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疼、脖子疼、胳膊疼。畢竟陶片沒有手柄,挖土的時候得蹲著用兩手握著陶片去挖。
比用鐵鍁挖麻煩很多倍。跟用小鏟挖差不多。真是難以想象,為了造一堵牆,結果挖牆基溝就要花費這麽久,他被煩的夠嗆。
最主要的問題還是沒有金屬工具。
他開始想另一個問題。是否可以用陶來製作挖掘工具呢?
它會比較沉,但是比起這麽蹲著一點一點的挖土會省力很多倍。
燒製陶器也不耽誤他幹活。考慮了一番之後,他決定動手。
反正小溪邊的軟泥就可以燒陶。可以製作的更厚一點,雖然很沉,但是幹活會快很多。
厚了之後會比較結實。
它的外形像一把鐵鍬,但是會厚不少倍,邊緣會比較鋒利。
手柄怎麽固定呢?
它的尾部帶有結實的圓筒,承受得了力量。內部有楔形結構,木杆也帶有楔形結構,兩者卡在一起就比較堅固了。
這種製作並不是很難。
但是怎麽讓它的邊緣變得比較鋒利呢?
陶器能夠鋒利起來麽?
如果鋒利,不容易斷折麽?
其實這與結構、形狀都有關係。頭部有尖,配合弧度,可以形成比較鋒利的邊緣,同時還保持結實。
捏製的時候很難把邊緣給製作的鋒利,必須在燒好後進行加工。
怎麽加工?
用石鑿去鑿。
考慮到存在一定的失敗幾率,所以他捏製了五把這種工具,一起放在火裏燒。
它邊緣的’刃‘非常的窄,所以不容易折斷。
不管是捏,還是燒都非常省力,所以他不妨進行一番嚐試。
事實上捏製五個隻用了他一個多鍾頭。
它們都比鐵鍬小一些,沉一些,肯定不如鐵鍬好使。但是如果能夠燒製成功,勞動效率會比他蹲在那裏握著陶片挖土快上很多倍。
等待它們被燒好。他自己繼續蹲著用陶片慢慢的挖土,非常的希望其中能夠有一把是成功作品,拿來就能使。
關鍵還是形狀。為了形成形狀,他用石頭壓泥坯的邊緣,希望能夠燒出刃來。
他一點都不確信能否成功。很有可能所有五個都無法製作成功。
他真不想再這麽慢騰騰的挖土了。損耗的力氣實在是太多。
他要不是耐心特別好,這種活真是做不下去。
一上午都在慢慢的挖。他的力氣確實比較足,又挖了四米長的溝。
他對自己燒製的五件工具充滿了期待。但是他知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他盡量平複自己的心情。先洗好手,慢慢的吃燉牛肉。
’黑虎‘等人應該正走在前往蝦洞村的路上。
人口如此稀少,出一趟門路途如此遙遠,真是不方便啊。
要是人口能夠提高十倍,出個門每天都能見到人家,那麽旅途就不會那麽辛苦了。
現在的情況是,從一個定居點走到下一個定居點需要花十天,中途都是荒野,沒有人。
因為非常累,所以午飯吃的很香。
他懷著開獎的心理去把燒製的五件陶器從火堆中取出來,潑水冷卻。
他很努力的對它們進行了塑形。結果有三個的邊緣非常的鈍,不像是能夠挖土的樣子。另外有兩個的邊緣雖然有尖,但是結實程度讓人心存疑問。
他給這兩個都安裝了木柄。看外形,很奇怪,比鐵鍬小一截,比小鏟大一截,重量比鐵鍬大一截。很笨拙。
他試著去掘土。怎麽使都覺得不順手。
反複的進行嚐試。覺得其中有一把還是能使的。掘地的時候需要花費的力氣比用陶片省力很多,還不用蹲著去挖土,也用得上腿的力量。
雖然使著很別扭。
想築牆,需要和稀泥。想和稀泥就需要挖土,所以他製作的這個挖土工具還是很有用的。
用這件陶具挖土,工作效率提高超過兩倍,也把勞動強度給降低了至少一半。
先前他挖土的時候都覺得絕望了。
這天晚上終於把總共三十米的溝給挖好了。
接著需要把溝底部給錘結實。
這時候他很希望能夠有人來幫忙,但是他知道這隻是個奢望。
錘地需要工具。他先前自己就製作了一個工具。
還是以燒陶的方式製作的。
四十多斤軟泥中間夾一根木棍。木棍帶有橫著的結構支撐,保證不會脫落。
把這些軟泥給燒的結晶化。
於是一個錘地的錘子就造好了。
他也拿的起它。
他站在溝的邊緣認真的用它錘著溝的底部,還會墊一些土和碎石塊。
原來想墊土非常的麻煩,但是有了陶器農具之後,稍微方便了一些。
陶器農具的問題是太笨重。但是再笨重也比沒有農具省心多了。
總共錘了兩個鍾頭才結束。
這牆的底部肯定是足夠結實的。
他休息了一會。
這天的工作就結束了。他又是在這溝的底部睡覺。
覺得這天非常的疲勞。uu看書ww.uukanh
結果睡的迷迷糊糊的忽然就下雨了。
他被煩的夠嗆。隻好轉移到自己的房間裏睡,門口拴網,門內燒火罐。
可老是被蚊子咬。
他非常擔心自己挖的那條溝會不會被雨淋出問題來。好不容易把底部錘結實,不會一場雨就變鬆軟了吧?
