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紅泥陶具隻要足夠圓潤,就會顯得比較美觀。
而有一個轉動的陶車,就能夠做得比較圓潤。就像是畫畫的人畫的久了,自然畫的漂亮,製作陶器的人越來越嫻熟,作品就美觀起來。
‘獨眼’製作的陶器是受到大家的認可的。
像是山溪村、寶石村、秋雨村的人即使自己能夠燒製粗陋的陶器,也願意用堅果、獸皮等東西來交換這種紅泥陶器。
寶石村與秋雨村的一共派出了五人,到這邊參觀了一番,路途上花費了一個月左右。
他們來的主要目的是買鹽以及尋找配偶。
他們對‘獨眼’這邊生產的幾個紅泥鍋、罐子、碗就比較感興趣,然後在這裏進行了一些免費勞動以換取它們。
馬林花了兩個鍾頭劈柴火。
用石器劈柴極為吃力,但是耐心做的話還是有辦法的。
馬林便擁有這種耐心。
然後進入房子,觀看‘獨眼’的手藝。
先前在土丘村的時候馬林便要求‘大石’把各種從野外撿來的石頭放入爐子中用木炭煆燒一番,看是否能夠生成金屬液來。
在紅石村這邊,他便希望‘獨眼’也這麽做。
馬林對自己的介紹是,來自海洋對麵的人,那邊比這邊發達很多,所以自己才會有那麽多的知識。
這種說法很快就得到了認可,也方便他做事。
他的一些觀點即使缺少證據,也能夠被這裏的人所認可。
這些原始人正在逐漸變為農業人口。
但是過程非常的緩慢。
捏紅泥是種藝術,用紅泥製作陶器是另一種藝術,‘獨眼’現在在這兩種藝術上都有一些能力。
但是思想上尚未打開。
比如說,‘獨眼’並不知道給壇子、鍋製作把手和耳朵,給碗製作底,同樣也不知道這些陶器的底部最好能夠向上凸起,讓邊緣受力,這樣子能夠提高牢固度。
馬林坐著慢慢的看。
‘獨眼’讓他幫忙倒水喝。
這裏有個罐子,裏麵裝著燒開的水,現在略微有點冷了。
水不要煮太久,否則不要喝,這也是馬林給這裏的人講述的常識。
他倒了兩碗水,一碗給‘獨眼’,一碗自己喝。
‘獨眼’並不用手端,而是俯下身去,用嘴巴對著碗喝,因為他手上都是紅泥。
馬林想了半天,說道:“大爺,你能不能造這麽一種東西出來?我跟你說是什麽樣子的。”
他用陶片在地麵上畫。
其實他畫的是一個大茶壺,帶有壺嘴、蓋子以及把手。
他進行解釋。
壺本身是個容器,像是罐子似的。
壺嘴其實是個管子,但是粗細存在變化,與壺的內部連通。
蓋子下方帶有台階,正好能夠塞進壺口裏,不會留下縫。
把手純粹是為了抓握方便,造在與壺嘴相反的一側。
茶壺尺寸有大有小,小的就像是紫砂壺一般,大的可以盛很多水,把手可以考慮做成活動的,可以在上方提著,也可以放下去。
他的想法是,先製作一個中等大小的茶壺,裏麵可以裝七八碗水就行了,既可以保溫,倒水也方便,現在這些罐子倒水都非常不方便。
他也解釋清楚了,這種茶壺的主要優點就是倒水方便。
至於壺嘴怎麽固定、把手怎麽固定,馬林並不清楚,也許捏製成一個整體,在爐子中燒好自然就會非常結實。
‘獨眼’問道:“這是你老家的東西麽?”
