‘黑虎’與‘瓜臉’正在給他造壁爐。
整個紅石村的人都在給自己的房間造壁爐。
其實就是一個室內爐子,上方有煙囪把煙給吸走,點起來又暖和又幹淨,不會有灰飄出來,不會被煙熏到。
已經造好壁爐的家庭正在試用,並且非常滿意。
二十平米,沒有窗子的小房間,裏麵點一個壁爐,關上門,就會非常的暖和。
現在的情況是,每家每戶都沒有啥家具,真正的‘家徒四壁’。一個壁爐也不占據多大的地方。
這就像是個潮流一般。
馬林的心情非常複雜。
轉念一想,大家住的舒服了,便有更多心思來進一步改善生活。
到傍晚的時候,上山查看,兩個壟子都被燒硬了,但是其中一個出現了裂紋,另一個變形了。
於是又用紅泥進行進一步修補,繼續用火給燒硬。
上下方都鋪柴火,幹燒就足夠了,不需要有密封的爐子。
後山的高度不到一百米,有稀疏的樹林,而紅泥尤其多,日後怎麽也用不完。
吃晚飯的時候,‘黑虎’表示,馬林家裏的壁爐已經造好了,屋頂掏了個洞,煙囪冒出了頭,然後問馬林燒瓦進展怎麽樣。
馬林說道:“晚上瞧一瞧。如果行的話,明天就開始燒瓦。”
‘黑虎’說道:“我可以多喊上幾人,一定要抓緊時間。第一場雪之前,我們每一座房子都要鋪好瓦。”
去年冬天,這些原始人都是在山洞中度過的,今年冬天都住進了石頭房子,但是依然懷有很多擔憂。
有了壁爐就不會挨凍了,可是依然擔心雨雪天氣屋頂滴水。
其實這石頭房子住著比山洞舒服很多,他們都深有體會。
誰家的石頭牆壁要是透風,他們可以自己去山上取紅泥,來進行修補,非常的簡單。
馬林發現自己是從瑣事中解脫出來了,大家也希望他能夠派上更大的用場。
馬林注意到,過來吃飯的原始人身上都幹淨了一些,尤其是女人,現在頭發都烏亮、整潔,明顯是用過肥皂洗頭了。
她們對馬林的態度明顯比原來好了一些。
半年前,馬林幫他們建造屋子,燒製陶器,製作弓箭,他們還處於比較野蠻、糊塗的狀態,不懂得馬林幫了他們多大的忙。
現在情況已經有所不同,生活的壓力明顯降低了很多,他們的心情也發生了改變。
馬林從遠方迴來不久,就製作了肥皂給大家使用,還在製作更多東西,他們能夠明白馬林的價值。
晚上馬林上山,跟‘獨眼’一起觀看瓦的燒製狀況。
二十多塊,本來是燒紅狀態,澆上冷水變成青色。
大部分都沒有裂紋。
敲了幾下,發現它們的堅固度非常的好。
然後馬林與‘獨眼’一起把二十多塊瓦給抱下山,去找‘黑虎’。
現在有一大群人擠在一間大房子的爐子前聊天,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大約就是這麽提高的。
馬林要演示瓦是怎麽鋪的,他們都沒見過,所以要看熱鬧。
羊圈比較低矮,容易演示,上方也需要鋪瓦。
馬林把二十多塊瓦挨著鋪了三層。
它們都帶有弧度,正反交錯就可以形成重疊結構,使得雨水隻能淌下屋簷,沒有任何途徑漏到房間裏。
依然是有人看懂了,有人沒看懂。
看懂的都表示這種做法好。
紅石村現在依然是原始社會結構,大家集體幹活,集體吃飯,財物都是公有的,但是生活狀況已經比一些農業村莊要好了。
他們的問題是,不存在文化娛樂活動,雖然吃的很飽,穿的很暖,住的也比較舒服,但是沒有集市能趕,家裏幾乎沒有任何用具。
應該說,他們的生活極為貧乏,但一切都隻是開始。
人口太稀少這件事,是馬林沒法子一下子就解決的。
至少得需要個幾十年才能有所改善。
從某個角度考慮,紅石村是個烏托邦,違背社會發展規律的存在。
但是馬林覺得自己在這裏感受到了快樂,比他在歐卓大陸以及星際聯邦的時候快樂了很多。
他希望這裏能夠進一步發展起來。
‘黑虎’對瓦片非常滿意,希望明天就能夠開始大規模燒製。一萬塊,得多派幾個人。
馬林返迴自己的房間,發現它被打掃的幹幹淨淨。uu看書 .uuknshu
新修砌的壁爐也幹幹淨淨,旁邊還擺了一罐子劈好的木柴。
以前馬林不相信石斧能夠劈木頭。用得多了之後就信了。
那種生長中的軟木,它們可以很輕鬆的劈開。
對於門應該怎麽製作,馬林也有了想法。
把木頭捆成木排,最邊上的那根木樁上下都更長一些。
門洞上方粘一些紅泥,邊緣處留個洞,方便把門柱給塞進去。燒硬。
然後把木排的位置擺正確,在下方用黏土製作一道檻,門柱埋進黏土裏,然後用火把黏土給燒硬。
接著這扇門就可以繞著門柱旋轉開合了,就像是現代的門一般。
門上再蒙上獸皮,或者綁上幹草,晚上便不透風了,也可以擋住風雨。
他考慮了一番,決定明天有空的時候再開始製作。
大家對安全性的要求降低了很多,但是對溫暖舒適有更高的要求。
冬天已經來臨了,有一扇好使的門是非常有必要的。
他旁邊那間房也應該有門,於是需要製作兩扇門。
也許‘瓜臉’這個少年應該早點搬到這邊住。
他坐在房間裏,又在加工箭頭,他發現自己對時間的利用率極低,以至於這種時候隻能做這種事。
他在壁爐前能夠做啥?