又一想,自己要一個人建造這麽長的石頭牆,附近又有野獸出沒,他的心情就變得非常差。
工作量還是太大了。
雨一開始非常大,他擔心的要死。大約一個鍾頭後雨才變小。然後他就想到了一個問題。溝裏要是有水怎麽辦?
如果有水,就得等水幹才能壘石頭。
這種情況下他應該去挖另外兩道牆的溝。
牆基的石頭到底應該埋入土裏多深,他是完全沒有數的。
自己挖的是不是有點太深了?
睡不好的滋味很難受。到了天亮出去瞧,發現溝的底部果然有積水。
他心情非常差。
那就多等等吧。
他前去給南麵那道東西向的牆挖溝。
牆基的石頭到底應該埋入地底多深?
他不知道。現在他開始覺得半米有點太深了。
這隻是一堵牆,最多三米高。不是一座樓,下方不需要這麽結實。
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動手挖。天氣有點陰,但是依然炎熱。地麵估計不久後就會幹燥。
有了陶具之後挖溝比原來省力一大截,也快了一大截。
一上午挖了四米長的一段溝。他自己目測,溝的深度不到半米。
吃完午飯。總是覺得熱,於是便停了下來。
比用鐵鍁挖麻煩很多倍。跟用小鏟挖差不多。真是難以想象,為了造一堵牆,結果挖牆基溝就要花費這麽久,他被煩的夠嗆。
最主要的問題還是沒有金屬工具。
他開始想另一個問題。是否可以用陶來製作挖掘工具呢?
它會比較沉,但是比起這麽蹲著一點一點的挖土會省力很多倍。
燒製陶器也不耽誤他幹活。考慮了一番之後,他決定動手。
反正小溪邊的軟泥就可以燒陶。可以製作的更厚一點,雖然很沉,但是幹活會快很多。
厚了之後會比較結實。
它的外形像一把鐵鍬,但是會厚不少倍,邊緣會比較鋒利。
手柄怎麽固定呢?
它的尾部帶有結實的圓筒,承受得了力量。內部有楔形結構,木杆也帶有楔形結構,兩者卡在一起就比較堅固了。
這種製作並不是很難。
但是怎麽讓它的邊緣變得比較鋒利呢?
陶器能夠鋒利起來麽?
如果鋒利,不容易斷折麽?
其實這與結構、形狀都有關係。頭部有尖,配合弧度,可以形成比較鋒利的邊緣,同時還保持結實。
捏製的時候很難把邊緣給製作的鋒利,必須在燒好後進行加工。
怎麽加工?
