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馬’說道:“我是不去,你愛誰找誰。你要是天天能夠折騰出新鮮玩意來,我倒是支持你。”
態度與先前明顯有變化。
不管怎麽說,肥皂確實是很受女人歡迎。
就在他製作肥皂的時候,就有女人正在燒水,準備用肥皂洗頭和洗澡。
有個女人已經洗過了,表示自己真是渾身舒坦。
馬林給‘斑鳩’提過建議,既然現在大家都有衣服穿了,就應該注意男女有別了,不要再光溜溜的跑來跑去了,也不要隨地大小便,男女都應該遮擋自己的**部位。
至於為什麽要這樣子,馬林表示,這是文明開化的標誌,展示了人與動物的區別,另外這樣子做之後女人會變得越來越有吸引力,而不是像是野猴子似的。
現在肥皂就起到了一種作用,使得女人更加注意自己的美。
馬林非常高興的是,‘野馬’麵對他居然慫了。
或許他確實受到了一定的認可。
中午他跟‘瓜臉’一起去吃飯,大媽給他打了不少肉,還加了一顆比較大的鳥蛋,‘瓜臉’的夥食也比先前改善很多。有七八個女人既洗過了澡,也洗過了頭發,換上了新衣服,覺得自己渾身清爽,對肥皂極為滿意。
於是製作肥皂的這兩人獲得了一些好感。
但是馬林並不知道自己接下來還能有些什麽發明,會不會有人來找他的茬。
‘野馬’到底是暫時慫了,還是以後會一直這種態度,馬林也不明白。
飯後繼續製作肥皂。
他看到水邊有一排女人在用肥皂洗衣服,現在是中午,氣溫較高,不那麽凍手。
他與‘瓜臉’並排坐著。
換了批人圍觀。
馬林樂意向這些人解釋製作肥皂的原料,這種常識性的東西讓大家多知道一點為好。
“這是動物的油脂,從一條腐爛的野狗身上煉出來的。”
“這是堿水,把草木灰泡在水裏,等待澄清,上麵的水舀出來,煮掉一部分水分,就能夠用來製作肥皂了。”
“為什麽肥皂適合洗澡和洗衣服?人身上的汙垢含有很多油脂,而油脂不溶於水。肥皂既能溶解於油脂,又能溶解於水,於是就適合當做洗滌劑。”
他這麽解釋,這些人還是聽不懂,他就說道:“大家要熱愛學習,然後懂的東西就會越來越多。”
他極力慫恿這些人都學數學,原因是數學學的好之後腦子更好使,更容易搞出發明創造來,做事也更有主意。
大家都知道有主意這件事有多重要。
到了這天晚上,大家對肥皂的熱心就變得平淡了很多。
而第二天又下起了小雨,馬林不得不與‘瓜臉’一起在他的房子裏生火,製作肥皂。
四十多度的溫度也是需要火來維持的。
他的房間裏並沒有窗子和煙囪,於是兩個人都被熏的夠嗆。
現在天氣變冷,石頭房子需要門來擋風。
馬林使用的是一扇木排,上麵綁著厚厚的幹草。
木排四周都有幹草冒出來,這樣子把門給頂上的時候,特別的嚴實,一點風都進不來。
這種門的問題是頂上後想出去不大容易。
石頭牆壁本身有一些縫隙,可以透風,住裏麵不會憋悶,點著火罐也不會一氧化碳中毒。火罐放在床邊非常的溫暖,但是煙實在是熏的厲害。
馬林決定製作壁爐和煙囪。
用泥巴加上石塊便可以了。
在天氣變得更冷之前,做這件事還是很有價值的。
不過他得先在隔壁造一間房子,為的是冬天也能夠進行各種化學實驗。
他其實並不擅長化學,他在房子中鼓搗的也不僅是化學。
壁爐的價值體現在,附近存在無窮無盡的柴火,現在是原始社會,大家缺少幾乎任何生活資料,卻從來都不缺少土地和柴火。
茫茫的森林是大家的木柴的來源。隻要願意,隨時都可以弄到。
馬林看著門外的小雨,對‘瓜臉’說道:“今天冬天我們會特別暖和。”
‘瓜臉’不明所以。
這一天製作了十五塊肥皂。
馬林表示,現在肥皂已經夠用了。
還剩下三斤油脂。
馬林切下一小塊,放入一個小碗裏,然後用火烤熔化,拿著一根麻繩,先浸入油中,再挑一下,露出個頭,然後嚐試點燃這根麻繩。
發現火焰相當的明亮。