其實雙方的對話有點吃力,畢竟‘獨眼’是個原始人。
馬林在溝通能力上下了非常大的功夫,即便如此,想順利的溝通依然存在一定的難度。
馬林點頭。
‘獨眼’說道:“這樣子確實倒水方便,帶有蓋子的話還能保溫,確實不錯。”
‘獨眼’先前製作過非常粗糙的蓋子。比如盛肉的罐子加上配套的紅泥蓋子,老鼠和蟲子都進不去。
但是茶壺的要求更高一點。
馬林覺得以‘獨眼’的手藝,製作這種茶壺並不是很難。
‘獨眼’現在手上有活,暫時沒空。
即便如此,馬林還是講起了另一種東西,那就是帶把手的杯子。
有了這種杯子喝水方便,不怕燙。
既可以帶一個把手,也可以帶兩個把手。
杯子的形狀沒必要像碗那樣上麵大下麵小。
具體怎麽做,還是要看‘獨眼’自己的想法。
‘獨眼’說道:“我有空的時候會試一試。”
馬林觀看著‘獨眼’桌子上擺著的幾個紅泥雕塑。有人,也有羊、牛、鳥、魚,造型簡樸又帶有一絲靈氣。
他覺得‘獨眼’的手藝肯定是合格的。
其實他還有很多話想說,但是並沒有說。
到了吃晚飯的時間。
下麵在吆喝,‘開飯嘍’,這也是馬林要求的。
“你吃完後給我送一份飯上來。”‘獨眼’說道。
然後把一個飯盆遞給馬林。
馬林說道:“好的。”
端著飯盆就下去了。
走了上百米。天色暗了下來。
中間的宅子裏點了幾堆火,聚集著六十多人。
狩獵隊和采集隊大部分都迴來了。有支狩獵隊走的比較遠。
最近村子附近非常的太平,大人小孩可以放心的走路,不怕被野獸襲擊,這是四支狩獵隊的功勞,他們一直在嚐試訊尋找掠食者並獵殺它們。
庭院中壘了很多張台子,各人盛好了飯,就坐在台子旁邊吃。
台子是用紅泥燒的,表麵刮的非常光滑、幹淨,便於清洗。uu看書 ww.uukashu
坐著的是石頭、木墩子,以及用紅泥燒製的陶器墩子。
這種姿勢吃飯比較的舒服。
現在適齡男女都有個重要任務,那就是生育。明年紅石村估計會多出不少嬰兒。
遠處存在那麽多獵物,紅石村這些人壓根就吃不過來,所以希望能夠開枝散葉,把一些人口分到遠處定居,而總人數越多,大家越是有安全感,也越是覺得熱鬧。
紅石村比起先前的各個分散的部落,明顯熱鬧了很多。
這樣子聚在一起吃飯,氣氛非常好。
有個大媽給大家盛飯,她決定每個人吃多少東西,吃什麽。
馬林吃到一大碗燉羊肉,加上兩個煮好的不知道什麽塊莖。
天天吃肉,身體越來越壯實。
不得不說,大媽燒菜好吃,大家都佩服。
吃完之後,給‘獨眼’老頭打上一盆燉羊肉,外加一根雞腿,送到了半山腰。
然後馬林返迴自己的住處。
他住在圍牆外麵一個土坡上,外麵夾了一圈木籬。
有一間房,屋頂很高,有三米多,不怕野獸爬上去。
這裏比較安全,他住裏麵不是很擔心。
迴來後,先檢查自己用水浸泡的草木灰,發現沉澱物已經都落入了罐子底部,上層的液體非常清澈。把手指插入液體裏,感覺有點膩滑,應該是堿性的。
把這些液體都小心的取了出來,放到一個缽裏,加熱,以便提高堿水的濃度。
等到水蒸發掉了三分之二,他等著它冷卻。
接著用手試了一下,更加的膩滑,抓緊用幹淨水把手給衝洗幹淨。
而有一個轉動的陶車,就能夠做得比較圓潤。就像是畫畫的人畫的久了,自然畫的漂亮,製作陶器的人越來越嫻熟,作品就美觀起來。
‘獨眼’製作的陶器是受到大家的認可的。
像是山溪村、寶石村、秋雨村的人即使自己能夠燒製粗陋的陶器,也願意用堅果、獸皮等東西來交換這種紅泥陶器。
寶石村與秋雨村的一共派出了五人,到這邊參觀了一番,路途上花費了一個月左右。
他們來的主要目的是買鹽以及尋找配偶。
他們對‘獨眼’這邊生產的幾個紅泥鍋、罐子、碗就比較感興趣,然後在這裏進行了一些免費勞動以換取它們。
馬林花了兩個鍾頭劈柴火。
用石器劈柴極為吃力,但是耐心做的話還是有辦法的。
馬林便擁有這種耐心。
然後進入房子,觀看‘獨眼’的手藝。
先前在土丘村的時候馬林便要求‘大石’把各種從野外撿來的石頭放入爐子中用木炭煆燒一番,看是否能夠生成金屬液來。
在紅石村這邊,他便希望‘獨眼’也這麽做。
馬林對自己的介紹是,來自海洋對麵的人,那邊比這邊發達很多,所以自己才會有那麽多的知識。
這種說法很快就得到了認可,也方便他做事。
他的一些觀點即使缺少證據,也能夠被這裏的人所認可。
這些原始人正在逐漸變為農業人口。
但是過程非常的緩慢。
捏紅泥是種藝術,用紅泥製作陶器是另一種藝術,‘獨眼’現在在這兩種藝術上都有一些能力。
但是思想上尚未打開。
比如說,‘獨眼’並不知道給壇子、鍋製作把手和耳朵,給碗製作底,同樣也不知道這些陶器的底部最好能夠向上凸起,讓邊緣受力,這樣子能夠提高牢固度。
馬林坐著慢慢的看。
‘獨眼’讓他幫忙倒水喝。
這裏有個罐子,裏麵裝著燒開的水,現在略微有點冷了。
水不要煮太久,否則不要喝,這也是馬林給這裏的人講述的常識。
他倒了兩碗水,一碗給‘獨眼’,一碗自己喝。
‘獨眼’並不用手端,而是俯下身去,用嘴巴對著碗喝,因為他手上都是紅泥。
馬林想了半天,說道:“大爺,你能不能造這麽一種東西出來?我跟你說是什麽樣子的。”
他用陶片在地麵上畫。
其實他畫的是一個大茶壺,帶有壺嘴、蓋子以及把手。
他進行解釋。
壺本身是個容器,像是罐子似的。
壺嘴其實是個管子,但是粗細存在變化,與壺的內部連通。
蓋子下方帶有台階,正好能夠塞進壺口裏,不會留下縫。
把手純粹是為了抓握方便,造在與壺嘴相反的一側。
茶壺尺寸有大有小,小的就像是紫砂壺一般,大的可以盛很多水,把手可以考慮做成活動的,可以在上方提著,也可以放下去。
他的想法是,先製作一個中等大小的茶壺,裏麵可以裝七八碗水就行了,既可以保溫,倒水也方便,現在這些罐子倒水都非常不方便。
他也解釋清楚了,這種茶壺的主要優點就是倒水方便。
至於壺嘴怎麽固定、把手怎麽固定,馬林並不清楚,也許捏製成一個整體,在爐子中燒好自然就會非常結實。
‘獨眼’問道:“這是你老家的東西麽?”