加工箭頭,搓繩,加工箭杆,都是這樣子的瑣事。
沒有啥改進的辦法。
現在沒有書,沒有紙筆,啥都做不了。
這是個無比貧乏的時代。
但是很遺憾,他自從到歐卓大陸冒險,一直都不快樂,直到如今才感受到快樂,也許他天生窮命?
又建了一道壟子,上方也是用紅泥製作出圓弧狀。
也是點上火堆,慢慢的烤幹。
它們的存在目的就是給瓦當做模子。
現在沒有金屬工具,想製作個模子可不容易。
如果紅泥出現了熱脹冷縮,形狀扭曲,甚至出現裂紋怎麽辦呢?
隻要不嚴重,就當做沒事。
二十多塊瓦的泥坯終於硬了,塞入一個爐子開始燒製。
隻要不出現裂紋就好。
中間有會比較閑,兩人聊了會天。
馬林講述,有種瓷石是比紅泥更好的燒陶材料。把瓷石粉碎,做成泥,然後捏製成器皿,放到火中燒,就會形成漂亮、結實的瓷器。
瓷器外麵也可以添加釉料,並因此製作出有顏色的圖案來。
‘獨眼’這裏的釉料是用草木灰製作的泥漿,燒出來之後是灰黑色的。
有釉料的陶器表麵光滑發亮,而且能夠防止滲水。
紅泥的質量優於一般的黏土,加上釉料之後製作出的陶器更加好看。
所以‘獨眼’就像是個藝術家。
馬林下山一趟,到自己家,看到‘黑虎’與‘瓜臉’正在給他造壁爐。
整個紅石村的人都在給自己的房間造壁爐。
其實就是一個室內爐子,上方有煙囪把煙給吸走,點起來又暖和又幹淨,不會有灰飄出來,不會被煙熏到。
已經造好壁爐的家庭正在試用,並且非常滿意。
二十平米,沒有窗子的小房間,裏麵點一個壁爐,關上門,就會非常的暖和。
現在的情況是,每家每戶都沒有啥家具,真正的‘家徒四壁’。一個壁爐也不占據多大的地方。
這就像是個潮流一般。
馬林的心情非常複雜。
轉念一想,大家住的舒服了,便有更多心思來進一步改善生活。
到傍晚的時候,上山查看,兩個壟子都被燒硬了,但是其中一個出現了裂紋,另一個變形了。
於是又用紅泥進行進一步修補,繼續用火給燒硬。
上下方都鋪柴火,幹燒就足夠了,不需要有密封的爐子。
後山的高度不到一百米,有稀疏的樹林,而紅泥尤其多,日後怎麽也用不完。
吃晚飯的時候,‘黑虎’表示,馬林家裏的壁爐已經造好了,屋頂掏了個洞,煙囪冒出了頭,然後問馬林燒瓦進展怎麽樣。
馬林說道:“晚上瞧一瞧。如果行的話,明天就開始燒瓦。”
‘黑虎’說道:“我可以多喊上幾人,一定要抓緊時間。第一場雪之前,我們每一座房子都要鋪好瓦。”
去年冬天,這些原始人都是在山洞中度過的,今年冬天都住進了石頭房子,但是依然懷有很多擔憂。
有了壁爐就不會挨凍了,可是依然擔心雨雪天氣屋頂滴水。
其實這石頭房子住著比山洞舒服很多,他們都深有體會。
誰家的石頭牆壁要是透風,他們可以自己去山上取紅泥,來進行修補,非常的簡單。
馬林發現自己是從瑣事中解脫出來了,大家也希望他能夠派上更大的用場。
馬林注意到,過來吃飯的原始人身上都幹淨了一些,尤其是女人,現在頭發都烏亮、整潔,明顯是用過肥皂洗頭了。
她們對馬林的態度明顯比原來好了一些。
半年前,馬林幫他們建造屋子,燒製陶器,製作弓箭,他們還處於比較野蠻、糊塗的狀態,不懂得馬林幫了他們多大的忙。
現在情況已經有所不同,生活的壓力明顯降低了很多,他們的心情也發生了改變。