馬林說道:“你可以迴家了,把這盞燈送給駝背爺爺,再把這一罐子脂肪送過去,告訴他隻有這麽一點燃料,節約點使用。”
又拿了一截麻繩,說道:“燈芯燒完了就用這根繩子補充。”
因為沒有棉芯,所以就改燒麻繩,雖然質量不大好,好在儲量比較豐富。
駝背是那個負責加工箭頭、箭杆的老人,晚上視力不大好,火罐的煙又大,熏的受不了。
燈很明亮,同時沒有煙。
‘瓜臉’對’燈’這個名詞感到非常的陌生。
馬林說道:“這個叫做燈,是專門的照明工具。以後會有更多類型的燈。”
對於什麽東西適合製作燈油,他心裏沒數。uu看書 .uuknshu.cm
反正這種不幹淨的動物油脂扔掉太可惜,不如當做燃料。
如果給這種燈用藤編織個罩子,用棍子提著出去,還可以用來走夜路。
藤編的燈罩是否漏風?編的密一點應該不漏風。
實在不行,把四壁都擋結實,讓它下麵透光也行。
‘瓜臉’一手拿著這盞燈,一手抱著大約兩斤的油脂,找駝背老頭去了。
‘瓜臉’是個聽話而且聰明的少年。
馬林把門給頂上,坐在火罐邊慢慢的進行思考。
身上又有虱子在咬他。
這個房子有二十平米左右,算是個小屋。
四麵都是石頭牆,沒有窗子,屋頂高三米。
安全性不用擔憂。
屋裏有個木頭架子,上麵搭了很多皮衣和整塊的獸皮。
靠門的牆壁壘了個台子,頂部是個用紅泥燒製的板子,非常的平整、光滑,總長度兩米左右,寬度接近一米,厚度十厘米,裏麵嵌有木頭架子。
這需要很多紅泥,可是附近壓根就不缺少紅泥。
為什麽表麵那麽平整?
他用拉直的線對泥坯進行切割,切口便這麽平整。
‘黑虎’問他能不能製作的更大一點,馬林說道:“更大的話可能容易損壞,熱脹冷縮效應使它變形,然後出現裂紋。”
這麽一個台子便是他的工作台,他可以在上麵加工製作一些自己想要的東西。
他還有六支標槍,一張弓,兩個壇子,壇子裏用小瓶裝著不同的種子,瓶子上有他手寫的標誌,說明裏麵是什麽。
寫字對這些原始人來說也是一件神奇的本事。
態度與先前明顯有變化。
不管怎麽說,肥皂確實是很受女人歡迎。
就在他製作肥皂的時候,就有女人正在燒水,準備用肥皂洗頭和洗澡。
有個女人已經洗過了,表示自己真是渾身舒坦。
馬林給‘斑鳩’提過建議,既然現在大家都有衣服穿了,就應該注意男女有別了,不要再光溜溜的跑來跑去了,也不要隨地大小便,男女都應該遮擋自己的**部位。
至於為什麽要這樣子,馬林表示,這是文明開化的標誌,展示了人與動物的區別,另外這樣子做之後女人會變得越來越有吸引力,而不是像是野猴子似的。
現在肥皂就起到了一種作用,使得女人更加注意自己的美。
馬林非常高興的是,‘野馬’麵對他居然慫了。
或許他確實受到了一定的認可。
中午他跟‘瓜臉’一起去吃飯,大媽給他打了不少肉,還加了一顆比較大的鳥蛋,‘瓜臉’的夥食也比先前改善很多。有七八個女人既洗過了澡,也洗過了頭發,換上了新衣服,覺得自己渾身清爽,對肥皂極為滿意。
於是製作肥皂的這兩人獲得了一些好感。
但是馬林並不知道自己接下來還能有些什麽發明,會不會有人來找他的茬。
‘野馬’到底是暫時慫了,還是以後會一直這種態度,馬林也不明白。
飯後繼續製作肥皂。
他看到水邊有一排女人在用肥皂洗衣服,現在是中午,氣溫較高,不那麽凍手。
他與‘瓜臉’並排坐著。
換了批人圍觀。
馬林樂意向這些人解釋製作肥皂的原料,這種常識性的東西讓大家多知道一點為好。
“這是動物的油脂,從一條腐爛的野狗身上煉出來的。”
“這是堿水,把草木灰泡在水裏,等待澄清,上麵的水舀出來,煮掉一部分水分,就能夠用來製作肥皂了。”
“為什麽肥皂適合洗澡和洗衣服?人身上的汙垢含有很多油脂,而油脂不溶於水。肥皂既能溶解於油脂,又能溶解於水,於是就適合當做洗滌劑。”
他這麽解釋,這些人還是聽不懂,他就說道:“大家要熱愛學習,然後懂的東西就會越來越多。”