其實雙方的對話有點吃力,畢竟‘獨眼’是個原始人。
馬林在溝通能力上下了非常大的功夫,即便如此,想順利的溝通依然存在一定的難度。
馬林點頭。
‘獨眼’說道:“這樣子確實倒水方便,帶有蓋子的話還能保溫,確實不錯。”
‘獨眼’先前製作過非常粗糙的蓋子。比如盛肉的罐子加上配套的紅泥蓋子,老鼠和蟲子都進不去。
但是茶壺的要求更高一點。
馬林覺得以‘獨眼’的手藝,製作這種茶壺並不是很難。
‘獨眼’現在手上有活,暫時沒空。
即便如此,馬林還是講起了另一種東西,那就是帶把手的杯子。
有了這種杯子喝水方便,不怕燙。
既可以帶一個把手,也可以帶兩個把手。
杯子的形狀沒必要像碗那樣上麵大下麵小。
具體怎麽做,還是要看‘獨眼’自己的想法。
‘獨眼’說道:“我有空的時候會試一試。”
馬林觀看著‘獨眼’桌子上擺著的幾個紅泥雕塑。有人,也有羊、牛、鳥、魚,造型簡樸又帶有一絲靈氣。
他覺得‘獨眼’的手藝肯定是合格的。
其實他還有很多話想說,但是並沒有說。
到了吃晚飯的時間。
下麵在吆喝,‘開飯嘍’,這也是馬林要求的。
“你吃完後給我送一份飯上來。”‘獨眼’說道。
然後把一個飯盆遞給馬林。
馬林說道:“好的。”
端著飯盆就下去了。
走了上百米。天色暗了下來。
中間的宅子裏點了幾堆火,聚集著六十多人。
狩獵隊和采集隊大部分都迴來了。有支狩獵隊走的比較遠。
最近村子附近非常的太平,大人小孩可以放心的走路,不怕被野獸襲擊,這是四支狩獵隊的功勞,他們一直在嚐試訊尋找掠食者並獵殺它們。
庭院中壘了很多張台子,各人盛好了飯,就坐在台子旁邊吃。
台子是用紅泥燒的,表麵刮的非常光滑、幹淨,便於清洗。uu看書 ww.uukashu
坐著的是石頭、木墩子,以及用紅泥燒製的陶器墩子。
這種姿勢吃飯比較的舒服。
現在適齡男女都有個重要任務,那就是生育。明年紅石村估計會多出不少嬰兒。
遠處存在那麽多獵物,紅石村這些人壓根就吃不過來,所以希望能夠開枝散葉,把一些人口分到遠處定居,而總人數越多,大家越是有安全感,也越是覺得熱鬧。
紅石村比起先前的各個分散的部落,明顯熱鬧了很多。
這樣子聚在一起吃飯,氣氛非常好。
有個大媽給大家盛飯,她決定每個人吃多少東西,吃什麽。
馬林吃到一大碗燉羊肉,加上兩個煮好的不知道什麽塊莖。
天天吃肉,身體越來越壯實。
不得不說,大媽燒菜好吃,大家都佩服。
吃完之後,給‘獨眼’老頭打上一盆燉羊肉,外加一根雞腿,送到了半山腰。
然後馬林返迴自己的住處。
他住在圍牆外麵一個土坡上,外麵夾了一圈木籬。
有一間房,屋頂很高,有三米多,不怕野獸爬上去。
這裏比較安全,他住裏麵不是很擔心。
迴來後,先檢查自己用水浸泡的草木灰,發現沉澱物已經都落入了罐子底部,上層的液體非常清澈。把手指插入液體裏,感覺有點膩滑,應該是堿性的。
把這些液體都小心的取了出來,放到一個缽裏,加熱,以便提高堿水的濃度。
等到水蒸發掉了三分之二,他等著它冷卻。
接著用手試了一下,更加的膩滑,抓緊用幹淨水把手給衝洗幹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