用石鑿去鑿。
考慮到存在一定的失敗幾率,所以他捏製了五把這種工具,一起放在火裏燒。
它邊緣的’刃‘非常的窄,所以不容易折斷。
不管是捏,還是燒都非常省力,所以他不妨進行一番嚐試。
事實上捏製五個隻用了他一個多鍾頭。
它們都比鐵鍬小一些,沉一些,肯定不如鐵鍬好使。但是如果能夠燒製成功,勞動效率會比他蹲在那裏握著陶片挖土快上很多倍。
等待它們被燒好。他自己繼續蹲著用陶片慢慢的挖土,非常的希望其中能夠有一把是成功作品,拿來就能使。
關鍵還是形狀。為了形成形狀,他用石頭壓泥坯的邊緣,希望能夠燒出刃來。
他一點都不確信能否成功。很有可能所有五個都無法製作成功。
他真不想再這麽慢騰騰的挖土了。損耗的力氣實在是太多。
他要不是耐心特別好,這種活真是做不下去。
一上午都在慢慢的挖。他的力氣確實比較足,又挖了四米長的溝。
他對自己燒製的五件工具充滿了期待。但是他知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他盡量平複自己的心情。先洗好手,慢慢的吃燉牛肉。
’黑虎‘等人應該正走在前往蝦洞村的路上。
人口如此稀少,出一趟門路途如此遙遠,真是不方便啊。
要是人口能夠提高十倍,出個門每天都能見到人家,那麽旅途就不會那麽辛苦了。
現在的情況是,從一個定居點走到下一個定居點需要花十天,中途都是荒野,沒有人。
因為非常累,所以午飯吃的很香。
他懷著開獎的心理去把燒製的五件陶器從火堆中取出來,潑水冷卻。
他很努力的對它們進行了塑形。結果有三個的邊緣非常的鈍,不像是能夠挖土的樣子。另外有兩個的邊緣雖然有尖,但是結實程度讓人心存疑問。
他給這兩個都安裝了木柄。看外形,很奇怪,比鐵鍬小一截,比小鏟大一截,重量比鐵鍬大一截。很笨拙。
他試著去掘土。怎麽使都覺得不順手。
反複的進行嚐試。覺得其中有一把還是能使的。掘地的時候需要花費的力氣比用陶片省力很多,還不用蹲著去挖土,也用得上腿的力量。
雖然使著很別扭。
想築牆,需要和稀泥。想和稀泥就需要挖土,所以他製作的這個挖土工具還是很有用的。
用這件陶具挖土,工作效率提高超過兩倍,也把勞動強度給降低了至少一半。
先前他挖土的時候都覺得絕望了。
這天晚上終於把總共三十米的溝給挖好了。
接著需要把溝底部給錘結實。
這時候他很希望能夠有人來幫忙,但是他知道這隻是個奢望。
錘地需要工具。他先前自己就製作了一個工具。
還是以燒陶的方式製作的。
四十多斤軟泥中間夾一根木棍。木棍帶有橫著的結構支撐,保證不會脫落。
把這些軟泥給燒的結晶化。
於是一個錘地的錘子就造好了。
他也拿的起它。
他站在溝的邊緣認真的用它錘著溝的底部,還會墊一些土和碎石塊。
原來想墊土非常的麻煩,但是有了陶器農具之後,稍微方便了一些。
陶器農具的問題是太笨重。但是再笨重也比沒有農具省心多了。
總共錘了兩個鍾頭才結束。
這牆的底部肯定是足夠結實的。
他休息了一會。
這天的工作就結束了。他又是在這溝的底部睡覺。
覺得這天非常的疲勞。uu看書ww.uukanh
結果睡的迷迷糊糊的忽然就下雨了。
他被煩的夠嗆。隻好轉移到自己的房間裏睡,門口拴網,門內燒火罐。
可老是被蚊子咬。
他非常擔心自己挖的那條溝會不會被雨淋出問題來。好不容易把底部錘結實,不會一場雨就變鬆軟了吧?
又一想,自己要一個人建造這麽長的石頭牆,附近又有野獸出沒,他的心情就變得非常差。
工作量還是太大了。
雨一開始非常大,他擔心的要死。大約一個鍾頭後雨才變小。然後他就想到了一個問題。溝裏要是有水怎麽辦?
如果有水,就得等水幹才能壘石頭。
這種情況下他應該去挖另外兩道牆的溝。
牆基的石頭到底應該埋入土裏多深,他是完全沒有數的。
自己挖的是不是有點太深了?
睡不好的滋味很難受。到了天亮出去瞧,發現溝的底部果然有積水。
他心情非常差。
那就多等等吧。
他前去給南麵那道東西向的牆挖溝。
牆基的石頭到底應該埋入地底多深?
他不知道。現在他開始覺得半米有點太深了。
這隻是一堵牆,最多三米高。不是一座樓,下方不需要這麽結實。
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動手挖。天氣有點陰,但是依然炎熱。地麵估計不久後就會幹燥。
有了陶具之後挖溝比原來省力一大截,也快了一大截。
一上午挖了四米長的一段溝。他自己目測,溝的深度不到半米。
吃完午飯。總是覺得熱,於是便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