他極力慫恿這些人都學數學,原因是數學學的好之後腦子更好使,更容易搞出發明創造來,做事也更有主意。
大家都知道有主意這件事有多重要。
到了這天晚上,大家對肥皂的熱心就變得平淡了很多。
而第二天又下起了小雨,馬林不得不與‘瓜臉’一起在他的房子裏生火,製作肥皂。
四十多度的溫度也是需要火來維持的。
他的房間裏並沒有窗子和煙囪,於是兩個人都被熏的夠嗆。
現在天氣變冷,石頭房子需要門來擋風。
馬林使用的是一扇木排,上麵綁著厚厚的幹草。
木排四周都有幹草冒出來,這樣子把門給頂上的時候,特別的嚴實,一點風都進不來。
這種門的問題是頂上後想出去不大容易。
石頭牆壁本身有一些縫隙,可以透風,住裏麵不會憋悶,點著火罐也不會一氧化碳中毒。火罐放在床邊非常的溫暖,但是煙實在是熏的厲害。
馬林決定製作壁爐和煙囪。
用泥巴加上石塊便可以了。
在天氣變得更冷之前,做這件事還是很有價值的。
不過他得先在隔壁造一間房子,為的是冬天也能夠進行各種化學實驗。
他其實並不擅長化學,他在房子中鼓搗的也不僅是化學。
壁爐的價值體現在,附近存在無窮無盡的柴火,現在是原始社會,大家缺少幾乎任何生活資料,卻從來都不缺少土地和柴火。
茫茫的森林是大家的木柴的來源。隻要願意,隨時都可以弄到。
馬林看著門外的小雨,對‘瓜臉’說道:“今天冬天我們會特別暖和。”
‘瓜臉’不明所以。
這一天製作了十五塊肥皂。
馬林表示,現在肥皂已經夠用了。
還剩下三斤油脂。
馬林切下一小塊,放入一個小碗裏,然後用火烤熔化,拿著一根麻繩,先浸入油中,再挑一下,露出個頭,然後嚐試點燃這根麻繩。
發現火焰相當的明亮。
馬林說道:“你可以迴家了,把這盞燈送給駝背爺爺,再把這一罐子脂肪送過去,告訴他隻有這麽一點燃料,節約點使用。”
又拿了一截麻繩,說道:“燈芯燒完了就用這根繩子補充。”
因為沒有棉芯,所以就改燒麻繩,雖然質量不大好,好在儲量比較豐富。
駝背是那個負責加工箭頭、箭杆的老人,晚上視力不大好,火罐的煙又大,熏的受不了。
燈很明亮,同時沒有煙。
‘瓜臉’對’燈’這個名詞感到非常的陌生。
馬林說道:“這個叫做燈,是專門的照明工具。以後會有更多類型的燈。”
對於什麽東西適合製作燈油,他心裏沒數。uu看書 .uuknshu.cm
反正這種不幹淨的動物油脂扔掉太可惜,不如當做燃料。
如果給這種燈用藤編織個罩子,用棍子提著出去,還可以用來走夜路。
藤編的燈罩是否漏風?編的密一點應該不漏風。
實在不行,把四壁都擋結實,讓它下麵透光也行。
‘瓜臉’一手拿著這盞燈,一手抱著大約兩斤的油脂,找駝背老頭去了。
‘瓜臉’是個聽話而且聰明的少年。
馬林把門給頂上,坐在火罐邊慢慢的進行思考。
身上又有虱子在咬他。
這個房子有二十平米左右,算是個小屋。
四麵都是石頭牆,沒有窗子,屋頂高三米。
安全性不用擔憂。
屋裏有個木頭架子,上麵搭了很多皮衣和整塊的獸皮。
靠門的牆壁壘了個台子,頂部是個用紅泥燒製的板子,非常的平整、光滑,總長度兩米左右,寬度接近一米,厚度十厘米,裏麵嵌有木頭架子。
這需要很多紅泥,可是附近壓根就不缺少紅泥。
為什麽表麵那麽平整?
他用拉直的線對泥坯進行切割,切口便這麽平整。
‘黑虎’問他能不能製作的更大一點,馬林說道:“更大的話可能容易損壞,熱脹冷縮效應使它變形,然後出現裂紋。”
這麽一個台子便是他的工作台,他可以在上麵加工製作一些自己想要的東西。
他還有六支標槍,一張弓,兩個壇子,壇子裏用小瓶裝著不同的種子,瓶子上有他手寫的標誌,說明裏麵是什麽。
寫字對這些原始人來說也是一件神奇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