馬林從遠方迴來不久,就製作了肥皂給大家使用,還在製作更多東西,他們能夠明白馬林的價值。
晚上馬林上山,跟‘獨眼’一起觀看瓦的燒製狀況。
二十多塊,本來是燒紅狀態,澆上冷水變成青色。
大部分都沒有裂紋。
敲了幾下,發現它們的堅固度非常的好。
然後馬林與‘獨眼’一起把二十多塊瓦給抱下山,去找‘黑虎’。
現在有一大群人擠在一間大房子的爐子前聊天,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大約就是這麽提高的。
馬林要演示瓦是怎麽鋪的,他們都沒見過,所以要看熱鬧。
羊圈比較低矮,容易演示,上方也需要鋪瓦。
馬林把二十多塊瓦挨著鋪了三層。
它們都帶有弧度,正反交錯就可以形成重疊結構,使得雨水隻能淌下屋簷,沒有任何途徑漏到房間裏。
依然是有人看懂了,有人沒看懂。
看懂的都表示這種做法好。
紅石村現在依然是原始社會結構,大家集體幹活,集體吃飯,財物都是公有的,但是生活狀況已經比一些農業村莊要好了。
他們的問題是,不存在文化娛樂活動,雖然吃的很飽,穿的很暖,住的也比較舒服,但是沒有集市能趕,家裏幾乎沒有任何用具。
應該說,他們的生活極為貧乏,但一切都隻是開始。
人口太稀少這件事,是馬林沒法子一下子就解決的。
至少得需要個幾十年才能有所改善。
從某個角度考慮,紅石村是個烏托邦,違背社會發展規律的存在。
但是馬林覺得自己在這裏感受到了快樂,比他在歐卓大陸以及星際聯邦的時候快樂了很多。
他希望這裏能夠進一步發展起來。
‘黑虎’對瓦片非常滿意,希望明天就能夠開始大規模燒製。一萬塊,得多派幾個人。
馬林返迴自己的房間,發現它被打掃的幹幹淨淨。uu看書 .uuknshu
新修砌的壁爐也幹幹淨淨,旁邊還擺了一罐子劈好的木柴。
以前馬林不相信石斧能夠劈木頭。用得多了之後就信了。
那種生長中的軟木,它們可以很輕鬆的劈開。
對於門應該怎麽製作,馬林也有了想法。
把木頭捆成木排,最邊上的那根木樁上下都更長一些。
門洞上方粘一些紅泥,邊緣處留個洞,方便把門柱給塞進去。燒硬。
然後把木排的位置擺正確,在下方用黏土製作一道檻,門柱埋進黏土裏,然後用火把黏土給燒硬。
接著這扇門就可以繞著門柱旋轉開合了,就像是現代的門一般。
門上再蒙上獸皮,或者綁上幹草,晚上便不透風了,也可以擋住風雨。
他考慮了一番,決定明天有空的時候再開始製作。
大家對安全性的要求降低了很多,但是對溫暖舒適有更高的要求。
冬天已經來臨了,有一扇好使的門是非常有必要的。
他旁邊那間房也應該有門,於是需要製作兩扇門。
也許‘瓜臉’這個少年應該早點搬到這邊住。
他坐在房間裏,又在加工箭頭,他發現自己對時間的利用率極低,以至於這種時候隻能做這種事。
他在壁爐前能夠做啥?
加工箭頭,搓繩,加工箭杆,都是這樣子的瑣事。
沒有啥改進的辦法。
現在沒有書,沒有紙筆,啥都做不了。
這是個無比貧乏的時代。
但是很遺憾,他自從到歐卓大陸冒險,一直都不快樂,直到如今才感受到快樂,也許他天生窮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