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聖火堂


    “師父,我真的不敢放,我怕這一放手就掉下去了。”


    “放手。”


    “不放。”


    “放手。”


    “就不放。”


    無奈之下,百合仙子蹙了蹙眉,也就不再言語,任由超不凡將自己摟住,腳下卻是一用力,一個千斤墜,幾個唿吸的時間便已經迴到了地麵上。


    “現在可以放手了吧?”


    超不凡將臉緊緊的貼在她的香肩上,聞著她那淡淡的體香,一副極其享受的模樣,微眯著眼看了一眼,見落迴到了地麵上,趕緊已速雷不及耳目之勢在她的耳根輕輕的吹了一口氣,然後放開了手,長長的吐了一口氣,拍著胸口道:“好險好險!”


    耳根突然吹過一絲熱流,致使她渾身一軟,心裏有如蟲子爬過一般,癢癢的,卻暖暖的,臉再次一紅,正欲動怒時,卻見他並非有意而為之,也就隻好將心頭的怒火泯滅,一臉的羞澀,趕緊轉過身去,道:“前麵就是了。”


    說完,也不待超不凡反應,徑直朝懸崖下的那個洞口走去。


    洞口不大,但容一人通行的話,卻是綽綽有餘的。


    超不凡抬眼看著她消失在漆黑的山洞裏,忽的露出了勝利的微笑,遲疑了一下,然後跟了上去。


    普一踏入山洞,有如踏進了一片黑暗的空間,烈風陣陣,冷入骨髓。迎麵撲來水漉漉的濕氣,漆黑的周圍依約有些亮光,如此粗略可見地貌,此處風景秀麗,山巒上密布著翠柏蒼鬆,野花茂草。極目遠望,四麵全是鬱鬱蔥蔥的青山,隻見千山萬壑,重巒疊嶂,青鬆似海,雲霧陣陣。


    趕緊運功抵擋寒冷,勉強又行了三四步,突然那山那水變了,山更近了變成了絕壁,上有點點黑斑;那水由近而遠,浪濤奔襲的聲音更響亮了。峭壁之間,鐫石成穴,萬龕千窟。碎自人力,疑是神功。身不由己的想要靠近去膜拜,那些黑點也清晰了起來。超不凡眼眶欲裂,那是石棺,橫在岩縫之間,隨時都有可能掉下來,搖搖欲墜。有的更靠內一些,露出點滴端倪。它們錯落有致,上麵是懸崖,下麵就是滔滔大河,看上去蔚為壯觀。大河兩岸的岩棺,要麽三五穴一群,要麽連成一片,那一群群岩棺組成的圖畫,猶如一部延伸的畫卷,無不蘊藏著遠古名族的神秘色彩。


    超不凡隻感覺自己魂魄幾乎快要出竅了,神念被那神秘詭異的懸棺吸取,魂不守舍的。明明隻是區區幾具棺槨,縱橫六和,朝天膜拜,單單是這峭壁絕崖,線條剛硬,極具氣勢,能淩空虛度者,遠非一般人可比擬。隱隱約約有魔道霸絕淩天的意蘊,似佛手欲將一切蓋在掌下,又如魔刃將藐視者攔腰斬斷,雖不動但如欲越雷池半步,千山萬壑頃刻便可將之變作齏粉,不可逼視,更別說有膽量禦空飛行了。


    魂靈被吸了過去,終於看到了懸棺,遠遠望去,它們就像點綴在山崖間的木橋,略顯稀稀落落。想要靠近,腳下奔騰而過的江水,似在告訴你以一種尊重的態度去接近。終於到了接近懸棺的地方,抬頭望去,一條條黑色懸棺,橫七豎八,卻極其有氣勢地懸掛在峭壁之上。


    入口處的“九盞燈”,因傳說三根橫木上共放有九盞“長命燈”而得名,它前有點將台;右有石船。形如斧砍的石灰岩絕壁上,分布了二十四具懸棺、六十二幅岩畫。懸棺神奇絕妙,俯瞰萬眾;懸棺的崖壁上有許多紅色岩畫,輻射的範圍極廣,內容豐富,牽馬放牧,祭祀神明、舞蹈等等。雖然構圖簡練,線條粗獷,卻富有濃鬱的生活氣息和不可預知的疑雲。


    太陽村的人崇尚“死不落土”的觀念,與後世大相徑庭。傳說人死後屍體不能沾地氣,否則魂靈不能升天,而將死者的棺槨掛在絕壁上,可以使肉身懸空,靈魂就可以任意地上天入地,獲取神力。懸棺飽經千年歲月而不朽,正是因為屍身得到了神靈的庇護,所以千年棺木便神奇地保存了下來。


    超不凡雖然不知那岩畫、石船、點將台有何寓意,心中卻念想很多,無可訴說。它是一種狂歡,一種釋放。在它的懷抱裏神人交融,時空飛騰,於是,它讓人走進神話、走進寓言,坐著那石船擺渡在三生河上。它是一種儀式、一種超越教義的巫教。理義已被美的火焰蒸餾,剩下了儀式應有的玄秘、潔淨和高超。隻要知聞它的人,都會以一生來投奔這種儀式,接受它的洗禮和熏陶。


    有幾具棺槨破碎了,裸露出白生生的骨骼,透過縫隙大約可見內裏的布置,麻布、骨製的飾品、奇形怪狀的利器。年代久遠的已無法辨認,通過骨架下的顏色鮮豔的粉末,依稀可知生前必是裝束的很精美。


    某種巫道的印記在他的心中開始生根發芽,沉睡於魂靈的傳承一點點的蘇醒,神念從棺槨移開,注視著岩洞之內的壁畫。


    一副有著道家色彩的畫像吸引了他,其左上端雲氣繚繞,中有一人,身披羽毛;右上端有一龍,昂頭相向。畫中央有戴三山冠的佩劍人和白發之老翁,作神仙與墓主言談狀。壁畫黑仙人佩劍、羽衣、須發、雲氣等形象樸茂高古,線條古樸隨意,一看便是道教壁畫的先聲。早期道家的顯著特色道巫混雜,以巫法主其內、道法主其外,具有深厚的上古巫道承傳。道家的方術與巫術也是一脈相通的,祈禳、禁咒、符篆、齋醮都直接承襲了古代的巫術活動,在交融過程中,沾染了強烈的巫風色彩。


    他再次印證了巫法是一切道法的根源,隨後的幾幅壁畫也是如此,單單辨認很難究竟是佛、道、魔,撇下成見,如以巫術的念想去印證,一切疑雲盡釋。並非著重一家之言,而是將一切的源頭引向了:巫!


    也來不及多想,眼前的一切忽的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個麵積足有一百平方米的洞穴,洞穴高達六七丈,裏麵燈火通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逍遙兵王混都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狼王至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狼王至尊並收藏逍遙兵王混都市最新章節